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老子 生之易第三部 2老子說什麽
2老子說什麽
“老子”說什麽?
這不難回答,是道與德。但道指的是什麽呢?而德又指的是什麽呢?這就不那麽容易鑒別了。道指的是什麽呢?道指的是萬物之真實,是自然之本性,可見道表的是一種真。而德指的是什麽呢?德指的是一種對萬物之真實的真實反應,是對自然之本性的真實反應,可見德表的是一種誠。冬天氣溫低就說冷,肚子空了就說餓,都是一種德的表現。可見道與德都是依附於並表現著自然之本性的某種屬性。
道之為真,德現其真,則為誠。而關於誠,老子仍然有詳盡的論述。誠有個度,那就是信。今日誠,明日誠,後日誠,日日誠,誠積累的久了,就成為了信。誠不足,則信不足,所以老子曰“信(誠)不足焉,有不信焉。”你自己的誠與信積累的還不足夠多,所以就不要嗜求人們一下子就相信你。
所以,老子的第一要義就是道與德,就是道與德所體現出來的真、誠、信。真是自然之本,誠是人為對自然的認知,而信則是這種認識正向的積累。
除了真、誠、信之外,老子講的最多的就是他的辯證統一,正與反,彼與此,對與錯,愛與費,藏與亡,都是辯證統一的,而且是絕對辯證統一的。絕對辯證統一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說,正與反,美與醜,善與惡,其本身除了名字和叫法不同之外,是絕對對立對等的地位的。就是說,有一美出來,就一定有一醜與之對應,有一惡出來,就一定有一善與之對應。所以為了消滅假、醜、惡、錯、費、亡等諸多不好的因素,老子主張連與之對應的真、美、善、對、愛、藏等諸多美好的因素也不要產生,我們知道這是半璧。萬物在屯蒙時的貧乏是隻在屯蒙時才具有意義的,我們固然反對和厭惡假、醜、惡,但我們仍然要全身心地去追求真、善、美。我們不是依靠在概念上不產生真、美、善而消滅假、醜、惡,而是依靠擴大真、美、善的地盤來消滅假、醜、惡。我們同樣不是依靠保持在弱小的狀態來使自己因沒有敵手而處於無敵的狀態,我們真正要依靠的是借助實勢子係統強大自己的實力從而真正讓自己處於無敵的狀態。所以,從根本上來講,老子的絕對辯證統一是錯誤的,不管他在自己的這半塊璧上是多麽的完美。從根本上,他否認了辯證統一的相對性,否認了係統的分割、分化與運轉。所以,從細微處老子的辯證統一無一句不正確,而從整體上老子的絕對辯證統一卻無一句是正確。
所以,老子的絕對辯證統一是老子的第二重點,隻是他是錯誤的。
第三點就是老子的親民思想。老子與易同源,自然少不了有“身為帝王之師”的意向。但“易”是言傳身教處處為帝王為係統考慮,而老子處處考慮的則是普通的民眾。顯然“老子”的作者是真正來自民間並真正關心民眾的疾苦,而易的作者顯然就比不了“老子”,易的作者當然也關心民眾,隻是易作者把民眾當作係統的要素之一去關注,而不是把民眾當作一個主體來關注。而且老子之關心民眾已經到了一個舍身忘我的程度。老子十三章曰“吾所以有大患,為我有身,及我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看看,如果我沒有了“我”的意念,以天下人為我念,則我就是天下,那麽我還會有憂患嗎?隻有真正以天下為我念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給他。老子的“我就是天下”是化小我而入大我,是真正忘我的表現,當然這與某些後來者“我就是天下”化大我而入小我是截然不同的,化大我而入小我是極端自私的表現,是私欲的膨脹而非消亡。
老子對下層民眾的親厚還表現在對上層奢侈浮華生活的反感上。上與下是絕對辯證統一的,在老子那裏親厚下層與反感上層是一致的,這並不矛盾。
第四點我們要特別留意,那就是“老子”章句中處處體現了“老子”作者那種溢於言辭之外的高尚與尊貴。這一點易作者是無法望其項背的。“老子”之指點江山,俯仰天下,其從容自若,恰似閑庭信步。易作者對事理的敘述雖然至為深刻簡潔,但其言語間總充滿了一種對上天對自然的敬畏和謹慎。而老子顯然要泰然的多,就像是閑來無事的塗鴉,不必看任何人都臉色,從容而又鎮定,高尚而又尊貴。我們說一個人及他的文字的尊貴不在於別的,而在於他本身的氣度。高尚的人做不出卑賤的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如此大慈大悲的文字一定不是出自劫匪路霸潑皮阿三之手。任何人的書,設若沒有自身特有的那種氣度與尊貴,則一定會被曆史的洪流所淹沒。而“易”與“老子”顯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易與老子,你可以讀不懂他,可以討厭他,煩他,但你就是無法貶低他。他們的高尚與尊貴是由其自身的文字建築起來的。萬裏長城的長是由其一塊一塊的磚石磊就的,而易與老子的尊貴也是由一方一方的漢字碼成的。而易作者身為巫師地位在君王之下,所以易作者是尚而不高,貴而不尊,而“老子”的作者就不同了,“老子”一書本就是直舒胸意的,所以“老子”一書集高與尚、尊與貴於一體,讀起來讓人甚是舒服、灑脫。
以上四點並不能真正從整體上概括老子的基本內容。但我們總該一開始就給讀者一個抓手吧。因為在以下一章一章的敘述中,我們會發現老子的文字並不是那麽的體係,而象是隨處散落的珍珠。所以我們最好從整體上先大略地歸攏一下,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而且,同“易”比起來“老子”一書從文字上更容易理解些,從思索上也略略簡潔些,但正因為此,我們必須更加地準確精細才足以清晰地描述出老子的思想。所以對老子的解析,表麵上看來我們的任務是減輕了些,但實際上我們的任務是加重了。易比較難寫,但隻要心中有話終歸還是可以寫出,而老子就不同了,老子比較好寫,但你必須字斟句酌寫出的話是不是先前“老子”作者的意思。
當然,對老子的解析屬於小景大易經係列的一部書,所以,小景不會放棄,這一點請各位放心。春天來了,天也也暖了,正是寫書的上佳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