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加班,這一章遲了一些,大家見諒!)
聽了劉毅之言,幾位老臣心中也是各有想法,首先大將軍之言並非不合祖製,高祖之時就有呂後先是垂簾聽政後又臨朝稱製,亦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臨朝稱製的女性,垂簾聽政乃是皇後代幼帝以掌朝政,而臨朝稱製則是直接行使皇帝的職權了,乃是實際上的最高掌權者!當年呂雉統治期間雖將劉邦的子孫斬殺極多又是大封呂氏諸王可其卻無取劉氏而代之的心思,用人為政亦是維持了漢初的休養生息,她在位的十五年間民生安定,漢朝的經濟政治文化都得到了良好的發展,論起功績地位恐怕也隻有後來的則天武後可以稍勝一籌了。
因此對這樣的一個女子,不光後世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就連漢朝的史書也是一樣承認了他的地位,在司馬遷的史記與班固的漢書之中,都有呂後本紀的記載,而本紀是專為皇帝立傳的,足可見漢代之人對這位皇後的態度,至於他誅殺劉邦子孫,謀害韓信等功臣,包括以極為殘忍的手段對待戚夫人隻不過是權利鬥爭中的手法罷了。
有了這樣的一個先例加上如今皇室的情形,伏後的代行天子之權便有了基礎,尤其是在大將軍的支持之下,倒也可稱為名正言順,隻要能夠在一段時期之內在宗族子弟中挑選出可繼皇位之人就並不會對朝廷的威信產生太多的影響,可這還是其次,真正令他們一時不能出言的原因還是眾人都在心中揣測著劉毅此舉的真實用意。
揣摩上意永遠是官場的不二法則,就算在董卓造逆與曹操權傾天下之時真正能站出來反抗的臣子又有幾個?大多數官員最在乎的還是自己的地位與家庭,如何能夠讓自己的權位家世繼續下去才會是他們最大的追求,雖說劉大將軍絕非董卓一流,可對付起反抗者來也是能夠下狠手的,董承及王子服等人的下場就是明證,那可是實實在在的夷三族,賈屠夫心狠手辣之名至今仍舊讓朝中百官膽寒!
其實朝中百官都知道,不管大將軍到底有著什麽樣的想法,可他在幽州等地卻是一手遮天,想要對付任何一個官員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從前尚有天子在上,而如今天子一去大將軍威勢就更加得以顯示出來,便是楊彪、伏完這樣的老臣在此事上也不得不小心謹慎。
對司徒楊彪而言,倘若劉毅登上天子之位那麽劉桓的地位便能更加穩固,楊家也能得到更好的延續,因此對於劉毅的任何舉動他都會全力支持,不過何時表態,何時出言卻是頗有學問的事情,既要讓劉毅感覺到他的立場與態度也要維護自己公正的形象,在他看來劉毅此舉不失為明智之法,天下未定之時他又何必因為急於一時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呢?以他如今的實力那隻不過是早晚的事情罷了。
倘若伏後可以臨朝稱製就算是暫代天權,伏家隻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亦可以水漲船高,當然伏完絕不會因此而起什麽覬覦之心,對如今的劉毅而言,誰在名義上掌權不會有太大的區別,他提議伏後隻不過因前有董承之事,亦是在向自己表明態度,他自然要投桃報李。
“我看大將軍之言頗為可行,不過伏後畢竟尚還年幼,難正我大漢綱統,既然天子遺旨加大將軍為燕王,不如就由大將軍以皇叔之名輔政,如此一來我大漢之威嚴也不會有絲毫減損!”楊彪與伏完這兩個老臣一時未曾出言,蔡邕礙於身份也不好對劉毅表示太過的支持,此時同為漢室宗親的劉虞首先出言道,當年他與劉毅相交最早,甚至其為人品行,又因其現在的超然地位也不用有太多的顧慮,正是無欲則剛,不過聽他言語之中的意思還是在為劉毅著想的。
“善,劉大人此言極有見地,如今天下大勢不定,大將軍正可效法當年周公之舉,天子臨終之時如此重托,還望將軍擔起重任才是。”劉虞話音剛落楊彪已是出言道,他也不愧為數朝老臣,很快就為劉毅找到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前人之法後人當可效之。
“劉大人楊司徒果有見地,以大將軍之能行周公之舉必可使我大漢威名不墮,此乃上善之法,以老夫之間,明日便可召集百官宣之。”伏完此時亦是極快的言道,這態要是表的慢了可就不妙。
“周公之法?輔政重臣?”劉毅聞言亦不得不為幾位老臣的隨機應變而暗暗喝彩,此言不光有了按自己心意具體實施的辦法,就連借口也安排的妥妥當當,這一份急智當是不凡,那周公之說不過為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不過這輔國重臣卻是極為關鍵,有了這個地位他行使起權利來將會更為名正言順,至於將來如何改變在這些老臣的啟發下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當年袁公路稱帝除了玉璽在手之外不還有那句讖語“代漢者,當塗高也。”雖然現在沒可自己還不會造嗎?若論炒作之功力,袁術拍馬也趕不上他,到時候就是順應天意民心!
雖因天子的駕崩使得自己失去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可這個輔國之臣的地位卻更能讓他隨心所欲,天子的考察豈是兒戲,便拖上個數年卻也不算什麽,隻要自己能一統江山這寶座之上坐著的肯定不會是旁人,到那時他劉郎生才是真正的一言九鼎!
“各位對毅一片推崇之心毅心中感激,可因天子之喪早就有人借此而見責與劉某,雖則毅一心乃為大漢江山,俯仰之間無愧於心,可終究是人言可畏,還是讓皇後代權為宜。”華夏自古做事便講究一個含蓄,地位越高越是如此,劉毅自然不能免俗,當下正色言道。
“哎~~大將軍輔政乃是眾望所歸,這天下亂局若不是靠大將軍南征北戰還不知要有幾人稱王,何者為帝,絕不止那袁公路一人而已,如今當以國事為上,大漢社稷為重,大將軍又何必在意那些別有用心的小人之言,相信天下有誌之士必會體解將軍一片報國之心,此事舍大將軍之外再無他人可以擔當,將軍身為大漢宗親還當以江山社稷及萬民福祉為上,正是當仁不讓!”方才被楊彪搶先表態,此時伏完不會失去眼前的機會,當下頗為慷慨激昂的朗聲出言,忠貞之色盡顯。
“伏司空言之有理,大將軍就不要推拒了,我等皆願助大將軍再振大漢聲威。”眾人聞言亦是連聲言道,很見情真意切。
“各位前輩既然如此推許,毅卻之不恭,便為大漢暫且擔當此事,不過毅終究是一介武夫,行事不免有疏漏之處,還望各位不吝指教才是。”姿態已經做足,眾人又如此配合,劉毅當然要借坡下驢!當即雙手抱拳對眾人微微一躬,誠懇的言道,似乎來到此世之後他對一介武夫這個自稱就特別的情有獨鍾,也因此得了不少好處!
“大將軍之言太過,我等定當盡心竭力,明日一早為天子發喪之後便要召集群臣宣揚此事,不可有緩。”眾人紛紛言道。
“此事便依各位之言,伏司空,深夜之中毅不便前往打攪皇後,尚請司空前往代為解釋此事,楊司徒劉大人明日一早還要隨天子之駕,早些回去安歇,今夜便讓毅在此陪伴天子最後一晚。”見大事已定,劉毅對伏完出言之後又對眾人言道,按禮製他們當為天子扶靈,不過之前已經熬了兩晚,又是有了年歲,此番很見疲憊之態,他此時方當盛年,正該代勞,況且眾人便是歇息也不會出宮。
見大將軍如此出言,眾人便也按之所行而去,此時劉毅又找來張雲,並將靈前之人盡數遣離,一眾豈敢違背劉毅之言,知他要與張內侍細究天子之事,這種隱秘還是少聽微妙,當即便一一而退,諾大的靈堂之中便隻剩下了劉毅與張雲二人,管亥等則在殿前守衛。
“天子臨終之前到底有何言交代?劉某臨行之前天子尚且壯健如昔,又是年華正盛,豈會如此輕易便崩?還是有人自以為可揣摩劉某心思妄作主張?”此時劉毅言語之中卻是帶著極度的冰寒。
“大將軍明察,小人所言並無半點虛假之處,天子駕崩之時尚有兩個小黃門在側,將軍一問便知。”張雲聞聽劉毅之言嚇得雙膝跪地不斷言道,隻是語音始終控製的極小,麵上亦是一派真誠。
“起來吧,劉某不過就此一問,如今天子已去,這宮中之事還要多由你來擔當,以你所見,這段時日天子可有異狀?”劉毅聞言麵色稍緩,單手將跪於地上的張雲托起之後方才淡淡言道。
“多謝大將軍抬愛,小人對將軍之心萬死不改,若說異狀那便應是天子新納的妃嬪王貴人了,自從與之同房之後天子便有冷落皇後之意,且身體精神也是漸漸的一日不如一日,那王貴人雖然從不恃寵生嬌並多有規勸天子之言,可以小人觀之卻總是有些古怪。”張雲揮袖擦去額頭的汗珠方才繼續言道,身為天子最為親近之人,他的所言可是極有價值的,在大將軍麵前說起這些宮中之事卻無半點忌諱!
“哦,王朗之女王蓮香?當日我也曾見過此女,倒是品行淑均,對了,天子駕崩之前宮中有無失竊之事,這王貴人平素有何異常之行?”劉毅聞言微微沉吟,對於劉協納妃嬪之事他除了叮囑要嚴加盤查之外倒也管的極少,在他而言,天子沉迷美色並不是壞事,可如今聽聞張雲之言又想起路上那白墨秋夜月之語不由心中一動。
“大將軍身在司州,竟對宮中些微之事也猶如親見,小人正想向將軍稟告此事,大約一月之前萬卷閣曾經走水,幸虧救得及時,內中古籍並未遭受多大損失,可當日天子寵幸王貴人之時便曾許她可隨時出入此處,她也經常在此流連,開始小人還以為此乃書香之家應有之道並未太過留心,可如今聞將軍之言卻覺頗有蹊蹺之處,宮中妃嬪無不以得天子寵愛為榮,卻唯獨此人對藏書的興趣似乎還要大過天子,這隻是小人心中所感,卻不敢在將軍麵前隱瞞。”張雲聞言麵上立顯震驚之色,純是出於自然,立刻將所見所想盡數說出。
“恩,你倒也細心,不枉劉某一番信任,如此看來怕是無錯了,這個王貴人當不是簡單之輩,你立刻帶我親衛前往其寢宮將她牢牢看住,定要多帶人手,怕其絕非易於之輩。”劉毅微微點頭便斷然道,聽了張雲之言,他立刻便可推斷那墨子令之事想必與此女定是脫不了幹係,難道她也是天戮眾人,可觀王朗行止卻又不似。
“諾!”張雲雖不知此事究竟但對劉毅之命可不敢不行,當即就要轉身而去,可便在此事忽聞殿前數人哭喊著跑來,口中言道漱玉宮王貴人心傷天子之死,竟然以身相殉,張雲聞言一時愣在當場,而劉毅的雙眉亦是緊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