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觀不合,高飛推辭掉第一樁委托,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騰出精力籌備第二樁委托。

其實保羅·波特之所以給他介紹生意,也有一個不變名言的理由,就是希望他能接下Y先生的委托,以此為借口, 推掉第二樁委托,免得將來大家連朋友都做不成。

第二樁委托,為什麽令包括保羅在內的諸多貴族公子們深感不安?

這位委托人是一位姓德雷福斯的太太,斐真王國情報部前任軍官,以塞亞·德雷福斯上尉的妻子。

就在兩個月前,一隊憲兵闖進以賽亞·德雷福斯的辦公室, 將他逮捕。

罪名是勾結新大陸反賊, 替反賊收集軍事情報,涉嫌間諜和賣國兩項要命的罪名。

後來又有消息傳出, 舉報德雷福斯通敵賣國的人,正是他的老同事亨利·弗瑞姆少校。

弗瑞姆少校提供的證據,包括德雷福斯與友人的信件,其中隱晦的提到新大陸戰事不順,流露出了悲觀的情緒。

但是,僅從這封信的文本來看,刨除那些有意曲解的成分,頂多可以看出來,德雷福斯傾向於斐真當局與新大陸的獨立派和談,早日平息戰火。

跨海遠征勞民傷財,戰線拖得越長,時間拖得越久,斐真部隊就越難取得勝利。

就當時而言,這是盡人皆知的觀點,除了少數主戰派,社會各界都普遍對鎮壓殖民地獨立運動的前景感到悲觀。

就連議會上, 也有好幾位後座議員主張和談。

德雷福斯在信中表達的觀點, 別說涉嫌通敵賣國, 就連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都顯得老套乏味。

既然如此,軍事法庭為什麽要受理弗瑞姆少校的舉報,把德雷福斯上尉當成間諜關起來?

這主要有兩方麵的因素。

首先是他的通信對象比較敏感。

新大陸米德加德大學奧法學院前任院長,著名學者兼大法師,社會名流,這隻是阿爾伯特·富蘭克林的公開身份。

在政治立場上,富蘭克林屬於殖民地“獨立派”中的溫和派,既參與簽署了《獨立宣言》,也參與起草了祈求斐真國王喬治三世免除殖民地苛捐雜稅的請願書,首創“反對議會、不反國王”的口號。

所以,富蘭克林老頭到底算不算是反賊?

如果你認為議會高於國王,這老頭就是鐵鐵的反賊,沒毛病!

如果你認為君王高於議會,就不能說他是反賊了。

在君主立憲的斐真王國,人人都知道議會掌握著國家的實際權力,但是人人又假裝國王依舊是執掌最高權力的國家元首,兩者發生衝突的時候,就會搞得大家很尷尬。

斐真王國當今執政的右翼秩序黨,在議會中占據多數席位,支持動用武力鎮壓新大陸的獨立運動,當然有理由把富蘭克林老頭視為間諜。

德雷福斯上尉是富蘭克林老頭的朋友,頻繁通信不說,還在信中流露對新大陸戰爭前景的悲觀態度,這難道不是通敵賣國?

包括保羅·波特在內,地獄火俱樂部的多數成員,也秉承這樣的立場。

然而另一方麵,國王陛下本人都曾款待過富蘭克林老頭,尊這位大學者為座上賓,難道國王陛下也是賣國賊?

斐真國內,還有一個有著廣泛民意基礎的左翼在野黨——公平黨。

由於選舉人必須擁有一定的土地和財產,再加上巧妙的選區劃分和賄選盛行,公平黨的代表們雖然民意呼聲很高,卻很少有上台執政的機會。

作為在野黨,給執政黨添堵是他們的本分。

執政黨支持增兵鎮壓殖民地叛亂,在野黨就呼籲和平解決衝突,把這場戰爭定性為自相殘殺的內戰。

執政黨控製了議會和軍隊,在野黨則掌握了強大的輿論武器。

社會上的文化精英,大學教師和他們培育出的學生,大多屬於左翼陣營,這些知識分子掌握了筆杆子,在報刊媒體上一麵倒的揭露執政黨與軍隊高層的腐敗無能,描述前線下層士兵和殖民地百姓的苦難,引導民眾反思這場不義的戰爭。

德雷福斯家族,恰巧是斐真報業集團的大金主,為了營救以賽亞·德雷福斯,當然要借助輿論的力量。

如果雙方的紛爭僅此而已,那麽德雷福斯案也不至於鬧大。

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把德雷福斯上尉調職了事。

然而當時間來到9月末,新大陸前線傳來的一則爆炸性消息,為德雷福斯案又添了一把火。

9月22日,迦南空軍抵達新大陸南方軍事重地德林鎮,以誌願軍的名義,協助喬治·瓦薩領導的大陸軍,對抗即將對德林鎮發動進攻的斐真遠征軍。

9月26日,新大陸獨立戰爭的轉折點——德林鎮會戰——爆發!

兩天後,令人震驚的消息傳回斐真首都阿瓦隆。

之前一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遠征軍,竟然在德林鎮吃了敗仗!

沒有人會相信,或者說不願意相信,裝備簡陋、缺衣少穿、形同乞丐的大陸軍,能夠憑借自己的力量擊敗宗主國的正規軍。

德林鎮之戰,斐真遠征軍之所以輸的這麽難看,顯然是因為反賊得到了境外勢力的強力支援。

為反賊提供了整建製空軍武裝的迦南王國,立刻成為斐真全民公敵!

國王和議會,已經向迦南當局發出嚴正抗議。

迦南駐阿瓦隆的全部37名外交官,都已經被驅逐出境。

如果新大陸的戰況繼續升級,兩大強國之間極有可能從外交爭端升級為軍事衝突。

這件事跟德雷福斯案又有什麽關係呢?

很不巧,“德雷福斯”是一個標準的迦南姓氏,德雷福斯家族源於迦南王國,移民到斐真王國至今才兩代人,在老家還有很多親戚朋友,據說與迦南王室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這下麻煩大了!

迦南已經被斐真當局視為“準敵國”,受到敵對情緒的煽動,阿瓦隆社會各界也刮起了一場抵製迦南人的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