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經典理論與普遍規律

第一節 群眾之於政黨

1945年,在延安的窯洞裏,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袖毛澤東與民主人士黃炎培有過一次頗有曆史意義的談話,史稱“窯洞對”。黃炎培說:中國曆史上有一個從興旺到滅亡的周期律,每個朝代開頭都是好的,後來腐敗了,滅亡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他說,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隻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繼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曆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救。也有因為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於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幹部人才漸漸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複雜起來了,控製力不免薄弱了。一部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黃炎培希望中國共產黨能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個曆史周期律的支配。毛澤東欣然而自信地答道,中國共產黨人已經找到一條新路,能跳出這個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依靠群眾,就是發揚民主。隻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隻有人人起來負責,黨群關係密切了,才不會人亡政息。

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人們就一直在研究和關注黨與群眾的關係,探尋黨“跳出曆史周期律”的執政規律和黨建規律,尋求不斷改善黨群關係的途徑和措施。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無產階級政黨和群眾是一種魚水關係、血肉聯係,黨離不開群眾,群眾離不開黨。但是,黨離不開群眾是無條件的,黨來自群眾、植根群眾、服務群眾,並接受群眾選擇。而群眾離不開黨是有條件的,最根本的一條是黨必須具有先進性,必須能夠走在時代前列,必須能夠代表和實現群眾的利益。否則,即使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也會被群眾所拋棄。這已經不是什麽理論演繹和推理了,而是實實在在出現過的實際情況,並且可能還會繼續出現。

一、群眾是推動曆史發展的主體力量

“人民群眾”一詞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經典定義是指在曆史上起著推動作用的“大多數人”,這部分人在階級社會中處於被統治和被壓迫的地位,所以對應的應當是“統治階級或壓迫階級”。人民群眾(或群眾)的概念產生並且流行於革命年代,那時階級鬥爭是社會的主要矛盾,人民群眾是相對於落後階級或剝削階級而言的,是指一切起進步作用的階級,其中也包括一定曆史時期之內的某些剝削階級。在階級社會的不同曆史時期,它包括不同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切抗日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群眾的範圍;解放戰爭時期,一切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群眾的範圍。在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和平建設時期,人民當家作主,政黨依法治國,所有讚成、擁護和參加和平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也是所有合法公民,都屬於人民群眾的範疇。換句話說,在執政條件下,人民群眾應當是泛指一國的國家公民,也是國家公共權力的權利主體。

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政黨之所以離不開群眾,有三點主要的理論依據:一是曆史是群眾創造的;二是黨本身就是群眾的一個組成部分;三是群眾是黨奪取政權和長期執政的根本依靠。其中,曆史是群眾創造的,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一條基本原理,是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的理論來源,也是黨重視群眾基礎、倡導密切聯係群眾的出發點。

人民群眾的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人民群眾創造了社會的物質財富。物質生產實踐活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曆史前進的每一步都是在群眾勞動和生產實踐的基礎上取得的。人民群眾在適應和改造自然界的勞動中,發揮聰明才智,不斷積累生產經驗,改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而創造了人類社會的物質生活資料。如果沒有這些物質財富,就不能進行社會活動,也就不會出現社會進步。

人民群眾創造了社會的精神財富。人民群眾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一切精神財富的最初源泉,存在於群眾的生活和實踐之中,任何科學、文化、藝術都源於群眾的生產實踐和其他社會實踐。沒有群眾的實踐作基礎,就不可能有發達的科學技術和繁榮的文化藝術,就不可能有科學家、思想家、理論家、文學藝術家等的發明創造。科技的發明創造是在群眾生產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既反映了生產實踐的客觀需要,又是對生產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文化藝術源於群眾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不僅在於他們以自己豐富的生活和實踐提供了精神產品的原材料,而且在於他們對這些原材料進行了初步的加工,甚至直接創造出許多優秀的精神產品。群眾之中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傑出人

物是基於無數普通群眾基礎之上,通過加工、提煉和升華,從而創造出豐富的精神財富。

人民群眾是社會前進的基本推動力量。人民群眾是實現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曆史上每一場真正的革命運動,每一次推動社會進步的社會變革,不管領導階級是誰,群眾始終是主力軍,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向背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力量。共產黨執政之後進行的改革如同革命一樣,從實現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基本要求出發,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並對束縛生產力的生產關係進行調整和變革,從而使改革獲得廣泛的群眾支持和社會基礎。曆史上成功的革命或改革,群眾都是根本的推動力量和利益主體。一旦群眾實現自身利益的要求成為大勢所趨,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任何貌似強大的統治階級、任何貌似強大的所謂“強勢群體”、任何貌似強大的既得利益者,都會被摧枯拉朽。廣大群眾的願望終將代表時代的精神,體現曆史的主流,預示社會發展的方向。順應群眾的基本願望和要求,就是順應曆史發展的潮流,最終會勝利;而違背群眾的願望和要求,就是逆曆史潮流而動,注定要失敗。

二、政黨是隸屬於群眾的一個小部分

列寧簡明地闡述了群眾、階級、政黨和領袖三者之間的關係:群眾是劃分為階級的;在多數情況下,階級通常是由政黨來領導的;政黨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來擔任最重要職務而稱為領袖的人們所組成的比較穩定的集團來主持的。由此可見,黨是屬於群眾的一個小部分,在結構上是隸屬於群眾的,是群眾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廣義上講,曆史上領導群眾創造曆史的傑出人物及政黨領袖,也包括在群眾的概念之內。

現代政黨是人類社會進入資本主義時期後不同的利益群體、派別發展的產物。在利益群體和派別的博弈中,各個群體和派別意識到,在政治上組織起來,才能獲得優勢地位,這種政治集團或政治組織就是產生政黨的雛形。所以,政黨不過是某個政治群體或者說階級階層利益的政治代表,是某階級階層中最積極、最有組織、最自覺維護自己利益的一部分。因此,從政黨的產生來看,政黨本來就屬於它所代表的群體,輪流執政的議會政黨如此,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也是如此。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是工人階級的利益代表和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不是沒有階級屬性的“全民黨”,但是由於黨的屬性和特點,特別是由於長期執政的地位,決定了她又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一方麵,工人階級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它和其他被剝削階級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它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代表了整個社會的利益和發展要求,符合整個社會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麵,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一直執政到共產主義實現,階級、國家、政黨消亡。執政,既關乎民族大計,又關乎全民利益,長期執政的一麵決定了她必須代表中華民族和中國最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

正因為黨隸屬於群眾並代表群眾,因此,群眾是黨的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中國共產黨現有黨員八千多萬,黨的成員無一不是來自群眾。黨之所以能夠壯大,一方麵是由於黨緊緊依靠群眾,從群眾中獲取力量,同時,黨能夠從群眾中吸收優秀分子,吐故納新,補充新鮮血液,使得黨自身的力量借以壯大,黨的事業得以成功。另一方麵,群眾通過事實觀察,認定中國共產黨的確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黨的長期執政地位也成為吸引社會精英和優秀分子的重要因素,社會精英和優秀分子要想在公共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需要借助執政的平台。多黨輪流執政客觀上分散社會精英,而一黨長期執政更有利於“網聚”社會精英。因此,隻要群眾真心實意地擁護黨,隻要天下優秀人才積極地加入到黨的隊伍中來,隻要黨把成千上萬的群眾凝聚起來,隻要加入黨的隊伍中的優秀分子同心同德、永葆先進,黨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強大。

群眾不僅是黨的力量所在,也是黨的智慧的源泉。黨的曆屆領導人對此都有經典的論述。毛澤東曾經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和全黨同誌共同一起向群眾學習,繼續當一個小學生,這就是我的誌願”。鄧小平也說過,“隻有首先做群眾的學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眾的先生,並且隻有繼續做學生,才能繼續做先生”;“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講我的功績,一定要放在集體領導範圍內,絕不是一個人的腦筋裏就可以鑽出什麽新東西來,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我的功勞是把這些新事物概括起來,加以提倡。”江澤民和胡錦濤也多次強調,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認真總結群眾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創造的新經驗。總之,黨的執政能力取決於執政智慧,執政智慧的源泉無不來自群眾的智慧和實踐創造。離開群眾的智慧和實踐,黨的眼界和思路就會變得盲目而幼稚,

黨的理論和政策就會既沒有依據,又沒有受眾,更沒人真心擁護,即所謂“脫離實際、脫離群眾”。

三、群眾是黨奪取政權和執政的基石

陳毅元帥曾經講過一句名言,“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也是在這片革命老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都曾有過“紅嫂喂奶”的感人故事。一次戰役的勝利離不開群眾的鼎力支持,而全國革命的勝利以及政權的取得,更離不開全國人民的支持和推動。中國共產黨1921年建黨時隻有53名黨員,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奮鬥,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發展到448萬名。經過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洗禮,犧牲了數以百萬計的中華民族優秀兒女,最終革命取得成功。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打敗強大的日本侵略者,能夠用“小米加步槍”戰勝國民黨的“飛機加大炮”,建立新中國,取得執政地位,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這場以實現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和人民當家作主為目標的革命,得到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

截至2012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已超過8500萬,從人數上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執政60多年,這在世界政黨史上也是少有的成功範例。曆史證明:中國共產黨的成長壯大,得益於群眾的支持;取得今天這樣的執政地位,背後的強大後盾依然是群眾;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首先需要鞏固群眾基礎。新中國成立後,憑借著堅實而廣泛的群眾基礎,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三大運動,保證了國家的安全和政局的穩定;進行了穩定物價和統一財經的鬥爭,結束了之前數年禍害人民的通貨膨脹局麵,為安定人民生活,恢複和發展工農業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進行了反腐敗鬥爭,保證了黨在執政條件下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進行了三大改造,完成了生產關係的變革,在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所有這些,沒有一個強大的政權力量和最大多數群眾對政權的衷心擁護是辦不到的。此後,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長達20多年的曲折探索歲月裏,黨的指導思想出現了失誤,走了一些彎路,削弱了黨的群眾基礎。1978年以後30多年的改革開放,開創了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事業的新局麵,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黨群關係的基本麵大大得到改善,但在利益多元化、階級階層日益分化的時代,也麵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需要與時俱進地應對各種新的挑戰和課題。

四、群眾是黨實現理想和目標的依托

中國共產黨人是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論者。黨追求共產主義最高理想,追求解放工人階級和全體勞動者,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和訴求,而是自覺地認定自己是群眾在特定的曆史時期為完成特定的曆史任務的一種工具。但是,實現最低綱領是實現最高綱領的條件和基礎,二者是遞進的關係,實現“解放全人類、實現共產主義”的終極目標,隻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要經過很多曆史階段,在每一個階段,黨都要製定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體目標和行動綱領,走中國人民自願選擇的適合國情的道路,並得到群眾的認同和支持。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製定了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新民主主義政策,確定了明確的革命目標,得到中國絕大多數群眾的認同、支持、參與和推動,最終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黨製定了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政策,得到了中國絕大多數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包括一些民族工商界人士也參與進來,從而完成了“三大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進入社會主義建設階段,黨一方麵沿著正確的方向繼續探索;另一方麵黨的理論和實踐出現了重大失誤,不顧廣大群眾的利益和要求,要“十五年建成社會主義,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嚴重脫離實際,脫離群眾,最後留下深刻的教訓。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黨重新反思,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全麵撥亂反正,在理論上、政策上、行動上不斷與時俱進。在建設中力求立足於中國的基本國情,力求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力求符合科學精神和實際情況,製定出一係列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政策主張和措施,使群眾得到了實惠,看到了光明,激發出積極性,黨重新贏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建設偉大工程都得到較大發展。目前黨帶領廣大群眾正以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抓手,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努力實現中華民族新的偉大複興。總之,曆史反複彰顯,全中國人民事業的主體是最廣大群眾,他們的真心擁護、支持、參加和推進是事業成功的根本。黨的理想、目標、綱領、路線、方針、政策要始終同群眾的利益和要求相統一、相適應,黨的理念和主張越是符合群眾的根本利益和根本要求,就越有利於實現黨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