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知道她這時心情興奮,不想掃她的※,不由笑道:“時間不早,就怕酒席來不及了!”
素娥笑道:“這倒不怕,節下的東西都齊全,雖然新鮮蔬菜少些,但是有官人種在花盆裏的豆莢和黃瓜,也足夠稀罕了。”
李成笑道:“那些黃瓜還多不多?我看著你再不吃就太老了。”
素娥笑道:“官人的新鮮主意一向最多,這樣種菜的方法實在叫人想不到,隻是一般人也沒那種細心去擺弄。那些黃瓜倒是足夠,還可以再吃幾頓。”
李成點頭道:“你這次奉旨進宮,雖然不需要帶什麽進去,但是拿點黃瓜進去,也是個新鮮的意思,逗老人家開心。”
素娥想了想,搖頭道:“妾身是擔心,萬一太妃看上咱家的黃瓜,要天天送進宮去,那我們拿什麽送進去啊?”
李成拍拍腦門,點頭道:“幸好你想到這個,那就算了,叫錦娘她們進來,我們好好熱鬧一下,隻是你們上次玩的那個什麽酒令我可不會,這次玩劃拳,熱鬧也簡單。”
素娥掩口笑道:“虧得官人那樣的見識,卻連酒令都不會呢,這是在自家,要是出去可怎麽辦?”
李成點頭道:“你說的不錯,我雖然出去應酬大多都是在李師師那裏,倒是沒有遇到酒令這種事,若是遇到,不會的話,的確不大好。”
素娥笑道:“官人難道還要為這個費心思?這些的酒令既沒有平仄,亦不用押韻,隻要按照酒令隨口說來也就可以,並不難的。”
正說著,錦娘和秀娘說說笑笑地進來,後麵玉娘卻是一副文靜的樣子,跟在兩人身後,輕輕走進來。飛快地瞥了一眼李成,又躲在錦娘身後,靜靜地站在那裏。
服侍玉娘的丫頭也是素娥安置的,隻有十五歲,長的也算整齊,這時也跟在玉娘身後,兩人一起沉默著。
錦娘上前行禮笑道:“聽說大娘子得了恩典,奴婢們前來道喜!”
素娥上前扶起她,笑道:“是太妃要召見,這些都是官人替妾身換來的,雖然是喜事,卻還是不如官人的喜事。”
說畢,有簡單地把李成將要跟著蔡京在各處參與行政的事情說了,錦娘驚喜地山前行禮道:“奴婢給官人道喜了!”
秀娘跟在錦娘身後行了禮,笑道:“難怪昨日起,奴婢院子裏那兩隻喜鵲炒個沒完,原來竟然是雙喜臨門呢。奴婢恭喜官人,恭喜大娘子!”
李成看著滿臉笑意的素娥,笑道:“快些安頓好午膳,咱們熱鬧一下!”
錦娘看著素娥笑道:“用過午膳,宮裏的嬤嬤說不定就要來指點大娘子宮中的禮儀了。若是這次順利,大娘子能得了太妃的心意,那才是咱家的福氣呢!”
李成拉著素娥的手,點頭道:“錦娘說的不錯,我那個恩典,不過是跟著蔡京四處忙亂,要說體麵,還是素娥的這個機會最好啊!”
玉娘這才款款上前福了一禮,淺淺笑道:“玉娘給官人和大娘子道喜了,咱家這樣熱鬧,玉娘真是說不出的高興。”
素娥笑了笑,拉著玉娘在旁邊的矮榻上坐下,打量著那名隨身的丫頭,低聲笑道:“妹妹不用客氣,這丫頭可還好用?若是不順手,我去找人再買一名來。”
玉娘感激地看著素娥,點頭道:“雪梅這丫頭十分機靈,為人又忠厚勤快,大娘子的心意玉娘真是感激不盡。”
素娥雍容地笑了笑,向李成搖頭道:“家裏人漸漸多了起來,我準備再添幾名仆役,你們姐妹那裏隻有一名丫頭未免張羅不開,廚房上的人也太少。園子裏的也需要人打理。從前家裏就咱們四人,也沒有什麽內外的應對。如今官人……”
李成立刻不假思索地點頭道:“這些你都看著辦吧,若是錢不夠再和我說,我們多弄點皮蛋也就是了。”
素娥笑了笑,點頭道:“差點忘了正事,今日接到楊誌的信,還帶了兩個壯仆六七個軍頭,新送回來十八匹上好宮鍛,二十匹各色湖綢,還有十匣湖筆,另外還有各樣的碧玉首飾。”
李成聞言,便知道楊誌在軍中一定站穩了腳,這樣送來東西,足見他也是在官場混久了的。不覺點頭道:“把湖筆留下,日後送人,其餘的東西,你看著安排。”
素娥接過蕊兒遞上來的信,交給李成,笑道:“楊誌看樣子在軍中果然得意,否則也不會送來這樣多的東西。那兩名壯仆和八名軍士妾身也都安頓他們在嶽兄弟旁邊的院子住下,看看過完了年,再讓他們回去。”
李成一邊點頭一邊拆開楊誌的信箋,仔細看了起來。楊誌乃軍人出身,說話直白,沒有太多的文言文,李成看的還算明白。大致上知道楊誌在軍中十分珍惜機會,和童貫相處的不錯,在平定方臘的幾次戰鬥中擒獲了對方的重要首領,如今已經升做參軍為正七品,也算有了進身之階。因為一直感激李成的舉薦,又聽說李成在京中很得皇上信任,便借著過年的機會,全力籌辦了一些年貨兼程送來京師。又正巧路上遇到大雪,耽擱了四五天行程,便落在正月初四才趕到。
看了信,李成想起楊誌在軍中一走半年,竟然被自己忘在腦後,心中著實有些慚愧,急忙點頭道:“那送東西來的人呢?讓他們到書房等我,我見見他們。”
孫園答應一聲,忙去叫那幾人進來。李成向素娥笑道:“那些東西你先撿好的留下,餘下的你看著分吧。我去書房,一會回來吃飯。”
素娥看李成起身,急忙也站起來,幫他穿好外衣,笑道:“官人快去吧,這些人辛苦一趟,的確應該叫進來見見的。”
李成點頭道:“我等下就回來。”說畢,帶著孫園向書房而去。
臨近正午,天氣個外地晴朗,冬日的天空出現了少有的蔚藍,陽光無力地灑滿院子的每一個角落,李成帶著孫園走進書房,便看到兩名三十歲上下的壯漢,正站在房間裏。
聽到李成的腳步聲,兩人同時轉身望來,看到走在孫園前麵的李成,氣宇軒昂,身穿錦袍,便已經猜到他的身份,立刻迎上來,跪下行禮道:“小的見過官人!”
李成忙示意孫園把他們扶起來,這才點頭道:“你們不要這樣多禮,還是站起來說話吧。”
兩人之中一名略壯些的大漢小心地上前再次跪下行禮道:“小的替我家參軍給官人行禮了。”
李成急忙把他扶起來,連連點頭道:“楊大哥在軍中可好?沒有受什麽委屈吧?這次進剿方臘究竟如何了?”
李成這時正是滿腹的疑問,忍不住連連追問,待看到那大漢苦笑的表情,這才不好意思地點頭道:“你叫什麽名字?我問的急了,你慢慢說吧。”
那大漢這才小心地道:“小的楊青,和兄弟楊白。乃是楊府的世仆,這次我家軍爺總算有了功名,都是官人當初的大恩,!軍爺讓小的把關人當自己主子看,小的不敢怠慢,半個月一路急趕,卻還是誤了日子,還望官人擔待,實在是風雪阻路,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