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三十一章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城位於猶太生猶地亞山的四座山丘之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曆史古城,到華夏紀年時已經有了三千年的曆史,是當之無愧的文明古城,宗教之城。
耶路撒冷最初的名稱叫做“耶布斯”,三千年前,阿拉伯迦南人的一個“耶布斯”部落從阿拉伯半島遷徙到這裏,並定居下來,修建了村莊,構築承包,並以部落的名字命名這裏。
許多年後,另一支迦南人通過戰爭得道了這裏,並修築了城市,定名為“尤羅薩利姆”,到了公元前的一千年左右,猶太王國創始人大衛征服了這裏,並將他做為猶太王國的都城,迦南人做為最早從阿拉伯半島部落中走出民族最終融化在猶太王國,遵循了猶太教,放棄他們的語言和信仰,從曆史長河中消失,隻有一部分離可家園融入到亞敘人中。
迦南人的語言和猶太人的希伯來語是非常接近的,在三千年前看來,它們隻是不同的方言,根基都源於埃塞俄比亞附近的一個非洲部落,大衛將“尤羅薩利姆”進行了一次希伯來話,最終成為“尤羅薩拉姆”,漢語中的正式翻譯就是“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和巴比倫城一樣,都是世界文明的結晶體,在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所有文明中,你都無法再尋找一個城市和她們相提並論,她們的曆史厚重和宗教地悲情讓人黯然。寬闊而平坦的道路,高大而落魄的城門,都刻滿關於戰爭和遷徙。
中華文明中也曾經有許多非常著名的城市,可是我們的民族或許是生存之地過於龐大,所以我們地條件也相對優越。我們總是不停的更換都城,在劉協過去對中華文明最早都城的探索中,發現夏朝遷都八次,商朝遷都五次。在洛陽、安陽和商丘為頂點的三角形範圍內,應該埋藏了十三個曾經地都城,這讓劉協根本沒法尋找文明曆史最初的都城,實際上,隻要找到這個都城,中華文明的最初起點就會非常清晰。
這時候,劉協忽然感覺到猶太人和羅馬人的幸運,他們的曆史起點迄今都仍然屹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需要尋找,隻需要回歸。一次又一次的回歸,一次又一次的守護。
民族不同的經曆和起點決定了每個民族不同的特性,猶太民族地一次次流亡和回歸決定了他們對耶路撒冷時代的渴望,中華文明一次次的防禦和遷徙都城,決定了中華民族特有的融合性。
耶路撒冷,這荒廢的城市在猶太人回歸之後,重新燃點了希望的燈火,但即使如此,當月色降臨。朔風淒厲,腦海中不斷回想起猶太人的樂句,斷斷續續,淒淒艾艾,這座蒼老而醒世的城市終究還是無法洗去她的憂傷,像極了年邁地老嫗坐在半掩的木門前哭泣,哭泣她那憂傷的人生,哭泣她那痛苦的回憶。
扶著蒼老殘破的城牆,踏過中東沿岸特有的褐紅色土壤。WAPcN劉協忍不住一聲輕歎。
穿梭的猶太人,很多都能認出他的麵貌,加上他身邊百十位禁軍護衛,以及他那身獨有的柔和卻飽嚐風塵地黑色漢式簡裝。
也不知道是哪一位年邁的老者先跪了下去,低低的附在細膩的灰塵之地上,布滿皺紋的額頭也緊緊貼著這片家鄉之地。隨後有更多的人向劉協和他地皇子們跪伏下去。
他們沒有大漢和其他民族那樣高聲拜賀。隻是跪著,輕輕哭泣。用那布滿整個城市地哀戚之音向劉協表達著深沉的讚歎和恩謝。
劉協扶起一位老者,為他撣去身上地灰塵,微微的笑了笑,領著皇子和衛隊繼續向前而去,他不知道該對這些因為希望而絕望的人說什麽為好,但將這座城市歸還給他們,已經是最好的話語,回首城市中心的大衛和所羅門雕像,英俊的王者雕像已經出現龜裂,細小的碎縫爬滿了雄偉雕像的每個角落,甚至永久殘留在這個民族的記憶之中。
在錫安山上的猶太所羅門王建立供奉“十誡”法櫃的聖殿殘跡處,劉協停下了腳步,讓四位皇子都進入聖殿廢墟中,讓他們仔細的觀看這曾經雄偉的城市,如今所殘留的悲肅哀鳴和西側的“哭牆”。
當太陽的光輝漸漸變成日落西山的淡薄,劉協指著聖殿和遠處無限傷感的猶太人,和四位皇子喝道:“你們四個人都給朕看清楚了,這就是滅國的後果,國之滅,民何以將存,民不存,皇帝複以和立足。帝王的存在,首先是有國家,沒有了國家,就沒有帝王,而國家是因為有了土地和百姓而存在的,所以,你們要永遠記得亡國的悲壯,因為國家亡了,你們就不可能再是帝
劉巍等四位皇子看著被羅馬提多拉將軍燒毀的猶太聖殿,一陣噓歎,一起回答劉協:“永記此訓!”
劉協微微頷首,道:“你們四人中,隻有一位是大漢的皇帝,還有三位各有不同的使命,誰願意留在蘇格拉底城,為大漢帝國守衛這巴比倫省啊?”
劉平上前一步道:“兒臣願意!”
劉協頗為寬慰的朗聲大笑,拉過他,輕拍他的肩膀,道:“你恐怕守不住啊!”
劉梓立刻答道:“兒臣來守!”
劉協複笑道:“你來守就過了,若真留你在巴比倫,不出二十年,羅馬危矣!”
劉巍道:“既然如此,豈非好事!”
劉協搖手道:“梓兒的個性過於剛猛,極好用兵,若是在這裏。雖可建疆域無垠之國,然國內危機重重,梓兒也定無能力解決,待梓兒一去,此地複又大亂。大漢帝國的巴比倫省也肯能奔潰於一旦!”
這個時節,劉協地意思已經非常明顯,守住巴比倫省的人,必須是劉巍和劉逸兩人中的一人。但劉巍和劉逸都是有心爭奪帝位的人,誰也不肯退讓半步,故兩人各自不表態。
劉協淡淡一笑,他也不想現在就決定,隻要他們不互相推薦鎮守巴比倫省的人就算好了,至少兄弟之間情誼尚在,彼此之爭也還算君子之爭。
複又與劉梓和劉平道:“你們也不用擔心,天下之大,必有你二人可去之地,決計不是一州之地那麽簡單。定能讓你們各展所學。”
劉梓和劉平大喜,兩人爭奪帝位之誌在劉逸和劉巍地鋒芒下早已收斂,故劉協提出巴比倫省的時候,兩人都是急忙爭搶,雖然沒有得到巴比倫省的管轄權,可既然父皇有其他安排,兩人倒也寬慰良多。
實際上,就劉協而言,劉梓和劉平的個性和能力早就定下了該去之地。劉梓應該去戰爭劇烈,但幅員遼闊之地,尤其是大量騎兵作戰才是他地喜好;劉平的能力雖弱,但沒有大的缺陷,而且勤奮善勞,應該去戰爭較少,環境優越,但需要花大力氣安心治理的地方;難以定奪的是劉巍和劉逸,這兩個皇子之間的爭奪也是最劇烈的。能力可謂不相上下,而真正能夠完全從這裏學到所有知識體係的,應該隻能有一個人,其他一人和劉梓、劉平都學的少一點。
從耶路撒冷回到蘇格拉底之後,劉協開始正式講授更深的知識,以《治國論》為根本。從治國治事。治軍用兵,識人用人開始細細講授。涉及管籌、組織、財經、駕馭、教育、醫療、兵法、政治、地理、物理、天文、生物等二十多門學科,甚至對軍備、騎兵和水軍地發展方向都有詳細論述,將自己平生所學都慢慢傳授給他們四人,伊籍列席旁聽做記,根據劉協所講的課程編撰成《治國注釋》。
四位皇子在太學別院學習多年,對各個學科都有所涉及,但劉協所講的比太學別院授課的院士們更實用,甚至更係統更深入,整個講授時間長達半年,幾乎每日都有三個時辰用來授課。
劉協授課之後,各皇子則從劉協那裏得到詔令,各自去忙自己負責的事情,次日,劉協再根據他們完成情況進行點評,皇子們負責的範圍越來越廣,幾乎每個人都能涉及到巴比倫省管轄和軍隊治理的各個方麵
在有一定成績之後,劉協又將道、法、儒和希臘、猶太各家思想的起源和發展曆程統一辯證的對比講解,點評各家思想地優劣,將自己對治國之策和思想進行細致地講解,對大漢帝國目前的權利分配構架也仔細進行點評,告訴四位皇子為何要進行這些改革。
對於中華文明的本源和治國,劉協是著重講解,對於未來,劉協則提出了薄稅、重商、穩農、深工(深化推廣手工業和工業)、強民、廣學(廣設學府、推廣教育)、精軍、健民、廉政、分權、道統、法德(法德同治)十二個籠統的觀點,根據十二個觀點,繼續各自延伸開去,每個觀點背後都有十餘個具體的應對之策,伊籍根據這些論述編成了《帝國十二觀》。
關於大漢帝國的未來,劉協告訴他們,大漢帝國要想久存於世,就必須穩步開拓,每個皇子和其後裔承擔不同的責任,將整個大漢帝國支撐起來。
未來的大漢帝國將擁有本國的京、冀、並、驪、燕(鮮卑)、胡、金(金山向東北地漠北草原)、西、涼、藏、雍、豫、兗、青、徐、揚、廣、交、蜀、昆、梁、荊、瀛、安、泰、興、遼、福(今緬甸,仰光城為治所)二十八個州為帝國的根本,無論發生任何情況,這二十八個州堅決不能脫離帝國,失一州皆為滅國之跡象。
甘寧省(澳洲)、巴比倫省、圖蘭省、錫比爾省和此外一個省為帝國最主要的外部開拓對象,是帝國維持大國的基石,波斯王國、印度王國、安加佛陀王國、貴霜王國為帝國四大邦聯王國。是阻擋羅馬包括歐洲地域內國家向大漢帝國爭奪主要利益地堅牆。
二十八個州,五個省和四大邦聯王國就是大漢帝國立足世界的根本,中央帝國掌控二十八個州和四個邦聯王國,五個省自己管理自己,可以決定向外開拓。但不得違反中央帝國簽訂地最高同盟協定,除此之外,五省自己負責軍事、政治和經濟。
中央帝國依靠國子策在國內二十八州進行人口平衡控製,一旦人口基數過多。影響經濟發展基礎,人口開始向五省進行遷移,五省則根據需求進行對外開拓,大漢帝國自身則不再進行大規模地對外軍事開拓,可以通過在五省駐紮的商軍和遠征軍,根據帝國經濟情況,配合五省進行開拓,主要開拓形式由海外貿易和和平移民,進一步深化內部治理,使大漢帝國二十八州人口知識水平更高。科技水平更先進,國力更強,百姓更富。
劉協幾乎用了一年地時間才和四個皇子講完這些內容,讓他們了解他們父親這些年辛苦建立的大漢帝國,並清楚地明白帝國的命運和他們是極為關切的,他們每個人都身負著不同地責任,隻有每個人承擔不同的責職,帝國才有可能更加富強。
再次入冬的時候,淩統急報上奏劉協。埃及省和突尼省已經收複,兩省官員正式向馬克西米努斯宣誓效忠,而大漢遠征軍也得到一萬三千培連特白銀和一萬六千培連特黃金的補償,良馬三萬匹,牲畜五萬餘,傭工十一萬兩千餘,糧一千兩百萬石,且亞曆山大圖書所有藏書,總計三十八萬六千三百餘卷已經劃歸為大漢帝國的戰利品。各戰利品和補償,明年開春就將運回蘇格拉底城。劉協將來函交付四位皇子,問道:“這場戰爭收益如何?”
劉梓搶先道:“財富足可抵大漢帝國半年稅收,收獲不可不稱巨!”
劉協微微點頭,剛要補充,劉逸答道:“三十八萬六千卷書籍更加重要。此乃整個羅馬帝國包括這片幾千年曆史的結晶!”
劉巍也答道:“書卷更重要。錢可從它國再得,而這些書籍卻隻能從亞曆山大圖書館得到!”
劉協笑道:“有了這筆錢。巴比倫省的建設就不再需要大漢帝國中央支持,甚至還有大量支援西域的西寧道工程,廣洛道工程也完全有能力進行開工。可有了這些書籍,這些書籍運到大漢之後,太學府進行審定,然後選其中精華,在大漢帝國內部推廣,並和國內學術形成互相彌補,對大漢帝國未來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事情是大漢帝國將獲得一個機會去守衛人類文明過程中地所有光輝曆程和這些曆程的記錄載體,朕以為這才是最重要的!”
“亞曆山大圖書館是亞曆山大大帝所建,這位大帝建設此館的目的就是收集全世界的書,實現世界知識總匯的夢想,可以說這麽多年來,每一位帝王都會毫不猶豫的花盡全力去搜集不同的書籍,隻要得到這些藏書,西方世界地各種文明和各種知識都可以迅速吸納,他們幾千年來的智慧就藏在這裏,朕打算在蘇格拉底進行謄寫,形成三個副本,一份副本留在蘇格拉底城,一份副本回到亞曆山大圖書館,最後一份副本留在大漢帝國的天京城太學府,原本則統一運到中央帝國的襄陽城,大漢帝國各種書籍原本也運到襄陽城,襄陽以後要定為永不戰之城,若是有一天大漢帝國衰敗了,帝國為了保護襄陽城,即使死光所有人也再所不惜,堅決不能讓蠻族進入襄陽城一步,你們要明白,知識比一個帝國更重要,要讓你們管轄的子民都明白知識的力量,信仰知識和科學是我們大漢帝國的根本!”
在亞曆山大大帝建立亞曆山大圖書館之後,和此後曆代帝王共同努力,通過各種正當不正當的手段,亞曆山大圖書館迅速成為人類早期曆史上最偉大的圖書館:擁有公元前9世紀古希臘著名詩人荷馬地全部詩稿,並首次在圖書館複製和譯成拉丁文字;藏有包括《幾何原本》在內的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裏得的許多真跡原件;早在公元前270年就提出了哥白尼太陽和地球理論的古希臘天文學家阿裏斯托芬的關於日心說的理論著作;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歐裏庇得斯、埃斯庫羅斯和索福克勒斯地手稿真跡;古希臘醫師、有西方醫學奠基人之稱地希波克拉底的許多著述手稿;第一本希臘文《聖經》舊約摩西五經地譯稿;對醫學也有貢獻的古希臘哲學科學家亞裏士多德和學者阿基米得等均有著作手跡留此。此外,當時古埃及人及托勒密時期許多的哲學、詩歌、文學、醫學、宗教、倫理和其它科學均有大批著述收藏於此。極盛時據說館藏各類手稿逾50萬卷(紙草卷)。
另外,由於四方學者紛紛雲集此地,古希臘地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和詩人的埃拉托色尼,古希臘文獻學家亞裏斯塔克等不少曆史名人都曾出任過亞曆山大圖書館的館長。而諸如哲學家埃奈西德穆,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得等睿智聖賢也均在此或講學,或求學,使圖書館享有“世界上最好的學校”的美名,並在整個地中海世界傳播文明長達200至800年。
劉協相信,得到亞曆山大圖書館的藏書之後,大漢帝國的知識體係將更加完整,當然在和埃及人解釋的時候,淩統表示隻是在蘇格拉底進行謄寫,抄寫之後還會歸還給埃及人,但劉協隻把這些當作一個善意的謊言,羅馬帝國對於這些知識的重視程度已經越來越低,對於這些腐朽的一代人而言,他們已經沒有能力保衛這些財富,大漢帝國必須承擔這個更艱巨的任務,永遠保管整個世界的文明記錄,這些知識能夠以文本形式長期流傳下去,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很多年後,歐洲的戰亂和伊斯蘭教的攻占,使得這些知識最終消失在人世間,出於對知識和古代文明的崇拜,劉協對伊斯蘭教的那種怨恨是無以複加。
伊斯蘭的先知穆罕默德在統一埃及的時候,曾經說過非常惡毒的一句話:如果與我們傳授的教義內容一致,那它們就無存在的必要;如果與教義不一致,那就更該毀掉。因為他這句名言,偉大的亞曆山大圖書館,收藏了歐、亞、非各個時代文明記錄載體的圖書館就這樣被毀於一旦,為了燒毀這些書籍,在亞曆山大整整燃燒了六個月的褻瀆之火,在中國曆史上以玩火燒阿房宮和燒洛陽城的項羽和董卓,在這位“偉大”的先知麵前,簡直就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尊重知識和曆史的人,就算被世人說成不尊重的知識分子的秦始皇又哪裏有資格和這位“偉大的先知”相提並論。
劉協每次想起這句話,就不明白為什麽這樣的人可以稱得上先知兩個字,藐視人類文化遺產的任何人都是應該遭受詛咒的,事實上,劉協認為滅種性質的屠殺都沒有這種形跡更值得人類去指責。
不過這一切都將不存在了,劉協不會讓伊斯蘭教誕生,也不會這些知識被毀掉,大漢帝國從此之後,將承擔一個新的責任永久保衛人類文明的遺產。
為了這個目的,大漢帝國永遠都不可以衰落,至少不要被攻到襄陽城,襄陽城就是大漢帝國的底線,為了讓後人了解這些知識和人類曾經的輝煌,大漢帝國即使死光所有人,都不應該讓敵人走到襄陽城前。
一步都不可以!
偉大的民族、國家必然有一個偉大的使命,必然要因為他的能力承擔這個世界最艱巨的任務,劉協深深的相信,隻有今天的大漢帝國和民族才能承擔這個偉大而沉重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