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埃及大汗忽必烈? 第四更
今晚8點上第五更。
儒家思想的核心——當然是真正的,原汁原味的核心,而不是蛻變成心靈雞湯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是一個政治學派!和後世要將赤旗插遍寰宇的科學一樣!
原味的儒家核心就是“複禮”,恢複周禮!實際上就是以西周為範本,建立一個秩序良好的封建社會。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什麽的……這一套東西到了明清,演化成了一套隻管束下級,管不了上層,上層對自己是自由主義,對下層則大搞封建壓迫的“封建禮教”了。
這樣的封建禮教,若是叫孔子見了,保管批判成“禮崩樂壞”。實際上儒家理想中的“禮”,不僅用來約束下層,同樣要用來規範上層包括天子本人的行為。
孟子對齊宣王所說的“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才是早期儒家欲複之禮的準則。那種隻要求下級無條件服從上級,什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奴才理論,在宋朝肯≮定還不存在。更早的春秋戰國那就更別指望了,那時候的君臣關係也是要講點權利和義務對等的。
從某種角度而言,所謂的“禮崩樂壞”就是社會各階層之間,上下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出現不對等。一部分隻享受權利,而不盡自己的義務。另一部分人失去他們的權利,而淪為了殘酷壓迫的對象。
而華夏文明的治亂循環的根源。也在於此!
便是如今奄奄一息,眼見就要被陳明取代的南宋。其衰亡之因,實際上也是權利和義務的不對等——士大夫習武從軍的義務,被趙家天子給強行解除了。從宋朝開始,漢家王朝出現了個很奇怪的現象,掌握國家主要財富和權力的士大夫階級,是沒有保衛國家義務的!
可以這麽說,孔子、孟子的理想——複周禮是對的!建立一個秩序良好的封建社會也是對的。但是他們找對了方向,卻找不到通向正確方向的道路。
而那些自以為繼承了孔孟之道的後世儒者,不是把路子越走越歪。就是幹脆連方向都沒有了。不再用禮樂製度去建立一個秩序良好的封建社會,而是一味用權術去建立一個表麵上鞏固強大的王朝。而這種“帝王權術”的核心就是一個“防”字,防備所有的人,將一切危險都撲滅在萌芽之中……因為禮崩樂壞,沒有了一個人人遵循的封建秩序,君王哪怕將所有權力都捏在手中,還是覺得不大保險,那些有才能、有本事、有實力、有財富的人,哪怕是至親。也被當成危險。
隻有迂腐無用之人,才能放心的讓他們去掌握一些權力,當成奴才使喚。從唐朝開始實行,在宋朝完全成熟。並且支配了宋明清三朝的科舉製度,就是要把聰明人變成笨蛋,把強者變成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結果臨到大難。特別是外敵入侵之時,惶惶天朝。便不堪一擊了。
而陳德興想要華夏跳出治亂循環的怪圈,想讓華夏成為世界。也就必須先複禮——恢複權利和義務對等的禮。隻有複了禮,才能徹底消除君王愚民弱民的根源,隻有民強了,國才能長久興盛。
另外,在複禮的基礎上,陳德興還要逐漸建立起貴族民主,還要製定一部真正管用的憲法,將來還會有憲政,還會有民主,還會能如紅朝太祖所願,讓人民群眾來監督朝廷監督官員,讓國家跳出周期律。
不過製定和推行一套與時俱進的“禮樂製度”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最大的難度還不在於製定《禮》,而在於讓億萬華夏之民接受《陳禮》,並且將《陳禮》刻入他們的靈魂,變成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
這是需要花費幾十年時間,慢慢實行的事業。如果能夠成功,陳德興才算是真正再造了華夏!
想到這些,陳德興又陷入了沉思,連陳千一領著劉孝元走過來都沒有有留意到。還是楊婆兒提醒了一聲:“大王,元使劉孝元來了。”
陳德興抬起頭,就看見劉孝元眉頭緊皺,仿佛是滿腹心思一般的走來了。陳德興衝身邊的趙複點點頭,吩咐道:“《陳禮》是大事情,須得仔細斟酌,步步推行……江漢先生,你且替孤王好好參詳一下。”
“好的,大王的吩咐,臣都記在心裏麵,待回了燕京,可否再找些大賢一塊兒參詳?”
陳德興點點頭,道:“自當如此……記著找上墨影娘。”
“臣知道了。”趙複行了一禮,便轉身離開。陳德興和劉孝元之間的談話可是最高的機密!
陳德興這才招手叫劉孝元上前。
劉孝元上前施了一禮,陳德興淡淡地點頭,開口問道:“你可考慮好了?是留在孤王這裏,還是遠去西方?”
現在放在劉孝元這個大特務眼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留在大明,他的功勞不小,封侯是沒有問題的,而且他的才能也不差,當個大官也是理所當然。
二是繼續跟著忽必烈走,去西方開拓一番新的天地——目前忽必烈是非常信任劉孝元的,而且忽必烈還聽了劉孝元的讒言,預備在西域用漢人治色目。劉孝元若是到了西域,說不定會有當宰相的機會。
劉孝元又是恭謹一禮,“臣想去西域!”
陳德興沉默了一下,點點頭道:“也好……你去西域可以為相。”
劉孝元神色不變,隻是低聲道:“臣是身在蒙營心在明的。”
陳德興嘿嘿一笑,道:“孤王知道,孤王知道的……明經,你可想過將忽必烈這支蒙古大軍帶去何方嗎?”
忽必烈手中還有十三萬左右的蒙古人,還有兩萬漢軍,去往河套途中折損個兩成最多了。這樣至少有十二萬人能到位。另外,忽必烈在關中、靈州路和別失八裏還有一定的實力。湊出十五萬西征大軍,上百萬西征部民還是有可能的。其中還有不少會打造火銃、h藥的工匠。如果整理好了,西邊兒的旭烈兀、別兒哥,還有歐洲和天方教勢力,可都要頭疼了。
“臣沒有想過將忽必烈大軍引向何處。”劉孝元看了眼陳德興,“大王是有什麽好去處麽?”
好去處自是有的!
陳德興笑著點點頭,道:“西方的去處無非是天竺、大食、弗林三處。其中天竺氣候酷熱,不適合蒙古人生活,而且孤王已經有了安排。”
天竺就是印度,後世有點髒亂差,不過13世紀絕對是僅次於中原的好去處。不過那裏不能給忽必烈,因為陳德興打算讓自己的老爹和兄弟們去幫助印度人民。
劉孝元道:“臣明白了,臣不會引忽必烈入天竺的。”
“弗林倒是好去處,不過弗林人口眾多,土地富饒,若被忽必烈取了,就怕成了蒙古再興的本錢。”
此時的歐洲其實也沒有什麽,就是一群鄉下騎士和土鱉君王,離文藝複興什麽的還早呢。但是來自後世的陳德興卻知道,歐洲基督教文明的潛力巨大!一旦複興起來,就有可能成為華夏世界最強最大的競爭對手。
另外,歐洲現在的特色是小國窮國林立。而且這些小國窮國在軍事上的力量並不算弱。並不是說他們能擋住蒙古大軍的征服,而是他們會讓征服者付出的代價和收獲不相符合,讓征服變成了一場虧本買賣——13世紀的歐洲太窮,想要不虧本可有點難度。
既然征服虧本,那讓歐洲小國臣服自然就會成為忽必烈的首選。可這樣一來,就等於將歐洲製於蒙古的保護之下,歐洲人還可以通過蒙古吸收華夏文明的養分,沒準就把文藝複興提前了!
這可就有點麻煩了!陳德興可沒有培養競爭對手的好習慣……
所以陳德興的計劃,是將歐洲諸國直接置於大明帝國的“保護”之下,可以將它們變成大明的殖民地。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將某些歐洲國家華夏化。
“大王的意思是要忽必烈去大食?”劉孝元蹙眉,“可那是旭烈兀的地盤。”
“不是的,”陳德興搖搖頭,笑道:“大食國素來有三個中心,兩河、波斯和埃及。孤王這裏收藏有大食國的地圖,可以給你一份。如今兩河和波斯在旭烈兀手中,埃及還被天方教的馬木魯克王朝所控製。忽必烈可以去打敗他們,占有埃及,再據有整個北非,甚至可以越過北非大漠入侵非洲腹地。他完全可以去當個埃及大汗!”
埃及大汗忽必烈!或者叫埃及法老忽必烈一世也不錯……
劉孝元思索一下,拱手道:“臣一定想方設法引忽必烈去埃及。隻是……日後忽必烈入主埃及後,該用何辦法治理埃及?”
陳德興一笑:“孤王隻說個建議,忽必烈或可效法大理國,以佛治心,以儒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