相傳在長安城的露酒坊裏,有一杖國先生,喜歡講書給客人聽。

長安城的老弱婦孺都聽他說起過五十三年前的一樁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個小和尚,還有一個生活在如意樓的柳姑娘。

如意樓在五十三年前是全長安最著名的舞坊,裏頭的姑娘貌色絕倫、能歌善舞,許多達官貴人為了能在如意樓挑上好位置而明爭暗鬥。小和尚和柳姑娘就是在這裏相識的。

故事裏說,小和尚為了救柳姑娘,失手害了人性命,柳姑娘說那人作惡多端,死有餘辜,於是帶著想去請罪的小和尚開始遠赴江湖,一路行俠仗義,許多黎民百姓都受過他們的恩惠。可是後來,他們始終沒能逃過命裏的劫難。

情之劫。

有酒客問杖國先生,小和尚愛過柳姑娘嗎?

先生說,或許隻有小和尚才知道,自己究竟有沒有動過心吧。

我最後見到那位杖國先生的時候,是在露酒坊酒闌人散之時,他拄著一根雕滿梅花的棕紫竹拐杖,從樓欄處蹣跚而下。

我也聽過這個故事,聽了七年。

第一次聽這個故事的時候,他身體康健得很。那時樓外白雪紛飛,臨窗的紅梅花開得十分明豔,他坐在小火爐前,啜飲新醅酒。他當時講完故事的時候,盯著窗外的紅梅花,失神了好一陣子。

但是,杖國先生講了那麽多年的故事,卻從未講過結局。

許多人都想知道結局,包括我。

我問及先生,故事中的小和尚和柳姑娘後來如何了,先生背對我,佝僂的身子慢慢轉過來。他眸子裏含著流光,說道:“故事的結局不在老朽這裏,在柳姑娘那兒,姑娘若想知道答案,北上忻州,五台山下的老媼會告訴你的。”

告別先生後,我打馬北上,花了近三個月的時間走到忻州。

我離開長安城時,城外的樹影稀疏,紅牆綠瓦在枯竭的枝頭下尤其打眼。我來到忻州時,路頭已被深雪覆蓋,一眼望去,天地一線。

我問了很多人,才走到五台山下,才找到杖國先生口中的老媼。

老媼一身布衣孤坐在風雪裏,手裏抱著台落漆的焦尾琴,眼睛癡癡地望著五台山上的方向。旁邊的紅梅開出了花蕾,成了白茫茫世界裏的唯一一 抹紅。

老媼喃喃輕語,我聽不見她在講些什麽。走近時方聽見幾字,老媼在說:“小和尚……小和尚……”

五十三年了,她還在等著她的小和尚嗎?

可是她的小和尚,在五台山上的佛光寺裏,是已經圓寂於人世,還是繼續在與木魚青燈為伴?

我不曾相信,這世上真有風月之事,可跨越歲月,從韶華到白頭。

直到老媼終於轉身,給我講了杖國先生未能講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