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柏舟在龍騰文學的第一任主編,顧峰對於柏舟的實力再清楚不過了。雖然在柏舟第一次轉型創作《鬼吹燈》那種冷門到不能再冷門的奇異盜墓類型小說的時候,顧峰還有些質疑,但是隨後在《鬼吹燈》被柏舟創作出來之後,其超絕的腦洞和書中所描述的地下世界,讓顧峰為之歎服。
而《鬼吹燈》的銷量和口碑,更是已經說明了一切,作為柏舟繼《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三部曲之後的首次發布新書,盡管《鬼吹燈》的題材一開始並不被大眾所看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網絡上持續上升的熱度和討論聲已經證明了這本書到底有多受歡迎。
在《鬼吹燈》發布的第二天,關於《鬼吹燈》的討論就如潮水般湧來,幾乎每個論壇、社交媒體上都能看到這部作品的身影。讀者們在各種平台上熱烈討論著劇情的發展、角色的塑造以及背後的文化內涵,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網絡熱議風潮。
首先,大部分讀者對故事的情節表示了極大的興趣。柏舟的筆觸細膩而生動,他將每一個細節都描繪得栩栩如生,仿佛讓人置身於那神秘的探險之中。“你們注意到嗎,柏舟對古墓文化的描寫真是太精準了!”一位熱心網友在某個書評區留言,接著又引發了一波熱烈的討論。
這是顧峰對於柏舟的文學功底的又一次認識,從事編輯行業這麽多年,顧峰很少有見到過像柏舟這樣的作者。雖然在舊時代的時候,有不少作者的文學功底極其深厚,他們大多是一些中年作者,在文學造詣上極其地豐富,所創作出來的作品更是可以被當做文學經典來研究。
而隨著新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作者出現,他們的出現極大程度地加快了網絡文學和實體文學的發展進程,而這樣的提前加速所導致的後果就是,越來越多的作者執著於唬人的噱頭和吸引人的腦洞,對於書籍本身的文學性完全忽視,這也導致了新時代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品完全沒有文學性可言,其書中所創作的世界全部來自於作者的創作。
在柏舟的武俠三部曲中,顧峰能夠非常清晰地看到這個書中所展示的武俠世界,並不是柏舟所憑空捏造的,在去年全網解讀的狂潮下,射雕三部曲中的各種細節被讀者們一一扒出,每一處所展示的情節和細節,都是有跡可循的。
雖然當時在熱議的背後也不乏批評的聲音。有些讀者提出作品在某些情節處理上的不足,認為“某些設定略顯牽強”,甚至有人表示“感覺有些套路”。然而,這些不同的聲音並未影響整體的熱度,反而讓更多人願意參與討論,形成了良性的互動。
而現在,柏舟再度轉型,來到了推理小說領域,所創作的《羅傑疑案》憑借著爭議極大的詭敘手法,再度引爆了藍星推理市場,這也讓顧峰徹底對柏舟心服口服,並親口承認柏舟是他見過最為天才的作家。
讀者們對《東方快車謀殺案》的熱情不僅書店門口的長隊中,還在於他們積極參與的討論。在一個專門討論懸疑小說的群聊中,書迷們開始熱烈的交談,分享自己對柏舟作品的理解與期待。
一位名叫“柯紅”的書迷提到:“柏舟在之前的作品中總是能把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我相信這次也不會例外!我最期待的是他如何設計角色之間的關係,應該會有很多驚人的反轉!”
與此同時,各大社交媒體上關於新書的預熱活動也層出不窮。不過這些活動,都是龍騰文學為柏舟新書預熱所造的勢,正是因為這些活動的宣傳,讓一些此前並不了解柏舟這個作者,並不了解這場文鬥的路人讀者,和其他書粉一樣,來到了書店門口一起排隊。
不過這些和他顧峰可沒有關係,自家公司的作者發布的新書,他這個主編要是在書庫拿不到一本樣書,那他顧峰在龍騰文學這些年也白混了。
“東方快車謀殺案麽,讓我來看看。”顧峰看著手上的樣品書,自言自語地說道。
他的手指輕輕摩挲著柏舟新書的封麵,心中充滿了期待。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約而又耐人尋味,深邃的藍色與白色的字母形成鮮明的對比,仿佛在訴說著某種未被揭示的故事。
柏舟的作品總是充滿了濃厚的個人色彩,每一篇作品,都是他內心深處的反映,透過字句,讀者能夠窺見他的思想、情感與觀念。這種個人化的寫作風格,讓他的作品總是能夠引起共鳴,仿佛與每一個讀者的內心深處達成了一種默契。
柏舟的敘事方式也頗具特色。他善於使用多重視角,通過不同角色的眼睛去探索同一個事件,展現出人性複雜的多麵性。這種敘事技巧使得他的作品總是充滿了層次感,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禁思考每一個角色背後的動機與情感。
當然,柏舟的作品中也時常流露出他對社會與人性的思考。他不畏懼觸及一些敏感的話題,勇於揭示社會的陰暗麵與人性的脆弱。這種毫不妥協的態度,讓他的作品充滿了張力。
對於這種風格,顧峰是非常欣賞的,在新時代的作者中,很少有作者會去批判和揭露這些東西,他們所追求的是唬人的腦洞和噱頭,雖然這種方式能夠為他們的作品帶來極高的熱度和人氣,但是卻永遠不可能成為經典。經典,是要批判一些社會中的現象,並通過作品的影響力感染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