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李想剛剛到紅樓,走進辦公室,湯化龍就來了。

“怎麽樣?最近還好嗎?”李想道:“工作順利嗎?沒人找你麻煩吧?”

李想回武昌這麽久,他們好像沒有認真交談過,也不知道兩人是不是故意的。

“老樣子,”湯化龍道:“你呢?”

“還是窮忙活。”接著,李想對湯化龍說道:“無非就是全省搞搞演講,參加一下窮極無聊的宴會……”

“同盟會改組革命黨了。”湯化龍忽然說道。

李想一時摸不著頭腦,不知怎麽接話好。

湯化龍解釋道:“宋教仁征得孫中山、黃興的同意後,在北京著手把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共和實進會、同盟會5黨合並成立國民黨。”

李想並沒有表現的如何吃驚,曆史果然尤其巨大的慣性。不過還是明知故問道:“宋教仁為什麽要把同盟會與其它政黨合並改組為國民黨呢?”

“自從臨時政府北遷,袁世凱繼任臨時大總統,發生了唐總理辭職案,張振武被殺案,陸徵祥不信任案。同盟會竟然沒能在這些風潮當中起一點作用,南京改組之後孫、黃又不理黨務,再不尋求徹底的改組,這個民國第一大黨就要煙消雲散了。”

李想感歎道:“宋教仁是一個天才的政黨活動人物。”

“不能為我們所用,可惜了。宋教仁是個政黨組織的好手,他年輕,能說會寫,不僅是一位天才的演說家,而且還是一位有名的政論家,經常用“桃源漁父”的筆名在報上發表政見。他早年參加過長沙起義,與蹈海而死的陳天華同為華興會頭角崢嶸的人物。”湯化龍大致明白李想的心思。他又道:“由於事實需要,同盟會必須合並許多小黨,完成“毀黨造黨”的目的。這也隻有宋教仁才能以敏捷的政治手段,不僅和統一共和黨取得密切的聯係,同時與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共和實進會三個小黨取得聯係。這三個小政黨本是從同盟會和君主立憲會內分化出來的一些混合組織,大家協議合組一個大政黨……”

其實,現在所有人都看出來了,退出唐紹儀內閣後,熱衷於政黨政治的宋教仁一心要組織起一個大黨,以便在議院中與袁世凱進行政治對抗。

“孫、黃二位先生是什麽意見?”

“孫中山北上之前,和黃興在上海聯名致電各支部征求同意。”湯化龍奇怪的問道,“電報你沒受到還是你沒有看?”

李想幹咳一聲:“最近挺忙的。”

李想在辦公桌上翻找一通,終於找到。

各支部鑒:據北京本部來電雲:‘連日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協商合並,另行組織,彼此提出條件於下:(一)定名:國民黨;(二)宗旨:鞏固共和,實行平民政治;(三)黨綱五條:保持政治統一,發展地方自治,勵行種族同化,采用民生政策,保持國際和平;(四)用理事製,於其中推一人為理事長。昨日開全體職員評議員聯合會,合並條件已通過’雲雲。文等以上列條件與本會宗旨毫不相悖。又得此多數政黨同心協力,將吾黨素所懷抱者見諸實行,此非獨同人之幸,亦民國前途之福也,文等深為讚成。且同盟會成立之始,其命名本含有革命同盟會之義在,共和初建,改為政黨,同人提議更名稱者益眾,即此時而易之,可謂一舉而兩得矣。特此通電貴支部,務求同意,以便正式發表。文等屢承袁大總統遣使持函來邀,已定十七日起程北上,賜複即交北京同盟會本部為盼。

落款:孫文、黃興。

……

北京。

安慶會館召開國民黨籌備大會。

宋教仁演講道:“……此次國民黨之合並成立,全出於孫、黃二公之發意,鄙人等不過執行之。”

孫中山是西方政黨政治運作模式的崇拜者。早在他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時候,他就改組了同盟會以求其適應時代的發展,至少他企圖將同盟會從過去的秘密組織轉變為一個公開的政黨。孫中山始終認為,無論民主立憲還是君主立憲,都需依賴政黨運行而存在,英、美兩黨製的運行方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政黨之果,所以政黨之間的黨爭沒有什麽不好——“當此共和時代,無論政黨民黨,有互相監督、互相扶持之責。政府善則扶持之,不善則推翻之。”在此次國民黨組建之前,孫中山和黃興就曾提出與其他黨派合並成立一個大黨。因此,國民黨的組建實符合孫中山的初衷。

“……現值黨爭劇烈之時,本黨若稍有動搖,恐他人利我改名而分勢,其危險而不堪設想者!”宋教仁沉重的說道。

“我反對改組!”田桐激烈的吼道:“同盟會係數十年流血而成,今日當以生命擁護!”

白逾桓痛哭流涕的喊道:“同盟會之名與民國同體,奈何提及改組?”

蔡元培在北京一直支持宋教仁的決定,今天卻說道:“不能舍己從人,同盟會的名稱萬不能改。”

“這一改組,”一個湖北同盟會人士忽而壓低嗓音對身邊的人說,“咱們就真能坐實改良派的名聲了。”

他指的是湖北同盟會修正派對他們這些同盟會老會員的稱呼。

不過,反對者大多隻是反對改變政黨的名稱而已,並不反對對同盟會進行改組。

“以雲南都督蔡鍔為首領的統一共和黨有了與同盟會聯合的意向,這是一個大好時機。”宋教仁大聲疾呼,“毀黨造黨,隻是放棄同盟會的名稱,卻可以吸收其他小政黨,組成一個大政黨,在國會中成為第一大黨的地位,由國會的多數派進而組織責任內閣。照宋的主張,就是放棄在總統問題上、軍事實力上對袁鬥爭,而在國會方麵、內閣方麵取得優越地位,使袁的總統沒有權力。”

“呦嗬,還不錯……”

這個主張很快就讓那些堅持的同盟會會員動搖了。

宋教仁頓了頓說道:“之前,袁世凱使用武力威脅參議院通過內閣名單,你們不會忘了吧……”

想起在陸內閣風潮中和他們在參議院受到軍警的攻擊,已經北洋軍人發出的死亡威脅,多數人被宋教仁這一挑撥,立刻變得異常激憤,於是終於決定同盟會改組案。

……

“安平”輪終於抵達天津。

碼頭上,人海茫茫。

都督府接煙台電,知孫先生即日到,當即派人至招商局碼頭收拾清潔,預備歡迎。

警道派出警士甚多,各作護衛,竭力維持碼頭秩序。

都督張金波,警道楊以德,交涉使wang克敏,提學司蔡樹階,運司張弧,同盟會張繼、孫少侯、王法勤、於邦徵,統一黨紀文翰、吳繼曾、盧少藝、嶽樹棠,國民捐會趙君可,省會王葆真,女子參政會沈佩貞,議事會、董事會、自治會、公民會、山東民黨、《民意報》、《國風報》等各代表陸續至碼頭迎接。

焦急的等待,海平線忽然出現一麵五色旗。

“萬歲!”

人群中忽然爆發,均脫帽歡呼中國第一位大總統孫中山萬歲,及中華民國萬歲。

“奏樂!快,奏樂!”都督張金波扯開嗓門在海潮似的呼喊聲中大喊道。

軍樂隊立刻唱響歡迎歌,警察行舉槍禮。

孫先生早已經走上甲板,站在船頭,這樣的場景見了很多,但是還是有些激動,他不停的向這碼頭上熱情的民眾脫帽致謝。

船停岸,即有孫先生隨員數人出,受各團體代表名刺上船。嗣由北京代表梁士詒,及直督張金波,同盟會張繼等上船謁見後,由都督府招待員□桂庭等十人招待,孫先生登岸,各官長及團體至後相隨,經英法兩租界,均有馬隊保衛至利順德西飯店。

宴會中,都督請各團體代表作陪。

中外記者團紛紛舉著杯子圍著孫中山發問。

“先生北上為何?”

“是為唐總理的辭職嗎?”

“是為張振武將軍血案嗎?”

“是為了組建內閣事宜嗎?”

……

孫中山先生含笑道:“此次北京之行,不外調和南北感情,鞏固民國基礎。”

“風傳日俄結蒂第三次盟約,準備瓜分蒙古,不知道中山先生聽說沒?”

“先生對民國外交有什麽建議。”

“熊總長借款失敗,民國財政麵臨破產的危險,先生對民國財政有什麽建議?”

“內閣危機,先生對此有什麽建議嗎?”

……

孫中山還是舉著杯子,溫文爾雅的笑道:“至於外交,財政、內政各事,若袁總統有問,餘必盡我所知奉告袁總統,以期有所裨補;如袁不問及,餘亦不便過問。”

同一時刻的北京,正在大肆的進行事前預備:車站紮歡迎彩坊一架,所經馬路先期修補,歡迎人員由警廳頒發國旗徽章,無者不得入內。

從午後開始,由前禁衛軍一隊,敬立車站兩廊。毅軍一隊護車站門外,巡警數十驅逐閑人,檢查歡迎人員。規定秩序,外賓在前,次議員、政界、學界、會黨、報界、自治會、工商界、軍界、慈善會。各部總長、司員俱到,請後亦派代表上級軍官數十,共萬餘人。

袁世凱對於孫中山敢於單刀赴會的精神,不由得暗中驚佩,他極力裝出非常熱誠的歡迎姿態,派總統專用的金漆朱輪雙馬車,飾以黃緞,到前門外迎接孫中山,並命北京的軍警,以總統之禮歡迎。北京全城市民則是自動地熱烈歡迎這位革命偉人,全城懸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