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宋清在開始關注西夏的時候,已經注意到這個緊鄰西夏和蜀中的民族。
如今的吐蕃早已過了強橫的時代,而且在北宋初年,吐蕃的貴族們一直都與大宋朝廷交好,在接受大宋朝廷的官職後,還積極配合大宋攻打西夏。
不過隨著大宋朝廷的日漸沒落,吐蕃各部族已經開始不大理睬大宋朝廷了。而因為間隔西夏和蜀中的關係,梁山人馬一直也沒有與吐蕃人打過交道。
可以說先前的吐蕃人對梁山還產生不了什麽威脅。但現在王寅突然說有平定吐蕃的計策,宋清卻不能不重視了,因為蜀中和吐蕃接壤,已經可以威脅到梁山政權,而且現在吐蕃人控製的地盤就是日後的西藏地區,也是我大中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果說宋清從前的野心並不大的話,那麽隨著勢力的日益膨脹,他的眼光也逐漸放遠,已經不單純地隻盯在中原地區了。
接過王寅遞過來的奏書,打開觀瞧,隻見上麵已經被分出幾個要點。
奏請王爺大力弘揚佛教,因為吐蕃人信奉佛教,這樣易於讓他們有歸屬感,也更方便與他們溝通。
加大與吐蕃的經貿往來,大力改善吐蕃民眾的生活,在多收購吐蕃物產的同時,向吐蕃輸送中原地區的絲綢、瓷器等奢侈品。
招納吐蕃青壯士兵,與之優厚的待遇,然後分散到梁山各軍中去,使之逐漸融合在我大漢民族中去。
挑撥部族間的矛盾,使之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團體,從而對我中原產生威脅。
王寅的這幾條建議,可以說都是很有針對性的,尤其是第一條和最後一條,可謂是一針見血,道出了與吐蕃打交道的關鍵所在。
看過之後,宋清不由深吸一口,長身而起,躬身向王寅施了一禮,道:“得王大人相助,實乃本王之幸,天下之幸,請受本王一拜”
王寅嚇了一跳,他想過宋清會重視這份東西,卻沒想過會重視到這種程度?從前給方臘出個好主意,得到的也不過就是幾句讚揚而已。
忙閃身躲開,施禮道:“王爺萬勿如此,臣隻是做了臣該做的而已”
宋清直起身,歎了口氣道:“若天下所有臣民都能像王大人這樣心想社稷,那不單是本王之幸,也是我大漢民族之幸了”
頓了一下又道:“不知王大人對大理了解多少?”
目前來說,對待吐蕃的策略還談不上用兵,大理卻是非出兵不可,所以這兩件事可以同時進行。
王寅與宋清說的是吐蕃的事,卻沒想到宋清突然拐到大理上了,不由微微一愣,不過他的腦筋甚快,立刻就明白了宋清的用意。
凝神整理一下思路後,才道:“大理高氏篡權,所以大理國王不過空有其名而已,不過高氏內部也不團結,經常起內訌,王爺若想出兵征討,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他們之間的關係”
說到這忽又想起一事,接著道:“王爺若要征討大理,不妨多征集山越士兵,因為他們更適合叢林做戰,況且在大理的一些深山中,瘴氣彌漫,人若一不小心吸入的話,輕則殘廢,重則當場喪命,而這些山越人卻知道如何規避,所以王爺不妨請康巴派人助戰”
王寅不說,宋清真就把這事忘了,說白了,就是到目前為止,他一切都太順了,隻以為梁山大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了。
經王寅提醒,宋清才想起,梁山的原班人馬雖同樣出身山林,但如何能同從小生活在山裏的山越人相比?如果貿然進入的話,這損失可就無法估量了。
想到這,宋清沒有再給王寅施禮,而是點頭道:“王大人之功,本王記下了”
小說和現實中的差距實在太大了,宋清記得金庸大俠在天龍八步小說中把大理描繪成了一個世外桃源,百姓安居樂業,君臣和睦與世無爭。那曾想是現在這個樣子?
剛進入蜀中的時候,宋清還曾幻想去趟無量山,看看那裏有沒有無量洞,以及小說中描述的神石?
當然,這不過興之所至,隨便一想而已,他那有那麽空閑的時間?
蜀中新定,還有無數的事等著他去做,不過卻也不耽誤宋清傳令給康巴,征調五萬山越兵,名義是征繳蜀中各地方臘的殘餘勢力。
五萬山越兵當然不夠,而且這些士兵的軍紀也有待加強,所以宋清又令關勝、劉唐、魯智深集結八萬馬步軍做好準備,隨時準備進攻大理。
大理是大宋的屬國,而宋清的頭上也同樣頂著大宋忠臣的帽子,所以他若是貿然派兵討伐大理的話,很容易給人以口舌。
宋清同樣也不能對外宣布他其實是想剿滅梁山叛徒的,這樣出兵就需要找個合理的借口了。
借口當然是現成的,於是在一個萬眾矚目的日子裏,一個大理國王派人來求援的內侍就出現了。
像梁山這麽有正義感的組織,怎麽能眼看權臣欺壓主上?所以梁王千歲很快做出決定,派兵進入大理,扶保大理國王重登王位,剿滅亂臣賊子。
對於宋清在成都的種種作為,早有密探送回大理王城和隱身在大理的盧俊義手中。
大理國王段正嚴現如今就是個傀儡,聽到梁王的這個借口,也不知道是該喜該悲?喜的是終於有人來主持正義了,可同樣也聽說梁王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主,恐怕到時是請神容易送神難了。
不過作為一個光榮的傀儡,段正嚴也知道自己改變不了什麽,就任由他們折騰去吧!
如今高氏權臣的當家人是高量成、高升泰等人。
聽說梁王打著剿滅他們的旗號出兵,這哥倆可就坐不住了。
大理同蜀中差不多,都是以山地為主,若隻是梁山人馬來攻打,高家兄弟倒也不怕,而且有信心讓梁山人馬陷身在大理的山川雲霧中。可現在多了五萬山越兵就不一樣了,這些凶悍的山越人可比他們大理的官兵厲害多了。有他們帶路,在配以梁山神鬼莫測的火器,想要擋住他們,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哥倆在大理這個小地方玩玩權術,糊弄一下百姓國王還行,但真碰到強硬如梁山大軍的硬茬,他們可就拉稀了。
這可怎麽辦?哥倆正坐家裏犯愁呢!忽有下人來報,說門外來了一位神秘客人,他不肯報自己的名字,卻說他有破梁山大軍的計策。
來的當然是盧俊義了,他心裏也恨啊!宋清小賊這是要趕盡殺絕嗎?怎麽就不給我個喘息的時間就跟來了?
盧俊義其實也不敢確定宋清知不知道他就是拜火教主,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梁山大軍是衝著拜火教來的。
盧俊義的信徒不少,不過大多一些愚夫愚婦,拿什麽同梁山大軍抗衡?所以斟酌一番後,他就來找高家兄弟了。
高家兄弟正為這事發愁,聽說來人有破敵之策,那管他是什麽人,立刻命人請了進來。
為了演好神棍的角色,盧俊義在信徒麵前一直都是神神密密的,這樣長時間積累下來,身上也就有了一種雲山霧罩的感覺。
所以在盧俊義還未說出什麽破敵良策的時候,這哥倆已經被盧俊義的神叨勁鎮住了。
拜火教既是明教,而明教也是佛教的分支,但盧俊義穿的卻是一身道袍,怎麽看都是不倫不類。
不過用來糊弄高家兄弟已經足夠了。
高量成命人給盧俊義上茶看坐,然後恭謹地道:“敢問大師從何而來?有何可教我等?”
這倆小子挺有潛質的,可以發展成信徒。
想到這,盧俊義故做神秘地道:“本座自來處而來,隻為救你等性命”
如果是換做宋清,有人跟他這麽說話,早大嘴巴子搧出去了。偏偏大理舉國信奉佛教,而那些大濕們最喜歡的就是講禪語、打機鋒。所以高量成、高升泰兄弟對此絲毫沒有不悅之色,反而更加恭謹。
兩人都站了起來,躬身道:“還請大師指點迷津”
這倆小子越來越上道了。
點點頭道:“本座是很少理會俗物的,不過前日本座在山中靜修時,心中忽有所感,掐指算來,原來東北方正有條惡龍撲向我大理,本座上體天心,下憐民意,這才不得不出山助爾等一臂之力,共同消滅這條惡龍”
同樣的事情,怎沒見盧俊義對鄧元覺說?因為盧俊義知道,要說裝神弄鬼,恐怕鄧元覺比他玩的還好。
梁山大軍還沒有踏入大理國土,所以在高家兄弟想來,這件事除了大理的高層領導,普通民眾根本不可能知道。所以當盧俊義說出這番如同精神有毛病的人說出的話後,這哥倆徹底服了。
哥倆幾乎一口同聲地道:“大師救我”終歸還是顧及到自己的身份,不然就跪倒磕頭了。
盧俊義微微一笑道:“惡龍雖凶,不過在本座看來,終不過遇風而成的長蟲罷了,本座自會請神兵來降服他,不過對於惡龍的爪牙則需你等來處理了。一方麵,你們要說動大理國王傳詔全國,共同抵禦賊寇的入侵,另一方麵,你們還需聚齊三十七部蠻族力量,消滅惡龍的爪牙”
白話了半天,其實盧俊義什麽都不用做,完全依靠的還是大理人自己的力量。可高家哥倆還就吃這一套。
哥倆一邊命人以最高規格款待大師,一方麵按著大師的吩咐準備起來。
而大師盧俊義則開始琢磨怎麽把這倆傻小子忽悠進拜火教,做自己的信徒,從而進一步控製大理的軍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