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安定益州 第九章 欲謀青州

他隱隱約約感覺這個青州非常有可能是劉協安排的一顆棋子,那要怎麽對付這個青州呢?

現在除了《國策二十四章》的施行,最重要就是拔掉青州這顆毒牙,他決定找個人和青州臧霸接觸下。

諸葛亮連夜找來張曼成,問他:“你在青州那麽長時間,你自己感覺臧霸這個人究竟希望倒向南方還是北方?”

張曼成道:“開始沒有南北方向的想法,最初臧帥是希望投靠曹操,現在是估計還在等條件,不過如果我來選擇會依靠北方,雖然北方實力遠不如南方!”

諸葛亮輕揮鶴羽扇,笑道:“我主擁有百萬軍隊,又有北方重地,帳下關羽、張飛、太史慈、徐晃、張郃五大上將,無一不是天下難得猛將,實力顯然遠在南方之上!”

張曼成冷笑道:“先生自己欺騙自己吧,楚王帳下有兩人,武力難敵這些上將,卻可以一萬平三十萬,何必要這些猛將,何況真的要論武將,呂布、趙雲和最近湧現的馬超根本不是大將軍帳下五將可以抵擋的!”

諸葛亮哈哈大笑,道:“你所說的徐庶目前自身難保,周瑜不過全抄賈文和大人的計謀而已,皆不足為慮。我主帳下司馬懿、賈文和兩位大人也是當世無敵之人。”

話雖這麽說,其實諸葛亮也知道司馬懿駐守長安,西防涼州,南守漢中,難以有所施展;賈詡雖計無失策,偏偏和關羽同守洛陽,關將軍素來自視甚高,賈詡未必能夠完全發揮自己。

張曼成道:“先生所說也並無道理。”

諸葛亮問他:“就算北方弱於南方,你為何說還要選擇北方?”

張曼成道:“現在臧帥手中兵三十萬,都是身經百戰的青州大漢,可以說投入南方,南方則大勝北方,投入北方則南方難勝北方,目前南北雙方之所以實力差距較大是因為北方準備的晚,且多有戰亂,南方則準備的時間長,時間拖得久了,北方抓住機會就可能一仗翻身,以幾位先生的能力,並不是做不到這點。差別就在於投南方未必能得重用,投北方則是雪中送炭啊!”

諸葛亮點點頭,實際上無論司馬懿、賈詡、陳宮還是他自己都可能做到這點,隻要南方出現一絲失誤,就可以翻回來。

他想了片刻,道:“張將軍,我現在讓你回青州,你若能說服臧霸,功可封侯!”

張曼成大喜,道:“曼成必當盡力。”

張曼成應該不會一蹴而就,必須還有其他辦法,如果采取壓兵恐嚇的辦法,恐怕出兵少了,對臧霸沒有威脅,上的兵多,後防空虛,又容易被劉協抓住機會。

諸葛亮腦中一片混亂,總是想不出一個合理的辦法。

這個時候,劉協也並沒有停止準備的步伐,在皇甫康的勸說下,皇甫嵩以自己年老體弱、精力不足為由也交出了大將軍一職,劉協百般請任,皇甫嵩仍然不肯擔任,隻願意留在參謀院和襄陽軍院任祭酒。

劉協正式親任大將軍,任徐庶為右將軍,荀攸為前將軍,周瑜為左將軍。根據軍政分開原則,撤掉荀攸的涼州刺史一職,由一直擔任兵曹從事的皇甫康擔任涼州刺史。

徐庶統帥定東軍、鎮東軍,荀攸統帥定西、征西兩軍,而周瑜統領鎮北軍、定北軍,定南軍、鎮中、鎮南、征西四軍則握在大將軍劉協手中。

這次換職,讓朝中朝外猜測紛紛,大家都認為勞苦功高的皇甫一族猛然間失去了所有的兵權,真正的原因卻隻有劉協、皇甫嵩和皇甫康,以及幕僚院的人清楚。

皇甫家父子二人之所以長期能在劉協身邊掌控軍權,最重要的就是劉協的信任,但皇甫嵩知道,徐庶和周瑜並不買自己的帳,能讓他們兩個軍事奇才買賬的隻有劉協。

皇甫康赴涼州擔任刺史也有非常重要的事情,為涼州籌備戰事準備,這是一路奇兵,雖然涼州人少,但人人尚武的特征還是能夠讓涼州兵在關鍵時刻發揮奇效,而皇甫康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荀攸和馬騰的幫助下,拉攏少數民族,建立當地的駐防兵。

皇甫嵩則開始承擔起更多的工作,擔任襄陽軍院後,同時接管預備軍的管理,對劉協來說,皇甫家永遠是他最重要的支持,包括久久隱匿的皇甫酈。

自從洛陽陷落董卓之手後,曾經的西園八軍禮軍校尉——消失了很多年的皇甫酈究竟在哪裏?這個問題隻有皇甫嵩和劉協知道,甚至連皇甫康都不清楚。

在這滾滾浪潮中,沒有人會注意他的去留,甚至在劉備的心中,都沒有想過皇甫家還有這樣一個人的存在。

劉協第二個詔令即使皇甫嵩也沒有想到,他將統帥府搬到了新野城,這個多年來一直不停加固的城池。楚王府也臨時移遷到新野,除了趙雲的鐵翼營和陳到的飛翼營暫時繼續停留在穎川外,其餘的翼軍六營都移動到了新野駐防。

鎮中軍的主帥已經換成了劉協,隨著劉協南遷到新野,鎮中軍將駐防重心也放到了新野,鎮北軍則將全部兵力移到宛城。

第三道政令是南陽百姓開始大規模後撤,整個移民計劃超過百萬,南陽的百姓幾乎隻剩下不到百萬人,大部分人口移到九江、豫章、新野。

此時的長沙、豫章等五湖之地的水利灌溉工程已經基本完成,為大規模的容納百姓提供了條件。

上庸提升為郡,宛城南陽人口有五十萬移動到這裏。

在這次的人口調動之後,劉協最初所設定的五湖策略基本形成,現在的雲夢澤(洞庭湖)、潘陽湖、太湖、巢湖和白馬湖已經成為人口最為集中的地方。

楚軍九軍開始正式成型,不過讓人們奇怪的是定北軍是空番號,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人。而定南軍是孫堅和黃忠招募的丹陽兵為主,吸納一萬益州精兵和荀攸派下來的一萬西涼騎兵組成,而騎兵的督將選擇了張濟。

定南軍的主帥之人,一直是沒有定下來,嚴顏和全柔都有非常多人支持,決定權握在劉協手中,他並沒有急著決定,而是讓於禁帶著訓練。

實際上適合這個位置的人很多,魯肅、於禁的機會最大,呂蒙次之,嚴顏和全柔也隻能做督將。

呂蒙也許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位置去安排,於禁雖然有能力,但在劉協心中隻能任副,不能任正。

想了很多,定南軍的主帥還是選擇了魯肅,而於禁、呂蒙則暫時安排在統帥府。

龐統剛從水鏡學府出來,立刻征募到楚王府幕僚院,陸遜則從襄陽軍院出來,剛進入水鏡學府,劉協也不願意過早使用他,讓他到南方最高深的學府學習幾年才是最重要的。

呂蒙是個聰明人,他見劉協所用帥將之人都是水鏡學府出來的,便以了無學術為名向劉協請求讓自己去水鏡學府求學三年。

劉協暗笑,呂蒙你終於看出來了,想得到重用,就算是徐庶推薦也不行,隻有按著我的意思走,我才會給你機會。遂大筆一揮,讓呂蒙持自己的紫玉簡赴水鏡學府,複又輕拍其背,道:“子明實有大才,能得我師司馬先生教誨三年,必能胸懷百萬雄師,縱橫沙場平生難敗,到時候,我自有重用。”

呂蒙大喜,半跪於劉協麵前,道:“子明必不負殿下厚望,當盡心研修兵道,他日為殿下北伐劉備,安定邊疆。”

劉協輕輕托起他,仔細叮囑幾句,親自送他到襄陽城外,已表自己對他的重視,呂蒙亦知其意,駕馬直奔水鏡學府。

此刻將軍府除去呂蒙求學在外,還有不少大將沒有安排合適的去處,黃權、嚴顏、李嚴、張翼、吳懿、陳武、賀齊、牛輔、譚雄、潘彰等大將根本沒有安排。

劉協也沒有急著安排,將軍府需要留些大將隨時等待凋零,這樣才能隨時應變。而以自己的眼光,身邊的雷斬三兄弟的武藝恐怕還在這些大將之上,對於南北對決,大將的運用還是很充足的。

文臣上,劉協也做了最後一次的調整,周邑做為最後一名掌權的老輩並沒有調整,他不太願意一次將老臣都換下去。

大部分都是各州刺史以下官員的仔細調動,尤其是將馬良也調進幕僚府。

劉協仔細的清算了自己手中的牌,糧草調運也開始進行,軍備院在四大海營的協助下,將四百萬支三棱鋼錐羽箭和最新的牛皮鑲嵌馬甲送到各路大軍。

治略府清算明年的糧草供應量,張昭不斷的聯係各大國商和民商,加大力度囤積糧草,隨時準備供應給各軍。

為了彌補低農稅引發的稅賦不足,張昭將陶、茶葉、蜀錦、草藥等悉數進行國商化。

用於補充騎兵的馬匹已經在這兩年內都一直逐步運用到新野的馬場,備用的四萬匹的戰馬靜靜地等待著被臨時征召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