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微服私訪 一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安排清查工作的目的,也不是沒問題非得揪出問題來,這不符合實事求是的原則,有這種膽量和能力的領導幹部也不多,不能否認有事實存在,可也不是大範圍出現的。
因為這項工作的實施,國家電視台的記者專門采訪了馮光海書記和王鴻軒省長,而且也得到了政治中心常務委員會首長們的充分肯定,這是利國利民的戰略決策,對於提升省委省政府的形象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讓常委們覺得很奇怪的是,做出這個清查違規辦公場所建築的決定,並推動落實工作的主要負責人高建彬,卻沒有接受媒體的采訪。甚至整個過程中連臉麵都不露,仿佛這件事情和他沒有任何的關聯,他就是站在旁邊看熱鬧的,主要的功勞都是兩位大老板的,可是後來才發現,這位領導的心思太縝密了。
關北市委書記曾宏祥,周末在常務副省長董海亮家裏做客,發自內心的感歎說道:“高書記的這步棋,走的也太高明了,這個人的思維和心胸真是可怕,開始的時候頂著壓力逆水而上,可有榮譽到來的時候卻主動避讓。本來王省長對這件事情還有些抱怨,認為會給省委省政府的形象帶來被動,出了這麽多的問題,處理了這麽多的幹部,上級首長會怎麽看待領導班子的工作?”
董海亮笑著說道:“可現在就大不相同了,自從因為這個事情得到了首長們的表揚,國家電視台做了專訪。馮書記和王省長像是吃了興奮劑一般。全身精力充沛的很。後續的工作根本不用高書記來做。他們盯得比高書記還厲害,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兩個人居然還開了個碰頭會,討論實施的細節,我還從來沒有發現他們也能有這麽一致的時候,奇跡啊!”
曾宏祥說道:“馮書記再有幾年就要退下去了,在位的時候得到了榮譽和首長們的肯定,得到人民群眾的讚賞。就是退的時候也沒有遺憾,要的是名聲。王省長看好了書記的職務,想要競爭就必須有成績,特別是高層的看法和支持,高書記的舉措正好打蛇打七寸,掐住了兩人的脈,不由得他們不乖乖的順著這條路走下去。說白了,明知道是個局也得往裏跳,跳的心甘情願,擋不住這樣的誘惑。”
董海亮說道:“問題就在這裏。高書記來到陽西省才多久,滿打滿算三個多月吧?說句不敬的話。一個人能有多大的能量,他就是連副省級領導幹部們還沒有認全呢,更別說是廳級幹部了。”
接著說道:“常委會的話語權雖然有,可工作實施起來需要各地市和省直機關單位的配合,在這方麵,他是不可能和根深蒂固的兩位老板相提並論的,所以高書記的辦法就是要借力借勢,工作不一定非要他自己來幹,隻要目的結果達到了他的要求,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曾宏祥滿臉苦笑的說道:“這次慶樺市出現了那麽多的空缺,原本常委們都以為是一次好機會,不算市委書記有四個常委的名額,誰曾想,省委組織部已經把名單擬定好了,都是從處級幹部綜合考評優秀人員中選拔的。”
董海亮點了點頭說道:“我一直以為處級幹部綜合考評,是省委組織部自己搞的活動,主要起到的是激勵作用,是一種榮譽,沒有想到背後還有這麽深的用意。高書記是為全省的副廳級領導幹部調整預備的,這下他的權威性徹底得到了體現,目標就是沒有背景有能力也能當官,不出現這次的事情,大部分人都不相信,可是有這樣的例子擺著,不由得人不信。”
曾宏祥說道:“我聽說高書記準備到地市去調研,而且行程安排是絕對保密的,考察的地方都不知道他來,我也不知道是該輕鬆一點還是緊張一點。這可是微服私訪,我可不敢保證下麵沒有問題隱瞞不報,卻被高書記查出來,頂風作案的人,大有人在啊!”
董海亮說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地方上應付領導考察都總結出經驗來了,一篇文章做的花團錦簇的,要是按照他們的安排去看,想看到的一點都沒有,形勢一片大好。想要詢問當地的群眾,那是眾口一詞,一致表揚黨委和政府的功勞成績,牛皮都要吹破了,我曾經遇到過幾次這樣的事情,聽得我渾身起雞皮疙瘩!回來仔細一查,壓根不是那麽回事!”
曾宏祥笑道:“你這樣一說我也想起來了,我還沒有來關北市工作的時候,有一次我點名要到下麵的鄉鎮,視察村村通公路工程,結果到了一個村子,發現這條路有點不對,我乘坐的小轎車在路麵竟然壓了個小坑出來,當時我沒有說,後來派人調查我才知道,為了應付我的檢查,這個縣的交通局築路公司,連夜整平了路基鋪上了瀝青拌合物,下麵沒有灰土,也沒有凝固期,根本就扛不住多少重量,氣得我把分管的副縣長和交通局長全給免了。”
自從來到陽西省的那一天起,高建彬就有個心願,很想到各個地市去走走看看,聽一聽老百姓真實的聲音。坐在辦公室裏看文件,聽領導幹部的匯報,內容摻雜的水分太多了,不能及時的掌握第一手資料和動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樣時間一長,不利於對戰略決策性的工作做出合理的判斷。
以前是形勢不允許,常委會的局麵就夠他忙的,還有組織係統和公檢法係統的工作需要理順,省紀檢委的工作也要上心,現在總算是可以騰出手來搞調研了。
跟高建彬出來的人當然不能很多,人多了容易被人看破行蹤,不過好歹也是省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考察,為了工作需要,省委副秘書長劉旭華和省政法委副書記張思曼陪同考察,這兩位因為工作性質,不經常出現在電視等媒體,認識兩人的領導幹部其實很少,不是一個係統的就更少了。
高建彬自己更厲害,來的時間太短,再加上他也不和媒體打交道,不接受采訪,估計沒有多少老百姓見過他。再說,大部分的群眾怎麽可能關注省委副書記呢,換成是書記或者省長,也未必能認得出來。這種層麵的大領導,和大家的生活距離很遙遠,唯一的途徑就是看電視的新聞。
三個領導加上秘書宋博玉和潘楊,還有司機紀明偉,就組成了這個小小的調研組,開的是一輛很普通的別克商務車。為了他的安全考慮,省公安廳的常務副廳長李軍輝,特意派了一個小組的便衣警察,開著一輛關北市拍照的金杯麵包車跟在後麵。
省委組織部、省紀檢委和省政法委,各自派了專門的人員湊了一輛車,沒有事情絕對不出現,有命令來的時候,他們會第一時間協調部門的運作,比如發現什麽需要處理的事情,總不能高建彬自己來做吧?
這次調研第一站就是陽西省最為偏遠,經濟最為落後的秦江市,高建彬對太富裕的城市向來都放在最後考察。
六個多小時的車程才抵達秦江市,這麽長的時間坐車的人累的不行了,年輕人還能頂得住,可劉旭華和張思曼都是五十歲的人了,身體撐不住,中途不得不停車休息了兩次,在路邊找了個飯店吃了頓飯,好久沒有這麽長時間坐車了,高建彬自己也覺得累。
過了秦江市和銅台市的邊界,高建彬指著車外麵的景象說道:“這兩個地市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秦江市的農村狀況不容樂觀,總體的經濟發展緩慢,農業生產水平不高,農民的收入偏低。”
潘楊好奇的說道:“高書記,您還沒有下車去看呢,沒有做實際的對比,為什麽輕易就要下這樣的結論呢?”
高建彬笑著說道:“你沒有看過我的履曆吧?我就是以發展農業致富起家的,曾經創造過全國的百強鄉鎮,連這點情況都判斷不出來,我幹脆買塊豆腐撞死算了。”
車裏的人聽到這句話都笑了,高建彬繼續說道:“農民的收入怎麽樣,看村子的房子就能看出來,銅台市作為著名的富裕地市,有大量的礦產資源存在,財政收入充足了,對農業的補貼就高,加上工業化的發展,企業多打工的機會更多。農村收入高,房子很多都是蓋的二層樓,規劃的很整齊很漂亮。可秦江市的農村,別說是二層小樓,就是一磚到頂的磚瓦房都很少。”
然後說道:“農業生產水平的高低,要看田間種的是什麽作物,銅台市的農村有很多的蔬菜大棚,這是城市需求體係的原因,種菜要比糧食作物收入高。但是秦江市農村的地裏,隻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都沒有,糧食現在可不值錢,解決的隻是溫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