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借著學習水師戰術打法的名義,在皖口停留了幾日,等到了劉琦一行人,繼而逆江而上,奔赴襄陽。

之前從豫章回襄陽,水路近有千裏之遙。今從吳會到豫章,水路也接近千裏之遙,約有兩千裏的江水航路,又是逆水而行,足夠二劉花時間趕路。

在皖口送別二人,霍峻返回皖城繼續處理他種田治軍的事業。

此前霍峻力排眾議,選擇荒廢的皖城作為鄱陽郡的新郡治,眾人難以理解。但皖城所展現出來的獨特資源地理優勢,卻是讓眾人漸漸掃除了當初的質疑。

修繕完成的烏石堰,引皖水灌溉東西兩岸的田畝四千餘頃,這些搬遷到皖城的百姓利用火耕水耨,從去歲開始種植水稻,風調雨順,今年稻米豐收,官府不收稅收,搬遷來皖城的兵卒家眷終於可以自我足食。

實際上,霍峻的帳下督萬人兵馬,並不正確。那萬人士卒不屬於脫產士兵,而是屬於軍戶,閑時操練,農忙耕作,僅以免稅作為募兵條件,為了保證軍紀及戰鬥力,士兵作戰時也要給工資。

在丹陽之戰後,來自荊楚的物資、錢糧逐漸枯竭,豫章、廬陵亦是入不敷出。軍士作戰的利益更多靠戰後的繳獲,因而在平定吳縣後,二劉盡取出府庫金銀犒勞將士。其目的不僅有分封戰功的意味,更有激發將士下一次作戰的想法。

在江左平息後,霍峻帳下保留萬人兵卒,已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霍峻除了保留丁奉統率的千人精銳,將剩餘的九千人分成三批輪換,每批三千人,戍衛舒城及巢湖,為期二個月。

萬人軍士的由荊州豪人、潯陽礦工、鄱陽漁民、江左敗卒等部分組成。這萬人軍士及其家眷,幾乎都被霍峻安排到鄱陽郡的江北流域。沒有作戰,萬人軍士每年從軍四個月;若逢緊急作戰,萬人軍士可在十日內完成集結。

有良田可安置軍隊家眷,皖城的另外的一種資源也讓霍峻利用起來,即天柱山內的鐵礦資源。

自東漢以來,隨著江淮被開發,皖城所在的潛山盆地有了大量人口居住,隨之皖城周圍的鐵礦也被人所發現。在潛水以北,天柱山邊緣的水喉亭便有鐵礦被發掘,即山治鑄鐵石,鑄造農耕器具。

今日霍峻從皖口坐船順潛水北上,便是為了到水喉亭視察鐵礦的進展狀況。

潛水上,數艘舟舸逆江而上,行至河畔泥濘河灘,霍峻指著河道說道:“潛水從天柱山而出,河流洶湧,別觀左右兩岸,春夏季漲水,秋冬降水,可為水田耕種之地。”

說著,霍峻看向司馬芝,問道:“今烏石堰四千餘頃良田夠否?我觀田畝多是百姓耕作,少有荒廢。”

漢代之時,一頃地為240畝,四千頃地則是在960,000畝左右,按照五口之家治田百畝的估算,僅夠九千六百戶的百姓耕種,且不算入因無人耕種,有百姓多占田畝等事。

當初設計開灌的烏石堰,初步滿足了當下軍戶家眷及遷徙而來的百姓的耕種生活需求。若皖城想進一步擴張,修築潛水堰勢在必行。

主簿司馬芝沉吟少許,說道:“啟稟府君,皖水流野入江,百姓得魚蝦之饒,又有水畝之耕,足可食之。修築潛水堰,灌溉水入田,行以耕作,並非不行,但人力限製,百姓缺水牛耕作,又少農牧器具。”

當下皖城有軍戶及江北流民耕作,暫時有了人口。火耕水耨是水田的耕種手段,但不代表水田不需要耕牛勞作。沒有耕牛負重,隻能讓人勞作,且缺少鐵製農具,也進一步限製了人力開發皖城。

因而對於霍峻修築潛水堰的建議,司馬芝並不認同,而是建議盡可能為百姓獲取耕牛,打造鐵製農具。

沉吟少許,霍峻說道:“吳會有銅鐵之利,海鹽之饒,某書信一封讓承明送批農具而來。且孔明在丹陽手治鹽鐵,亦可向買賣農具。至於耕牛,且看日後征戰繳獲。”

鐵製農具,霍峻尚且能從江東搞到一些,但是耕牛卻是無從下手。曆朝曆代,中原王朝總體上都缺耕牛,在戰亂年代,耕牛更加少了。

耕牛與地區農業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地區的富庶除了有開發早的緣故,亦有耕牛分布的因素。漢唐時期,關中地區為何田畝沃野,其有西北之利的因素,西北涼州牲畜為天下饒,關中可得到大量耕牛,用於耕作。

川蜀地區,臨近西部、南部少數民族的養殖區域,也能得到大量耕牛。江淮盛產耕牛,還要等到宋代,隨著經濟轉移南方,兩浙、福建、兩湖才盛產耕牛。

“諾!”

司馬芝拱了拱手,說到:“芝斟酌農具數目,屆時向府君匯報。”

“嗯!”

舟船逆江北上,到了天柱山內的水喉亭冶鐵工坊。水喉亭冶鐵工坊位於礦區所在地,且又依潛水而建。將挖礦、冶煉、鑄兵的三個功能合為一處,由劉忠負責督建管理。

劉忠為霍峻介紹工坊,說道:“鐵石被挖掘而出,送至冶煉匠師手上,讓其擊治鐵石,求其中之鐵,燒冶之使成水,後又讓工匠鍛之,製作成兵器。”

戰事結束後,霍峻開始轟轟烈烈的軍事大發展,不僅修建船廠,匯聚船工,打造水師。且向劉琦上書請求江左鐵匠百人,又在豫章、鄱陽、廬陵三郡募人,在水喉亭建造三合一的兵工廠。之前曹魏戰敗的戰俘當做挖礦的勞力,期滿五年免罪,賜予民籍之身。

說著,劉忠指向潛水邊的水排,說道:“奉府君之命,我等向諸葛軍師請教,得水排製作之法。於激流處製作,架木立軸,用水激下輪,鼓風帶橐,冶煉鐵石,可省工匠鼓風之力。”

冶鐵需要鼓風,在東漢時南陽太守杜詩發明水排代替舊式的馬排用於煉鐵。劉忠出自潯陽,對於銅鐵冶煉有所了解,可以說是技術性官僚,霍峻便讓劉忠向諸葛亮請教水排的製作方法。

望著轟轟烈烈的工地現場,霍峻問道:“鐵坊何時可用?又可出多少兵刃、甲胄、箭矢?”

劉忠估摸著時間,說道:“啟稟府君,鐵坊不過千人,規模不大,約十日後可建成。但具體可出多少兵刃、甲胄,忠不敢妄言,據忠所知,千人之坊,分有冶鐵、鑄造二職,待時間固定,月可出環首刀八九十把,鐵甲月可出七、八領,箭矢四、五千支。”

曆代以來打仗打的就是後勤,兵器亦有耐久度,出征作戰,不攜帶多餘的兵器,幾乎就打不了仗。如砍柴、開路、拒馬這些不僅要用人,更要用到刀斧。

霍峻搖了搖頭,說道:“兵器、甲胄、箭矢太少了。鐵坊建成後,某從鄱陽、豫章募一批機敏農夫入坊,務必提高甲胄、環首刀數目。”

不僅霍峻缺工匠,整個江東都缺鐵匠。如劉備為了發展軍力,將部隊精良化,也在打造兵器、甲胄。且大戰之後,百姓重回農田勞作,也需要農具勞作。

“對了!”

霍峻糾正說道:“今後可省箭矢,多鑄短矛。”

打了這麽久的水戰,霍峻漸漸發現了弓箭的弊端。在江水上作戰,弓箭看似便捷,具備殺傷力,但江水湖泊之上,弓箭的精準度感人。除非像甘寧這種的精通箭術,又習水戰之法的人,一般人在江水湖泊上作戰,發揮不出非常大的作用。

在霍峻深思之後,決定在船隊上加配標槍,用於增加殺傷力,即五百支箭矢,配備五十支短矛。遠距離作戰用弓箭,近距離接舷戰時,可用拍杆,繼而又用標槍投擲。如此配備下,水師戰船的火力又增加幾分。

“諾!”

劉忠為官務實,亦不多問,僅是點頭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