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狙擊終焉

(?)

(大盟的打賞,越來越接近那令人激動的銀座……隻有雙手合什無言感謝!)

天健四年,十一月,洞庭湖邊,巴陵道上,一支長長的車馬騎隊,沿綠蔭柳堤緩緩而行。

這支騎隊約有兩百人馬,馬上騎士外罩腥紅大麾、內著鋥亮胸甲,闊皮扣帶交叉著兩把鷹嘴銃,腰側懸刀,馬鞍兩側的革囊,還插著火槍、標槍、短斧、騎槍及鼓囊囊的霹靂彈……整個一群移動軍火庫。

這些騎士一個個神情剽悍,眼神冷硬,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從血與火中拚殺出來的百戰銳士的精悍。二百人的騎隊,並不擠在一處,三十騎遮後,三十騎開道,兩側各有二十騎交叉遊走,形一個綿密的外圍保護圈。而內圈百騎銳士,則排列成一個雙重騎陣,騎陣的中心,便是這裏外三重團團環護的核心保護目標——一大一小兩輛裝飾華美的雙轅駟馬輕車。

車窗竹簾卷起,探出一張秀美純淨的小臉,遙望洞庭碧波,君山渺渺,雲蒸霞蔚,氣象萬千,一臉歡喜:“陛下,這洞庭山水,果然極美。”

這少女,竟是華福帝姬趙賽月。此時距其回歸中原,已過去四年,當年的青蘋果,已長成誘人的水蜜桃。

能被趙賽月稱之為“陛下”的,隻可能是……一張留著短髭。英挺硬朗而又不失威嚴的麵龐從趙賽月身後探出——正是華國天子狄烈!

車窗不大,車輛微晃,兩張麵龐一齊探出,自不免輕摩碰觸。但見趙賽月麵生紅暈,明眸流盼,卻隻貼得更緊,而無半分避開之意,便可知這鮮美的水蜜桃,已被某君采擷矣!

狄烈邊看邊點頭:“去歲宋國平楊太之亂,血戰洞庭湖。據聞浮屍數十裏。半湖盡赤……”

趙賽月微嗔:“陛下,如此美景良辰,卻來說這等事……”

狄烈哈哈一笑打住:“月姬言之有理,朕這是大煞風景了……嗯。這荊南安撫使、知長沙府李綱。倒還真有些本事。不過一年光景,就將一汪血池蕩滌一清,不錯。不錯,朝中居然還有人對其頗加指責……今趟出巡,還真看到不少東西,不虛此行。”

自天健三年解決四方疆域邊患之後,華國開始潛修內政,努力發展,休養生息,恢複民生。經過一年的努力,全國各地喜報頻傳,關中、河東、河北、中原、遼東、寧夏、成都、兩浙、江南,治安穩定,市麵繁榮,收成喜人,安居樂業,形勢一片大好。唯荊南、江西、福建一帶,因剛剛收複,且戰亂初平,恢複得還不盡如人意。

狄烈沒混過官場,但官員報喜不報憂,古今皆同。天下方定,華國初立,吏治是否清明,是關係到大華國祚的百年大計。為了解真實情況,狄烈決定仿效始皇出巡天下。

中國曆史自秦而宋,千年以降,除了始皇曾出巡天下,再未有第二位君王敢做這等事。蓋因始皇五度出巡,薨於沙丘,傳位非人,以至二世而亡的前車之鑒,故此後世基本沒有哪個帝王敢再這麽做。

華國朝臣們聞知天子欲行,一力勸阻,但狄烈不為所動——他堅信自己這樣做是正確的。身為一國之君,久居高位,自甘陷於深宮,長此以往,耳目充塞,這個國家變成什麽樣,一無所知。

狄烈在朝會上,聲色俱厲,言道治國如作戰,一個將帥,如果隻知道縮在後方,遙控指揮,而不是親臨一線,了解地形,明析敵我,審時度勢,最終的戰局,鮮有不敗之理。

狄烈是馬上皇帝,戰場王者,他的治國理念,也不是什麽“治大國如烹小鮮”,什麽“垂拱而治”,而是身體力行。你們做你們應當做的事,我做我能做的事。

身為一位強勢帝王,群臣還真拗不過他,最終做出讓步。這裏邊最重要一個原因,在於天子已有後——趙皇後已於年前誕下太子,另外三位妃子,葉(蝶兒)淑妃、趙(圓珠)貴妃、餘(羞花)才人,也先後為天子誕下一位皇子,兩位公主。

在某種程度上,狄烈還真得感謝自己兩個兒子,沒有他們的誕生,自己還真出不了長安這個門。

天健四年六月,由保密局甄選出兩百獵兵精銳,組建禁衛營,以驃騎中郎將嶽雲、車騎校尉郭大石為正副指揮使,護扈天子出巡。

華國朝政,由六部之首組成輔政內閣處理。尋常議項,內閣擬票表決;重大決策,八百裏急報,送交天子審批。

狄烈計劃出巡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由西至東,巡視成都府、江西道、荊南道、福建道等剛收複未久的地區;第二階段,由南至北,直上遼東;第三階段,巡視草原、西北,最後返回長安。

以古代馬車的速度,當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巡遍天下,狄烈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這三次出巡。如今,第一次出巡,行程已過半。

趙賽月此次隨行,並不是以嬪妃身份,事實上,她還未被狄烈納為妃。她的隨行身份,說來令人大跌眼鏡——神槍供奉使。

沒錯,她就是為狄烈背槍盒的貼身侍者。

狄烈已是天子,再不能象過去那般,整天身上背著個槍盒四下晃蕩。這不光是有損威儀的問題,更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形象。所以,他需要一個負槍使者。這個人必須對他絕對忠心,並且能夠得到他的信任。

這些年來,有此殊榮的,隻有一個嶽雲。但顯然如今的嶽雲早已不是當年的童子,再不適合為他背槍。要重新選人的話。以如今狄烈的身份,很難信任底下官員所推薦的人選。因此,當年被救回中原的那群發誓要用一生報答狄君的帝姬宮娥,就是最好的人選。

趙賽月,雀屏中選。

經過保密局及狄烈本人多番考察後,認為趙賽月的忠心絕對不成問題。不過,要讓一個女人徹底死心塌地,最好上雙重保險,得到她的心的同時,還要得到她的人。

如今的趙賽月。身心都已徹底淪陷。成為狄烈真正的“貼身”侍者。

狄烈一邊伸手輕攬趙賽月細柔的腰肢,一邊對不遠處一禁衛騎士道:“叫嶽指揮使過來。”

很快,嶽雲飛騎而至,十八歲的少年。銀甲白馬。英姿挺拔。一抖大麾,在馬鞍上欠身行禮:“嶽雲見過陛下。”

狄烈向後麵的車輛一指:“請我們的未來宋王過來。”

嶽雲領命而去,策馬輕快地來到後麵那輛形製稍小些的馬車前。肅容行禮道:“天子請宋王敘話。”

車簾掀開,露出趙梃那張英武而不失俊秀的麵孔,這位已升格為宋王的相國公,對嶽雲苦笑道:“連你也來取笑我。”

嶽雲當年任狄烈的親兵時,與趙梃最為交好,二人常互相對練,嶽雲還教過他不少武技,故有此言。

嶽雲展顏一笑:“你可是王了呢,要去統禦一個郡國,天子對你都是用了個‘請’字。”

趙梃神情苦惱:“可我真的不想當什麽國君。我從長安日夜兼程趕來,是向陛下請示該當如何,不是走馬上任的……還有,我是太原軍校的學員,我主修的是騎兵科,我應該騎馬,而不是坐在這輛晃得人頭暈的車上……”

嶽雲咧咧嘴,頭朝前麵停下的大車擺了擺:“你要抱怨,找天子去,別衝我。”

少傾,趙梃一襲圓領皂衫,出現在大車前,先向狄烈行禮:“趙梃參見陛下。”再向趙賽月打招呼:“三十一妹。”

趙賽月跪坐於車上還禮:“賽月見過二十三兄。”隨後跳下車,請趙梃入內,放下車簾,俏立於車廂旁守護。

車廂很寬敞,趙梃跪坐在趙賽月之前的位置,扶膝垂首,一付心事重重的模樣。

狄烈打開車廂內壁,取出一個精美的黑漆木盤,其上放置一個天青色的玉瓷壺,配套四個小酒盅。狄烈一指:“要不要來一杯?”

趙梃苦笑:“謝陛下。”

二人隔空虛敬,飲下杯中酒。

“朕知道你的為難。”狄烈咂了咂嘴,似在回味,悠悠道,“你知道,華國早晚要一統天下的,偏安一隅的宋室,撐不了太久;但另一方麵,你血管裏流淌著的是趙氏的血,你又不能眼睜睜看著宋室亡在自己手裏……你就為此糾結,是嗎?”

趙梃默然點頭,將空杯緊緊攥在手中,向狄烈重重頓首:“請陛下有以教我。”

“朕點名讓你繼承宋國王之位,是有原因的。”狄烈輕輕搖頭,“你的眼光還是太窄了,你以為廣州就是陸地的盡頭?你以為大海之外就沒有另外一個天地?”

趙梃吃驚地望著狄烈,半晌才品出味來:“陛下之意,要我……另外開疆拓土?”

“不錯,這個世界之大,超乎你想象。”狄烈從廂壁取出一卷圖紙,交予趙梃,“這是朕親手繪製的東南群島海圖。朕要你入主宋國,全力發展海軍,將大海那頭的群島全奪過來,把島上的土著猴子俘掠為奴,為你們挖礦、種蔗、種橡膠……你有多少資源,我就會與你交換多少物資。”

趙梃接過海圖,目不轉睛看著,一顆心砰砰直跳:“可是,陛下已經有了那般強大的海軍,為何……”

“朕的海軍還不夠強,遠遠不夠。”狄烈遙望山外,目光悠遠,“華國的海軍,有更廣闊的世界要征服。”

趙梃伸出手指,輕按在海圖上那片島嶼,按捺不住心頭的激動:“陛下要我將大宋移鎮海外,揚威異域!”

狄烈以不容置疑的口氣道:“宋國必須退出嶺南,至於能否揚威異域,這就要看你的了,相信你整整一年的軍校不會白上——記住,我隻給你三年時間!三年之後。我要一個統一的中華。宋國國祚能否延續,端看你進軍海外的速度了。”

趙梃深吸一口氣,挺起胸膛:“我一定能做到!”

“很好。”狄烈頷首,輕輕轉動手上的杯盞,淡淡道,“你想盡快做好這件事,最大的障礙,是一個人。他會令你將大半精力都耗在君相權爭上,無法專心海外……也罷,朕最後幫你一個忙——有些人。活得太久了。”

……

天健四年。十二月,華天子狄烈與即將上任的宋王趙梃一行,巡視到福建泉州。隨後秘密出海,前往廣州。

在十艘戰船的保護下。沿海岸線航行。二十日後。駛入珠江口。

海上天氣,總是變幻莫測,早晨還是晴空萬裏。下午便黑雲沉沉,海天之交,電蛇狂舞。狂風怒號,浪花不斷拍擊船體,劇烈的搖晃,令兩百獵兵吐得一塌糊塗,全成了軟腳蝦。若是此刻有敵襲,莫說保護天子,自身都難保。

這個時候,平日裏獵兵不怎麽看得上眼的東海第一師三百戰士,便成為護衛天子的中堅力量。

狄烈已經在最大一艘戰船二層船艙室內,改裝了一個狙擊平台——其實也就是一個安放狙擊槍,固定體位的所在。能夠使他在顛簸的海船上,倚靠木質環形掩體及從四個方向伸出的套腰皮索,將其牢牢固定。

透過窗格,從瞄準鏡裏,狄烈已經清清楚楚看到,五百米外的海岸上,一群南宋官員,正舉袖掩麵遮風,向這些大戰船指指點點。而站在百官之前一人,一襲紫色官袍,頭戴六梁冠,腰圍玉帶,懸紫金魚袋,傲然負手,當風而立。正是狄烈的狙擊目標——南宋新任左相秦檜。

這個人,曾經是狄烈所布的棋子,在南宋由盛轉衰過程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但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當初欲狙擊南宋,必先亂其政,秦檜自有利用價值。而此時,南宋朝政已被秦檜把持,趙挺要重開新局,此人非除不可。

在狄烈身邊,是渾身酸軟的趙賽月。盡管此刻她連站立的氣力都不剩幾分,卻仍堅持倚著掩體,用單筒望遠鏡,透過窗洞向外觀察。身為“神槍供奉使”,日夜看管此神器,倘若連狙擊實戰都未見過,豈非生平憾事?

艙門突然傳來一陣叩擊聲,嶽雲急促的聲音傳來:“陛下,風浪太大,進不了港,宋國會派船隻來接宋王,恐怕難以近前了……”

狄烈聲音出奇地平靜:“再往前靠近三十丈,三十丈就行!”

“明白!末將告退。”嶽雲匆匆而去。

若是在正常環境及狀態下,五百米遠狙,對狄烈而言,不值一曬。但是,天氣如此惡劣,環境如此糟糕,為確保一擊命中,狄烈不得不最大限度靠近、再靠近。

烏雲滾滾,雷聲隱隱,戰船順風破浪,似慢實快,不斷接近。港灣處也派出十艘小船,頂著風浪,努力靠近。

一層船艙內,趙梃神色凝重,以拳捶掌,來回踱步,不時抬頭看看,又遠眺海岸,憂心仲仲。

四百八十米……

四百五十米……

四百二十米……

狄烈深吸一口氣,手指輕搭板機,屏息閉氣,穩若磐石,全身每一個細胞,仿佛都進入靜止狀態。透過十字準星,目標的眉宇額頭,是那樣的清晰真切,似乎也在等待著、等待著那一刻降臨……

四百米——就是現在!

狄烈以一貫的自信與果決,幹脆利落扣下板機。

來自八百年後的高精尖子彈,從槍口製退器淡淡的白煙中噴射而出,高速旋轉,帶著死神的邀約,撲向目標,血光崩現——

幾乎同一時刻,一道強烈的閃電,劃過海岸的上空,旋即一聲霹靂驚雷,炸得頭皮發麻,兩耳失聰。

當南宋百官抱頭如鵪鶉,四下躲避時,不知誰無意中向某處一瞥,眼睛差點凸出眼眶,伸手顫指,啊啊有聲,半晌才發出一聲變調的驚恐尖叫:“秦相公、萬俟禦史,被天雷爆頭啦!”

天健四年,歲末最後一天,狄烈完成了他穿越生涯的最後一擊——一槍穿倆,連環爆頭!

秦檜,萬俟卨,死。

……

長安,皇宮,西北秘閣,神槍殿。

狄烈將巴雷特狙擊步槍的撞針卸下,插入衣袋,然後將組裝好的完整槍械,輕輕安放在大殿正中的紅黑描漆槍架上。

他已經完成了這個時空賦予他的曆史使命,而這把伴隨他孤膽殺敵,絕地反擊,縱橫疆場,製霸天下的大狙,也同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一個人,一把槍,演繹了一段傳奇,締造了一個帝國。進而影響曆史,改變華夏,扭轉世界。

一切,都不同了。

對於這個王朝的未來走向,狄烈並不打算在有生之年強行推行什麽民主、立憲之類的東西。他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利用自己開國君王的威望,對現有政策施加影響,在不至於過分損害既得利益階層的基礎上,逐漸解放下層生產力。生產力決定上層基礎,當生產力發展到某個噴發點的時候,量變必將引發質變。到那時,整個社會,也將會走向一個新時代……

循序漸進,平穩發展,雖然慢,但穩妥。一百年不行,那就二百年、三百年——中國,還有很多時間……

狄烈負手凝視著這個生死相隨的夥伴,許久、許久……默默轉身,踏著箜箜的足音回響,步出殿堂。空曠的大殿中央,巴雷特狙擊步槍那烤藍流瑩的流線形槍管,在幽暗的殿堂裏,散發著泠泠寒芒……

殿門轟然關閉,一段不朽傳奇,就此永遠塵封。

(本書即將完結,明日放出大結局,給狄烈與朱皇後劃上一個句號。當然,這句號是圓滿的抑或是……嗯,敬請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