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三月。
武漢,漢王宮。
“大王,曹操篡弑,湮滅漢室,竊據神器,劫迫忠良,酷烈無道。人鬼忿毒,鹹思劉氏。今上無天子,海內惶惶,靡所式仰。群下前後上書者八百餘人,鹹稱述符瑞,圖、讖明徵。”
琅琊王劉熙、衛將軍劉溥、太傅張昭、軍師將軍諸葛亮等武漢諸官上百餘人,齊刷刷跪在殿前,上疏請奏與劉備。
“間黃龍見廬江雷池,九日乃去。孝經援神契曰‘德至淵泉則黃龍見’,龍者,君之象也。乾九五‘飛龍在天’,是謂大王當龍升,登帝位也。”
“今關羽圍襄樊,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霍峻平交州,海民張方、吳壽出明珠。璽潛漢水,珠浮大海,伏於淵泉,暉景燭耀,靈光徹天。”
“夫夫漢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國號也,大王襲先帝軌跡,亦興於漢水也。今天子璽出襄陽,漢水之末,明武漢承其下遊,首衝漢口。此乃瑞命符應,天命之所求,非臣人力所能致。”
……
說著,劉熙領頭高聲,說道:“今中漢帝協崩,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祇降祚……。宜當效世祖皇帝事,紹嗣昭穆,繼承兩漢之後,季興漢室。”
“中漢琅琊王臣熙,代衛將軍臣溥,太傅臣昭,前將軍臣峻,軍師將軍臣亮,左將軍臣羽,右將軍臣飛,鎮北將軍臣寧,尚書令臣正,……請尊上,建禮儀,擇令辰,上帝號。”
接著,劉熙從地上利索爬起,親自將表奉到劉備麵前,說道:“請漢王上帝號,紹興漢室。”
劉備麵露憂慮,說道:“今漢賊未滅,王弟何言興複漢室乎?”
劉熙雙眸泛紅,將欲垂淚,說道:“曹操無道,殺帝弑後,漢臣皆畏,黎民惶恐。王兄武烈,起兵於吳,除賊扶漢,臣弟因之而南奔。”
“今漢帝被弑,天下無主。王兄坐擁益、荊、揚、交、徐、梁六州之地,帶甲百萬,良將千員,何不稱帝複漢,與諸卿共同大業,滅魏興劉乎?”
劉備猶豫少許,歎氣說道:“天子被弑,大仇未報,今繼位稱帝,非合人臣之禮也!”
“聖人言,明不正而言不順。今天下無主,敢問大王是為何人之臣乎?”
張昭起身上前,勸言說道:“天命所予,大王不可推也!”
“正是!”
諸葛亮持扇而起,說道:“大王為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嗣,劉姓主脈之後。今稱帝即天子位,是為名正言順,有何可議?”
“這?”
劉備看向劉熙,說道:“中漢一朝是為世祖皇帝子嗣,非中山靖王一脈。王弟是為世祖皇帝之後,當可繼位也!”
聞言,劉熙嚇得魂飛魄散,跪地說道:“中漢承前漢之帝位,然因我脈無道,致使帝位被篡,何敢稱尊?王兄繼前漢之帝位,受天子之位,承中漢之禮統,當可即帝位也!”
說著,劉熙嚎啕大哭,說道:“今王兄若不進帝位,臣弟願死於殿中,以死明誌也!”
“臣等已為陛下擇選良辰,築祭台於龜山。時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諸葛亮說道。
劉備急忙扶起劉熙,望著殿中諸臣,歎氣說道:“陷孤於不義皆眾卿等所為也!”
“陛下萬年,嘉福永壽!”
“陛下萬年,嘉福永壽!”
見劉備受命稱帝,殿中眾卿興奮而高呼。
劉備扶起諸葛亮,握手說道:“孤能有今時之貴,多賴卿之輔佐。君臣一體,榮辱共之。”
諸葛亮躬腰而深拜,說道:“亮是為隆中耕夫,幸逢陛下,宜感幸之!”
……
建安二十五年,章武元年,三月丙午日。
劉備於武漢之西,龜山稱帝。
是日,劉備乘六駟之帝駕,著十二章紋玄衣纁裳,頭戴十二冕冠,率眾臣至龜山祭壇。
劉熙、劉溥、張昭、諸葛亮、許靖等武漢大小數十名文武官吏,各襲赤玄禮服,頭戴進賢冠,趨步登階。
至高台,眾臣止步,劉備趨步登階緩行而上。兩側鍾鼓恍如雷鳴,笙歌高亢聒地,歌者沉聲而誦,禮歌響徹長空,旌旗臨空而動,祭台鼎爐焰高。
及劉備登台,王粲奉上巾帛,聲響靜止。
劉備持巾帛而讀,說道:“惟建安二十四年三月丙午,皇帝備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後土神祇:漢有天下,曆數無疆。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複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後,滔天泯夏,罔顧天顯。”
“……‘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天明命,又懼漢阼將湮於地,……脩燔瘞,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
相較曆史上倉促即帝位的劉備,今時疆域更廣袤,上奉奏表的臣子更多,懂禮法者眾。在王粲的主持下,劉備不僅走完即帝位之禮,更是走完進天子之位。
天子之位與皇帝之位,因名稱不同在秦漢時期是有分開,凡大漢皇帝都是承繼天子、皇帝二位,在繁雜的禮儀之下,才被群臣認可為大漢天子/皇帝。
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子與皇帝二者漸漸二合一,至宋明時期,即天子位則是即皇帝位。
在王粲的禮唱下,劉備行三拜九叩之禮。
繼而,琅琊王劉熙奉上玉璽,劉備雙手接過象征皇權的玉璽。
劉備手捧著玉璽,轉身俯視階下眾臣。旒珠在他麵前搖晃,透過旒珠得見眾臣行以君臣大禮,跪地而高呼。
“臣拜見陛下!”
“萬歲!”
“萬年!”
“陛下萬年,嘉福永壽!”
各種歡慶之聲絡繹不絕,直到劉備嘴角含笑,雙手微抬,示意眾臣免禮,方才結束。
“仲宣,宣讀詔命!”劉備說道。
“諾!”
王粲從侍從手上取過巾帛,沉聲說道:“章武元年三月,朕焚天告天,即進帝位。然得有今日之盛,皆賴諸卿奔走效力。今開國立基,百官空缺,諸卿聽封。”
繼而,王粲在眾人渴望的目光中,從托盤上拿過詔書,繼而攤開誦讀。
王後糜氏尊奉為皇後,王太子劉禪為皇太子。
封衛將軍劉溥為山陽王,劉熙為琅琊公,溥、熙二人載入宗室,封國不降,與國同壽。
前將軍霍峻為驃騎大將軍,加錄尚書事,假節,徐州牧。益食邑兩千戶,額滿萬戶。
遷左將軍關羽為大將軍,假節,豫州刺史,賜漢壽縣侯,食邑六千戶。
遷右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假節,江州都督,賜西鄉縣侯,食邑四千五百戶。
遷後將軍黃忠為前將軍,都鄉侯。
鎮北將軍甘寧遷左將軍,假節,臨江縣侯。
征南將軍文聘進右將軍,江夏都督,都亭侯(奉邑不計)。
糜芳進後將軍位,南中都督,都鄉侯。
征西將軍陸遜進鎮北將軍,漢中都督,都亭侯。
征東將軍趙雲改任領軍將軍,都鄉侯。
**寇將軍霍篤升征南將軍,都鄉侯。
討逆將軍吳懿遷征東將軍,關內侯。
……
平交中郎將霍範進安漢將軍。
興漢中郎將關平進興漢將軍。
張魯、劉璋武轉文職,劉備則以九卿虛職待之。
糜竺為太尉,授鄉侯;張昭為司徒,劉先為司空。
軍師將軍諸葛亮為丞相,總理朝政,授都亭侯。
秘書監王粲,侍中馬良、廖立,侍郎關興、諸葛恪;尚書令法正,尚書仆射孫邵……
徐庶、潘浚、伊籍等元老舊臣各加食邑,以為勞其舊功。
升武漢郡為武漢尹,桓階出任尹守。
荊州刺史顧雍、揚州刺史步騭、交州刺史呂岱,益、梁二州刺史無變動。
以上文武除因甘寧因難以下榻,不日將亡之故,劉備多增食邑撫慰,餘者皆按功績封賞。
在王粲將上千字的封賞名單讀完,得到封賞的階下眾人各有歡喜,劉備所施之官爵,皆已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臣謝陛下封賞,今後必竭力奉忠,以報陛下之恩!”眾臣施禮而拜。
“諸卿免禮!”
……
《史記》:定令,令驃騎將軍秩祿與大將軍等。自是之後,大將軍青日退,而驃騎日益貴。舉大將軍故人門下多去事驃騎,輒得官爵,唯任安不肯。
《後漢書·景丹傳》世祖即位,以讖文用平狄將軍孫鹹行大司馬,眾威不悅。詔舉可為大司馬者,群臣所推惟吳漢及丹。帝曰:“景將軍北州大將,是其人也。然吳將軍有建大策之勳,又誅苗幽州、謝尚書,其功大。舊製驃騎將軍官與大司馬相兼也。”乃以吳漢為大司馬,而拜丹為驃騎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