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蘭州 上演一場中國龍改名的策劃鬧劇 活色生活 書包網

關於中國龍改名也罷,正名也罷,已經沸沸揚揚地吵了一陣,幾乎趨於平靜。不想,11月18日,蘭州這個近年比較沉默的城市,又掀起了一場操刀改名中國龍的策劃鬧劇,讓一場爭論又開始,讓渾水更渾,讓結果更加迷茫。我也加入到關注這個城市炒作新聞事件之中,有些後悔。

蘭州是一高樓林立的城市,地方相對比較狹小,我幾乎每年都去,黃河從這座城市流過,養育了善良的人民,但這些年蘭州在推進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進程中,在塑造城市形象中,幾乎被人遺忘。“首屆中華龍文化論壇”在此召開,並且正式發布《首屆中華龍蘭州論壇宣言》:改弦易名,大力弘揚龍文化,中華龍應該有新的英譯名,讓西方重新解讀中華龍。

我不知道這次論壇是誰組織,誰人批準,哪個參加。蘭州附近的天水是伏羲故裏,這些都與中華龍有關。這次有意識無意識的會議策劃,無疑讓人更關注蘭州,以及聽說要建造的一些有關龍文化的主題公園,在某種意義上講,是一次新聞炒作。

蘭州論壇看來還是承認中華龍文化的,至於龍文化是什麽有待研究。西方把龍弄成惡魔,我理解,文化背景和根基不同。我看過一些西方的電影,在我的心中,西方的龍文化大概與恐龍有關,很是恐怖。學術上一些人稱這種現象為“跨文化現象”,現在的問題是既然我們承認龍文化。下來是怎樣讓西方人準確理解和接受的問題,這很大程度上與翻譯有關,我認為一旦改名,要付出幾千年文化積澱的代價,推廣也需要時間和一些代價的。有點像一些企業做品牌一樣。至於龍是不是中國文化的圖騰,狼是不是蒙古人的圖騰,這是另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把中華龍文化從一種語言轉化為另一種語言,盡量正確地告知西方。至於叫dragon還是loong,這好像給孩子取名,孩子是自己的,名字隻是符號。當然,中國文化注重無為而無不為,感性較多,是是非非,比較模糊;西方文化注重客觀,比較精確。加之漢字拚音相同,字、詞、語氣等不同,意思差別很大。

至於有人把中國龍與法國的高盧雞做對比,無非想說明每個民族有自己的象征。如果說改了名,缺乏民族自信心,有些言過其實了。這種上升到民族高度和近日美國的“騎牛事件”一樣,去美國的小部分人並不能代表中國相當多的去不起美國的善良的、有道德操守的中國人民。換句話說,我們把一些外國人當神敬,這些中國的嘉賓和被視為朋友的外國人難道沒有做過壞事。我反對上綱上線,應該就事論事。如果非要說改名有文化不自信之嫌,那麽“中國”這個中央之國的名字是不是太霸氣,不利於世界團結?沒有必要把一個文化小問題上升到國家,世界。韓國人把“漢城”改成“首爾”,我們就要仿效,害怕被人誤解,而韓國一直保留的優良的中國文化傳統我們現在有多少?

韓國要把端午節“申遺”,我們就著急,說端午節發源於中國長安,沒有錯,人家的端午節和中國的是有區別的,另外中國的端午節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誰真正關注和保護!

我不同意改名。現在也沒有看到官方的定論,民間的正常的爭論無可厚非。但這次蘭州利用這個爭論的賣點讓我們對它有了一次更深意義的關注。我想這超出爭論的本身意義。我們一些好事的人在爭得麵紅耳赤時,新聞事件的操縱者正躲在一邊偷偷笑著,我也為我們西部的蘭州,這座古老的城市不小心做了一次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