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官尤鬆
趙秩麵色絲毫未變,說:“我大明天子神聖文武,非蒙古比,我亦非蒙古使者後。能兵,兵我。”意思是說:我不是蒙古人的後代,你要殺,就殺。良懷泄了氣,親自給趙秩賠禮道歉說好話,禮遇非常優厚。派他們國家的僧人祖來上表稱臣,進貢好馬以及地方特產,並且送還明台二郡被掠人口七十多人。明太祖贈給良懷《大統曆》以及文綺、紗羅,並排遣僧人祖禪、克勤等八人去宣揚佛法。
五年,侵犯海盦、澉浦,又侵犯福建海上各郡。倭國後來倒也來大明朝貢,可是他們態度非常不恭敬,朝廷每次都拒絕他們的貢品。洪武十六年,倭寇進犯金鄉、平陽。十七年太祖沿海修築城池,增設巡檢司,派遣巡海大將,招募壯丁,加強沿海衛所的力量。
一直到現在的成祖年間,倭寇犯邊,就沒有斷絕過。在永樂皇帝登基之初,倭國也派人來祝賀,並且在永樂六年,朱棣曾派使者持聖旨賜金印,封倭王源義持為倭國國王。倭寇隔個一段時間,就要來上一次,派人前去斥責,源義持就說他已經盡力了,並且上交幾個罪犯稱作抓捕的倭寇而倭寇的犯邊作亂卻始終沒有消停過。明成祖為此事也是經常著急上火,想要派兵征討,第一是旁邊還有一個韃靼虎視眈眈,第二就是朱元璋在世的時候曾經立下祖訓,上麵寫了十五個不能征伐的國家,其中就有這個倭國的名字,搞不清楚朱元璋為什麽要把倭國也列上,是為了湊夠十整數呢,還是因為心裏忌憚蒙古人征伐失敗的陰影,也或者兩者的原因都有。總之,現在的朱棣,肯定不能不顧朱元璋的祖訓,隨隨便便的起大兵越海討伐,他手裏有鄭和這支無敵船隊在,倒是不怎麽顧忌什麽風暴之類的,可是公然違抗他爹留下的祖訓,這非常容易讓朝廷裏麵,本來就看他不順眼的一幫老頑固們群起發難的,要是因此激起朝政不穩,那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了。
董宇在朝廷裏麵除了認識鄭和,和其他人沒有任何交集,封他個官,又是類似海外酋長的性質,根本就不會在朝堂上引起大臣們的過激反應。讓董宇去倭國,憑借鄭和給他詳述過董宇其人在西洋時候做過的一些事情,朱棣能完全肯定,董宇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漢族主義者,並且為人奸猾之極!派這樣一個人去倭國,說不定還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差也不過是雙方談崩了,動起武來,董宇不過是朝廷在海外封的一個宣慰使,任何責任完全可以推到他的身上去,這幫老臣們總不能追到海上去抓住他聲討?
這些就是朱棣給董宇封了一個看似很大的官的暗中原因,至於說那五艘寶船,幹什麽事兒不得下點本錢呐?鄭和的艦隊裏麵有寶船六十二艘,輪到董宇,才五艘,名義上還都是天朝使者,艦隊總兵官,皇帝的支持力度上卻是天壤之別。不過對這些董宇倒是毫不在乎,他根本就沒有把自己試圖和鄭和相提並論,人即使是中國曆史上最有名氣的航海家、外交家。自己呢?頂多就是一個陰差陽錯,鑽了時空漏洞的偷渡客,有的隻是一點對曆史模糊的了解,能做到眼下這一步,他就已經很滿足了。
從四夷館到鴻臚寺,再到翰林院、國子監這一通亂跑,為查倭國資料,忙了個四腳朝天,總算大家都知道這位是皇帝將要派到倭國去的大使,有皇命在身,諸職能部門,各衙門差官全都極力配合,總算在幾天之內,讓董宇把倭國和華夏的恩怨情仇了解了個大概。
這幫小鬼子可不光是在滿清辮子王朝中後期和我們結下了深仇大恨,從明朝開始,這幫家夥就不老實了,從朱元璋時期就有倭寇犯邊的事情發生了,也難怪有了後來戚繼光抗倭的事情發生。
眼看就要過年了,出使番國的事情也不是什麽特別緊要的公務,明成祖再不近人情,也不會大正月的把董宇發配到海那邊去,於是董宇得以在大明國都南京城,度過了幾年來的第一個春節。
大街上人人臉上帶著笑容,穿著簇新的衣裳,從容的從街頭走過,孩子們嬉笑打鬧著,番國蠻子也學著中國人的樣子,穿新衣,逢人就抱拳問好。
董宇現在也算是高品級的官員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成祖朱棣要駕臨奉天殿,接收百官的朝賀,董宇也有資格參加了。錦衣衛全副戎裝在丹陛及丹樨上陳列扈從儀仗隊,金吾衛護衛。教司坊在大殿兩廂奏樂。身著黃金甲胄的衛士從丹樨一直排列到午門。
大年三十晚上就趕到了午門外,初更響過,文武百官站好了隊,二更百官由左右掖門進入,分文東武西站於丹樨兩側,三更鼓響,執事官來到文華殿,皇帝身穿袞冕服升坐龍椅。
儀禮司奏唱執事官行禮,讚唱拜五拜,奏唱請升殿。皇帝起身,奏樂,打開扇,卷起簾。朱棣在在奉天殿登位,百官山呼萬歲。
從皇帝到大臣,每人都穿著嶄新的朝服,舞蹈拜賀,皇帝發布新年致辭,朝廷給每個人發放賞賜,從魚肉到米麵,從帽子到襪子,董宇算是享受了一遍身為封建明王朝公務員的過年福利。
每日和手下兄弟們在一起飲酒作樂,正月十五看了花燈,到了正月十七的時候,尚寶司已經準備好了印信,包括新洲宣撫司宣撫使的大印,赴倭國大使的大印,下東洋艦隊總兵官的大印,以及海洋宣慰使的大印,這一下就發了四枚大印,貌似一步登天啊,董宇臉上樂開了花。領了黃皮的聖旨,上麵加蓋的是“皇帝行寶”的印章。聽說朱棣打下南京城的時候,搜遍皇宮,也沒有找打皇帝的玉璽,由此斷定,建文帝是帶著玉璽逃跑了,所以在朱棣在位其間,不厭其煩的尋找建文帝,甚至不惜派鄭和率領數萬軍士,乘坐大海船,不遠十萬裏下西洋追捕建文,就是想追回失蹤的那枚玉璽,或許是那些玉璽。畢竟在封建王朝,沒有繼承玉璽的皇帝總是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的。不知道這枚印章會不會就是後刻的。
正月十八,上朝的時候,朱棣給董宇派了一個監軍,中官尤鬆,出任艦隊的總調度官。尤鬆帶了一支一百人編製的錦衣衛作為扈從。董宇帶著手下大小頭目跟隨尤鬆趕奔劉家港艦隊所在地,準備開始遠征。
尤鬆是個白臉無須的胖臉太監,此人初一見麵倒挺和氣,對董宇也是恭敬有加,大概他也是聽說了董宇此人的發家史,再一看其手下這幫人明顯不像善類的形象,知道這幫人不太好惹,所以幹脆裝起了老好人。董宇可不會管他是不是皇帝身邊寵信的宦官,在國內的時候,一切都好說,一旦到了船上,這家夥要是想耍什麽幺蛾子,他也不會客氣,不過眼下人家擺出一副好好配合的架勢,天使大人也不能太不給人家麵子不是。
劉家港的海邊停著五艘仰頭方尾的巨艦,這就是分配給董宇的五艘寶船!老子終於有寶船了!這一刻董宇激動地熱淚盈眶。帶著尤鬆以及手下的眾位大將昂首闊步的走上看起來最氣派的一艘寶船上,當眾拿出聖旨宣讀,然後決定就將這艘寶船定為艦隊旗艦,船名還是延續當初艦隊旗艦的名稱:大商會號。
尤鬆要求給他也分派一艘寶船,這個要求直接被總兵官給否決了。老子一共隻有這五艘寶船,哪有空閑的給你耍著玩兒?尤鬆張嘴剛要辯駁,不然發現董宇旁邊的那個巨漢衝他瞪起了眼睛,一口涼氣猛地吸進了嘴裏,開始不停的打嗝,一時間連話也說不囫圇了,無奈之下,決定不跟這幫沒文化的莽漢一般見識,帶著那一百名錦衣衛進了二層的指揮室歇著去了。
。
您的留言哪怕隻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