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始末(上)
“嘖,從什麽地方說起呢?”令狐楚咂摸著下巴,稍稍理了理思路:“說來話長,我就長話短說。你聽明白就聽,聽不明白就算了。”
“近來錦衣衛在徽州府這邊折了不少的人手,當然,最大的損失還是穆雲槐。至於何人所為,暫時還不甚清楚,大抵也是錢家背後的人。其實說起來,穆雲槐應該是查到什麽關鍵的東西,被人發現後才被滅的口罷。”令狐楚說到這裏,有些無奈地搖搖頭:“爭功、爭功,就隻知道爭功。這邊的情況還沒摸清楚大概,就急著出手,簡直是找死。”
令狐楚語氣中的某種不屑還是很明顯,這裏麵涉及到的是錦衣衛內部的爭鬥,因此許宣並沒有插話。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這也是常情了。隻是考慮到令狐楚跳脫的性格,他對這些勾心鬥角的東西不喜歡也是正常的。
“不過他的死也不是沒有價值,至少這段時間我隱在後麵,才能將一些事情打探得更清楚一些。”
“半年以前,蘇州府那邊出了些事情,問題不大,一些小動亂而已,官府很輕鬆將事情壓下去。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從歹人手裏剿上來一封信函。隨後我們追查過去的時候,那些人已經被剿滅了,於是信的源頭也就斷了。”
“和徽州府這邊有幹係?”許宣疑惑地問了一句,不過這也算是多餘的問題了,令狐楚等人如今既然出現在徽州府這邊,便已經對他的問題做出了回答。
他心中其實也有些另外的疑惑,雖然迫切的想將這些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但是,待到令狐楚真的想將這些事情告訴他,甚至對方連帶對事情的態度情緒也沒有避諱,還是讓許宣覺得詫異。令狐楚不可能就這樣輕易把事情攤開的,許宣心中想著這些,打起精神聽令狐楚說的同時,心中也有些警惕起來。
“徽州府這邊……莫非還有秘密不成?”
他又問了一句,這自然又是一個多餘的問題,但是這時候卻也避不開。許宣對徽州的曆史比較熟知,官方的史料以及野史傳聞之類的了解的也不少了。雖然也有些記載模糊的地方,不過憑借史料也能做一些大體合理的推測。他之前反複在腦海裏回憶推衍了很多次,所儲備的知識並不能證明這邊發生過特別的事情。不過也不難理解,隱秘的事情沒有在曆史中留下痕跡的,實在不少。
“你可曾聽說過汪直?”令狐楚說到這裏,端起來桌上僅剩的一隻茶杯,喝了一口,隨後大概依舊不是很滿意,他皺了皺眉頭又將茶水吐回茶杯中,順手放回桌子上。
“汪直?五峰船主?”許宣愣了愣,大明朝有兩個叫汪直的名人,除了成化年間做太監的那個之外,令狐楚如今說的顯然是徽州府這邊的汪直了。這算是一個比較出名的人物,徽州府這便街頭巷尾,老幼婦孺,對他耳熟能詳的人有很多。即便許宣自己,前世今生聽得也不算少。他在腦海中將一些零碎的記憶串了串,隨後才有些遲疑道:“他……不是嘉靖年間便死了麽?又如何同眼下的事情扯上關係?”
令狐楚伸手將桌上的殘存的一些茶漬抹掉,有些感慨地說道:“是啊,嘉靖三十八年被斬首的,到如今也有些年頭了。”
汪直。號五峰船主,是活躍在明代弘治至嘉靖年間的海上貿易商人,依照後世的觀點來看,其實也可以說是海盜。汪直是徽州歙縣人,老家離岩鎮不遠,他因為公然挑戰大明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以及在火槍傳入日本的事件中起了比較關鍵的作用,因此在後世的曆史上留下了印跡。
汪直在嘉靖十九年趁明朝海禁政策鬆緩之時,與同鄉徐惟學、葉宗滿等人一同赴廣東進行海外貿易。明朝在建國之初就有“片板不準下海”的禁海令,汪直等人的行為其實說是殺頭大罪也不為過的。不過即便如此,海上貿易的巨大利益還是吸引了他們。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麽。汪直的走私經曆最早在東南亞開始,起初他加入徽州府歙縣同鄉許棟的走私集團,召“誘佛郎機夷,往來浙海,泊雙嶼港,私通貿易。”
東南亞經濟發展太過落後,汪直的商品都是他們的生活必需品。因此,走私很快就帶來巨大的利潤。後來許棟被明軍剿滅之後,汪直便開始扯起自己的旗號,另起爐灶,自立為船主。在東南亞嚐到甜頭的汪直並不滿意現有的成就,他發現遠在離大陸千裏之外的日本才是他真正的舞台。於是,汪直放棄了苦心經營的東南亞市場,轉而進軍日本市場。曆史中的記載是“遂起邪謀,招聚亡命,勾引倭奴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等,造巨艦,聯舫一百二十步,可容二千人,上可馳馬。”
汪直通過自己的渠道,建造了大型海船,裝載了硫磺、絲棉等禁止出口的貨物,赴日本、暹羅等海外諸國從事貿易。這樣鋌而走險的舉動,回報也是驚人的。僅僅數年間,他便積蓄了巨額財富,並且在和外國人接觸的過程中深受外國人的信賴。這一切都為汪直成為當時很大的一個武裝海商集團首領打下了基礎。隨後他以日本薩摩國的鬆浦津為基地,甚至自立為徽王,實力之強已經到了能夠影響日本諸國政局的程度。後來朱紈任浙江巡撫後,推行嚴厲的海禁,這對汪直是一個比較大的打擊。在無法充分進行貿易活動的情況下,汪直迫於日本外商的壓力,以寧波雙嶼為大本營,進行武裝走私,號稱“五峰船主”。明朝朝廷多次派兵圍剿,都是敗多勝少,收效甚微。
從汪直發跡之初,到後來在日本平戶定居的過程中,他從西班牙人手中倒賣槍支,促使正處在戰國時期的日本,由冷兵器時代向著熱武器過渡,當時日本各個家族兵力大概也就3000左右,而汪直則有多達5000多人的裝備精良的武裝,對於一個外來者,這是堪屬奇跡情景。
不過,即便在海外有了很大的基業,但是汪直對故土依舊是留戀的。後來他響應徽州同鄉胡宗憲的假意招安,隨後被殺了頭,這些經曆都讓人唏噓不已。
隻是,這樣一個已經成為曆史,被帶上某些負麵色彩而記載在紙頁上的人,又如何同眼下的局麵發生關係呢?
許宣皺了皺眉頭,疑惑地看了令狐楚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