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漢武帝為了汗血寶馬而舉傾國之兵西征雖是滅國得馬卻亦將好不容易積蓄起來的國力揮霍一空,使得這位以武功名留青史的皇帝不得不下罪己詔以示過人,自此之後似乎我泱泱華夏便失去了擴張的氣度,大漢之後的各個朝代疆域都並沒有太多的擴張,這與長久以來儒家思想的傳播是分不開的,臣子們亦不會過多關心域外之事,此次眾多官員齊集北平西門迎接歸來的西域使團更多隻是不願駁了燕王世子的麵子,這可是世子精心策劃之事,本意之中卻可有可無!

不過當見到那浩浩蕩蕩的隊列開來之時,尤其待其走近又見隊伍之中有著眾多見過未見過的異族之後,大家心中對這趟早起的怨言便淡了許多,正如後世之人愛財一般,今世的這些官員可是極愛聲名的,前番西域諸國聯袂前來拜訪天朝已然讓他們與有榮焉,非是燕王破烏桓定匈奴紛爭之大漢哪有這般的榮光?而此次看陣仗竟比前次更為宏大,無形之中除了讚賞燕王見識之外西域使團亦提升不少地位。

“國山、子明、謹之,這一別兩年,諸兄辛苦了。”此番曆時兩載行程數萬裏,北平再往之時使團眾人的心情又再度興奮起來,王甫、班子明與黃慎三人行在頭前,遠遠便見道旁相候的隆重陣勢,那當先一人長身玉立,氣度凜然卻不是劉桓還有何人,正要快步上前世子已然先行疾步走了過來,不待三人上前見禮已然極為熱情的招呼道!

兩年方略使得燕地的軍政民生各個方麵都有了長足的進展,而對十八歲的劉桓來說,這兩年亦是他經驗閱曆城府心機都飛速成熟的時期,此時微笑出言語音響亮有力又不失親熱之情,滿麵的微笑使人如沐春風,對三人他以兄稱之更見判其回歸之情,單隻這片言隻語就使得三人心中極為受用了,籠絡人心以為己用世子做得極為到位。

“王甫、班子明、黃慎,參見世子!”漢末之時西域乃是苦寒之地,無邊荒漠萬裏黃沙,一路的風霜使得三人都已非是當日的白麵書生,黝黑的肌膚與麵上的滄桑使得他們更具男兒之感,見世子如此相待,三人都覺此行之艱苦便沒有白費,劉桓雖是以兄相稱可他們哪裏敢受,即或世子不加在意恐怕人言之中亦要落個不分尊卑不知進退之語,當下齊齊上前一步口中出言身軀皆是深深一躬給劉桓見禮!

“不必多禮,不必多禮,幾位遠行萬裏,屢經風霜,桓心中實是惦念,諸君到達長安之時便是喜出望外,自此望各位之心如穿秋水,今日一見,三位風采不減當年,且更是滿載而歸,桓當代父王與大漢子民相謝才是!”劉桓見狀急忙上前相扶不讓其行禮,其中自有真情實意卻亦不免人前展示之心,世子對待有功之臣當是禮敬有加。

建立西域使團前往周邊各國互通有無,劉毅的出發點是一心為了大漢更好的發展,與此處劉桓並非沒有與父親一般的眼光,可他盡心竭力在此事之上多少還是有著一些功利之心的。身為燕王世子聲名顯赫,為世人所羨慕,可有著那樣一個名震天下的父親對劉桓而言亦是一種沉重的負擔,這幾年他都是事事謹慎生怕有一點行差踏錯而為世人所笑,現在的他所需要的就是屬於自己的名聲,在心底深處劉桓是希望人們在提起他時能夠能夠用柳城候稱呼而絕非劉大公子!

直至今日劉桓還對兩年之前的司隸之行念念不忘,那種受萬民敬仰的感覺近乎完美,不知何時自己才能做到如同父親一般的地步?那種榮耀使得劉桓在之後更為嚴格的要求自己,亦付出了幾乎所有的精力與學習治國治政之上,他是燕王劉毅的長子,這一切都是必然要背負起來的重擔,而此次西域使團滿載歸來就是他揚名的大好時機!

王甫黃慎等人率領使團入雁門關而至長安之時便立刻飛鴿傳書北平鄴城二處盡述此行之所得,內中亦不無表述對燕王先見之明的敬佩,當然世子的安排周全也是必不可少的,似乎自古以來有了功勞先謝上位者便是華夏的悠久傳統!對西域使團的收獲劉毅是極為滿意的,隻是當時大戰當前他的主要精力還要放在戰事之上,因此親做手書與長子讓他妥善安排此事言中對其亦不無誇獎之意,此次隨使團前來的還有不少諸國使節,如何接待亦對劉桓的能力是一種考驗!

“世子言重了,此次之行全仗燕王提點,世子安排周詳,吾等不過盡心竭力而以,乃是臣子本分,豈敢當此之謝!”王甫聞言急忙謙遜道,看得出來經過兩年的時間世子的地位是越發穩固了,信心亦隨之提升,否則怎有代大漢子民相謝之言?他言語之中以臣子自稱便是聞弦歌而知雅意,將自己的立場擺的十分的端正明顯,足見反應機敏之處,如今天子之位依然虛空,燕地稍有見識之人便自有所得。

“國山不必如此謙遜,父王聞聽諸位歸來,特地親書與我言及各位乃大漢有功之臣,當先厚禮相待,待父王掃平叛逆回歸都城之日再行厚賞!”劉桓聞言雙目神彩一閃而逝,從王甫的言語之中他自能聽出此人心意,如今的他對於賢才的渴求可絕對不下於劉毅當年。

倘若是別人承諾歸來厚賞,立功之人隻怕多少有些忐忑,與長安之時他們便知燕王已然出巡在外,如今戰端已然開啟恐怕必要極費時日。不過劉毅向來都是一言九鼎,且對百戰百勝的燕王眾人的信心都是無比強烈的,似乎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擊敗這個無敵統帥,而其信中所表亦令三人欣喜,大公子絕不會與此事上虛言。三人又在謙虛一番便引世子見過身後諸人,第一個自然就是聶離!

“聶叔父安好,聞聽叔父揚威域外,壯我大漢聲威小侄雖是不見卻是悠然神往,遙想叔父當日之神威,父王亦是讚賞有加,言及此戰一過,我大漢第一名劍之名當不做他想!”劉毅與甘寧為結義兄弟,甘夫人毒王王欣然可是一個叱吒風雲的奇女子,為燕地之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劉桓對二叔二嬸向來極為尊敬,而身為毒王的兄長,聶離的一身本事也是出神入化,別人或許知之不詳可劉桓豈能不知?且可以肯定當貴霜帝國諸事傳遍之後此人的聲威也將響徹大漢!因此對待聶離劉桓更是禮遇有加,當然以其身份他的表現也是恰如其分。

“嗬嗬,見過世子,聶某一山野之人,豈敢當燕王與世子如此之讚,隻不過恰逢其會而已,倒是聶某要多多謝過世子與大王,否則哪有此次大慰平生之行?兩年時光彈指即過卻不虛也!”聶離見狀微微一笑,上前見禮言道,以他的身份與性情原不用對劉桓如此客氣,哪怕其是燕王世子,可如今卻在眾人尤其是他國使節之前,這個禮數是不能廢的,江湖豪客閑雲野鶴心中亦會有大漢的榮辱興旺!

對於燕王劉毅,聶離心中一直有著一份敬意,不光因為其超卓的身手及與甘寧的關係,還在劉毅一片真實的為民為國之心,英雄也好梟雄也罷百姓的得利是真真切切的!古來能有幾人做到燕王一般?至於其諸子之中聶離最喜的還是劉信,二公子得到了其父最多的武勇傳承本身亦是精彩絕豔,加之其豪邁爽朗的性格,聶離口中不言可一身劍法絕學卻是盡數傳之,今生他礙於誓言絕不會再度用劍,這片希望自然也就寄托在了劉信的身上,二人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而對世子劉桓雖也覺其人才非凡但親熱之處顯然就不及二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