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文策馬過來和蘇明海走了個並排,嗬嗬笑道:

“十六郎出門還是不久吧,可是準備把這金壺洲看個幹淨?還是想要回家苦修了?”

蘇明海臉上放光,眼中露出不知多少的憧憬,道:

“我在外隻遊曆了三四個月光景,僥幸突破了七級。這好不容易出來,哪裏舍得這便回家。聽說海西洲人物鼎盛,我還想著去見識見識那裏的風光文物。索性再遊曆個幾年,到了二十五六再回家去。”

這也算是一種習慣,武士娶親可以遲一點,但到了二十五六,也需要盡到自己的職責。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再不娶妻生子,那就是不孝了。

象巴克萊也是六級,但他與蘇令翰三哥蘇令野的幼女相好。蘇家便讓他入贅女家,也算是入了蘇氏宗譜。但出門遊曆,總要等生子後再過個幾年。故而不能和蘇明海一齊出來。

這加文所說的金壺洲,包含了整個南北十六國,地處埃希大陸東南,總麵積按蘇明海前世的說法,有差不多八百四十多萬平方公裏,人口差不多二三億。

北部中央為巨海,東有大澤、西有神眼山係壓迫;整個洲的西麵又為福格山係包圍,東麵和南麵則為寧靜洋。形狀就象一隻茶壺。其中神眼山係和福格山係之間形成寬五百餘裏,長近三千餘裏的穀地,和海西洲相通,正和茶壺的壺嘴一模一樣。中部則被洲內最大的河流黃泉河自西而東截斷。

黃泉河寬二十餘裏,即便是無風天氣,每日子午晨昏,也有四次大浪,有風之時,更是浪高兩丈,將金壺洲劃分為南北兩部份,乃是有名的天險。

其實在八百餘年前,文明的傳播隻盡於黃泉河之北。金壺洲南部還是蠻荒地帶,基本上是白銀一族和青銅一族的天下。

這些人當時被黃金一族稱之為鬼族,一過黃泉河,就相當於入了鬼域。

因此,黃金一族才把這條大河稱之為黃泉河。

後來許多世家南渡,諸多蠻族也逐漸開化,期間自也不乏血腥征伐。即使到了現在,許多地名還帶有南渡的影子。

比如桃溪郡所在的武德省、相鄰的永平省、沮樺帝國西北的化城省,明顯就是因為宣揚武威而立;

帝國東部的龍安省,乃是當年姬家三柱的老二姬信東率二萬五千家兵大敗蠻族的戰場。

當時一戰,陣斬三萬餘級,蠻族俘虜就有十二萬。姬信東命屬下盡殺之於河邊,血水流到五百裏外嵐陽國內的孝女江猶自不散。到現在當地還有個地名叫赤灘,說的就是當年滿河盡被鮮血染紅的景象。

據說姬信東在殺俘之後顧左右而言:“自此一役,我祖龍安矣”。這就是龍安省命名的由來。

還有蘇氏祖地蘭斯帝國的雲平省,金壺洲東南的天風王國,乃是因地形高聳而名。

再比如古承的出生地嵐陽國刀火省,乃是董氏見當地蠻族刀耕火種而定下的名字;而嵐陽東南的新建省,更是簡單:意思就是最後才開發的行省而已。

這一行人馬帶長風、蹄卷寒塵,一路上言笑頗為投機。不過一刻半鍾,就已跑出了十多裏,見後麵凶物再不見蹤影,也就顧惜馬力,放慢了行程。

加文轉頭對蘇明海道:

“我家主公也算是金壺洲有名的準魔師,極喜結交天下英雄,對後輩提攜更是不遺餘力。"

“蘭斯、玉樺一帶,許多武士都受過指點。我等投在伯爵麾下,皆是受益良多。”

“十六郎既然誌在增長閱曆,何不去我家的攬蒼山住些日子,也好多些朋友。”

所謂的準魔師,乃是已經步入魔師境界,但還未創出自己獨有的魔師戰技的人物。這等人物,對感應天地的領悟遠超高階戰士,故而便有許多到了瓶頸的中階戰士會來討教,甚或不乏有甘為屬下仆從之人。

沮樺帝國的南大門叫做石柱關,往南四百裏就為蘭斯帝國的新碧關。

這攬蒼山正地處這兩關之間,也是金壺洲中部攬蒼山係的尾端。本是沮樺帝國的一個據點,蘭斯軍來即退,蘭斯軍去複守,是一個三不管地區,因此還有一個挺貼切的名字就叫前蒼郡——意思就是前線攬蒼山地區的郡。

劉伯爵大名叫劉鳴桐,是沮樺帝國的一個封號伯爵,一直在攬蒼山一帶和蘭斯帝國交戰。七八年前晉升準魔師後,正好赴守此地,就索性趕走了攬蒼山的沮樺郡守、將領和軍隊,收服了周圍的幾個強盜窩子,向過路商人收些保護費,自己做起了土皇帝。

沮樺帝國憚於他的魔師身份,以及一些其他的考慮,並未取消他的封號伯爵稱號,更不提他自立叛國之事。

而蘭斯帝國見此地不複為沮樺所有,這七八年來也一直沒有再行出兵。反而就這麽一直平安了下來,居住於此的邊鄙野民,亦是得了許多實惠。

蘇明海雖知這些道理,但畢竟還是想不到魔師竟有這般吃香。

粗粗聽來,這劉伯爵手下至少就有二騎四鷹六大高手,怕不都是六級以上的人物。這後麵的十個少年,每一個也跨入了中階戰士的行列,應該就是劉鳴桐立下基業之後刻意培養的班底了。

這還單單是適才言談之中流露的東西,背後未曾提及的勢力隻怕不在眼前所知之下。心中卻也暗暗咂舌,不由得起了一絲好奇。

這一聽加文開口作邀,就知道是有一些拉攏或結交的意思來了,一笑之餘,也隱隱做出或好奇或激動的臉色來道:

“此正固我所願,隻是適才不敢貿然相請也!”想著這麽說還不夠,又補充道:

“見得諸位大叔大哥,便早已在想象劉伯爵的前輩風範,如今若能一見,當是我一大幸事!”

那虯須大漢古承見他熱切,哈哈大笑,開口搭話:“十六郎且放寬心,大哥我必不教你失望就是!”

回頭大聲道:“顏先何在!”

後麵一少年應聲而出。

古承複道:“你快馬往大人處去,就言我欲為大人引薦一位少年英雄,今日中午大夥兒不醉無休!”

那少年大聲言諾,卻不敢往前麵幾人身邊經過,怕飛塵迷到四人眼睛。特地繞了一個大彎,快馬往前去了。後麵九個少年大聲歡呼,自不待言。

旁邊一人也大聲道:

“哈哈!十六郎你不過一十七歲,就已純淨周身血肉,感應了天地元氣,納為己用。江四叔到如今三十四五了,還不過血肉精純的地步,你到了攬蒼山,不若就住到我那院子裏來,也好讓我多些機會。”

卻是那臉圓眼圓下巴圓,肩圓背圓大腿圓的江伯禽開口說話。此人身上雖然到處都圓圓的,卻非肥胖所致,看上去反有一種精致圓潤之感。

旁邊古承對蘇明海甚為投契,聞言卻是有些不舍,對江伯禽道:

“江四哥好不地道,你這一把十六郎搶去,說不得我也要住到四哥那裏去混吃混喝,和蘇兄弟作個伴兒。”

他一麵讓蘇明海叫江伯禽四叔,叫自家大哥,一麵自己又喊江伯禽四哥,這幾句話卻說得是大言不慚,全沒想到這中間好像亂了輩分。又轉頭笑著對蘇明海道:

“蘇兄弟,我見你還少了些江湖經驗,江四哥是我們攬蒼山的軍師級人物,對這些玩意都是了熟於心,咱們出門作戰辦事,都以他為首。你住他那兒卻是正好,平時多多討教,可以補全這一塊的不足。”

蘇明海經此一戰,也知道自己的短處,頓時大喜,連連道謝。

加文忽然正容道:“武者到了六級,一身血肉盡數精純,再也煉不出什麽東西來,故而稱之為心障。接下去就要過感應天地一關。”

“皆因既然人身的魔力可以精純為真力和元力,那麽這天地間的魔力自然也能為人所用。但元氣一轉化為魔力,其實就已份屬先天。人身中的先天魔力捉摸著容易,這天地間的先天魔力要捉摸就難了。故而這感應天地一關十人能過者不過二三,極為困難。”

言罷,歎了口氣,複道:

“唉……反而是我們這些隻知道勇打猛撲的人,更容易突破一些。”

“四弟,你平時行事周密,碰上戰鬥,都要先想著能不能用取巧的法子。在我攬蒼山是一大幸事,就你自己而言,卻反而成了進入高階的障礙。”

停了停,想到不能絕了江伯禽的進取之心,複又說道:

“不過象你這等厚積薄發,一旦突破,其成就又大大在他人之上了。”

蘇明海聽了,大以為然。象那*的蘇令北,據說少年時練武天資更在蘇令南之上,但他精於兵事,心思太多,結果反而被卡在六級,多年不得寸進。豈不正是和這江伯禽一樣。

其實說起來蘇明海更是個心思複雜的人,但他前世得了道門真傳,所煉的卻是有所不同,別人是先得竅,再感應。而蘇明海一開始感應的,就是先天之竅。此竅非上非下、非內非外,不在人身之內,乃是茫茫中的一點真竅。故而蘇明海是連武功都還沒有煉,就已感應、得竅一齊完成。

而且其他人到了感應階段,感應的或為地水火風、或為先天陰陽、或為混元太極,連自己都分不清是什麽東西。自身真力具有的卻是“空性”,並非如想象的那樣,帶了水火風土光暗之類的屬性。故而就需要一個返本溯源的過程,自然也會有些雜質,分化而成的真力和元力亦會有些缺陷。

而蘇明海有著混沌之中的經曆,反而是對這個世界,初來乍到之下還是全無了解。

所以當時這一練氣,感應的自然就是混沌之竅,屬性完全和真力一般,因此他的真元精純,恢複能力遠在常人之上。普通人天資好的,就算他有真師盡心指教,練到六級也得有個七八年,哪有可能如蘇明海一般,四年多就能練成的。更不要說他一到六級,就自然而然地跨入七級行列了。

如今更因暗黑遊戲的緣故,成就了魔師,不過他並無經曆“凝真”一關,真力恢複卻又在魔師之下了。當然他隻要升級,就有專用技能可用,這一點就又為他人所不能。無非這些在蘇明海此時還不知道而已。

加文將目光投向遠處,也不知是怎樣一種情緒,幽幽地道:

“據說人一跨入魔師,突破的乃是“身障”。到時就可身軀突破障礙,做到‘利刃不能傷、蹈火不能焚、白發還複黑、落齒又複生’的地步。”

古承道:“這些我倒也聽說過一二,加文大哥你再給咱們仔細說說。”

加文道:“我也隻是聽伯爵大人說起過而已,你即要聽,我就給你講講。”

他慢慢思索了一回,似在整理思路,緩緩道:

“所謂的真力和元力,因為感應的本源不同,總帶了一定的屬性,因此從絕對意義上來說,是談不上真正的‘空性’和‘物性’的。武士到了*級後,這種純淨的過程也就出現了屏障,就要讓意識和身體進入"先天之空"和"先天之物"的階段,這就是到了‘凝真’一關。”

頓了頓,又接著道:

“要過此關,據說要對這些能量的運行和變化有一定的了解,對世界本源領悟到達一定的地步。當然雜質還是有,但已經從‘知其然’進入了‘知其所以然’的階段。比如原先我們知道的瓷器是泥土燒製而成,現在知道的就已經是本源的土、火、水等等經人力加工而就了。”

蘇明海對此還是初次聽聞,他久讀道經,這般一聽,領悟得恐怕比加文還要深些,心道原來如此:

這就是“身體灌注元力”和“身體和元力同步”的區別了,當然“精神引導真力”也改變成了“精神真力相互依存”,“血量”和“能量”的概念原來是這麽來的——說起來卻是和蘇明海前世的“煉神返虛”有些類似。

所謂煉神返虛,並不像大多數人想象的那樣,將神念種子化為空無——不然何必突出一個“返”字,直接叫“煉神化虛”或“煉神為虛”不就行了?

蓋在這一階段前,為煉精化氣、練氣化神。因此這一個“返”,返的是精,是自己的身體。說到頭,就是元力來代替或轉化成物質。

而其下麵一步的“煉虛合道”,自然就是身體、精神逐漸全部有能量組成的過程了。

故而練氣的人,其實要到煉神返虛這一步,才算是真正走上了修行的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