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觀滄海(一)4/6
出孤竹城,向東南行,約三十裏,有碣石山,主峰峭拔挺立。
劉闖陪同孫靜登上街市上,眺望蒼茫大海。
荀諶和諸葛瑾的談判非常順利,雙方各有算計,所以商談起來也都盡量克製。在會商三日之後,劉闖接到書信,言黃承彥相召。見談判進展順利,劉闖索性邀請孫靜前往孤竹城。
因為許攸已經傳來佳音……
不過,劉闖也知道,此去孤竹城並不簡單。
黃承彥突然相召,必然和諸葛亮的事情有關聯。本來,劉闖是真不想摻和進去,可是又一想,覺得以黃承彥那牲口脾氣,恐怕諸葛亮還真搞不定。思來想去,他最終決定走上一遭。
孫靜早就聽說過孤竹城,但更讓他感興趣的,卻是位於石臼坨的船塢。
據說,劉闖的海船都是在那裏製造,他也想過去看看,見識一下遼東新式海船究竟是如何製造。
對此,劉闖並沒有反對。
孫靜打得什麽主意,劉闖當然清楚。
隻是這石臼坨工坊的性質,早在建安六年便發生變化。
龍骨海船的生產,以及大型床弩的研發成功,使得劉闖意識到把船塢繼續安置在石臼坨,難保會為有心人覺察。當時,劉闖趁著官渡之戰橫掃幽州,實際上已經得罪了袁紹。而袁紹在官渡之戰雖然失敗,可實力猶存。兩邊相比之下,劉闖遠遠不是袁紹的對手……此外,石臼坨船塢位於遼西。袁紹如果想要找他麻煩。隻要從渤海郡出擊。沿海岸線可輕而易舉攻擊劉闖。
如此巨大的破綻。劉闖怎可能露出來?
這石臼坨船塢裏麵,包含著劉闖的所有心血,他是萬萬不能被別人察覺。
在和鄭玄、荀諶等人商議之後,劉闖最終決定,將石臼坨船塢的主體,從孤竹城這邊撤離。
劉闖把工坊和船塢秘密前往遝氏。
早在建安五年初,劉闖就著手安排在遝氏老鐵山秘密修建了一座工坊。
而遝氏,聚集了許多工匠。
當時整個遼東的匠人。幾乎都在這裏,後來還有劉闖從三韓擄掠而來的工匠,以及當年從中原為躲避戰火,逃到朝鮮半島的工匠。這老鐵山,也就是後世的旅順港所在。隻不過在東漢末年,這裏還是一片荒涼。作為一個天然不凍港,劉闖當然清楚旅順在後世的重要地位。
所以,把他船塢和工坊遷至老鐵山後,便正式置旅大縣,拜周奇為旅大長。
周奇。是胡昭的學生,陸渾山人氏。山民出身,沒有任何背景……胡昭曾多次向劉闖推薦周奇,劉闖也暗中考核過此人。論才幹,周奇可為一郡太守。但想要一下子獲得重用,並非易事。
劉闖也是等待了很久,才找到這麽一個機會給予周奇安排。
他本身也熟悉機關製造之術,又跟隨崔州平做過一段時間的工坊管理,經驗非常豐富……
旅大苦寒,兼之荒涼。
崔州平肯定是不願意跑來這種地方就職。
這也給了周奇機會,於是走馬上任,同時還兼任黃閣主簿之職。
而石臼坨船塢,依舊保持原貌。但它的作用,已經從建造轉變為單純的加工。老鐵山船塢和工坊所需要的零配件一個各種原材料,都是由石臼坨工坊進行加工,而後送往老鐵山船塢建造。待主體工作完成之後,再把床弩、海船送回石臼坨船塢,進行後期加工的工藝。
比如,架設拍竿。
比如,安置弩炮……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更進一步加強保密工作,同時也能夠保證工坊的製式工藝。
不過對外界,石臼坨工坊依舊是劉闖的生產基地……雖然它從性質上已經轉變為研發和加工,卻無人知曉。
劉闖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甚至許多石臼坨工坊的匠人,都不清楚其中的變化。
孫靜想要探查工藝,也隻能看一個大概。
劉闖為展現出他的誠意,非常大方的派人隨同孫靜進入工坊。
然則,其最為核心的技術,孫靜根本無法發現。比如龍骨技術,比如複合弓技術……孫靜走馬觀花看到的大都是成品以及零配件。可即便是這樣,也讓孫靜感到震驚,收獲良多。
至於更為隱秘的科研技術,孫靜就更難發現。
因為那些研發技術,都藏於南山書院之中,並且有邴原黃承彥親自管理。
在劉闖的調解下,黃承彥最終沒有責怪諸葛亮。當然,這也和這個時代,三妻四妾的習俗有關。黃月英雖然心裏麵不太舒服,但畢竟和諸葛亮成親多年,這感情很深厚,也不舍放棄。
特別是劉闖建議,諸葛亮從女兒下手。
更建議讓孫尚香和諸葛亮的女兒多一些接觸,以獲取黃月英的好感。
諸葛亮這次雖然有些狼狽,但最終還是渡過了難關。至於他在黃月英麵前做了什麽樣的保證?劉闖不得而知。不過經此一事之後,劉闖敏銳的覺察到,諸葛亮此前還存有的幾分紈絝浮誇之氣,已蕩然無存。再見到諸葛亮的時候,劉闖感受更多的,是一種平和中正的大氣。
調解諸葛亮的家事,隻是捎帶。
劉闖陪同孫靜參觀了石臼坨工坊後,一行人便登上碣石山。
麵對蒼茫大海,劉闖不禁心生豪邁之情。
孫靜突然笑道:“前次皇叔在軍都山烽火台,曾做‘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之詞句,靜敬佩不已。
今見大海蒼茫,卻不知皇叔可有感懷?”
在來到幽州之前,孫靜心裏還帶著些許傲氣。
自古以來,這幽州便是苦寒荒蕪之所。江東雖然也不甚繁華。但在世人心中卻遠勝幽州……
可是來到幽州之後。孫靜才感受到了不尋常處。
在劉闖的治理下,幽州顯然和孫靜想像中的苦寒之所大有不同。
僅僅是那座燕京城,其規模或許比不得洛陽長安那些個大城,卻隱隱透出一種君臨天下之氣勢。
相比之下,吳郡的格局實在是太小了!
隻是孫靜還是希望能扳回一局,故而笑著向劉闖邀詩。
劉闖一怔,旋即道:“我就問孫中郎才學過人,詩詞歌賦無所不通。又怎敢獻醜?”
“誒,皇叔詩詞,靈動非凡,我實敬佩。
今與諸公同遊碣石山,不如由我拋磚引玉,獻醜一回?”
“願聞佳作。”
孫靜沉吟片刻,便朗朗吟唱。
他的詩詞,頗得楚辭之精髓,深得離騷三昧。
孫靜吟罷,便看向了劉闖。
劉闖也清楚。這個時候他絕不能露怯。
碣石山……
劉闖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笑道:“聞孫中郎詩句。果然不凡。
我所學不多,便和一首,請諸公指正。”
鄭玄身體不太好,所以沒有陪同劉闖前來。但胡昭、孔融、邴原等孤竹城南山書院的名士,卻隨同劉闖出遊。除此之外,尚有諸葛亮、盧毓、陳群作陪,這小小碣石山上可謂人才濟濟。
隻是,這些人從未聽過劉闖詩賦。
便是諸葛亮,也隻聽過劉闖那首《山坡羊》。雖詩句寓意頗深,但在諸葛亮看來,卻不登大雅之堂。也難過,山坡羊屬元曲,詩盡詞生,詞盡曲生。此時唐詩尚未興起,建安文風也方有雛形,哪怕是宋詞都無法在這個時代得到尊重,更何況那近乎於俚曲一般的元曲呢?
至於胡昭等人,則是好奇不已。
方才孫靜說‘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詩句時,令人感受到一種撲麵而來的新意。
隻是,從未聽劉闖詩賦,眾人頓感好奇。
劉闖有幾斤幾兩,別人不清楚,胡昭等人最明白。
他幼時蒙難,並未得到很好的教育,哪怕是劉陶留下的文獻,也是在鄭玄督促下讀完。不過,劉闖喜歡讀書,他們倒是知道。《十三經注疏》編撰出來的時候,劉闖的確是認真讀過。
但是……
海風,強猛。
拂動劉闖身上衣袍獵獵。
他向前走上一步,遠眺蒼茫大海。
就在眾人有些不耐煩的時候,忽聽他開口頌道:“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春風和麗,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這是曆史上,曹操北征烏桓之前,途徑遼西時,登山觀海所作。
原詩裏,是秋風蕭瑟。
劉闖差一點就脫口而出。如果他真這樣詠頌出來,勢必會被人懷疑抄襲。好在他反應不慢,在關鍵之時,改了詩詞,便為春風和麗。從整體而言,這首詩詞的格調和氣魄並未受到影響。
想要壓住孫靜的楚辭,劉闖隻能用這首曹操的《觀滄海》。
左右曹操也不可能再北征烏桓,更不可能東臨碣石,也不會再有這首詩詞。如果讓這首詩詞就這麽從曆史的長河中消失,劉闖也確實不忍。所以在反複思忖之後,決定將這首詩剽竊過來。
丈人,不是我想要剽竊,實在是你也不可能再做出這樣詩詞來。
與其白白的浪費,倒不如成全一番你的女婿……左右都是一家人,相信你老人家必不會見怪。
劉闖詩畢,仰麵成四十五度角目視蒼穹。
海浪突然變得洶湧激烈起來,拍擊在礁岩上,發出轟隆巨響,雖立於碣石山上,仍清晰可聞。
曹氏父子,是建安文風的倡導者。
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曹操作出的詩詞自然非同凡響,令周遭眾人,一時間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