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由金瓶梅遺址公園談 活色生活 書包網

“旅遊文化”的“西門慶”

去年,曾聽說金瓶梅遺址公園在國人的爭論聲中一度叫停,不想,今年4月21日耳邊又響起一聲“驚雷”,這一遺址開始試開放。本想趁著五一黃金周大撈一把,結果事與願違,遊客少得可憐。耗資兩千多萬元的“開門紅”,無異給人一記生疼的耳光。

安徽近年一直推“兩山夾一湖”,“一個黃山”讓周圍大大小小的5000多個景點黯然失色,大部分沒有開發,也無人願意開發。我遊覽過黃山的絕妙之景,也感歎“感受黃山,天下無山”的宏大廣告霸主口號。在這樣的一座大山下,要突發奇想,一鳴驚人,恐怕隻有開發金瓶梅遺址公園來招人眼目了。走“性感”路線沒有錯,英國投資700萬英鎊修性主題公園,中國的性文化展也吸引了不少人。可惜,為了開發旅遊經濟,將小說中的虛擬背景對號入座,硬要讓吳氏宗親當一回“西門慶”的子孫傳人,有點“羞煞今人”了。當什麽不好,硬要人當“西門慶”的後代;戴什麽不好,硬要戴“西門慶”的綠帽子。且不說有人論證書中的主要人物“西門慶”的原型為西溪南大鹽商吳天行,原型畢竟是原型,小說是需要加工和提煉的。退一步,就算是,金瓶梅遺址公園曆經風雨,各種祠堂、古橋等建築保留著“金瓶梅”的影子,但恐怕也隻能讓人手捧一本《金瓶梅》去追憶了。拿現在遺留的破舊地方就說是西門慶與潘金蓮偷會地方,試圖去吸引人,恐怕理會的人不多。

旅遊文化作為人類生產、生活以及社會關係總和文化的一個分支,也有腐朽的一麵。發展旅遊,我們應從健康和和諧、持續的理念出發,進行資源整合和深入挖掘。如果僅僅以兩性淫亂和色情描寫來吸引眼球,這種不良的心態和低俗的開發標準,正如十餘年前全國上下一片“西遊記宮”、“鬼宮”一樣喧鬧,現在幾乎沒有剩餘。旅遊本有在遊覽過程中啟迪思維、陶冶情操,與文化交融的作用,而降低審美標準和道德門檻,一廂情願地去開發,隻能是失敗。廣東曾想把漢奸別墅弄成“文物”,南方也有將“秦淮八豔”弄上夫子廟的想法,還有一些地方將妓院也搞成文物等等。如果持正確的健康開發理念,剔除糟粕,警示後人,無可厚非。但實際大多是經濟利益驅使、道德淪喪,淨拿一些封建的糟粕文化吸引人。而我們應該保留的“慰安婦”遺址卻大拆特拆,據說丟了中國人的臉。而外國人,我們在初中課本也學到,追憶曆史,不是忘記,而是自我審視和自省。

曾有景區讓遊客穿上日本軍服舉著馬刀耀武揚威留影,有的景區導遊“葷段子”琅琅上口,旅遊文化的糟粕卻成了主題,這不光是旅遊業人員的悲哀,這也是全民族文化素質低下的表現。

金瓶梅遺址公園的失敗給我們又上了一課。開發主題公園,必須要有一個符合中國國情、道德習俗的鮮明主題,主題公園的主題定位應該有文物或旅遊部門來審定,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完成任務,不去考慮項目對國人的影響和社會收益,為了完成自己的政績,自覺地降低旅遊進入的門檻,充當“旅遊文化”的“西門慶”,逼良為娼的或誘其腐化,該擔怎樣的責任?

中國現在沒有旅遊大法,在現實的景區開發中,各部門條塊分割,利益衝突,矛盾尖銳,執法和監督和不到位,沒有形成一套科學的投資收益體係,進入門檻太低,沒有形成一個“準入製”,誰都可以圈地占山搞旅遊開發,什麽汙染環境等等都無人過問。我個人覺得,現在一些山嶽自然景區的開發過熱,是以損害國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為代價的,應該對一些景區進行“封閉修養”,進行儲備,不可一擁而上,互相削價競爭;資源破壞,環境惡化,無人來管。

說一些政府是旅遊文化的“西門慶”,閹割或者斷章取義旅遊文化,為之不過。而我們一些文化學者和旅遊從業人員也幹著“潘金蓮”的角色,不問曆史的真實性,瞎子摸象,揣摸猜測,杜撰虛構,令人氣憤。在旅遊的規劃和策劃中,定位低俗,在實際宣傳中,迎合庸俗,還有的自稱天下第一,讓人反感。旅遊宣傳有時太誤導遊客了,但這方麵至今很少有哪個部門審查旅遊的宣傳口號和廣告詞等等。

旅遊市場的放開,並不是自由泛濫,應有一些法律和製度進行宏觀管理和約束。

當然,金瓶梅遺址公園的開發失敗隻是一個小小的案例而已。我希望不要重演,正在發展的中國旅遊業需要環保、綠色、健康,需要朝氣和生命力。我們也需要冷靜,最近,害怕長城不能評上世界第七奇跡,我們就去拉票,而怎麽不考慮保護呢?我看過寧夏固原和陝西榆林的長城,都是公路穿膛過。埃及的金字塔卻格外冷靜,甚至不願參加評選,他們認為金字塔在全世界人們的心目中本身就是奇跡,不需要誰去評選。現在中國式娛樂化的各種評選,已經成了災難,但追隨者不少。麵對形形色色的虛榮與炒作,讓我除了發幾句牢騷,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