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用兵者,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是故晝戰各旌旗,夜戰多金鼓。

夜戰之要在於術法,目難見人,故以金鼓迷之,又可以火光惑之。夜黑風高,席卷入營,殺人放火,攪亂軍心。如赤壁之敗,聯軍以火船襲之,曹軍兵雖眾,但因夜黑混亂,不戰而敗。

劉備征戰沙場多年,深諳兵略,紮營結寨自當穩固,且又有諸葛亮出謀劃策,營寨舉措得當。即便遭遇夜襲,除非營嘯,亦能結隊作戰,逼退外敵。

荊州軍營壘之固,周瑜又豈能不知,故而他以寡兵鳴金鼓,船立假人,高舉火把以惑兩翼軍士,進而試圖調動荊州中軍兵馬,以精銳襲之。卻不料諸葛亮穩重異常,不受外界幹擾,寧可坐視左右二營遭襲,亦不讓劉備分兵救之。

周瑜浮江而上,可察荊州中軍動向,見營中無大批軍士調動的跡象,便知諸葛亮可能識破他的計策。

繼而,周瑜當即變招,讓立有假人的船隻進潛至中軍湖麵,後布數百弓弩手於船上,與中軍對射。由蔣欽部分精銳統率,突殺入劉磐軍營,己留精銳兵力,靜觀戰場局勢變化。

最先遭遇夜襲的劉磐所部,得到中軍的指令後,兵分二部,一部攔截試圖上岸的江東軍,留一部固守大營。蔣欽所率廬江精銳,在既無金鼓聲,又無火光的照明下,募二百名勇士突進,精銳於後兵至,用弓弩手輔之。

蔣欽所選的位置刁鑽,不從此前虛張聲勢的方向突進,而是選擇不曾發動進攻的方向突進。麵對黑夜中突然殺出的江東軍精銳,劉磐帳下的步卒雖有警戒,但緊急調兵的情況下,仍是慢了半步。兩百勇士率先殺入寨中,一路上殺人放火,攪亂軍營的秩序。

劉磐反應過來,率軍士於營中廝殺,圍殺那些突入營中的死士。接著,蔣欽率精銳支援而來,整個左營火光衝天,兩軍軍士在營中展開近身肉搏戰,場麵混亂不堪。

荊州中軍,諸葛亮阻止劉備欲發兵救左營的舉措,說道:“孫子曰:‘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今敵在暗,我在明,我軍若處處救之,則必被周瑜所趁。”

劉備指著左營,沉聲說道:“孔明,今周瑜後手已出,兩翼先是為餌,佯擊中軍,實取左營。今若不救,恐左營不存,進而波及中軍。”

“主公~”

劉備打斷諸葛亮的話,認真說道:“備征戰半生,敵軍虛實,又豈能不知。今周瑜手段盡出,若不發兵救國安,而是坐其攻營,將動搖大軍軍心!”

劉備為何要這麽堅定地去救劉磐,除了劉備認為周瑜已是盡出手段外。且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二劉合兵,劉琦是吉祥物,他劉備是主將。今若不救劉磐,導致劉磐兵敗的話,必定會引起劉琦那邊的人對他的非議。

支援劉磐,對於劉備而言,不僅是軍事問題,亦是政治問題。劉備隱晦的強調‘軍心’之詞,試圖讓諸葛亮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以諸葛亮的智慧豈能不明白深層次的含義,但諸葛亮仍然堅定自己的意見,並且糾正說道:“主公,周瑜根本之目的,非是實取左營,而是實取中軍。僅是因我軍中軍不動,周瑜不敢發兵擊之,為分我軍之心,故轉攻左營,我中軍若是輕動,周瑜必會發兵襲之。”

“何以見得?”劉備皺眉問道。

橘黃色的火光下,諸葛亮那俊朗的麵容忽暗忽明,斟酌說道:“夜襲之要在於軍士無備,今兩翼已是有備,周瑜奔襲雖是得手,但卻無奔襲之效。”

“諸君,且聽左營動向!”

“左營雖是煙火四起,喊殺聲不絕。但聽其金鼓之聲,整齊有序,可知左營軍士並未混亂。若周瑜以大兵夾攻,左營動靜當不僅於此。故亮以為周瑜目的仍是中軍,而非左營。”

“左軍若失,大軍尚可存;中軍若失,大軍安在?”諸葛亮發問道。

“那左營怎麽辦?”劉琦關切問道:“國安尚在其中,能否派遣少數兵馬救之,暫解其圍。”

諸葛亮苦笑說道:“揚州,且觀今下戰事,天色昏暗,左營混亂,不知具體情況,人少則無用,兵多則軍寡。今不知敵情,倉促救之,於軍而言,並非良事。”

頓了頓,諸葛亮說道:“以亮之見,不如棄左營營壘、輜重,收左營兵馬至中軍。雖是斷尾求生,但卻可穩固大軍營壘,使周瑜之策難成。”

在諸葛亮眼中,放任左營遭遇攻擊,又不便救之。倒不如讓劉磐撤軍到中軍,不僅能增強營壘的守備力量,又能讓周瑜試圖從左營上做文章的想法落空。

畢竟他已看透周瑜的手段,利用黑夜作為掩護,玩聲東擊西之策,讓己方大軍分散兵力,從而舉重兵破營。那他不如反其道而行,你想讓我分兵,我就聚兵。聚兵防守中軍與右營,周瑜想玩聲東擊西的策略也玩不了。

你想點火,我就抽了你的薪!

“大火燒至中軍,又當奈何?”簡雍問道。

諸葛亮輕搖羽扇,說道:“中軍與左營之間,草木早已盡除,大火難至中軍。且挪動鹿角於左翼,收左營兵馬,且布設弓弩阻敵。”

諸葛亮作為軍師,他的職權僅在勸諫劉備身上,對於中軍營壘,他具有指點的資格。一向以穩為主的諸葛亮,雖說在統兵的技能點上暫時還沒開發,但在兵事上,他卻已有一些日後的想法。

他與韓信、白起這種滿級掛大佬不同,他了解兵事從兵書上得到。因而他基本是根據兵書裏來布置紮營,力求穩紮穩打,抓細節,完美的學霸。像這種各營之間的防火帶,劉備不弄,他早已命人安排。在中軍營中,諸葛亮都命人備上水缸,以防走水時,無水可滅。

“叔父?”劉琦問道。

“可從孔明之言,周瑜乘船夜襲而來,天明必走。”劉備讚許地看了眼諸葛亮,吩咐說道:“命魏延率五百人出中營,聚集左營亂兵,幫助國安撤至我軍。”

“諾!”

魏延在丹陽之戰中表現出色,劉備任命他為別部司馬。這種情況下,劉備相信魏延能成功幫助劉磐撤至中軍。

待吩咐完後,諸葛亮卻是憂慮,說道:“江東大軍引而不發數月,今朝出兵,恐其意不僅於此。亮深憂烏程、錢塘二城,此二城若是有失,恐我軍後路將斷。”

劉備臉色不由凝重下來,他似乎隱約察覺到周瑜的戰略意圖。誘敵深入,夜襲大軍,截抄後路,試圖將他們覆滅在吳會。

緩了緩,劉備開口說道:“我料那周瑜無此智謀,即便有此兵略,子龍守烏程,仲業守錢塘,亦能保守二城。”

“咦!”

江麵上,周瑜見荊州軍的中軍仍是穩固不動,眉頭愈發緊蹙。實如諸葛亮所言,他自始至終的目標都是中軍,而非左營。包括二劉聯軍,出於政治因素,劉備大概率會出兵救援劉磐,都在他的計算之中。

可是這般辛苦謀劃的計策,居然還被荊州軍識破,他頗是惱怒。既有對戰況的不滿,亦有對敵人的憤恨。

左營拿下,動搖不了大軍;中軍拿下,方能引起大軍混亂。

“咚!”

周瑜用拳頭狠狠地捶到船牆上,暗罵一聲,說道:“混蛋!”

“都督?”

“欲獵猛虎,卻得雞雉。”

周瑜無視拳頭上流的鮮血,吩咐說道:“劉備奸詐,中軍難以謀取。命軍士全力攻取左營,放火燒營,看能否將火燒至中軍。”

“諾!”

收拾心情,周瑜平心靜氣,對左右說道:“今夜雖不能破劉備大營,但麾下、全都尉若能分取錢塘、烏程,劉備亦將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