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挖塘子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老槐樹下,王石微眯著眼躺在躺椅上,恬淡閑適。
“莊子他老人家都辨別不清真與幻,我cāo那份閑心幹嘛?既來之則安之。這裏的天是那麽的藍,空氣是那麽的新鮮,山清水秀,鄉人淳樸,比之那高樓密布、鋼鐵叢生、人情冷漠、爾虞我詐的時代好了不止一萬倍...”
來到這個時代已經三月有餘,孑然一身的他到現在才算有個安樂窩。
這院子是從老村正手裏買下來的,據老村正說,還是他祖父那個時候修建的。這幾十年來,大漢朝時局動蕩,老村正家起起落落,家境慢慢破敗,加上家裏又人丁不旺,全家都住在祖屋裏,這院子也就廢棄了。
原本老裏正要把院子送給王石的,但王石卻不願。
為啥呀?
老裏正家太窮了。
應該說整個王家村都窮的叮當響。
村人們盡都黃皮寡瘦,渾身上下沒二兩肉。才四十多歲的裏正看起來像七十歲一樣,還要稱個‘老’字。王石心中不忍,心想再怎麽的也不能虧了這收留他的恩人。
為了獲得啟動資金,王石客串了一把江洋大盜,把幾十裏外廉縣的大戶們俱都光顧了一次,待得荷包鼓囊囊的,這才心滿意足。
手裏有錢,心頭不慌。手頭充盈的王石付了老裏正家二十吊買院子的錢,又置辦家具,請村人修葺院牆,等等一係列事兒下來,花費不小。
既然安了家,自然就不能還死皮賴臉的在村正家混吃混喝,要自力更生。於是王石又花了大價錢從村人們手中買下了挨著自己院子的十畝地。
正值chūn耕,便又馬不停蹄侍弄田地,翻地播種鋤草施肥。本想請人幫忙,但村人們也要忙著播種,隻好自己動手,昏天黑地忙碌了接近一個月,到今天才算閑了下來。
“恩,還要挖個池塘,開條水渠...煩!”王石嘟囔了兩聲,還是決定休息兩天再說。
和煦的微風吹得老槐樹颯颯作響,清淡的槐花香讓人心曠神怡,一股子倦意席卷心頭,王石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不一會兒竟打起鼾來。
“石頭,石頭在家嗎?”
周公家的大小姐正要脫衣解帶,哈喇子都快流出來的王石被這聲音驚醒了。
“誰呀?”砸吧砸吧嘴,一把抹掉嘴角的口水,王石起身,一邊揉著朦朧睡眼,一邊往門口走去。
打開門一看,原來是王大牛。
王大牛是老村正的兒子,還不滿三十,卻一臉的風霜,眼角都有了皺紋。他身量極高,怕不有一米八幾,身架寬大,但卻皮包骨頭。
“哦,大牛哥哇,啥事兒?”王石打了個哈欠。
“嗬,還睡覺呢,就你小子悠閑。”王大牛笑嗬嗬的道:“前些rì子你不是說要挖池子,開溝渠嗎?我看大家夥兒手頭的事兒了都忙完了,就過來問問,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王石一聽,聳了聳肩,臉上露出一個無奈的笑容:“得,還想休息兩天呢...那這樣,大牛哥你去跟大家夥兒說,今天上午就算了,下午開工,工具自備,工錢跟以前一樣。還有,跟嫂子和嬸兒說一聲,來幫我掌管廚房。”
“好嘞!”大牛臉上露出舒心的笑容,小跑著走了。
這荒僻無比的王家村,一年到頭也難得見到幾個銅子兒,也就是王石這大戶舍得花費,所以大家夥都惦記著呢。
王石也不關院門,轉身往側屋走去。
按照一貫的習俗,請人幫忙,得負責吃喝。前陣子買的糧食還剩下不少,這不用費心。但下飯菜還得去準備準備。
不一會兒,王石走出側屋,手裏提著鴨蛋粗細的大鐵叉,腰間纏了幾圈拇指粗的麻繩,關了院兒門,往後山而去。
這王家村隸屬北地郡,在廉縣西約莫六十裏的山坳子裏。村子背後就是賀蘭山,村旁還有一條大河流過,端的是依山傍水。
王大牛回了家,先跟老村正說了這事兒,又給媳婦、老娘提了醒,這才往村口走去。
村口有棵大棗樹,也不曉得哪年栽種的,兩個人牽著手都合抱不過來。棗樹枝葉繁茂,樹冠極大,遮掩了好大一片,大河也從棗樹下流過,水汽彌漫,很是清爽。
正是村裏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這時候,大棗樹下已經聚集了四五十號人,都是村裏的青壯。
見大牛來了,大家夥兒都湧上前,七嘴八舌的問了起來。
“大牛,事兒成了沒?”
“成了成了。”
“哈哈,俺們就知道,大牛出馬,一個頂倆!”
大家夥兒都笑了起來,心情都放鬆了。
大牛看著這一張張喜笑顏開的臉,心中不免有些唏噓。定了定心神,又道:“老規矩,工具自備,工錢照舊,今天下午未時(1到3點)開工。”
“好嘞!”村人們吆喝起來,呼啦啦幾個呼吸走了個幹淨。
還是巳時,離開工還有兩個時辰,王大牛也不急,回了家,準備好了工具,眼瞅著午時將過,吃了塊麵餅打底,一大家子這才一道往王石家而去。
老遠的,王大牛一家就看見王石正在開鎖,準備進屋。腳邊放在一大堆事物。
老村正仔細一看,眼睛不由得一亮:“好家夥,今天有口福了。”
王石開了門,轉頭就看見了老村正一家,連忙迎了上去。
“老叔,嬸兒,都來啦。”
王石笑嗬嗬的,摸了摸王大牛的兒子山娃子的頭,引著一家子,走到門邊,一把提起鐵叉。
鐵叉一頭拴著隻大野豬,另一頭是一摞山雞兔子,正是王石這兩個時辰進山的收獲。
“嗬,好家夥,這東西怕不有三四百斤!”老村正伸手彈了彈野豬的耳朵,看著王石,眼中閃過一絲驚奇:“有本事!”
這可不是老村正亂誇王石。
先不說這三四百斤的大野豬有多厲害,單單那根純鐵打造的大鐵叉,至少就有五十斤重。鐵叉兩頭擔了幾百斤的獵物,王石僅一隻手提著,還能與他們一家輕鬆說笑,可見王石力氣有多大。
“嗬嗬,”王石含混道:“天生有把蠻力,不算啥。”
老村正笑嗬嗬的,看出來王石不想說這個,便扯開話題,道:“有些年頭沒吃過野豬肉了,今天老頭子當大廚,給你們露兩手,免得說我老人家吃白食。”
“看你老說的...”
進了院子,把一幹獵物交給了老村正料理,王石便扛著一把鐵鍁和大牛從側門出了院子,來到地裏。
王石拄著鐵鍁,指著院子旁這塊空地,對王大牛說道:“就是這塊,估摸著有三四畝地。其他的都種了糧食蔬菜,專門留下這塊,就準備挖個塘子。”
“這麽大?”大牛皺了皺眉:“要挖多深?”
“一丈。”王石答道。
“這工程不小。”王大牛道:“村兒裏五十幾戶人家,青壯最多六七十人,加緊幹,至少也要半月才能完工。”
王石心裏早有計較,點了點頭,笑道:“除了塘子,還要挖一條溝渠。”
說著,王石伸手指著從院子另一側流經的大河,道:“從河裏引一條渠,穿過後院,注入這邊塘子。然後從塘子右上角那邊開道口子,引水繞那麽一圈,從另一邊回到塘子,這才算完。”
按照王石的說法,這溝渠分兩段。一段引水,從大河到塘子。一段灌溉,從塘子右上角開始,繞著其餘的田地圍上一圈,最後回到塘子裏。
“恩,這水溝六尺寬就夠了,至於深度嘛,也六尺。”
王大牛聽完,吸了口氣:“不比挖塘子耗時短。”
兩人說著往地裏走去,走走停停,用鐵鍁做了不少記號。
直直花了半個時辰,兩人才做完標記,一道回了院子。
這時候,村人們六七十號青壯已經基本到齊了。
王石放下鐵鍁,笑嗬嗬的跟村人們聊了幾句,承諾包吃喝,工錢當天結算,便把其他的事兒一股腦兒交給了王大牛。不管什麽事,交給專業人士來做總要好些,王大牛作為村裏的泥瓦匠,肯定要比王石專業,所以王石也不打算指手畫腳。
村人們得了王石承諾,心情高漲,各自扛了工具,跟王大牛下地開工幹活去了。
雖然事兒交給了大牛,但王石也不是閑著啥都不幹。他還要為後續的事兒做準備。
塘子挖好了,要用青石圍一圈,固住坎子上的泥土。當然,用磚也行,但這個時代還沒有燒磚的行當,即便王石知道怎麽做,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建磚窯,燒磚要用的炭,都是很麻煩的事。
而且這時代煤炭還沒開始被廣泛使用,連燒製瓷器基本上都是用木炭。要燒製幾萬、十幾萬塊磚所耗費的木炭可不在少數。如果想要買,恐怕還找不到賣家。北地郡雖然在後世被稱為塞上江南,但這個年代的北地人口稀疏,這些年又戰亂連連,根本就沒有人幹賣炭的營生。
而要自己燒炭,卻又是個麻煩事。須得先上山砍了木材,伐成塊狀,再通過一係列手段燒製成炭,才能用來燒磚。
想來想去,王石隻好把這問題丟給老村正。
老村正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兩人合計了一下,隻得分一批人就著後山石場取些石料來用。
打定了主意,王石也不耽擱,又下地裏和大牛商量了一下,分出二十個人,到石場叮叮當當幹起活來。
石場就在王石家土地旁側,是一片光禿禿的山坡,這一側已經被開了道大口子,像是被咬了一口的模樣,往年裏村裏需求的石頭都是從這裏開采的。
因為距離很近,又是斜坡,所以開采的石頭很容易就能弄到塘子裏——隻須搭上兩排平行的圓木,讓石頭從圓木上滑下來即可,費不了太大的力氣。
時間走得飛快,做完這些,已經到了酉時中,也就是下午六點多的樣子。王石抬頭看了看天sè,吆喝道:“大家夥兒收工了,準備吃飯啦!”
村人們應了聲,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先到河邊洗去一臉塵泥,這才進了王石家院子。
院子很寬敞,十幾張八仙桌擺的整整齊齊。
這時代,從貴族到貧民,吃飯用的是案,就是很矮的小桌子。吃飯的時候跪著吃,這讓王石很不習慣,所以早就自製了桌椅板凳。這裏已經是第二次拿出來用了,第一次還是當初請村人幫忙修葺院子的時候,所以大家夥兒已經不覺得驚奇——畢竟嘛,自家也已經效仿王石,用起了這種新式的家具。
桌上已經盛滿了菜,一股子香味飄蕩開來,一群人肚子都咕咕叫了起來。大家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哈哈大笑著上了桌子,準備吃飯。
這時候王石抱著一大蒸子麥飯從廚房裏出來,放在地上,招呼道:“大家夥別客氣,敞開了吃,管飽!”
村人們自然不會客氣,各自打了飯,咽著口水動起了筷子,嘩啦啦,整個院子裏都火熱起來,大家夥吃的是不亦樂乎,連喊過癮。
可惜有肉無酒,平添了一絲遺憾。
這也沒辦法,這年頭,口糧都不夠,誰還敢用來釀酒?取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