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一段時長堪堪五分鍾的小電影,看的人們頭皮發麻。

看的時候,甚至有種感覺。

有種……滿心臥槽到不太敢動的感覺。

這下,視頻看完,網友們幾乎同時炸開了鍋。

【臥槽!臥槽!!這是什麽啊?!】

【啥是中國風,啥是中國風啊!!臥槽!!】

【聽得我熱血沸騰!!直接把我家二哈的籃子嘎了!!】

不隻是音樂!!

這充滿武術韻味的舞蹈!

這種種意象的結合。

帶來的一種震撼感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很快,作品的熱度就飛速上漲!!

轉發!

剪輯!

以及各個音樂平台的點擊!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討論。

【剛剛視頻還沒感覺,這一聽我突然覺得……為啥我聽不清唱的是啥啊?!】

【我也是,第一遍聽的時候,“這啥玩意啊?!”第二遍再聽,“臥槽上頭”】

【可是我對著字幕來看,卻覺得完全沒什麽問題啊,這是誰的問題……】

關於這唱法咬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進來。

沸沸揚揚之中,也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聲音。

【歌是真不錯,但怎麽不找個唱的好的啊?】

【該說不說,前麵不管咋樣,這個戲腔倒是真有感覺。】

【不是很喜歡。】

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高聲稱讚。

但歌曲的熱度,還是一路的攢升上去!

那點擊量的上漲是不會作假的。

而爭議之中,就有分析大師站了出來。

【你們發沒發現,聽起來雖然不知道唱的是啥,但太有感覺了,我仔細一看,這好像是改變了讀音聲調啊!!】

【改聲調?!】

不少人一愣,旋即再一次仔細的聽了起來。

驟然驚奇的發現,好像真的是如此!!

將中文的一二三四聲調全部打碎,然後讓聲調跟著音樂的律動走。

這樣,字正腔圓,方方正正的中國話,就充滿了一種嘻哈音樂的彈性律動,聽起來反而有一種獨特的感覺。

【不知道改不改聲調的,但聽不清唱啥的,還聽他幹嘛?】

【昂你不聽國外音樂嗎,你不聽純音樂嗎?】

【嗨!就當人聲是個樂器不就行了?】

【管他呢,反正我腦子裏麵現在全是霍霍霍霍霍……】

看網友們評論的反應,青檸忍不住點了點頭,感覺很是開心。

不管怎麽說,好的口碑還是更多一些。

而且,歌曲的熱度不斷的攀升。

這首歌,在這麽運營一波後,商業價值可以說是瞬間暴漲!!

想到這,青檸看了一眼歌曲的製作信息,眼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

作曲,作詞,編曲,和聲,混音,母帶。

都是一個名字。

你這是生怕別人把你的錢給掙了啊……

……

《最美國風正少年》的最後一期收官之作已然上線。

但虎頭蛇尾,低開中間高了幾波後低走……網絡熱度涼的不行。

其實也不能說是涼。

挺臭的。

在臭這方麵,倒是拿捏的死死的。

而反觀李少傑這邊。

叫好聲卻鑼鼓喧天。

雖然李少傑唱的讓人聽的有那麽點模糊……但看看李少傑露麵唱的另一首《萬象長安》,也能看出來完全是故意這麽唱的。

即使也是有人在吐槽,但也難掩喜愛!!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

《霍元甲》這首歌就可以說是“火起來”了。

真正意義上的火起來。

那就是走在大街小巷上,總能聽到有放這首歌的!!

而經過這麽段時間,一些大神好奇之下的扒帶,也開始告訴了人這首歌曲之中非常驚豔的元素!

除去這去聲調的唱法外,在最後一段的“複調”上,也被人驚為天人!!

何為複調?

這是一種比較古典的作曲手法。

兩段或兩段以上同時進行!

相關但又有區別的聲部所組成!

這些聲部各自獨立,但又和諧地統一為一個整體,彼此形成和聲關係。

這就是複調。

卡農,其實就是一種複調技法。

旋律相同,錯開位置你追我趕的話,叫做模仿複調。

如果旋律不同,那麽叫做對比複調。

而李少傑這雖然是戲腔+嘻哈的融合,但因為嘻哈部分去聲調,走旋律,有了旋律性,所以,說是複調也未嚐不可。

在流行音樂的作曲中,用這種技法……

幾乎可以說是大忌了!!

因為,一個普通人,閑暇之餘聽歌娛樂,聽的就是你的主旋律。

如果在流行音樂之中,用複調很難加分。

但用不好會扣分。

大家會覺得……“這特麽亂糟糟的是什麽東西!”

層次會多,但層次多,麵臨的第一件事,就是這麽做,過於考驗聽眾耳朵。

而李少傑這首歌曲……

卻直截了當的運用了這樣的手法。

這就讓其他的一些音樂人直呼“你特麽膽子屬實是真的大呀”。

可加入這麽一段,讓整個音樂重複的基礎上產生了新的變化,還不會過多的影響聽眾們的感覺。

各方麵的創意,手法,累積起來。

不得不讚歎一句。

“天馬行空”!

當然。

網上對於這個作品的討論熱情愈發高漲。

總感覺像是一個看上去不那麽起眼的寶藏。

表麵上似乎就是一首中國風嘻哈。

而且很“洗腦”。

但實際上細扒,總是能發現一個又一個的驚喜。

像是俄羅斯套娃。

一層又一層。

這不,又有人開始在網上發布小作文,開始解析起了視頻的設計。

【其實,一開始看的時候,我是覺得很違和的!!】

發布小作文的人,是一名粉絲不少的樂評影評人【渡舟幹鍋雞】。

因為之前深度解析了一些NB作品不為人知的精巧設計,讓渡舟先生積累了相當多的粉絲。

【迷蹤拳,又名燕青拳,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少林寺,屬於佛門一派的武學。】

【而真實的霍元甲先生,確實傳承了迷蹤拳,並且將其改良成更為簡單易學,更易強身健體的武學來推動武術發展。】

【可是,這個擂台的設計,卻非常的道教,陰陽魚,太極生兩儀,而周圍的四方通道,五杆旗幟,明顯是對應著四象,五行,而台下弟子的站位更是符合八卦方位。】

【本來很是感覺違和,因為據我所知,霍元甲先生似乎和道家沒什麽關係……】

【更何況,一開始,李少傑手持的書籍還給了個特寫,是為《道德經》。】

【更是引用了道德經之中的一句話“勝人者力,自勝者強!”這句話強調。】

【本來我以為就是噱頭,是很粗淺的結合,但實際上往後看,我突然覺得沒有這麽簡單!】

說到這裏,不少網友們一愣。

經過渡舟的點評,大家才反應過來!

“好家夥!!這還有這樣的設計?!”

“快說快說!我好奇起來了!!”

“神TM佛道元素,我倒是看看你怎麽解釋!!”

不少網友興奮好奇起來。

何為融合?!

融合不是生拚硬湊!!!

就好像做飯一樣。

你將不同種類的蔬菜肉類切好,擺在一起,不下鍋,那麽,這不叫融合。

這特麽叫拚盤。

融合,必定是靠彼此特異性對立,靠彼此同一性相連,彼此產生變化卻又不改本質!!

是的。

就像是做飯,炒出來的菜,產生了變化。

但菜還是菜,肉還是肉,本質上並不會因為融合而改變食材品種。

並且產生更優秀的味覺體驗。

這就是融合!!

聽到渡舟的分析,不少人開始好奇了起來。

這首歌,和所謂的佛與道,有什麽關係麽?!

【雖然有人可能覺得我虛空杠,但其實不是的,按照正常的設計思路來說,這些都是要考慮的,避免碰瓷。】

【比如我以一個十八銅人的題材寫歌,然後加入了無數的道教元素,這多少像是在碰瓷,砸場子。】

【但這個作品,這方麵的強調卻很刻意,無論是場景細節刻畫,還是練武時,木樁上出現的“禪”與“少林”的字樣,都突出了一件事,那就是……創作者有意傳達這類信息!】

“臥槽!臥槽你看的是真仔細啊!!”

網友們看著扒出來的截圖,不由得震驚不已。

“好家夥,這是霍元甲把少林木樁扛回家了是吧!”

“神TM少林,這啥意思?”

“我覺得其實就是在闡述這個武學的源頭吧?!”

網友們眾口紛紜。

但渡舟繼續講解起來。

【用意如何不得為止,但我們繼續分析。】

【取景的這陰陽魚的太極擂台,弟子們所站的八卦方位,以及之前特寫的道德經,都非常的“道家”】

【有人覺得,佛與道,不沾邊啊,這麽拚湊,你越說越違和。】

【但其實,中國的佛教,與佛教不同,來到中國本土這麽多年,中國佛教佛學自成一派,與本土的道教儒教,衝突,互補,相互融合這麽多年,在一些思想哲學上,其實也是會有所共通,但又有所各異。】

【設計者明顯是考慮了這一層的含義。】

【那麽,我先舉一個佛與道互相接納的例子,那就是木魚!】

【比如木魚,這個本是道教法器與樂器,但其實,佛家用木魚誦經的也並不少見。】

【成仙成佛,追尋超脫,無論是道家的“清靜無為”,還是佛家的“阿賴耶識”,追尋大智慧的“無我”前,其實都有一個追求“本我”“真我”“我識”的過程。】

【自我修行,明心見性!】

【與歌詞的含義相對比,很容易可以看出來這個作品的主旨。】

【認清自我,分辨自我,戰勝自我。】

【自強不息!!】

【說實話,從一開始的那個高山遠止,意味深長的兩句話開始,直到後麵,我看到了一個人,戰勝自我,追尋真正本我的路!】

【有“道”的超脫,有“佛”的禪意!!】

【雖然,這些元素,有沒有,根本不影響視覺體驗,甚至於是否能被發現都是個問題,但很顯然,創作者很用心,他試圖用細節的東西去闡述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

【從樂曲,從歌詞,到編曲,到視頻。】

【完美的圍繞著一個主題來闡釋】

【尚武!】

【何為尚武?那就是打敗真正的敵人——自己,並且自強不息!!】

這一段分析,讓網友們開始懷疑人生。

“臥槽,這真的假的,不會他隨便搞,你瞎雞兒猜的吧!!”

“這特麽就有點離譜了啊!!”

“筆給你,你啥時候寫小說啊!!”

“這要是真的,臥槽,他NB,你也不得了啊!!”

一時間。

類似的文章,不斷的湧出。

連帶著《霍元甲》的這首歌,變得更加火爆!!

閱讀理解這個東西,有時候還真他娘的有幾分道理。

反正不少網友是信了。

然後就是瘋狂的臥槽。

……

在大呲花本體裏,看著渡舟發的帖子,李少傑忍不住感慨了一聲。

還是有人能get的!

青少年的自殺,多數源於什麽呢?

源於抑鬱症?

那麽抑鬱症,與自殺,又是源自於什麽呢?

那就是來自於社會,學校,家庭中,那如浪潮一般的“否定”!!

否定,是最容易擊潰一個人的!

所以,在歌詞中,李少傑直白的說。

【天下第一又如何?!】

【奈何徒增虛名一個!!】

【過錯軟弱從來不屬於我!!】

拒絕否定!

拒絕pua!!

這首歌,雖然立意的起點,是去起到一些作用。

但宣傳上,對於此,隻字不提。

體驗中國風的美妙。

體驗高燃的力量。

體驗民族氣節與英雄氣概。

獲得追尋本我擊敗自己的力量。

甚至甚至僅僅是上頭,好聽。

就夠了。

每一個觀眾,都各不相同。

但每一次創作,都一定要提前想明白,我究竟是要給誰寫!!

並且,以受眾者的想法思維,去思考。

……

雖然李少傑的生活開始平靜起來,沒產生什麽太大的波瀾。

但歌曲,確實是越來越火。

無論是現實的大街小巷,還是網絡的各個區塊。

時不時的,總是能聽到這滿大街的“霍霍霍霍”。

上頭的旋律,洗腦的副歌,直接讓這首歌變成了剪輯的大兄弟們最喜歡的素材。

傳播更盛!!

隻不過,李少傑還是發現了一個不算問題的問題。

這天,大呲花裏,大家興奮的討論火起來的歌曲之時,李少傑突然一拍大腿,意識到了問題盲點。

“不對勁!”

李少傑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撓了撓頭。

“這很不對勁啊!!”

“尼瑪我歌火了!!”

“人沒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