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佛緣

他用那低沉的聲音平靜地敘術著感悟人生的真理:

“每個人都擁有一次生命,沒有誰的生命比別人的更尊貴,也沒有誰的生命比別人的更卑賤。問題在於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生命的意義,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他又說: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矩他再說: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他還說:

燹“人生充滿無常,無常即苦。佛法告訴我們,生命的無常是無法回避的,我們應該麵對它、認識它、超越它。”

作者有話說:(有琳在這裏不是宣傳佛法,隻是情節的需要而引用了一些佛理。各位讀者請別見怪!”

麵無表情地靜坐在地上的董秀,她那暗淡無色的黑眸,漸漸地透出了一絲光亮,隻見她眸色微動閃動,靜靜地凝望著大樹下的清瘦老者。

他用那淡淡的語氣,平靜地說出這一段段解悟人生的真理,一字一句無孔不入地敲擊著董秀那無波的心靈,潛意識當中已淡淡地化解了她內心的死結。

董秀眼眸定定地看著前方,似乎透過那低沉平靜的老者之嗓音慢慢地看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個萬物似是平等、又萬物似是虛無的世界---------一個智者的世界。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老僧人有條理地向跟前的二十來個小和尚們講解完今日的佛法,一班小和尚站起身來向老師傅行了個禮後,正打算離開。

這時幾個小和尚才發現人群中多出一個陌生臉孔來,裏麵幾個年歲尚幼的孩童,較為頑皮,也不懼怕師傅尚在一旁看著,一班人團團圍住董秀好奇地追問:

“這兒是和尚靜坐的地方,施主怎麽來也坐在這兒?”

“這怎麽可以,施主都未剃度,是不是要來我們來恩寺剃度出家啊?”

幾個人圍著董秀打著轉,這些孩子畢竟年歲尚小,都是來恩自打小收養的門徒。

一部分人是養育不起孩子的父母割愛送上寺廟的,而一部分則是來恩寺的和尚外出化緣時所帶回來的無家可歸的孤兒。

這些孩子雖平日裏跟著老師傅學了不少佛理,但是畢竟年歲幼小,未能改那孩童心性,都對這個外來之人甚是好奇。

“好了,都回去吧,別打擾到人家施主!”那老和尚一出言,一班孩子們一哄而散,留下了董秀與那位老僧人對視而立著。

老僧人細細地打量著這眼前的董秀,特別留意看著她的眼眸,董秀亦不回避,靜靜的與他對視著,黑眸子坦蕩蕩的。

良久---------

老僧人向她行了個佛禮,並口中念念有詞:“阿彌陀佛!施主看來是我佛有緣人,如無不便,請施主隨老納而來!”

董秀隻覺得眼前的老僧人就似她的爹爹一般和藹可親,他那安慈的麵容讓人看著舒服,董秀對他這個提議自然不會拒絕,怔怔的就一聲不吭地跨步跟著老僧人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去。

華語第一言情小說站網為您提供優質言情小說在線閱讀。

老僧人領著董秀走了一段路,來到了一間參禪的禪房,董秀在門外遲疑了一下,跟了他走進去。

禪房內幽靜、安寧,有幾名僧人正在靜坐,老僧人走至前方的一個打坐的位置上,這裏有一個打坐用的坐墊,坐墊的後方放置著兩本厚實的書冊。

老僧人將底下的那本書冊抽了出來,是一本黃色封麵的書冊,書冊裝訂得簡陋,僅是用幾道黑色的布線穿連起來,最奇怪的地方是,這本書冊的封麵處空無一字,是一個沒有書名的書冊------無名冊。

老僧人將這本書冊遞到董秀跟前,見董秀沒有伸手去接,而是疑惑地看著自己,老僧人對她微笑著說道:

“阿彌陀佛!施主是佛家有緣人,佛在我心,處處是佛。老納送施主這本佛學之冊,隻是想跟施主結個佛緣!”

董秀看著老僧人的雙眼,見他向自己微微點了點頭,這才遲疑地伸出手接過來,老僧人一眼就看到她手背上醒目的‘囚’但他那安慈的麵容絲毫不改聲色,不是他善於隱藏而是他似乎真的什麽也沒有看見,竟是一瞬那的驚訝都沒有,依然平靜地望著她。

董秀謝過老僧人,走出禪房,看著眼前的景象,竟仿如隔世,不知自己此刻是身在何處?又為何身在此處?

禪房內,一個在旁靜坐已久的僧人站起身來,向那僧老僧人走了過去,在他跟前疑惑地問道:

“主持方丈,那本佛冊可是您這幾年來將畢生所接觸的佛學摘寫而成的,為何您如此輕易地將它送給那位施主啊?”

老僧人淡淡一笑:“阿彌陀佛!老納從那位施主的眼中看出他對佛理有著過人的感悟能力,老納這本書冊也算是遇到了有緣人了,去了它應該去的地方,也算是它的宿命罷。”

而後他又繼續麵帶著笑意地對著跟前的僧人說道:

“再說了,我佛在我心,老納既然能摘寫出一本,自然能摘寫出第二本了,隻是時間問題而已。”說完後搖搖頭,走到前麵的位置上,安靜地坐了下來,閉著雙目冥思著。

聽者連連點頭稱是,見方丈已打坐,他再一抬頭,那門口處已站立良久之人已經悄悄然地離開了,帶著他們來恩寺主持方丈---------一德大師的畢生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