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臘八粥 活色生活 書包網
十幾年沒有吃臘八粥了。離開寶雞客居西安就沒有吃過母親親手做的臘八粥。已經沒有節的概念,年的味道越來越淡。今年,我突然想起了臘八粥。
我一向偏執地認為,西府女子做飯精致,帶有天賦的稟性和地域的地理、文化特點。在家鄉,吃臘八粥在村子很盛行,家家都做臘八粥,過了臘八節就馬上過年了,小孩子最希望、最期盼的大年就要來臨了。放鞭炮、貼對聯、剪窗花,高高興興拿著紅包去買油糕、甑糕、糖葫蘆等自己喜愛的東西,是最愜意不過的事情。
在我的記憶深處,在臘八這天,我睡在熱騰騰的土炕上,太陽透過木格窗一直照到我的臉上,帶著夢想,我的嘴角露著甜甜的微笑,充分享受屬於自己的一片冬日陽光。母親不叫我,我一直睡到吃飯。可惜這種美好的時光隨著上學打破了。
有的地方,聽說臘八節前一天就熬上粥了。母親從不這樣,早早起床,把胡蘿卜、白蘿卜、蓮子、核桃仁、杏仁、青紅絲、紅棗等準備停當,不緊不慢地拉起了木製的風箱,不用幹柴,用曬幹的麥草小火慢慢地熬起了粥。我們家是老式厚厚的大鐵鍋,水要燒開比較慢,但熬粥絕對很好;農家的鍋台是有經驗的老人用泥土盤的,火很利,台麵用青土刷了一層,收拾得很幹淨。小米是自家產的,從耕種到收割,從打米到洗淘,一雙勤勞的手,沒有停歇過。產於黃土高坡,寶雞北塬的小米沒有施化肥,全是農家肥上起來的,吃起來甜潤無比,後味無窮,是現代所謂的“綠色食品”!在熬小米時要放入紅小豆來煮,大約過上兩、三個小時,再添加各種特色原料,一直用細火熬,稠稠的,一碗一勺方可吃。同時,小鍋裏烙的鍋盔也好了。母親再拿出醃製的幹酸蘿卜絲,用清油在細辣麵上一潑,醋辣刺激,美味爽口!一家人坐在炕上,擺上炕桌,端來臘八粥,共慶團圓、吉祥。盡管沒有多少肉和菜,但這種樸實的農家生活至今令我難以忘懷。我們小孩閑不住,端上碗,上麵放些蘿卜絲,東竄西跑,左鄰右舍走,互相品嚐著各家的臘八粥,充滿友愛和情趣。回想起來,我覺得臘八粥主要是紅豆的顏色,當然也有小米的黃色、胡蘿卜的紅色,青紅絲的青、紅色等,可以說五顏六色五彩斑斕,幼小的我不管色澤,隻管吃,撐得肚子飽飽的,好去玩耍!且不說臘八粥營養如何,我隻覺得吃了胃很舒服,肚子裏麵軟軟的、暖暖的,嘴裏香香的、甜甜的,跑幾圈,更是舒服!
如果這一天,有要飯的,不管走到哪家,都會打一碗臘八粥。村裏的廟裏也有人支起了鍋,用施舍來的糧食做起臘八粥,誰都可以吃,和趕廟會一樣,隨便吃,直到你吃飽不吃為止。
據說,臘八因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在十二月初八,成為“佛成道節”。此節最早始於宋,清盛行,後在民間廣為流傳。當然,這是以後讀有關資料得知的。在村裏,樸實善良的鄉親,隻想用這種吃臘八粥的方式傳達一種最原始的愛意和最偉大的祈禱。過了臘八節,吃了臘八粥,就可以糊裏糊塗,忘記一切人間的煩惱,高高興興地過新年了。從此時起,磨麵、蒸饃、殺豬等一係列過年的準備程序就開始了。過年成了孩子一年永遠的期待!過去的農村是人聲鼎沸,現在回家,隻看到老幼還生活在這塊掏空心髒的村子,青壯年都出門打工去了。村子成了寂寞的空城。
我們小孩吹起殺豬後的尿泡,在麥場裏當足球踢。老實說,那時的農村沒有電視,我不知道什麽是足球,沒有這個概念。但現在想起,這是足球在農村的雛形吧!生活中,美需要發現!快樂也需要自己去發現和創造!曆史的鏡頭讓人終生難忘!鍾情臘八粥,在瑞雪普降、寒冷刺骨的寶雞,那個戴著虎頭帽、穿著虎頭鞋、小臉紅撲撲、端著一碗冒著熱氣的臘八粥,坐在高高的門檻上享受冬日的陽光,用眼睛凝視偌大陌生世界的小孩是不是我?
2008年2月1日夜於長安。
##二、克的瞬間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