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100盒清涼油

||體驗更多快樂讀書功能

晚上在吃窯雞的時候,山陽市市委秘書長毛書慶的心裏在發笑。因為下午他剛剛在深圳市區的紅磨坊裏麵吃了雞,也就是與一位絕色的小姐上了床。

當吳天然去南澳的時候,毛書慶就帶著侯鳴放約了富士康的副總吳先生。

吳先生便請他們到紅磨坊裏去觀看豔舞。看了一會兒表演,吳總看到毛書慶的情緒比較高漲,便在這裏給毛書慶、侯鳴放,還有毛書慶的司機每人開了一間房,說是讓他們休息。其實,吳總給他們每人安排了一位小姐。

吳總還先到毛書慶的房間裏陪他喝了一會兒茶,閑聊中,毛書慶聽到富士康正準備從k省的龍騰煤礦去挖一個叫張偉的電焊高手。吳總說,張偉如果能到富士康來工作,年薪至少可以拿到100萬。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毛書慶就在想,一個普通的電焊工人,為何會打動富士康高層的神經呢?

在和那位自稱台灣妹的小姐快活後,毛書慶他們就匆匆趕到了南澳鎮。

這天晚上在飯桌上,當吳天然他們在一起吃著海膽和窯雞時,毛書慶就提起了富士康集團想到k省挖人的事。

這件事引起了吳天然的重視,他給方致遠說,你讓市委辦的同誌們在家裏查一查這個電焊工人張偉的事,明天一早用傳真把材料傳到酒店來。

辦公室的效率是讓人放心的,第二天8點剛過,有關張偉的材料就從山陽傳到南澳。

吳天然一看,這份材料顯然是用通訊報導的形式來介紹的。

這是焊接行業一次高規格的聚會——全國焊接協會成立十周年慶賀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八方人才薈萃,九州能手雲集。會議登記冊職務職稱一欄裏,隨便看去,都是高級工程師、教授,隻有一個人的名字後麵大方清晰地填寫著“工人”二字,就是這個唯一的工人,在會議結束不久,接到通知,其論文榮獲“全國十佳”。

這位工人就是張偉。

接下來的兩年裏,他又成功研製出“選礦用耐磨彎頭”和“選礦用耐磨閥門”,1995年獲得國家兩項專利,後一項被中國專利局評為中國最新、高、精2000項專利技術之一,榮獲“當代專利科技成就博覽會”銀獎。

一位普通工人二十八年如一日,無私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並以對知識和技術的執著追求,由一個沒畢業的中學生,成長為中國產業工人中出類拔革的“專家型工人”、“工人身份的專家”。他就是k省龍騰煤業集團小田莊選煤廠管工班班長張偉。

要於好工作,就得掌握過硬技術。

1970年17歲的張偉初中沒畢業就進了原山陰市礦務局小田莊選煤廠,當上了一名電焊工。一次,領導派他和幾個機電工去安裝一台皮帶秤,需要在角鋼上焊幾個螺絲帽。對焊接技術還一知半解的張偉,不是把螺絲帽燒壞,就是焊上一碰就掉。幾個等得不耐煩的機電工開玩笑地奚落他:你也叫電焊工,連這麽簡單的活都焊不上。一句話羞得張法滿臉通紅。

張偉憋足勁要爭回這口氣。當時,山陰市礦務局已經是全國知名度很高的企業,滿腔豪情要在這裏奉獻青春的張偉,深深感到了學技術的重要。父親早亡,母親鼓勵他:人生在世,得有一手真本事,才能有所作為。

焊接在企業應用廣泛,頭戴焊工帽,手拿焊槍,是宣傳品上常見的工人形象,但是電焊這個活兒,當張偉下決心掌握時,才發現這門看似隻是實用的*作技術,其實涉及到物理、化學、數學等多門學科,是個心到手才能到的行當。

“我的運氣好,”張偉說,當時山陰市的“焊接大王”林留根師傅就在選煤廠。小張偉成了他的影子,白天認真琢磨師傅的每個動作,苦練基本功,晚上借來高中課本,一冊一冊自學。

最難辦的是電焊專業書,那時的書店裏根本找不到,張偉四處搜尋,終於從一個老工程師那弄到一本。他如獲至寶,熬了幾個通宵,硬是一字一句全部抄了下來。至今,他的書箱裏還有二十多冊這樣的“手抄本”。通過一段時間的苦讀,邊學邊練,隨著案頭學習筆記本的高高爆起,那杆原先不聽話的焊槍慢慢被“馴服”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偉的焊接技術在全廠30多名電焊工中拔了尖。

幾年後,在山陰市組織的首屆青年工人技術大比武中,張偉以魔術般的“絕活兒”技壓群雄。1984年,他以精湛的焊接技能,被吸收為全國焊接協會會員,並當選為山陰市焊接協會副秘書長。

1985年,張偉被廠裏選送到西安交大機械焊接專業進行為期一年半的進修學習。為了跟上班裏的學習進度,張偉不得不“笨鳥先飛”,多受苦累。在他的書包裏,天天裝著搪瓷碗和一把調羹,為的是從教室到食堂“兩點一線”省時間。早上從宿舍出來,深夜才回去。有時累得實在睜不開眼睛,就用清涼油“刺激”一下。一年時間裏,他用去了100多盒清涼油,修完了大學本科焊接專業四年的13門課程,門門成績優良。

1986年,張偉又回到了他工作過的小田莊選煤廠,如虎添翼,焊接技術快步長進,幾年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山煤集團職工總醫院為給一位患者的腫瘤注射藥物,急用200毫米的注射針頭。張偉聞訊趕來,*起焊槍,轉眼功夫,3根長70毫米的細針頭“變”成了一根完美無缺的長針頭。圍觀的人群驚歎不已。

這些年,張偉在焊接領域的成就用碩果累累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1990年,他的論文獲“全國十佳論文獎”;1991年、1993年連獲兩項發明專利。

張偉說,小田莊選煤廠是我的“家”,為工廠的興旺和發展,出力流汗,是很自然的事情。

大學學成歸來的張偉,科技知識給他裝上了金色的漢翼。與此同時,工廠等待他的,是一副副沉甸甸的擔子。

管工班曆來是田選的“老大難”,成立15年來,換了11任班長。1987年元月,第十二任班長提出辭職。廠領導任命張偉擔任管工班第十三任班長。把為工廠分憂解難視為己任的張偉毫不猶豫地接受了。

張偉是搞焊接的,搞管道是外行,要想帶領管工班搞好管道維修,就必須熟悉洗煤工藝流程。為此,他上午8時上班抓緊備料為檢修做準備,下午4時上班指揮檢修。

更換管道,熟悉選煤生產工藝的流程。夜裏回到家,還自學《管道安裝》、《機械製圖》、《閥門製造》等技術書籍,很快熟悉了管工業務,並和同誌們一起繪出了建廠以來第一套管道、閥門維修改更圖。

從80年代開始,張偉每年都有專業論文在省級以上的刊物上發表或學術會上交流,攻克的技術難關和取得的學術成果不計其數。“你最滿意的成果是哪一項?”每當他麵對這樣的提問,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最滿意的還是在企業做的那些事。”

張偉說的是心裏話,他的創造發明總是出現在企業最需要的時候。

選煤廠的突出特征是管道多,水、油、風管和輸送磁鐵礦粉的介質管,加起來長度超過50公裏。這種“重介質浮選聯合工藝流程”的管道泄露問題,在國際上都屬難題。小田莊選煤廠又是70年代用“大會戰”方式建起的,跑、冒、滴、漏現象嚴重,彎頭的地方往往是補丁摞補丁,有時焊補不及,幹脆用塑料袋纏,一個月下來,塑料袋就用了100多公斤。生產現場黑乎乎的煤泥水四處橫流,上班穿膠鞋才進得去車間,為管道停產維修更是家常便飯。

管道並不是他的強項,可他看到因此拖了全廠的後腿,心裏比誰都著急。白天,他一身煤水滿臉油汙帶著大夥搞檢修,晚上開始係統自學管道安裝、機械製圖、閥門製造知識,決心從根本上改變管道製約企業生產的現狀。不久,他就攻克了“帶油速焊法”。張偉當班長的11年裏,帶著大夥完成了100多項大中型工藝管道改造、安裝工程項目,全廠70%以上的管道改變了模樣,由於管道原因影響生產的時間由他接任時每月20多個小時,下降到現在的1小時,還創造出連續幾個月為零的好成績,每年直接增加經濟效益1000多萬元,同時節約了大量鋼材,降低了巨額原料能源消耗。

張偉練就的一手絕活,屢屢為社會解決難題。1994年,k省七屆全運會即將在山陰舉行的關口,焦化廠焦爐焦杆燒毀變形,麵臨全市煤氣停供,專門維修廠家也無能為力。張偉應邀出馬,采用高難度的“換腹板”工藝,使長30米、重10噸的龐大鋼鐵手臂重新運行;1986年5月,武漢鋼鐵公司進口設備配國產件的項目中,需要在500多公斤重的紫銅結晶器上,封死14個40多毫米的通道。紫銅本來是焊工的高難度工藝,況且是個大家夥。張偉詳細計算好參數,設計一個簡易地爐,在上千度高溫中作業,一次焊接成功,被專家稱為“填補國內傳統工藝焊接特大紫銅件的空白”。

11年裏,張偉帶領管工班,在正常進行管道閥門維修的同時,陸續完成了壓風機冷卻水管改造和舊油管路改造,徹底解決了嚴重汙染環境的問題;完成了068磁選機係統管道改造安裝、浮選灰分測試儀管道安裝調試等100多項大中型工藝管道的改造和安裝工程,改變了車間髒亂差的狀況。

張偉把工廠當作自己的家,主動搶活於,哪裏有危險,哪裏就有張偉的身影。

一次小田莊選煤廠四號油罐的管道裂了一條大縫,這條積滿油的油管和儲了十幾噸柴油的大油罐緊緊相連。

焊接時如果火花引爆油管,後果不堪設想。張偉仔細察看了現場,毅然接下了這個與死神打交道的任務。

他運用自己所學的焊接知識,製定了嚴密科學的焊接方案。弧光閃閃,焊條的電弧溫度高達3000多攝氏度,每點焊一下,油管裏都竄出一股火苗。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裂縫一點一點的彌合了。當張偉剛放下手裏的焊槍,在場的領導和同誌立刻歡呼著向他撲去。

張偉幹的都是最平凡的工作,但每於一個,都能幹出不平凡的成績。這些年來,他十幾次被省、市、礦務局授予各種榮譽和稱號,並先後榮獲全國勞動獎章和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張偉多次說,我的根在“龍煤”,事業在“田選”,技術屬於礦山,不能讓金錢地位把它叼走。

1992年,風光秀麗的新加坡,張偉隨山煤集團勞模代表團前去考察。當負責接待的一位先生知道了張偉的身份後,悄悄對他說,手工電弧焊這個職業在新加坡很吃香,待遇相當優厚,月薪至少可拿30000元人民幣。張偉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告訴他,我是一名技師,還是班長,指揮著50多名技術工人。對方一聽當即表示,如果你真有這麽大的本事,很快就能進入白領階層。望著對方熱情、渴望的目光,張偉開心地笑了。他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他以能夠為祖國爭光倍感驕傲和自豪。

其實,對張偉來說,不出國在國內跳槽,掙大錢的機會也有的是。張偉在深圳的一位朋友多次拉他“下海”去掙大錢;山陰市有家企業為“挖”張偉,專門組建了一個科研機構,等他赴任;還有一家企業多次高薪聘他去當廠長麵對這種種誘惑,張偉十分坦然:我的技術屬於礦山,不能讓金錢把它叼走,是小田莊選煤廠給了我技術,在企業需要我的時候,我怎能背它而去呢!

張偉的幾個細心的徒弟也做過一個統計,十幾年裏,他和外單位協作攻關20多項,為30多個單位解決了技術難題,創造經濟效益幾千萬元。令人欽佩的是,在為社會服務的時候,張偉所做的一切都是無償的,沒有接受過外單位一分錢!近幾年,小田莊選煤廠原煤吃不飽,精煤又積壓滯銷,效益滑坡。看到這些,張偉把他的兩項國家專利無償捐獻給廠裏使用3年,而自己一個月才拿六七百元的工資。

張偉的師兄們都知道,張偉的“絕活”從不保密,無私地奉行著“技術擴散”政策。張偉告訴記者:一個企業就像一座大廈,工人就是千百塊基石,基石不可靠,再好的大廈也會倒塌。這些年來,他先後帶過幾十個徒弟,隻要他會的技術,大家都掌握,幾乎都成了廠裏的技術骨幹,其中已有7名獲中級職稱,12名獲得初級職稱。前年山陰市舉行電焊工、管工技術比賽,他的6名徒弟包攬了兩個工種的前三名。

現在,山陰市煤礦集團已經重新組建為k省龍騰集團,但張偉至今還是個班長,壓根兒就沒有離開管工班位置的想法。他時常這樣說,當工人並不低人一等,關鍵是做一名什麽樣的工人。

看罷張偉的事跡,吳天然興奮得一拍桌子說,這樣的人才不僅要留住,我們還要大力宣傳。張偉可是我們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楷模!

吳天然當即與k省龍騰集團的老總杞憂天打了電話,杞憂天一聽是吳天然忙說,吳書記,你好,你好,有什麽指示?

我們知道,吳天然不僅是山陽市的市委書記,他還是k省的省委副書記。

吳天然說,杞總,你好!我想問一下,龍騰集團有個電焊高手叫張偉,你認識不認識?

杞憂天說,吳書記,他是我們集團的寶貝,我怎麽能不認識?

吳天然說,他現在是不是仍在一線,是一名普通的管道工?

杞憂天說,吳書記,我們集團也想把張偉安排到領導崗位上,可他不願離開一線。

吳天然說,好,我知道了。我現在是在外地,等我回去後,咱們好好研究一下這個張偉的宣傳和使用問題。

杞憂天說,好,好。吳書記,你說到我的心窩裏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推薦小說

官場教父

小說。

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官場教父VIP。閱讀精彩小說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