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指婚風波
最後的最後,自然,乾隆答應了。於是,維娜暫時安全了。泉甄被乾隆記住了。太後老佛爺生氣了。嚴嬤嬤差點受罰了。泉甄被禁足了。含香和蒙丹這對亡命鴛鴦沒人管了。小燕子和夏紫薇、永琪被關在宗人府的大牢裏了,福爾康將要被賜死了……夏風煦煦,一切是多麽的美好,正如含香初來京城時,那春光明媚的生機盎然。
慈寧宮。太後和藹可親的臉色,若是讓其他人看到了,還不瞪大了眼珠子,碎了一地的玻璃眼鏡!
當然,也許是因為,皇帝已經答應賜婚了!給誰?自然是皇後的養女蘭馨格格,和太後身邊的晴格格!
本來皇後給蘭馨看中的,是那個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名揚後宮的,十二歲“捉白狐放白狐”的,仁慈良善的貝勒,富察皓禎!可是,一聽到自己的未來額駙,居然是那個碩王府的世子、外麵人稱貝勒的富察皓禎時,蘭馨幾乎是立刻出口拒絕!
皇後還有些不太滿意,本來嘛,這個時代的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況她再怎麽落魄,也還是大清現在的皇後,一國之母!自己給她選的婚事,她居然不同意?什麽時候,一向溫順乖巧的蘭格格,居然會有違抗皇後懿旨的膽子了?
可是,當蘭馨將當日出宮的一些情況,和後來乾隆派人跟蹤得來的情報稟明之後,皇後卻是慶幸不已了。好在消息還沒有外露,好在賜婚的旨意還沒下,不然,她豈不是將蘭馨陷入了火坑?碩王府?皓禎貝勒?好大的狗膽!居然敢如此輕視皇家格格,居然敢如此無視大清禮法!他將大清的顏麵置於何處,將大清皇室的顏麵置於何處!他真以為,皇家的格格還真是任他挑揀的大白菜?那日在選武過程中表現得如此積極,卻居然骨子裏是這麽個混賬東西!
與一個歌女勾勾搭搭也就算了,居然還是一個孝期的歌女?倆人當街擁吻?格格還未指婚,他居然就先包養外室,天天廝混?什麽叫“公主不接受吟霜,就別進我碩王府的門!”這個人真是愚蠢又自大的無可救藥!
更可惡的是,那個碩王府福晉雪如,明明氣衝衝的跑去帽兒胡同(不好意思,月忘記是哪個胡同了,就隨便選一個用用,不影響看文,表怪偶哦!),找那個不知廉恥的不孝歌女算賬,結果算著算著,倒把人接回碩王府了,還一副愛護之至的樣子,居然,還讓這個孝期與男人無媒苟合的下賤歌女。懷了她兒子的孩子!
真真欺人太甚,完全無視皇室顏麵,簡直是給皇上甩了個耳光,也狠狠的給了蘭馨一巴掌!——不知道是那個狗奴才,居然在指婚之前,就到處宣揚,皇上要把蘭馨指給這個富察皓禎!這還怎麽得了?蘭馨還沒嫁過去呢,碩王府一家居然就敢如此欺上瞞下,大逆不道,若是蘭馨嫁過去了,豈不是完全的受罪!
不過,還好還好,總算,還有挽回的餘地。待此次過後,誰得益最大,就可以看出,誰是幕後黑手了!先是突然出現的,所謂的“捉白狐放白狐”美名遠揚;接著是選武過程中嶄露頭角(當然,這隻是部分人的認為。大家低著頭的時候,可沒看到乾隆的臉色變化,而很有魄力、抬頭挺胸、鼻孔朝天的皓禎貝勒,自然是從來不會看臉色的……所以就……);然後還未指婚就滿城謠言,碩王府世子皓禎將是蘭馨額駙……
一環一環,環環相扣,布局之人,心思慎密,若非此事針對的不是自己,或者自己還真要讚一聲不錯!可是現在嘛……哼!打了皇上的臉,以皇上的性格,會輕易放過她嗎?誰都知道,皇上的愛麵子程度,哪個人敢這般給他難堪,不說滅九族,讓他/她生不如死還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經過N次失敗過後,終於在某奸詐太後的苦心指點下,明白過來的皇後,打算看好戲了。也許,借刀殺人,是個不錯的計策!特別是,這把刀,還是皇上!
皇後在這邊先是氣急敗壞,隨後優哉遊哉,太後那邊卻不太平。
本來嘛,說要給晴兒賜婚,太後再怎麽不滿意晴兒,可是到底是陪了自己那麽些年的小丫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太後決心,要給晴兒找一個好婆家。在後宮中傳了N遍,終於傳到了老佛爺口中的富察皓禎,聽著倒是挺合老佛爺的心意的,可惜,皇後已經預定好了(現在皇後還沒來得及告訴她自己變卦的事兒呢!所以太後她老人家,一時間也被這風言風語迷惑了,以為真是個好的,心裏還有些可惜。)
於是選了又選,終於定下了,皇上身邊這些年的得力近衛,海蘭察(這位海蘭察,相信愛看反瓊瑤文的各位親們,都清楚是啥米人,月這裏就不細說了,嘻嘻……)。正與晴兒說時,晴兒卻不肯答應。非要鬧著陪老佛爺一輩子,又說什麽青燈古佛,度過一生,可把太後氣得夠嗆!
她這是神馬意思,難道跟著自個兒還是委屈了她不成?難道給她找個好婆家是在要她的命不成?難道她這樣為她好,還是薄待了她不成?這個晴兒,看來還真是沒得救了,被那兩個混賬格格帶壞的無可救藥了!一想到那兩個不著調的東西,太後心中的殺氣更盛了。
終於,在桂嬤嬤的提示下,老佛爺想到了一種可能,一種,被那兩個民間格格完全帶壞、傳染的毛病——私定終身!於是,在老佛爺的逼問下,晴兒吐露了實情,那就是,晴兒對一個人一見鍾情了!一個宮外的江湖人,與小燕子紫薇來往密切,身份極為可疑的男人!就是那唯一的一次跟隨皇上出宮,正好碰見了那個男人
晴兒滿目憧憬,說起他的簫,他的劍,他的詩情才華,他的器宇軒昂,他的錚錚傲骨,他的文武雙全,他的瀟灑俠氣,他的曆經滄桑,他的……聽的太後眼睛越瞪越大,滿目的難以置信!這……這……這還是她的晴兒嗎?那個自小跟在自己身邊長大,飽讀詩書、知書達理、高貴溫順、乖巧懂事的晴格格?是她的教育太失敗了,還是那兩個民間格格真像容嬤嬤說的那樣,會妖術,晴兒已經被她們作法迷住了心智?
太後下定了決心,晴兒,絕對不可能去嫁一個江湖人,除非她不再是格格,不再是她身邊的晴兒,晴格格!除了那些所謂禮法規矩的約束之外,最重要的是,嫁給他,晴兒是不可能幸福的!
從進入皇宮、進入慈寧宮的時候開始,她就是錦衣玉食、皇寵隆恩的待遇,怎會知道普通百姓生活的艱辛困難?出門是轎子抬著,走路穿的是花盆底鞋,餓了有人送膳食,渴了有人倒水,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有那樣需要她操心?要她去跟一個江湖人浪跡天涯,饑不飽餐,穿不保暖,吃了上頓沒下頓,江湖仇殺時時上門,衣食住行事事操心,她哪裏受得了?
太後打定了主意,心裏也決定,親事辦的越早越好,免得夜長夢多。
而太後今兒個高興的是:皇後突然說,她不選富察皓禎了!她正準備去跟皇帝說說,讓他把富察皓禎配給晴兒時,皇帝突然下了旨意,甚至還沒問過她!聖旨的內容是賜婚,但是,賜婚的結果卻與她之前跟他商量的不同!(她之前選的是海蘭察,還沒來得及去跟他說要改成皓禎呢!)晴兒配的是富察·皓禎,蘭馨配的是多拉爾·海蘭察!
雖然結果是太後所需要的,可是其中的來龍去脈,卻讓太後鳳顏大怒!皇帝前一天晚上,歇在延禧宮!晴兒與令妃交好!令妃與皇後的明爭暗鬥!蘭馨是皇後的養女!賜婚前的無數謠言!還有可靠的人提供的消息:令妃與福倫夫人接觸過,而福倫夫人跟碩王福晉接觸過!還有……一切的一切,串連在一起,太後這個在後宮裏呆了那麽多年的人,怎麽可能推斷不出這其中所蘊含的信息?!
令妃的觸角,伸得太長了!看來,那件事,要盡快了!
作者有話要說:晴兒和蘭馨,終於要解決了,而大逃亡,也要開始了···
PS:海蘭察資料
海蘭察(?~1793)
中國清代乾隆時將領。滿洲鑲黃旗人。多拉爾氏。勇敢善戰。乾隆二十年(1755)隨軍入準噶爾,平阿睦爾撒納的叛亂。因功升任頭等侍衛大臣。三十二年,作為清軍先鋒入緬甸作戰。三十三年再度出師,屢建戰功。三十六年入大小金川(今四川大、小金川流域),平小金川。又從福康安平大金川。四十六年,甘肅、青海回族、撒拉族發動起義,海蘭察隨軍前往鎮壓。乾隆末年,台灣爆發林爽文起義。清廷派福康安進兵台灣,海蘭察在福康安帳下任參讚大臣。五十三年俘林爽文,解往北京。另一起義領袖莊大田亦被福康安、海蘭察俘殺。五十五年,廓爾喀(今尼泊爾)侵擾西藏,入日喀則。次年,海蘭察隨福康安入藏,敗廓爾喀兵,迫使廓爾喀請和。海蘭察深得福康安賞識,福康安屢任大帥,均以海蘭察為參讚大臣。封爵至一等超勇公。
乾隆朝名將海蘭察
鄂溫克人有這麽一句話,“清朝的武是鄂溫克人.文是達斡爾人”。海蘭察就是清盛世時期鄂溫克族的著名將領,杜拉爾哈拉。“海蘭察”的意思是“海拉爾的森林”,這個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相傳有一年,大清朝曾派出欽差大臣趕赴海拉爾地區視察。有一天夜間該大臣帶領手下巡視時,忽然傳來了嬰兒響亮的啼哭聲。他們認為不遠處一定有新生命降生了,於是巡聲找去。可是萬萬沒有想到,他們在森林中走了很久,仍然沒有看到住戶,而嬰兒的啼哭聲卻還在繼續著。這一奇怪的現象令他們非常驚詫,大臣下令繼續尋找,就這樣,他們在林子裏大約走出了三、四裏的路程,才終於發現一所亮著燈光的木屋,而那個奇怪嬰兒的啼哭聲也正是從這個小木屋裏傳出來的。 出於好奇,欽差大臣拜訪了這戶人家,發現是一位鄂溫克婦女剛剛生下來一個男嬰。這個小家夥除了皮膚黝黑和大嗓門以外,和普通的嬰兒並沒有什麽區別。嬰兒的父母對突然拜訪的朝廷貴客非常尊重,希望他們能給孩子起一個名字,大臣認為這個孩子的哭聲居然會傳出三、四裏地,肯定將來會有不平凡的經曆,再加上他們是在海拉爾的森林中找到了這個神奇的孩子,遂為之取名“海蘭察”,意思就是“海拉爾的森林”。
海蘭察從小為人放牧、趕車。在海拉爾一家商號當牧工時,起初主人對他很不信任,時常監視他,有一天主人見到一隻黑熊睡在他牧放的畜群旁邊,非常奇怪,聯想起自從海蘭察來當牧工,牲畜從無丟失,就覺得這一定是個不平凡的人,從此刮目相看。乾隆二十年(1755年),他作為一名馬甲從征準噶爾,開始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外國殖民者侵略我國邊疆進行不懈的鬥爭。
清康熙年間,準噶爾蒙古部上層貴族噶爾丹等勾結沙俄侵略者在青海、西藏等地製造分裂、多次發動叛亂,嚴重影響著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清朝廷多次派兵加以鎮壓,這場戰爭也一直延續到乾隆帝執政時期,而海蘭察正是在乾隆年間的1755-1758年參加了平滅準噶爾叛亂的戰鬥,並屢建奇功。其中海蘭察以少勝多,獨自擒獲敵將巴雅爾的故事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
據說當時海蘭察正在山中砍木頭時與巴雅爾不期而遇,隨即掄斧上馬與之展開大戰。巴雅爾顯然不是海蘭察的對手,幾十個回合下來,巴雅爾體力漸漸不支,隨時有被砍於馬下的危險,為了保全生命,巴雅爾被迫下馬歸降,並割下一角衣襟給海蘭察作為憑證。
戰爭結束以後,全軍將士論功行賞,很多人都說巴雅爾是自己擒獲的,並為此爭執不休,而海蘭察卻什麽都沒說。由於爭執不下,上級便下令讓巴雅爾自己到軍營裏去認,結果認出海蘭察來。那些高級將領很不服氣,紛紛讓海蘭察拿出證據來,於是海蘭察把割下的那一角衣襟拿了出來,眾人皆啞口無言。
“是金子總會發光”,經過這件事以後,海蘭察的勇猛無敵以及謙遜正直的人品得到了上級的賞識,他不僅得到了獎賞,還很快就被提升為頭等侍衛。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割據勢力的戰役中,由於海蘭察帶領鄂溫克士兵攻取險阻碉卡,奮力超眾,升為協領,乾隆賞他銀三百兩。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海蘭察督率官兵去台灣作戰,鼓勇直進,三日破鹿耳港。五十三年(1788年)七月,乾隆皇帝賜海蘭察宴。五十四年(1789年)二月,海蘭察由領侍衛大臣,升為正白旗蒙古都統。五十六年(1791年)廓爾喀人侵入西藏,應班禪、**喇嘛的請求,海蘭察奉命率領鄂溫克勁旅由青海進藏征剿侵略者。第二年(1792年)五月,把入侵的廓爾喀軍隊全部逐出國境,廓爾喀王認罪乞和,立誓以後永不侵犯邊境。乾隆皇帝又一次嘉獎了海蘭察,並在同年九月將海蘭察由二等公爵,晉升為一等公爵。可惜從西藏得勝回京後,海蘭察因南征北戰身上多處受傷,不久便病故在家中。當時清軍的將領如在家中病故,一般不能入昭忠祠,但乾隆“念伊軍營效力多年,身曾受傷”,格外加恩,使海蘭察入昭忠祠,以都統銜的待遇為他舉行葬禮。據曆史記載,他在清軍中的武功曾四次被列入紫光閣禦功臣的繪像之列,在台灣和黑龍江都曾專為他修過祠堂。他的兒子安祿,與其父很相似,在戰陣中能奮不顧身,是鄂溫克族第一個在皇宮中當侍衛的人。嘉慶四年(1799年),安祿出征新疆陣亡,清政府特賞銀一千兩治喪,並與其父同樣入昭忠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