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劉雲與孫策方麵接觸的消息亦是燕軍暫時按兵不動的原因之一,以目前南方三雄的形勢劉毅亦隻能選擇荊南方麵下手最為實際,但初步傳來的訊息卻並不樂觀,孫策仍然在猶疑之中搖擺不定甚至都沒有針對劉毅提出的條件作出表示。這個心理朗生倒也能理解,一方之雄又有哪個願意屈於人下?不過顯然他是絕不會給小霸王太多的時間去考慮的,你不是猶豫嗎?朕就要用強大的軍事壓力逼你表態,隨著燕軍的不斷進展對方可以回旋的餘地隻會越來越小,到了他不足以對大局有所影響的時候,恐怕劉毅也懶得再去與之磋商。
還沒有等天子詔令太史慈的北平軍已經和荊南士卒硬碰硬的交上了手,雖然孫伯符占據了一定兵力的優勢可此戰打下來卻沒有在燕軍身上占到任何的便宜,論步戰此時的孫策軍的確要差了一籌。當然在初步試探對方態度之後荊南方麵並沒有竭盡全力,趙雲太史慈的決心極為明顯,你不北進便罷,若要北進北平軍便不惜屍山血海!這近七萬士卒已經是孫策步軍戰力的精華所在,怎肯輕易與對方拚命?
因此除了一開始的激戰之外後麵的兩個時辰雙方雖還在交戰卻已經都保持了一定的克製,戰陣之上沒有優勢,鬥將就更要明顯的落於下風,孫策與太史慈這對宿命之中的勁敵酣戰近二百合依舊不分勝負,趙雲以一人之力迎戰包括九江周泰及老將黃蓋在內的四員大將雖是吃力但卻處下風而不敗,待得涙無痕擊敗程普來與之聯手便立刻將局麵挽回,當然此戰之後子龍因此舉還受到了天子旨意的斥責,如今三弟已是常山王之尊,又怎能似前一般身先士卒與戰陣之上?
孫策可以因為北平軍的決絕而不盡全力,曹昂就斷然不會如此了,高順的遼東軍在阻擊之中所承擔的壓力便要遠超前者,一個時辰廝殺下來他就付出了將近四千精銳的傷亡,曹軍的瘋狂衝擊亦出乎了敬方的意料之外。不過越是如此高順就越不能放這支敵軍過去,否則遼東軍可以得到保存,但友軍說不得就要因此而遭受沉重的打擊,在燕軍之中向來有著這樣的慣例,在不涉及戰略利益的前提下要將同袍看得比自身都重。在戰場上你隨時都能見到士卒們奮不顧身的為同伴擋刀擋槍,各部之間一方陷入危難就更是八方來援,劉毅是最為強調團隊合作精神的,此處也許會被敵軍加以利用但始終利大於弊。
敵軍如此行動必有所為,高順的決心下的更快,不管曹昂曹仁等人所去何為他都絕不會放之過去,除非遼東軍全軍盡墨,而一個時辰之後當他從後軍收到青縣之戰的消息時這份決心便更為堅定,且對徐晃的用兵決斷與勇氣亦衷心佩服,在這樣的敵我形勢下敢於將計就計做出進軍的舉動本身就要承擔天大的風險,非為大將者難以擔當。
北平遼東二軍距青縣兩百餘裏尚能迅速作出反應根據敵軍的動向來策應友軍的行動,近在龍驤軍左右兩翼數十裏的西涼白馬二營便更是如此。在之前進行的數場激戰之中三支人馬已然配合的極為默契,且無論是嚴綱還是華雄對徐晃的為將之能是知之極深的,自從西園之時相隨天子徐公明便一直是劉毅的心腹愛將,每每委以重責其看重之處並不在甘寧趙雲之下,再說這三路齊進本就以龍驤軍為主,二將亦多多少少看出了一些徐晃的用意,他們的突進擾敵更為迅捷。
自兗州之戰直到荊襄之戰,燕軍鐵騎營一直在尋找曹軍虎豹騎決戰,其中不乏種種引誘之法,而夏侯淵曹純等人也算是沉著冷靜,明知敵軍勢大也並未給對方可乘之機,不過虎豹騎的精銳固然因此保存下來他們對戰局的影響也被限製到了最低!天天躲著敵人對這些驕兵悍將而言可是憋悶不已,本來還想趁著此番打擊徐公明的王牌來一舒胸中鬱悶之氣可沒有想到徐晃沒有絲毫猶豫的進軍快如疾風,便是一直沉穩緩進的白馬西涼二營也似忽然不要命的一般突擊而來。夏侯妙才不是不想分出餘力去增援兄長,麵對燕軍兩大鐵騎他亦有心無力。
但拋開虎豹騎,夏侯惇率領的大軍也絕非易與,占據地形與人數優勢的他們無不奮勇爭先以殲滅龍驤軍為榮,隨著傷亡數字的不斷增大徐晃承受的壓力亦是劇增,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戰役的深入,夏侯惇卻發現曹軍在戰場之上的優勢正在不斷的縮小之中。龍驤軍被衝擊的不斷縮小的陣型又開始逐漸擴大起來,燕軍王牌的鬥誌與韌性在這一刻顯露無疑,初始他們會因為敵軍的準備而處於被動,可沉著應戰將曹軍的銳氣扛過之後他們在戰力和體力上的雙重優勢亦是展現。
以自身為餌食行中心開花之法有兩個最大的要點,一是作為餌食的部隊定要能在敵軍的圍攻之下堅持足夠長的時間,否則就餌食被吃掉任何的後續戰術都成了笑話。這其二便是與之配合的部隊一定要行動迅速及時趕來增援與之裏應外合,這樣才會有開花之效!後世有一場很著名的戰役叫做孟良崮,那其中的敵我雙方便演繹了如此一場對決,隻不過身為餌食的部隊的確是頑強了,援軍卻是遲遲不至,後果自然不言而喻,王牌禦林軍抗日勁旅也就此湮沒在曆史長河之中。
荊襄會戰之中的青縣之戰之所以可以載入史冊除了它本身的戰略意義之外燕軍各部的主動協作就是最大的看點,曹軍伏擊龍驤軍乃是準備在前並經過一番頗為周密的安排,兵力調動與地形運用無疑占據先機。可徐晃為此法卻是隨機應變,他可以依仗的隻有龍驤軍強悍的戰力與對燕軍各部配合之處的信心,就好比兩個弈棋高手對招,一方潛心設計了一個圈套,另一方明知有詐卻依然將計就計!結果是苦心孤詣的一方設下的圈套被對方當場找到最為有效的手法加以擊破,這對前者信心上的打擊就不言而喻了,在戰略上的作用更是深遠。
北平遼東二軍、西涼白馬二營皆是應時而動緊緊拖住曹軍不讓其對友軍形成合擊之勢,而賈詡郭嘉聞報之後亦是立刻催動張燕的黃衫軍及樊稠的並州營以急行軍的速度趕往青縣,當龍驤軍與敵軍廝殺竟日近乎筋疲力竭之時,裴元紹的玄武營第一個趕到了戰場,燕軍的反擊亦由此展開,夏侯惇見狀也隻能搖頭苦笑收軍而退。敵軍之間的配合根本不用言傳,他若再不退隨之而來定是更多的增援部隊!
是戰徐晃與夏侯惇在青縣大戰八個時辰,嚴綱華雄所部力敵曹軍虎豹騎亦不在其下,孫策曹昂二人在趙雲太史慈高順等將的阻擊之下亦近乎寸步未進,戰前謀劃的合圍之策煙消雲散!論及傷亡雙方大致在伯仲之間,單從戰術角度而言並沒有之前的幾戰那般成功,可互拚消耗之下對燕軍後繼戰略的意義卻是非凡,此戰一過夏侯惇的曹軍主力與夏侯淵的虎豹騎都受到了傷筋動骨的打擊,燕軍在兵力與機動性上的優勢顯得更為明顯,賈詡當即以張燕的黃衫軍配合樊稠的西涼營及白虎玄武二營趁勢追擊,此時曹軍卻再無能力組織起足以與之對抗的兵力了,不光夏侯兄弟撤出南郡,曹昂孫策亦讓出了南陽,經此一戰荊襄九郡之中的三郡盡皆落在燕軍手中,江北隻有襄陽江陵未下!
論及此戰,當機立斷的徐晃徐公明可謂最大功臣,可在戰後他卻沒有絲毫居功之態,反在戰役總結之時對友軍的積極配合大加讚賞,尤其是高順的遼東軍,青兗一役中損失最大的便是此軍,而青縣之戰敬方又承擔了最為艱巨的阻擊任務,力抗包括於禁曹仁在內的數員名將,假使此處放曹軍過,不足兩個時辰就能趕到青縣近郊,這個結果令得徐晃回想起來都後怕不已,對傷亡極大的遼東軍更衷心感佩。
高順於此卻顯得十分謙遜,其言曰:漢軍各部不分彼此皆乃天子之軍,徐將軍能為陛下之利甘冒奇險順豈能瞠乎其後?豈可因此而當將軍之謝?此言一出常山王及兩位軍師並一眾戰將皆頷首不已,高敬方當真是一片為公之意,難怪燕王以之為征北將軍位在軍中一幹宿將之上,可謂是目光如炬,觀其領軍與此戰行止,實乃名副其實也。
在此次相會之上,諸將的功勞倒不是討論的焦點,有一名人此番亦建奇功,與酣戰之中殺敵五十有九,奪戰旗兩麵,本來以他在軍中的名聲有此戰績並不為怪,在其軍旅生涯更有過百人斬的時候,不過青縣一戰他沒有受傷就是足以震驚全軍的奇跡了!而能以一區區十長之身贏得如許多的戰將關注,非“打不死的張十八”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