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帝國動蕩 第八章 崔浩之疾
崔浩之疾
劉協和諸葛亮商量之後,心中已經有了主意,但並沒有急於實施,而是首先讓治略府右治略公諸葛謹召開治略議事會,商討諸葛亮提出來的新八策。
劉協和荀親自到場給與支持,通婚策、以商修路策、精兵廣役策、廣鎮普場策、燕州大商策五條對商社有極大利處,或者沒有太大影響的政策立刻通過,而減富增貧策、財會獨審策、化奴為民策三項對商社利益和官僚集團利益衝擊太大的政策卻遭到大部分治略府官員的反對。
劉協一句話也不說,隻是靜靜看著他們爭論,除了諸葛瑾和胡昭鼎立支持外,以蔣琬為代表的工商農財等實際部門都是激勵的反對。
連續爭論了兩日,劉協有些忍不住了,當眾問蔣琬道:“減富增貧策、財會獨審策、化奴為民策三策究竟哪裏不好了,你今天必須給朕說個理由出來,否則這三策的施行與否,就交給國民院來決定。”
蔣琬答道:“首先是減富增貧策,帝國同稅之策實施已久,帝國子民中無論貧賤富貴者,對帝國納稅都按同等稅率上交,此乃平齊之策,若富者納稅多,其所求必更多,治略府若是依靠富者之稅支撐下去,其必隻能向富者偏移,凡富者犯法不敢責罰,凡富者亂政不敢言,此皆減富增貧策之惡瘤啊”“其次是財會獨審策,如今帝國雖有偷稅漏稅者。然畢竟為少數之人,發現一例嚴懲即可。最後是化奴為民策,所提讓役民工作十年即可轉為庶民,此絕非良策,當由商社根據表現自行呈報升為庶民之人選。帝國無需管製,役民者為商社私財,治略府並沒有資格處置!”
蔣琬所答令劉協不好過於反駁,但並不原意放棄。減富增貧策、財會獨審策、化奴為民策是三個長久實施才能生效的律策,過多爭辯反而喪失了實施地機會,譬如現在的農奴運動,再不想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就算大漢帝國軍力再強,遲早也要被拖垮。
複想了片刻,道:“朕會修訂《雇工法》,對傭工設置底薪製度,生活住食都有相關最低標準,表現上進積極。且年滿三十二者可轉為庶民,享受庶民雇工最低學徒工底薪,這個問題,治略府就沒有必要再討論了,國民院和朕把律法定下來,你們實施就是了。減富增貧策、財會獨審策朕也會盡快通過相關律法,你們和商社、農場打好招呼,治略府沒有定法的權力,讓你們商量是要你們有個準備。律法一旦定下來,準備好相關的實施計劃!”
蔣琬知道如今劉協一回來,大漢帝國又從以前的治略府強勢狀態回歸到中央皇庭地強勢狀態,帝國內的治理策略肯定還是劉協說了算,治略府的職責也隻能是實施,諸葛瑾等人更是圍著劉協轉,當下不再反對,答道:“既然聖上已經決定了,那臣等必將仔細實施下去。W16絕不使其落於形式!”
劉協微微點頭,忽然發現治略府原任吏部尚書的崔浩已經變成楊懷,感到非常奇怪,問道:“崔浩人呢?”
諸葛瑾道:“崔尚書在皇上西征之後,調往廉政公署了,同時還兼管了督軍院。這個調令是他自己提出來地。我們考慮到他和皇上的關係,也沒有過多阻攔。陳群陳大人和荀大人也同意了!”
劉協看了看荀,荀低聲說道:“這是龐統隨皇上西征前拜托的,臣和長文(陳群)都認為龐統這樣拜托必然有很重要的原因,就同意讓崔浩調任廉政公署的廉政總祭,不過他一直沒有和我們通氣,具體都在做什麽,我們也不太清楚,臣是問了一次,他笑說什麽事情都沒有,但以臣的估計,恐怕是大到不敢和我們說的地步了。”
劉協心中一驚,但並沒有立刻說話,隻是將此事暫時放下,讓人留了口信給崔浩,讓他晚上來中央皇庭。
從治略府出來,劉協直接去了大漢帝國中央太學府在燕山北脈中設置的火器研究院,馬車剛到研究院外,就聽到裏麵“轟”的一聲衝天巨響,整個大地都震了幾下。
劉協趕緊下了馬車,問前來接迎自己的太學府火器研究院地院長陳昆道:“這是怎麽回事!”
陳昆是一個技師出身,從學徒工一步步爬上來的,性格粗放,沒有學者那麽拘禁,習以為常的答道:“試驗啊,不過也可能是意外爆炸!”
劉協搖頭道:“有沒有安全防護?”
陳昆道:“不需要,一開始量很大的時候,確實出了點意外,後來采用小量測驗,就沒有發生什麽意外,隻是聲音還比較大,反正這裏是個深山區域,也沒有什麽人,開始倒有幾戶人家,後來連續幾次大爆炸,他們嚇壞了,還沒有等我們去勸說搬家,人家就先跑了!”
劉協笑道:“別說尋常人家,就剛才那聲響,朕聽了都怕!”
陳昆苦笑道:“以前剛開始的時候啊,我們配出來的藥啊,那是光燒煙不爆炸,現在爆炸了,又經常擔心受怕!”
劉協淡淡一笑,道:“進去看看吧!”
現在的大漢帝國火器研究已經達到了一個可以實用的階段,但黑火藥的局限性還是很大地,火器的種類也很多,但都是以燃燒為主,爆炸為輔,隻有專門設計的“油紙神雷”才有一些作用,相對的神鳶車的改進版的實用性更強。16K小說網
新的神鳶車采用老式神鳶車的底架,固定角度為度斜上發射,但所有材料選用了鋼材。在車上架著鐵鳶,鐵鳶的內核也不是選用油類,而是威力最強地黑火藥,鐵鳶身後固定了六個分開的竹筒,竹筒內也灌滿了黑火藥。在鐵鳶彈內設了一根連芯的慢火引線,在點燃外火引線後,引發鐵鳶飛上天空,按弧線落下後。在著地前後,引線就可以燃燒到鐵鳶內,引發鐵鳶的爆炸。
雖然新神鳶車的設計很讓劉協喜歡,不過看了效果之後,劉協多少有些失望,因為根本沒有發生爆炸,隻是將鋼材地一部分燒紅了,在鐵鳶身上穿了一個洞。
陳昆歎道:“前幾日發了一個是成功地!”指著遠處草地上一片較大地黑色地洞說道:“聖上,那個黑洞就上一個鐵鳶彈炸,不過暫時確實沒有找好最好的材料。這個鐵鳶造厚了,它飛得很低,沒有作用,鐵鳶造薄了,炸不起來!”
劉協微微頷首,並沒有責怪,讓人們拿了一個鐵鳶地樣品給他看看,觀摩良久之後,他和陳昆說道:“長玉啊。你來看哦,首先鐵鳶的造型不對,前麵都是純鋼的,後麵是竹子的,前後比例不一樣,雖然,你把鐵鳶的翅膀向後造了,還是不對啊。你換個方法,把火藥桶放下鐵鳶的下麵。它整體的重量就平衡,翅膀和鐵鳶的頭不需要用鋼材,木材就可以了,畢竟你靠的是腹部產生的爆炸嘛,火藥桶不要用四個,你搞兩個放在翅膀下麵。對稱一些。保持住平衡性,火藥桶地大小和翅膀的大小要搭配好。鐵鳶盡力可以再大點,腹部的鋼板可以厚一些,但是劃滿細紋,這樣一來,鐵鳶就很容易爆炸,而且他一炸開之後,是無數的小碎鐵,傷害性也會增加!”
陳昆急忙點頭道:“聖上這個辦法好啊!”
得到研究院首席院士的稱讚之後,劉協也沒有變得很愉快,他環顧四周,皺了皺眉頭,說道:“朕怎麽覺得這裏沒有什麽可以大規模運用啊!”
陳昆急忙說道:“有啊,聖上沒看到那邊的投石車嗎?”
劉協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發現兩台模樣精巧的轉輪投石車,疑惑的說道:“朕讓你們研究火器,你們怎麽又跑去研究投石車了?”
陳昆讓人取過一個麻繩綁緊地油紙包,說道:“這個就是油紙神雷,一般我們叫它土雷,威力還行,這裏麵裝滿了火藥和鐵砂,靠引線引燃爆炸,用這個小投石車擲出去,可以扔上三百步,而且引線很長,一般都是到了地麵後才開始爆炸,外麵有厚厚的油紙,裹了三十多層,開始試驗的時候,就為了這個玩意,死了一個學者和六個學徒工,去年就讓荊州武威商社在天京城外的加工坊開始生產了,生產的時候,也是死了不少傭工,現在都怕了,加工的時候特別小心,就很少死人了!”
劉協抬手示意陳昆給他試驗一個,陳昆立刻讓人試驗一次給劉協看下,結果油紙包在三百步外開炸,地麵上炸出三米的一個黑色土洞來。。,,。
劉協這個時候才微微露出一絲笑意,道:“這個還行,有點實用價值!”
陳昆道:“主要是便宜,成本特低!”
劉協忽然想起個事情,問陳昆道:“你說要是水師的船上放滿這些東西,萬一爆炸了,那怎麽辦?”
陳昆挺尷尬的看了看劉協,答道:“還能怎麽辦,船沒了唄!”
劉協嗬嗬一笑,搖頭道:“這是有其益處,必有其害處啊!”
見到實際有效果地“油紙神雷”後,劉協的心情比以往好多了,將研究院所有的學者都召集起來,會他們出了兩個新課題“火炮”和“火銃”。
在見識了研究院的初步研究成績之後,劉協覺得研究院已經有能力研究這兩樣主要的戰爭利器了,和歐洲不同的是,大漢帝國開始地時候,火炮就可以采用全鑄造炮身地辦法,而不是焊接法,對火炮的威力上是一個很重要地保障,但火炮和火銃的起步階段,仍然是固定的前裝式,而滑膛後裝式就不知道要什麽時候才能具備相關的知識了。後裝式是現代熱兵器發展地一個重要裏程碑,也是宣告冷兵器徹底結束的時刻。但同樣的,這也需要大量的基礎工藝為支撐,今天這個時代根本無法完成相關的工作,尤其劉協自己對這些東西也是知道個外表,真正內部工作原理根本就不清楚。
劉協能做地也就是將燧石槍的思路和這些學者技師們說下。至於什麽炮彈之類,劉協也沒有說,他現在還不清楚,炮彈為什麽看起來那麽簡單。可能夠到地麵才爆炸,為什麽不在炮管裏就爆炸,就他這麽糊塗,也指導不了什麽,不過火炮和火銃的思路對學者技師們的影響還是巨大地。
劉協也沒有希望他們立刻研究出什麽大量的成果來,隻是希望大漢帝國能夠盡快擁有成型的火器兵種。
另一方麵,劉協也意識到化學的重要性,最直接的,更厲害的炸藥需要化學做為基礎啊,可是化學這門學科該怎麽發展呢。劉協一頭霧水。
離開火器研究院的時候,劉協看著燕山漸漸落下的夕陽,心中非常的矛盾,有時候他突然覺得這樣的炸藥要是不出現該多好啊,可是這是不現實地,如果別人有了,你卻沒有,那你就注定要挨打,現在的大漢帝國已經踏上了一條不歸路。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能落後,否則如今這樣富庶的帝國,和帝國內大量的黃金、白銀儲備,將吸引整個世界的螞蟥。
什麽事情都是有利有弊,劉協攤開自己的雙手,無語的看著遠處的天空。
劉協回到中央皇庭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皇室妻妃子嗣們都在等著他用膳,而崔浩已經到了外麵,劉協就邀請崔浩參加禦膳。反正崔浩身為他地學兄,偶爾接受禦筵的邀請也很正常。
崔浩雖然接受了劉協的建議,但在用膳時,雖然不是很拘謹,但吃得並不多,劉協看他也比以前清瘦不少。順口問道:“州平。最近沒有生病吧,要不朕安排禦醫為你號下脈!”
畢竟是皇室禦宴。蔡琰很輕鬆的說道:“皇上也是的,何必要安排呢,現在不就是機會嗎,等用完膳,直接讓禦醫把號一下就是了,又不耽誤多少時間!”
崔浩急忙推辭道:“並無大礙,皇上、皇後不必為臣擔憂!”
蔡琰道:“州平,你比以前清瘦了好多,就讓皇上找個禦醫給你看看,今日宮中禦醫當班的正好是王樹安,他可是華佗和張機的聯席弟子,在咱們大漢國,那也算是第一號的名醫了!”
劉協笑道:“朕最近也覺得胸悶的緊,經常夜咳,皇後啊,你把王樹安叫到玄機閣,朕和州平商量完政事,一起讓他查下!”蔡琰嫵婉地淡淡一笑,道:“皇上,您不覺得奇怪嘛,臣妻的映像中,這麽多年了,皇上沒有生過病,一次小病都沒有!”
劉協愕然,他搜遍自己的記憶,發現自己果然是從來沒有生過病,急忙問崔浩道:“州平,朕年幼讀書之時,可曾有生過病?”
崔浩皺眉想了想,笑道:“給皇後說對了,為臣的映像中,皇上確實是一次病也沒有生過!”
劉協更加奇怪,複問道:“州平,你沒有記錯?”
崔浩笑道:“絕對沒有錯,臣記得有一年,元直在外麵野獵,夜裏著了風寒,回來之後把我們都傳上了,連老師和陳總祭都染上了,聖上當時的護衛還是王越老先生,當時王老先生還年輕,身體特別好,也還是被染上了,可皇上卻沒有一絲病像!”
劉協越想越奇怪,說道:“這個事情有點怪,朕晚上一定要問問王樹安,以前張機經常為朕把脈,確實也是一次都沒有說過話!”
用膳完畢,劉協心中放不下這件事情,沒有和崔浩先談事情,直接讓王樹安進了玄機閣給自己把脈,王樹安號了良久,道:“皇上身體本來非常好,隻是前一陣子,皇上連夜急行,從巴比倫趕回來,路上積鬱了不少熱氣,最近就有一點內陰失衡,肝肺急火,臣開些涼藥長飲慢調即可,隻是這段時間不能生氣,否則容易急火攻心!”
劉協指了指王樹安,笑道:“樹安大可寬心,朕治理國事到今日,還沒有發現什麽事情可以讓朕急火攻心的!”
王樹安笑道:“是啊,家師年年為聖上把脈,都發現聖上身體優於常人,不過……不過應該是聖上少年練武所治,聖上應該感謝童老先生啊!”
劉協大笑道:“理當感謝啊,過幾日,朕就要去拜謝他!”複又指了指崔浩道:“樹安,給崔總祭也看看,他最近清瘦地厲害!”
王樹安擺了擺手,道:“不用啦,崔大人現在地身體好的很啊,就是心中有事,寢食難安所治,聖上沒有發現崔大人眼紅袋黑,舌白頰黯嗎,那都是日夜難眠地結果!”
劉協聽到王樹安的話,淡淡一笑,道:“樹安,你先回禦醫館吧,回去給崔總祭開點湯藥,讓他清補一下!”
王樹安折身道:“那臣告退了!”
待王樹安走後,劉協臉色猛地一寒,問崔浩道:“事情很嚴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