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匪夷所思
||體驗更多快樂讀書功能
離開德令哈後,一路植被的變化異常之快,能在此生存的隻是些極其抗旱的低矮植物,沙棗、駱駝刺……一團團的綠色散落在沙礫和巨石間,車就像一隻小甲殼蟲在茫茫的大戈壁上爬行。
遠處一個鹽湖漸漸映入眼簾,藍藍的湖水,沿岸就是白色的鹽灘,再外圍是青青的草地和蘆葦。那是小柴旦湖。接著遼闊的大柴旦湖也出現了,它的上空浮蕩著紫色的蜃氣。
大柴旦是盆地腹地中的一塊綠洲,滿目的楊樹像翡翠一般。當年這裏曾是勘探隊、石油大軍的基地,現在已是個繁榮的化工小鎮。據說這裏有全國最大的硼礦廠。
離開大柴旦折向南,去格爾木,做橫向的穿越。路在大小柴旦湖之間,左邊出現了幾座沙丘,有四五十米高,而遠處有些地方的沙已經漫過山腰。
山坡下是一望無際的黑褐色的淺淺的盆地,那就是著名的察爾汗鹽湖。
翻越海撥3817米的橡皮山之後,我們又開始了一路“走低”的旅程。一路西行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地界,遠遠的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便撞入了我們的眼睛――用一個多月溫習過入藏資料的我們異口同聲道:看,那就是鹽湖!
第一個被請進我們鏡頭的是茶卡鹽湖。茶卡鹽湖也叫茶卡,在藏語中,“茶卡”的意思為鹽池,也就是青鹽的海。
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橫亙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昆侖山支脈旺尕秀山之間,湖麵海拔3100米,東西長15.8公裏,南北寬9.2公裏,呈橢圓形,總麵積105平方公裏,相當於10個杭州西湖一樣大。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已有3000多年的開采史。茶卡鹽極易開采,人們隻要揭開十幾厘米的鹽蓋,就可以撈取到天然的結晶鹽。在鹽湖邊,一條因鏽跡而盡顯滄桑的鐵軌直通湖中,空闊遼遠的鹽湖上空則是白雲低垂,整個鹽湖猶如玉的世界。
第二個被我們“找到”的是察爾汗鹽湖。隻所以說“找到”,是因為在來之前我們就知道察爾汗鹽湖有一座著名的“萬丈鹽橋”。在青海省柴達木盆地,有一座神奇的長橋。建築材料是天然鹽殼,並且沒有一根橋墩或立柱;它懸浮在中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之上,長32公裏,約合10400丈,被稱為萬丈鹽橋。然而令我們汗顏的是,當我們向出租車司機打聽“萬丈鹽橋”在哪時,司機如同看外星人一般說:“你們剛剛不就是從鹽橋上過來的嗎?”
原來,萬丈鹽橋實際上就是一條用鹽在鹽湖上鋪成的長達32公裏的大道,它既無橋墩,又無欄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還是格爾木至敦煌公路的一段和青藏鐵路的一段。而且鹽橋的養護方法也十分奇特,每當“橋”麵出現坑凹時,養路工人隻需從近處的鹽蓋上取一些鹽粒填上去,然後舀一勺濃濃的鹵水往上一澆,不一會,坑凹處便會完好如初。
徐文清連忙打開景點簡介,向我匯報起來。萬丈鹽橋位於柴達木盆地南部察爾汗鹽湖之上。南距格爾木約60公裏,北距錫鐵山約30公裏,公路就像一座橋浮在鹵水上麵,鹽橋全長為32公裏,折合市製可達萬丈,橫跨整個察爾汗鹽湖,素稱“萬丈鹽橋”。它是舉世罕見的一種路橋,也是柴達木盆地的一大奇觀。”
真的,這個地方如果不是有人說明,我們外地人還真是看不出來。因為“萬丈鹽橋”並沒有橋的特征,既沒有橋墩,也沒有護欄,更沒有流水,就是橫貫於鹽堿地中的一條普通公路。但事實上,它是由“漂浮”在察爾汗鹽湖上的20厘米至30厘米厚的鹽蓋及10米至20米深的結晶鹽、晶間鹵水組成的。格爾木至敦煌公路貫通後,“萬丈鹽橋”成為柴達木盆地的一大奇觀。
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通車後,“萬丈鹽橋”出現了鐵路“姊妹橋”,而且鐵路“萬丈鹽橋”的長度比公路“鹽橋”更長,從其建造結構來講,也更具有“橋”的意義。
現在,從公路“鹽橋”上經過,遙望鐵路“鹽橋”,筆直的鐵路“鹽橋”具備了所有“橋”的特征:分別矗立於兩端的達布遜火車站和察爾汗火車站就像是兩座“橋頭堡”,兩邊蜿蜒而去的路軌自然地形成了“引橋”;而從鐵路“鹽橋”上望去,整修一新的公路“鹽橋”,則宛如一條漂浮在察爾汗鹽湖上的深色玉帶。
當我們站在萬丈鹽橋之上時,徐文清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眼前一條長長的並不平整的公路。這就是鹽橋?黑呼呼的,徐文清說我印象中的鹽可都是白的啊!鶯歌海的鹽田我見過,齊整整的鹽田曬著白花花的鹽。
一個書寫著“萬丈鹽橋”的標誌,讓她不得不確認了這就是有名的萬丈鹽橋。
一番解說後,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鹽橋是將鹽從鹽湖裏挖出來鋪上後,撒上水,用壓路機壓壓就行了。就有一點,不能下雨,一下雨這路就不能行駛了,光滑如冰麵。而這裏恰恰是常年不怎麽下雨。
察爾汗是蒙古語,意為“鹽澤”。它位於柴達木盆地的中央,麵積達5856多平方公裏,是我國最大的鹽湖。湖裏蘊藏著豐富的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等多種礦產資源,其中鹽可供全世界人口吃2000年。
徐文清驚歎道,乖乖,一個鹽湖,全世界可以吃2000年。為啥還有人會搶購鹽呢?
她又問我說:“師傅,這可是在鹽湖的上麵啊,怎麽敢建通公路和鐵路呢?結實嗎?”
我笑笑說:“徒兒,你要不放心可以試試嘛!”
她就一邊拉著我的手,一邊試探性地在鹽蓋上由輕到重地跺了起來。她見整個湖麵毫無反映,也就放心地蹦蹦跳跳起來。我倆手拉手走在鹽殼上,灰黑的鹽湖像是剛剛翻耕過的田地,腳用力踩下去,鹽殼卻是異常的堅硬。司機給我們講,要采鹽時,得用炸藥才能炸開這約二三十厘米厚的堅硬的鹽殼。萬丈鹽橋的養護方法很特別:通常是就地取材,將鹽蓋砸成碎塊,將碎塊灌注於大鹽塊之間的縫隙中,再澆灑鹵水使其結晶凝固,形成堅硬密實的外殼,汽車就能在上麵行駛了。科學的數據是,用含鹽量達20%至95%的鹽蓋凝固而成的路麵,抗壓強度可達每平方厘米7公斤至20公斤。
讓人驚奇的是鹽殼下麵是提煉鉀鹽的鹵水,深達20多米,鹵水下麵就是10米厚白花花的結晶鹽。
最不可思議的是,在結晶鹽的下麵是沙土形成的隔水板,板下居然是40多米深的淡水湖,是純淨的淡水。我們站在這黑黑的鹽殼上,深深地震撼於大自然的造化萬千。黑黑的土地上沒有綠草,清澈的湖水中沒有遊魚,藍藍的天空上沒有飛鳥,鹽湖一片寂靜。
我們從來沒見過這麽多的鹽啊!年產上百萬噸的察爾汗鉀肥廠邊上,就有一座高達百米的鹽山,挖掘機、推土機、載重卡車在穿梭忙碌著。
我們進入了鹽的世界,大片的鹽田、忙碌的鹽船、高高的鹽山、形似珊瑚的鹽花……據說還有鹽磚做的房子,這裏的空氣都帶著鹽味。徜徉在一望無際的鹽田中,天際的采鹽船就似神話中的魔方。
在鹽田裏的鹽,都是一粒粒的,走在上麵就像走在堅硬的沙灘上一樣。鹽灘上還滋生著形狀各異的鹽珊瑚。我們還見到了開采出來的巨大的鹽晶,水晶一般瑰麗。
眺望遠處,察爾汗鹽湖周圍地勢平坦,荒漠無邊,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蜃氣將視野邊緣虛化縹緲。在鹽湖有幸,你會看到變幻莫測的“海市蜃樓”。
萬丈鹽橋道寬路長,風光無限。鹽橋的兩端,東麵是一道道沙梁蜿蜒連綿,西側則是長滿蘆葦的鹽堿沼澤一望無際。鹽橋兩旁有鉀肥廠的廠房,宿舍,有溝壑一般的采礦點。與鹽橋平行的是舉世聞名的青藏鐵路,修建於鹽湖湖麵上的青藏鐵路,采用了打沙樁這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方法,從建築工人在鹽殼上首先鑽孔,然後將沙子灌注進去,厚厚的鹽殼依托幾千根沙樁承載起了長龍般的列車,一列列火車就這樣飛馳而過。
眾多有鹵水的鹽湖,在太陽光照射下呈現各種不同的顏色,有的湖水幹涸成幹鹽灘,地表呈堅硬的鹽殼,其上有各種式樣的鹽花,在強烈太陽光下,形成鹽灘幻境。湖水中或湖邊結晶形成色彩班斕的結晶鹽。按色調分有紅、黃、藍、紫、白各色俱全;按質分為鉀、鎂、鈉、鋰、硼等鹽類;按形態分有雪花、珍珠、粉條、蘑菇、鍾乳、玻璃、花環等式樣;從個體看有似珊瑚、寶塔、花朵、象牙、星座、寶石……,晶瑩透亮、千姿百態。其中的珍珠鹽被譽為鹽湖之王,宛如銀白色珍珠,晶瑩明潔。剛出土的玻璃鹽呈黃、橙、藍、粉紅、乳白等色。這些千姿百態結晶鹽體,是遊客饋贈親友或留作紀念的佳品。徐文清忙著收集了不少的鹽花和玻璃鹽,臨走的時候,因為太多,太重,隻得無奈地扔掉了一大部分。她搖了搖頭說:“可惜,太可惜了!”
察爾汗鹽湖周圍地勢平坦廣漠,風光特異。整個湖麵就象是一片剛剛耕耘過的陸地沃野,而上麵卻沒有一株青草。浩瀚無垠的湖麵,熱氣升騰,波光閃閃,好象是碧波萬項的海洋。
萬丈鹽橋由於路麵過於光滑,汽車開得太快,就會打滑翻車,所以,橋頭的木牌上限定最高時速不得超過每小時80公裏。“萬丈鹽橋”自1954年12月貫通後,一直沿用“平整鹽蓋、填塞鹽洞、鋪築鹽塊、晶鹽路基、灑澆鹵水”的獨特養護方法,並每天承載著2000輛次車輛的交通量。
在鹽路的兩側,相距幾百米就有一個鹽坑,坑底是濃度較高的鹵水,這是專為養護路麵用的。鹽遇水可以溶蝕,聰明的養路工人充分利用了鹽的這個特點,遇到鹽路出現坑坑窪窪的時候,道班工人就從湖麵挖起一塊塊鹽蓋鋪墊在路上,然後澆上鹵水使鹽蓋粉蝕,再經過南來北往的汽車碾壓,不平的路麵很快又平整如鏡了。
據司機給我們介紹,在察爾汗鹽湖上修公路那是前所未有的,32公裏寬的大鹽湖上寸草不長,別說人走過去有困難,就是鳥兒也不容易飛過去。公路從鹽湖上修過,是率領隊伍修建青藏公路的慕生忠將軍按照彭總的要求提出來的。1954年5月11日,青藏公路在格爾木正式破土動工,到12月15日,僅僅用了7個月零4天,千裏青藏公路就修通並正式通車了,這是新中國誕生後震驚中外的一次壯舉。而這支慕生忠將軍領導下的築路隊伍,在短時間內就修通了從青海西寧到西藏拉薩長2000公裏的青藏公路,總投資僅僅230萬元,全隊隻有一個工程師,沒有現代化裝備,全部家當是1200名由駝工轉為築路工的農民,還有3000多件笨重的鐵鍁、鎬頭、鋼纖、大錘之類的工具。
當年築路大軍一路劈荊斬棘,鏟坡填溝,闖進了察爾汗鹽湖,但是被溶洞區攔住了去路。
這裏硬硬的鹽蓋下麵,分布著無數上窄下寬的溶洞,溶洞是由於湖北部滲入地下淡水溶蝕岩鹽而形成的,形狀就象一個個大頭朝下的喇叭。用鋼釺向下一插,探不到底,鹵水至少有3米多深。要是汽車不小心栽進溶洞陷阱,有天大的本事也出不來。人們一籌莫展,鹽湖上既無石頭,又無沙土,拿什麽東西填平這些溶洞呢?齊天然拿著一根撬棍,東敲敲,西戳戳,竟然掀起一塊30多厘米厚的硬鹽蓋,這使他茅塞頓開,就地取鹽蓋不是也可以填平這些溶洞?絕路逢生,人們精神頭又來了,他們選擇了一段溶洞少的地帶,背來了一塊塊大鹽蓋,墊起了一條鹽蓋路基,汽車安全開過了一裏多寬的溶洞區。人們高興地喊叫:“我們勝利了!”這天晚上,他們露宿在鹽湖南岸,為歡慶這勝利的時刻,煮了一大鍋牛肉,每人倒上一大碗酒,劃拳猜令,舉杯暢飲,人們還唱起了家鄉小調,笑聲、歌聲、猜拳聲交織在一起,久久回蕩在空曠的鹽湖上。
齊天然帶領40多人,隻用了14天的時向就把600多公裏的敦格公路探通了。他們一到格爾木,立即打電報給正在青藏公路前沿工地指揮修路的慕生忠,報告了敦格公路修通的喜訊,這時青藏公路已經快修到拉薩,慕生忠接到敦格公路修通的消息後,真是喜上加喜,立即回電齊天然表示祝賀:“你們修通敦格公路,擴大了青藏公路的勝利,特予嘉獎。”
1957年12月9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見了慕生忠,詳細詢問了青藏公路和敦格公路的修建情況。暢談中,慕生忠談到敦格公路有31公裏建在察爾汗鹽湖上,人稱萬仗鹽橋。在開辟這段鹽湖公路和後來重新整修鹽湖公路時,有不少人持懷疑態度,一個外國專家曾質問慕生忠,鹽湖上怎麽能修公路!慕生忠反問他,你們國家有鹽湖公路嗎?他回答說沒有。慕生忠毫不客氣地說,你們既然沒有,那就向我們學習吧!也有人責怪慕生忠說,士壤中含鹽達到5%,修公路就要盡量避開,含鹽達到10%就不能修路,可不能違背科學蠻幹。慕生忠又反問道,如果含鹽量達到8090%能不能修路?含鹽量100%呢?我看可以修路。量變到質變嘛。
毛主席聽到這裏,高興地笑起來,稱讚慕生忠說:“你用辯證法解決了實際問題,你把哲學運用到工程上了。”午夜之後,主席還請慕生忠吃了頓味道鮮美的雞絲麵。
青藏公路在鹽湖上車是前無古人的,而青藏鐵路在鹽湖上延展,同樣是匪夷所思。公路、鐵路兩座萬丈鹽橋,均開創了人類築路史上的奇跡。
鐵路萬丈鹽橋,可是一座稀世罕見的鐵路大橋。在湖水中,有著5.7萬根擠密砂樁,如擎天玉柱,支撐著湖麵上的路基和鋼軌。
青藏鐵路穿越的察爾汗鹽湖,由於長年幹旱,鹽湖水分蒸發量大,湖麵凝結成一層20至30厘米厚的鹽蓋,而鹽蓋下麵的地質,極為複雜。據勘查探明,在鐵路通過鹽湖的32公裏區段內,就有8種不同的地質結構。由於受雨水和季節河的溶蝕,許多地段的鹽蓋下全是大小各異的溶洞,不要說修鐵路了,就是人在上麵走都很危險。更為可怕的是,鐵路還要經過一段5公裏長的粉細沙震動液化地帶。這種地質結構鬆軟,一受振動,立刻變成一片泥沼。然而,鐵路必須從這裏經過。
困難沒有嚇倒英雄的鐵道兵第七師(現中鐵第十七工程局)的官兵們。他們在科研部門的指導下,經過技術攻關,采取擠密砂樁和加密地層施工辦法,成功地征服了地下溶洞和粉細沙震動液化地帶。
工程艱難並不是唯一的困難,讓人難忍的還有鹽湖惡劣的自然環境。鹽湖坦蕩無垠,地上不長草,天上無飛鳥,風吹滿湖沙。在太陽的照射下,湖中高濃度的鹽堿氣體大量蒸發,一身新衣服,要不了多久,就被腐蝕得像紙一樣脆弱。由於長期受高濃度鹽堿氣體的熏蒸,官兵們頭暈、四肢無力、眼睛紅腫,身上長疥瘡、流黃水。
鹽湖裏的用水更是困難,要用汽車跑到50公裏外的格爾木去拉,真可謂滴水貴似油。
麵對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艱巨的工程任務,官兵們毫不退卻。大家隻有一個願望,那就是:“早一天完成青藏鐵路一期工程,造福祖國和人民”。他們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先後打下5.7萬根擠密砂樁,總進尺達13.5萬延長米,相當於15座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察爾汗鹽湖鐵路路基工程,受到當時國家建委的表揚,先後榮獲鐵道部優秀設計獎、鐵道部優質工程甲級獎、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和科技進步獎。鐵七師被人們譽為“高原築路雄師”。
建在察爾汗鹽湖的青海鉀肥廠,是我國唯一生產鉀肥的企業。過去我國所用的鉀肥,全部靠進口。青藏鐵路的西進,帶動了青海鉀肥廠的投產,改變了我國無鉀肥生產的曆史。目前沿著鐵路線,察爾汗鹽湖建起了30多個鉀肥生產企業。”
進入21世紀以來,從察爾汗鹽湖火車站每年發往全國各地的鉀肥都在百萬噸以上。
夠地球人吃2000年的食鹽,建在鹽蓋上的兩條萬丈鹽橋,在50年代那麽艱苦的條件下能修通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一期工程,真的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吳天放於2008年8月20日)H
第682章 匪夷所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推薦小說
官場教父
小說。
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官場教父VIP。閱讀精彩小說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