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留下一腦門子官司的桂花嬸,讓她自己一個人清醒清醒,就沒有在這個地方多呆下去了。他也說話算話,回到陳家莊以後,就和帶隊的老師商量,先要了幾個學習養殖的實習生過來,先去給桂花嬸幫忙,把這個攤子先給支撐起來,至於後麵還有什麽問題,那就再說吧。

陳實的要求,可以說是一提出來,那幾個帶隊老師就同意了。學習是為了什麽,學習是為了學以致用,把自己的所學用到實處。

現在有這樣的機會,當然是一件好事情了,主要是這些學生中還真有是學養殖的,這就更沒有阻攔的理由了,所以陳實很輕鬆的就要到了3個人。

主要還是劉院長了解到陳家莊主要還是以農業為主,養殖業為輔,所以這次拍實習生的時候,也特意考慮了這一點,並沒有派很過學養殖的學生過來,這樣一劃拉,考察團中僅有的3個養殖專業的學生全部給土雞場派了過去。

這樣的話,土雞場的框架基本上就搭建完成了,還有一些飼養員工的話,這些陳實就沒有操心了,讓桂花嬸自己到村子裏去找人,要是大家手上都有活的話,那也簡單,直接給陳實說一下,去請一些勞務工。

以前陳家莊需要的勞務工都是壯勞力,現在有了養雞場以後,這些勞務工的性別就沒有那麽多限製了,其實很多時候,女性養雞的話,要比男的更加合適,主要還是女的心細,這次引進女性勞務工,也像是開放了一個新的領域,以後女性在陳家莊工作的比列隻會是越來越高。

前期的建設完成以後,陳家莊也就不需要那麽多的壯勞力了,需要的更多的田間管理耕種的人員還有服務人員,這些人主要還是由女性來作為主角,這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數年已,這更皇帝輪流做也是一個道理。

陳實他們又等待著兩天左右的時間,這些菌種終於是千呼萬喚的來到了陳家莊。

運過的都是一些裝袋好的菌包,但是陳實的打算還是希望自己村子能夠自給自足,把製作菌包的這個技術也掌握到手裏麵,所以那些老師也打算試驗一下用菌床栽種蘑菇。

好在這幾天的時間裏,小部分的培養料也是完成了初步的製作,可以直接拿來使用了。陳實這時候腦海中的那個想法是越來越強烈,但是在老師這是得不到解決的辦法的,陳實也嚐試過了,他也隻能請教另外一位高手了,也許從它那能得到陳實想要的答案。

小米空間現在也基本上是完成了曆史使命,陳實很多時候都隻是把這個空間當成休閑放鬆的場所。現在這個空間也被陳實一點一點的改造成另外一個相貌了。

一層空間,陳實倒是沒有花多少的時間去改造它,在用一層空間培育過荷塘的那些水生動植物以後,陳實基本上就沒有再管它了。所以現在著一層還都全是荷塘,不過荷塘中沒有外界那麽蕭條而已。

有了小米溫控的調節,加上荷塘中隻要自身的生態循環係統形成以後,這個荷塘的發展模式都已經被定型了下來。不管陳實什麽時候進入空間,也不管外界是什麽氣候,這一層空間永遠定格在荷塘最美好的夏季開花的時候。

如果把荷塘比作是一位熱烈奔放的美女的話,那這位美女肯定是吃了傳說中的駐顏仙丹,永遠定格在18歲這樣的花季,而且歲月也不能給美女留下一點痕跡。

不過這一層也不是一點改變也沒有,至少最開始用帳篷搭建的簡易四合一的住宅已經不見了,這樣美好的環境搭配那樣簡陋的帳篷,顯然是一件大煞風景的事情。陳實雖然不是什麽風附庸風雅的高雅人士,但是底線的審美能力還是不缺乏的。

所以原來靠近泉眼的那頂帳篷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滿民族特色的吊腳竹樓。

吊腳樓,也叫“吊樓”,為苗族(貴州等)、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桂北、湘西、鄂西、黔東南地區的吊腳樓特別多。吊腳樓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吊腳樓屬於幹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幹欄有所不同。幹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幹欄式建築。

吊腳樓有多種形式,但是都是逃脫不了一個吊字,而且布局也有很多的講究,一般都是依山傍水的,各個地方的吊腳樓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基本的形式也就那麽幾種,主要是單吊式、雙吊式、四合水式、二屋吊式、平地起吊式。

關於吊腳樓的起因還是有點說法的,傳說土家人祖先因家鄉遭了水災才遷到鄂西來,那時鄂西古木參天、荊棘叢生、豺狼虎豹隨處可見。土家人們先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獸襲擊。人們為了安全就燒起樹蔸子火,裏麵埋起竹子節節,火光和爆竹聲嚇走了來襲擊的野獸,但還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脅。後來一位土家老人想到了一個辦法:他讓小夥子們利用現成的大樹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鋪上野竹樹條,在頂上搭架子蓋上頂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飯睡覺都在上麵,從此再也不怕毒蛇猛獸的襲擊了,這種建造“空中住房”的辦法傳到了更多人的耳中,他們都按照這個辦法搭建起了“空中住房”。後來,這種“空中住房”就演變成了現在的吊腳樓。

但是陳實搭建的吊腳樓主要還是看中了它的結構,形態的優美,對古老相傳的那些吊腳樓的作用倒是沒有那麽多的看中了。他選擇的苗族吊腳樓樣式是鳳凰古城東南的回龍閣一帶,前臨古官道,後懸沱江上的吊腳樓。

陳實基本上就是照搬那種樣式,吊腳樓一半是位於荷塘中,還有一小半是搭建在荷塘邊上的空地上的,分上下兩層。

鳳凰古城的吊腳樓屬清朝和民國初期的建築。吊腳樓群的吊腳樓均分上下兩層。俱屬五柱六掛或五柱八掛的穿鬥式木結構,上層寬大,工藝複雜,做工精細。下層隨地而建,很不規則。屋頂歇山起翹,有雕花欄杆及門窗。這種建築通風防潮,避暑禦寒。體現了苗族獨特的建築工藝,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

但是這麽高的要求對陳實來說真的是沒有一點可能的,加上陳實又隻是一個人這麽也複製不了鳳凰的吊腳樓了。就算是現在,具備修建吊腳樓手藝的師父基本上也是不多了,而且這些手藝關鍵是耗費的時間太多,不適合現代社會的流傳推廣。

陳實別出心裁了一把,不過這也不全是他的功勞,放著那麽多建築規劃學院的高才生不用,是有點浪費。陳實當初在修建陳家莊度假小院的時候,就提出了這個想法,但是想法很好,也很新穎,隻要能夠建造的話,這肯定有事陳家莊的一景。

畢竟這些吊腳樓集中在南方,對於北方人來說,也許聽過,但是見過的也很少。新鮮的事物就是噱頭,就是賣點。

不過陳實提出來以後,就被人完全給否定掉了,首先一點就是建造這些吊腳樓需要的材料在當地不好找,要是從南方運過來的話,那顯然也不是很現實。雖然是否決了,但是規劃院的學生還是拿了一些關於吊腳樓方麵的書籍給陳實,讓陳實過過幹癮,但是有了這個想法以後,陳實心中的執念也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