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原總督府內掛著軍事委員會牌子的小樓裏,氣氛越低沉。

等所有人都到齊了,李想才拍了拍桌子道:“北京袁世凱指使手下陸征祥、周學熙赴東交民巷匯豐銀行,與五國銀行團簽訂了二千五百萬英鎊的巨額借款合同。我們在北京的情報人員第一時間傳了回來,五國銀行團第一期就支付袁世凱二百萬鎊墊款!…………各位,對這個消息有什麽看法?”

幾個人對視一眼,湯化龍問道:“不是六國銀行團麽?”

“美國退出了。”李想說道:“具體情況也不是很清楚,反正就是狗咬狗唄……合同規定,中國在財政、銀行、幣製、審計、國債等部門設置由銀行團派定的外國顧問,監督財政開支。用全部鹽稅作借款的擔保,由銀行團指派外國顧問和會計,設置鹽務稽核所,稽核收支,監督征解。在借款合同中如何規定任用洋員的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上,列強之間有了分歧,這是把持中國命脈的重要職位,洋員的人選和分配也就成為一個尖銳的政治問題。也正因為如此,它們又把集團政治帶進了這場鬥爭之中,從法、俄勾結發展為英國以及日本與之沆瀣一氣,而後才有同德國分贓妥協,美國一直受到冷落,最後被排擠出大借款。”

“袁世凱甘冒天下之大不韙,接受五國銀行團提出如此苛刻的貸款條件。”譚人鳳的臉頰急速地**了兩下。

譚人鳳現在擔任湖廣鐵路督辦,已經融入武昌這個圈子。

善後借款合同規定:借款總額二千五百萬英鎊,五厘息,期限四十七年;全部借款由匯豐、德華、東方匯理、俄亞[道勝銀行]、以及橫濱正金五家銀行均分承辦;債票按票麵價值的90%發售,銀行團再留6%的回扣,所以中國實得數為借款總額的84%;借款用途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轉手把錢交給外國人的,即用於支付本借款的第一次利息,清償業已到期的賠款拖欠、各項借款及墊款,償還已到期的各省借款,償還即將到期的各項借款、墊款,以及賠償各國在辛亥革命中的損失;第二類是中國zheng府自己使用的,主要是用以裁遣軍隊,整頓鹽務,充作各部門的行政費,以及由中國zheng府與銀行團“互相商允之他項行政費。”又規定,借款以鹽稅收入及關稅餘款為擔保,中國應整頓、改良鹽稅征收的辦法,“並用洋員以資襄助”,即由洋員參與對鹽稅收入的監督和控製,具體辦法是:在財政總長管轄下設立鹽務署於北京,署內設稽核總所,“由中國總辦一員、洋會辦一員”主管一切業務;在各產鹽地方設稽核分所,每個分所“設經理華員一人,協理洋員一人”(或稱華、洋所長),二人“等級、職權均相平等”,共同擔負征收、存放鹽務收入等責任。關於借款的使用,合同也規定了一套洋員參與鹽督的辦法:中國zheng府立即將1912年11月15日有關審計處的暫行規則付諸實施,審計處所屬稽核外債室設華、洋稽核員(或稱國債科華、洋科長),凡有關借款款項的領款憑單均須由這兩人“會同”核準簽字,提撥款項的數目應與支出的實際需要相符合;提撥款項的支票等經財政總長所委派之代理員簽字後,須連伺經華、洋稽核員簽字之領款憑單等一併送銀行團所指定之代表,經該代表查悉所擬支出之款項合於合同規定之用途,則立即加簽該支票等,以便提款;如該代表對於已支出款項之用途有懷疑之處,可向洋稽核員詢問,並索取收據、憑單,進行檢查,等等。讓或托付於無論英、德、法、俄或日本公司、或董事等、或代理人等,並予以再行轉讓或托付之權。”實際上日本所承擔的全部債券,後來都轉讓給了英、法、德各國銀行,分別在倫敦、巴黎、柏林發行。俄國所承擔的債券隻在本國發行了一部分,其餘分到比利時及英、法、德各國發行。

所以,最後的結果是英、法各發售7,416,680英鎊,各占借款總額的29.7%;德國發售6,000,000英鎊,占24%;俄國發售2,777,780英鎊,比利時發售1,388,880英鎊,合起來占16.6%。

從這些規定中可以看到,這筆借款的折扣之苛,是1898年的英德續借款以來所僅見的;照此折扣,再扣除手續費、匯費等,二千五百萬英鎊的借款付給中國的隻有二千零七十一萬餘鎊;從中扣除轉手交給外國人的那些款項後,袁世凱政府最後拿到手供自己使用的不過九百九十八萬餘鎊,不及合同所定借款總額的40%。

另一方麵,連本帶利再加各種損失,中國必須支付七千六百三十五萬英鎊才能清償這筆借款。

這一出一入,足以說明這筆中國外債史上到那時為止最大的借款對中國是多麽大的盤剝,給中國人民帶來多麽沉重的負擔。至於外國如何對鹽稅及對借款的用途等實行監督,從合同有關洋員的規定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但列強者並不以這種文字上的規定為限,前麵所說的關於洋員的五人方案就超出了合同的規定,擴大了洋員的範圍和名額。此外,袁政府又陸續頒布洋員所在各機構的工作條例,更具體地規定洋員的職權,於是列強通過這些洋員,對中國的財政以及其他事務的幹預日益加深。特別是鹽稅,從此以後實際上被列強所控製。

這次袁世凱還真賭上了啊…………

李想繃著臉,緩緩的注視著麾下文武的神色。他冷冷地說道:“袁世凱用民脂民膏和國家主權去換取這筆巨款,是為了趕快滋補自己,做好準備,對付異己勢力,擺脫因宋教仁案件而造成的困局,強化對內的獨裁統治。如果說,袁世凱在去年2月提出善後借款時還是著眼於解決革命所產生的種種問題,想主要依靠和平手段把以南方革命力量納入自己的統治體製之內,為己所用,從而實現南北統一的話,那麽,經過十四個月之後在實際簽訂善後借款合同時,他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卻是鎮壓革命力量,完成武力統一了。形勢在變化,善後大借款的用途、性質也在發生變化!”

李想已經算說得客氣,以袁世凱之黑心腸,在大借款之初意,即是為戰爭做準備的。

在這個時代,能這麽明眼袁世凱之黑心腸的,放眼天下,也真的就隻有他這麽一個穿越客而已。

“要打仗了…………”還是譚人鳳低聲說了一句。

坐在最後的黎元洪冷眼瞧了譚人鳳一眼。也不說話。這家夥還真不是幹大事的料,和孫、黃革命那麽多次,就沒成功過一回。難道還看不出來,李想早就為這場戰爭在做準備麽?

“對!要打仗了!”李想冷冷應和。

湯化龍轉頭看著曾高,說道:“參……大本營不是一直在做什麽計劃麽?有沒有應對的法子?”

他好懸就說出參謀總部這個名詞,李想在武昌建立的近代化參謀本部,大搞擴軍備戰,對外卻及其低調保密,參謀本部對外也稱大本營。

問了問題他似乎又想起什麽:“要不要知會孫中山和黃興?應該馬上讓他們有備啊!”

李想冷笑:“都這個時候了,他們要還是看不清局勢,還要我去提醒?我可是聽說孫先生正在搞大串聯,謀舉二次革命!”

譚人鳳還在怔:“這民國才兩年啊……戰事又起……”

發了點牢騷之後,譚人鳳看著李想的目光,趕緊又打起了精神道:“李帥,南北就沒有調和的可能?能不戰爭還不要戰爭的好,民國初立,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安心搞點建設,湖廣鐵路才剛剛開工啊……”

大家都斜眼瞧著他,這是書生之間!袁世凱已經磨利爪牙,你以為能夠躲得掉?

“開始了,已經開始了…………”李想抽抽嘴角,強自將心頭翻湧壓下去。“部隊開始動員!準備作戰!”

李想隻是再簡單不過得意一句話,底下一陣哄然大嘩。

李想一句話,等於是宣布戰爭了。

一份袁世凱的借款情報,就讓李大帥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大帥,”譚人鳳說道:“鄂區急切需要的是醫治戰爭留下的創傷,恢複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緩和嚴重經濟困難給這個新生政權帶來的巨大壓力。同時,鄂區境內還沒有完全光複,一些邊遠地區還殘留著數目不少的土匪流寇,一些地方的社會遠沒有安定,新政權正艱難地建立著。由於還有很多地區土地改革沒有完成,建立起來的新政權還不鞏固。更重要的是,如果動員戰爭,對手是強大的北洋,戰爭最終打的是經濟實力,特別是工業實力,至少從工業力量和軍隊裝備上講,我們與對手相差很遠,而且袁世凱也得到了大借款。另外,鄂區軍隊中因為和平的到來對戰爭的厭倦思想不能不予以重視。”說到此處,譚人鳳歎息一聲說道:“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打這一仗。我建議,就是孫中山和袁世凱打起來,我們也不參與。”

黎元洪冷笑道:“一旦袁世凱收拾了孫中山,下一個就是我們了。這是一個極其現實的問題——"唇亡齒寒",這是個中國婦孺皆知的古老故事!”

譚人鳳道:“鄂軍剛剛打完西北的戰爭,再打仗鄂區的經濟也負擔不起。與北洋軍打仗,一旦頂不住退下來,後果不堪設想,還是在潼關和武勝關防守為好。兩處關隘都是天險,北洋軍北洋軍想進攻鄂區,也不是那麽容易。”

“這一戰不隻是為了我們個人,而是為了整個中國,獨裁賣國賊的袁世凱必須下台!”譚人鳳還要抗言而辯的時候兒,李想冷冷的說道:“這是軍令,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