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摸索(二)

發布

軍區交給獨立團的裝備很新,有幾樣劉愛國也僅僅是在一些內部資料上看到過。原來以為,軍區會給獨立團裝備一些87式。但是看到裝備清單才知道,這次裝備的自動步槍是一種全新的5.8毫米小口徑槍械(95式,當時尚未大量裝備)。由於采用無托結構,縮短了槍的長度,重量也更輕一些。配屬物品包括白光瞄準鏡、微光瞄準鏡、多功能刺刀,甚至還有幾個下掛榴彈發射器。與之配套的是另外幾種全新的5.8毫米手槍、突擊步槍和班用機槍,很多部件可以和自動步槍互換使用。

發布

“看來這是一個全新的5.8(毫米)係列。看來軍區這次還真的給了些好東西。”劉愛國衝著一邊也處在興奮中的張建軍說道。

發布

“沒錯,還真有不少好東西。”拿著一把85式狙擊步槍熟練的進行調試的張建軍,突然發現了另一種新的狙擊步槍:“這是什麽?小口徑的狙擊(步槍)?”張建軍向軍區押送裝備來的參謀問道。

發布

“嗯,新的5.8毫米小口徑狙擊步槍,兵工部門給咱們試用。還沒有量產。”看得出來,就是這個押運的參謀也沒有這麽集中地見過到過這麽多的新裝備。交接手續一辦完,他就拉著劉愛國和張建軍奔向了靶場。

發布

從新式小口徑步槍、班用機槍到當時還不多見小口徑狙擊步槍;從剛剛定型的多功能軍用匕首到幾乎是首次下發的紅外裝備,再加上當時還是處在試驗定型階段的各種單兵電子設備,獨立團這次又算是小小地換了把裝。

發布

新裝備剛一送到,試驗分隊就得到了消息。劉雲拉著杜為國和葉扶蘇,借口上網查資料,興衝衝地竄到了團部。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劉雲眼裏放出的光芒,不知怎麽居然能讓葉扶蘇想到了“色狼”。

發布

看著團長、政委他們奔向了靶場,杜為國一把拉住了還沒有來得及跟去的軍區裝備部幹事和兵工部門跟來的工程師。又是上煙又是倒茶,十足的一副溜須拍馬者的嘴臉。杜為國倒是不著急打靶,反正將來有的是機會,及早了解清楚裝備特點,這才是重中之重。

發布

葉扶蘇沒有注意到連長的“反常”表現,他已經被這些新式裝備吸引住了。一直在跟資料打交道的葉扶蘇,暗自在心中對比著外軍裝備,越比葉扶蘇心裏越是暗暗興奮:“爽呀,這要是大量列裝,戰鬥力絕對是成倍的提升。”葉扶蘇用有些發抖的手撫摸著這些裝備。

發布

私下裏,葉扶蘇曾經跟幾個參與翻譯資料的新兵說過,按照目前中國軍隊常規裝備的水平,如果麵對軍事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甚至要超過了當年抗美援朝時期的“小米加步槍”。而最致命的是這種差距來自中國軍隊獨具優勢的領域??人的因素。一方麵是使用落後裝備形成的落後戰術思想,另一個方麵則是各種新武器正在盡可能地限製著人的發揮。其實這也很好理解,你就是再有本事,幾百米外,你已經被對手的狙擊步槍死死鎖定。就以現代槍械的精準和穩定,你還能又什麽作為?或者你利用黑夜潛伏在敵前,你身上的紅外線特征會把你赤裸裸地暴露在敵人的紅外偵測設備裏。等待你的是什麽將不言而喻。

發布

看了一眼抱著兩三支不同槍械的劉雲,以及向兵工部門技術人員不停詢問的杜為國,葉扶蘇深吸了一口氣,順手拿起一本微光瞄準鏡的說明書,靠在邊上仔細地閱讀起來。

發布

新裝備很快就下發到試驗分隊了。團裏還將杜為國和今年軍校畢業的兩個見習排長也放到了試驗分隊。除去每天5個小時的“常規”訓練,隊員們的時間基本上都耗在了熟悉新裝備上。先是簡單地操作學習,再是對說明書、裝備手冊進行詳細地講解,然後是精確操作和拆裝維護。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就在這反複的訓練、學習、學習、訓練中過去了。

發布

根據小分隊的作戰特點,試驗分隊除了要求每個人都要做到熟練操作各種裝備以外,還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和實戰要求,確定了每個戰士在小分隊中的具體分工。試驗分隊以班為單位,被劃分成若幹個小隊。葉扶蘇成了狙擊雙人組的主射手,軍區神射手周海城是他的觀瞄手。狙擊手負責對目標的瞄準和射擊,而觀瞄手則負責觀察和警衛。其實,一開始狙擊手本來應該周海城。這也很好理解,狙擊手才是行動的關鍵,而觀瞄手隻是輔助狙擊手進行偵察和警衛的任務。所以,狙擊手自然應該是神射手了。但是,一些外軍資料上卻說,經驗豐富的射手應該是觀瞄手,他們認為“狙擊手隻是猴子,而觀瞄手是馴獸師”(The sniper is the monkey and the spotter is the driver),這意味著好的觀瞄手能通過口述命令指揮狙擊手瞄準和射擊,並根據風向風力空氣濕度告訴射手怎樣調整瞄準鏡從而擊中目標,在這同時他還要負責監視周圍環境,並負擔起整個小組的警衛工作,讓狙擊手專心致誌地瞄準射擊,並根據情況變化作出戰術決定。對於這種不同的理論,劉愛國的看法是多試試,用實戰檢驗哪種理論更正確。所以訓練過程中,兩個人的角色經常互換。

發布

葉扶蘇他們這一對狙擊組合的配槍包括了一支帶有高精度的微光、白光瞄準鏡的5.8毫米小口徑狙擊步槍,一支下掛了35MM槍榴彈發射器的95式口徑的自動步槍(也配備了觀瞄裝備),以及兩支92式5.8毫米戰鬥手槍。其它的偽裝網、匕首什麽的不一而足。考慮到潛伏和防衛的需要,除了多帶了幾顆手雷和定向雷,葉扶蘇還在兩個人的背囊中塞上了不少微型鐵蒺藜和幾組單兵報警裝置。

發布

馬野是突擊(攻擊)手,同樣擔任突擊手的還有一班另外兩個老兵。不過,馬野也時不常地湊過來擺弄擺弄那支狙擊步槍。說起來馬野的射擊成績要好過葉扶蘇,隻是太過毛躁,所以不太適合狙擊手的要求。張晨自然而然地跟著嚴新當起了重火力手,裝備中甚至包括了火箭筒。陳平和裏羽分別負責小隊的指揮與通訊,除了下發的一部電台,小隊成員還是裝備著葉扶蘇反複改進的單兵通訊器。

發布

一個月中,劉愛國和張建軍他們也沒有閑著。帶著各種有關分隊作戰的資料,從軍區訓練裝備部門到附近軍事院校,一個不落地跑了個遍。工夫不負有心人,一份份集合了各種意見,各種思想的小分隊(部隊)作戰訓練計劃擺到了團參謀長的桌上。帶著手下的參謀沒日沒夜地整整熬了兩個禮拜,經過團裏麵反複討論、研究,參謀長終於將訓練計劃下發給了試驗分隊。

發布

看著厚厚的訓練計劃,劉雲和杜為國一個勁地咧嘴。既要保證部隊按照全軍頒發的訓練大綱完成訓練任務,又要盡快熟悉手中新下發的裝備,任務本來就夠重的了。要知道,部隊所謂的熟悉裝備可不是地方上那種會用就成了。除了會用,還要懂得原理,能拆裝,會保養,包括簡單地維修等等。不同武器、係統之間的配合問題,火力的層次分布問題,甚至彈藥的配比問題。這樣說吧,試驗分隊幾乎是一步一個坑的在摸索前進。現在又要進行小部隊作戰的補充訓練。試驗分隊的壓力可想而知。

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