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四兩撥千斤(上)

出來,已是近午,和煦陽光灑在皇城金碧輝煌的琉璃著耀眼的光芒,陽光暖洋洋的照在李清的身上,他仰望藍天白雲,恍如兩世為人。

崔翹從後麵跟上,輕輕拍拍他的肩膀,“恭喜李參軍了,你可知太子很少接見低品官員,今天不僅接見你,且太子之語,對你甚為看重,前途無量啊!”

李清斜眼微睨他一眼,對他暗暗生了警惕,他今天從閻王殿裏走一圈出來,才意識到章仇兼瓊決不會命他去見太子,殺人滅口的後果章仇不會想不到,見太子必是這個崔翹的擅自決定,看他文質彬彬,想不到心腸竟如此狠毒,李清雖不滿,但依舊笑容可鞠地謝道:“這全是崔大人的栽培,李清不敢忘記。”

“嗬嗬!不錯!不錯,寵不見驕,貴不忘本,孺子可教也!”

崔翹的兒子也是主簿,年紀和李清相仿,但每次見太子,太子所問決不超過三句,這還是看在自己麵上,其他人連見太子都不可能,但剛才太子詢問李清的身世,詢問他的治縣之得,毫末細節都一一問到,這竟是他從未見過,崔翹又是嫉妒、又是驚異,他知道太子是看上此人了。

“我今晚想設一家宴,請李參軍吃頓便飯,不知李參軍可有空?”

適才聽李清對太子說他是孤兒,崔翹便動了心思。他有一個女兒,今年十七歲,生得容顏俏麗,隻是有些嬌縱,若能將李清招贅上門,這半兒若有了出息,自己兒子也能沾沾光。

不料李清卻歉然道:“今晚我已答應另一世伯,恐怕要辜負大人地美意了。”

“不礙!不礙!明日也行。你住哪裏,我明日派車來接你。”

崔翹笑容親切,兩眼微微下彎呈月牙形,李清砰然心動,又覺得笑容竟是這麽熟悉,他凝神細細一想。突然恍然大悟,簾兒!簾兒的笑容竟和他一模一樣,他、他姓崔,李清驚得心都要停止跳動,簾兒玉佩上刻的那個字,不就是崔字麽,難道.

“崔大人,我想冒昧問大人一事”

李清的心已經癢得無法再抑,也不管這裏是皇城,更不管這會不會勾起崔翹慘痛的回憶。反正,他就是想知道簾兒身世之秘。

但崔翹卻無心再理會他。他直勾勾地盯著前方,臉色大變。不顧儀表莊嚴,瞅見旁邊有一大鼎,手提朝服,一貓腰,迅捷無比地鑽到後麵,一麵探頭窺視,一麵連連向李清招手。

李清見堂堂的三品大理寺卿竟然如此狼狽,就仿佛在玩小孩打彈弓的遊戲。不由順他目光望去,就在他前方五十步外停著一輛寬大的馬車。百名侍衛戒備左右,一名頭頂兩根雞毛地官員站在車前不住地點頭哈腰,臉上充滿感激的表情,李清不關心那馬車是誰,但那兩根雞毛他卻不會忘記,他不由伸手摸了摸自己臉頰,鞭痕已經結了痂,但心裏的鞭痕卻永遠無法愈合。

“李參軍,我先走一步,記得明兒到我府上來。”

崔翹瞅準了機會,低低向李清招呼一聲,彎腰躬背順著宮牆悄悄溜行,他一不小心又踩到官袍,險些摔個狗啃泥,看他那緊張而笨拙的樣子,想問他簾兒之事也無從出口,隻得罷了。

他忽然又對那輛馬車有了興趣,一邊走一邊仔細打量,這輛馬車寬大考究,車身雕玉鑲銀,金絲彩帶裝裹,連車夫也穿著錦袍革帶,看這陣勢,至少也應是親王,李清忽然感到一道淩厲的目光從車廂裏射來,這目光陌生而又熟悉,仿佛已等待自己多年,仿佛已經看透自己,他竟有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驀然間,他已經明白馬車裏坐地是何人了。

馬車裏坐的正是要進宮麵聖的李林甫,他昨晚利用李隆基好大喜功的秉性,成功說動了李隆基,考慮將李琳之女送去契丹和親,但他一早接到報告,說李琳先去東宮,便決定再次向皇上曉以利害,正好在皇城遇到了準備北歸的李懷節。

李林甫一眼便瞥見了正沿著宮城牆溜竄的崔翹,他不禁連聲冷笑,前日還向自己表示效忠,可今兒就到東宮來了,兩麵三刀的家夥,看我怎麽收拾你。

他眼看崔翹逃遠,又回頭聆聽李懷節的感激涕零。

“我此次北歸,定為恩相造一座生祠,供我契丹子女四時祭拜。”

李懷節得知佳人歸己,全仗恩相一手促成,早激動得聲淚俱下,恨不能俯身為相府一隻看門狗,供恩相早晚驅使。

“生祠就不必了,你隻要心懷皇上,.你在聽嗎?”

“李都督—,我說話你在聽嗎?”

李懷節走神了,他忽然從馬車的間隙裏看見了李清,二人目光相對,他認出此人昨日在郡主身邊所見,竟然不是仆役。

“難道他也想一親郡主的芳澤不成?”

李懷節心中生出勝利者地得意,他忽然有一種強烈的衝動,他要攬著李驚雁在朱雀大街上緩行,讓李驚雁所有地追求者看一看,大唐最冷豔的公主是屬於契丹人地,嘿嘿!為什麽不可以,老子明年就來。

李林甫自己可以走神,但卻不容許別人走神,他心中暗暗惱怒李懷節的無禮,竟然敢和自己說話時心不在焉,他見李懷節緊緊盯著前方,眼神裏一會兒得意,一會兒興奮,一會兒又流露出向往的笑意,也不禁回身望去,從半透明的紗簾裏,他一眼便看見了李清,見此人品階甚低,卻敢肆無忌憚地打量自己馬車,難道他不知道這輛百衛呼擁的馬車裏坐著大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李林甫嗎?

“李都督,此人是誰?”

李懷節驚覺自己失態,連忙俯身答道:“回稟恩相,此人我也不識,隻是昨日在平陽郡主身邊看到,甚是無禮,故而有印象。”

“哼!”者,狂妄無知之小輩。

“來人!”

“屬下在!”七八個侍衛同時叉腰呼應。

李林甫一指李清,“將那廝給我亂棍打出皇城去!”

大明宮的禦書房內,大唐皇帝李隆基正負手卓立,默默地凝視著天空,白雲在聚聚分分,宛如他地人生;他的人生已經匆匆走了一個甲子,盛衰榮辱幾多事,又如天上白雲,他看到地隻有眼前的聚聚分分。

人說六十而耳順,但李隆基卻不然,他煩惱的事情太多,他的萬裏江山四鄰不靖,有吐蕃之患、有回鶻興起、有南詔坐大,但這一切煩

不上他身後的那個位子,他做了三十三年的皇帝,時,繼位者已經不耐。

在他的書桌上有兩份太子起居錄,紙上墨跡皆未幹,一份是在明德殿的記錄,另一份卻是在太子內宮的記錄,明德殿的記錄他不關心,李琳求訴,崔翹述職,還有一個小小的九品主簿在侃侃而談。

李隆基興趣卻在那個九品主簿的身上,在另一份太子內宮起居錄上,卻清清楚楚寫滿了同一個人的言論,是同一個人,身份卻變成了劍南節度使府兵曹參軍事,仿佛變戲法一般,連李隆基都對此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章仇兼瓊的特使,截獲走私到吐蕃的精鐵,昨夜被相國派人抓捕,又僥幸逃過太子的滅口,無數個精彩的片段勾畫出一段活生生的傳奇,李清,發明雪泥的小商人,義賓縣九品主簿竟有了和此人聊聊天的興趣。

“皇上,李右相求見。”

身後傳來高力士尖細的嗓音,高力士身材魁梧,但卻心細如發,不等李隆基開口,他已經小心翼翼地將兩份墨跡未幹的起居錄收了起來。

李隆基慢慢回過身,他雖已到六十,但歲月不但沒有給他帶來衰老,反而增添了成熟的魅力和威嚴,李亨與他長得頗似,鼻挺口闊,眉眼飛長,但李隆基雙目冷酷而有一種透視人心地魔力。給人以精明卻又城府深沉的感覺,是那種雄才大略的典型。

“宣他進來。”

片刻,李林甫在兩個小太監的引導下,進入大唐天子的禦書房,他摒息靜氣,步步小心,全然沒有了平日裏的任意張權。

“臣李林甫拜見皇帝陛下。”

李隆基瞅了他一眼,想起剛剛太子起居錄上所言。此人族弟李道複包庇走私,本人又動用兵力抓捕章仇特使,不禁暗暗冷笑,但他臉上卻絲毫不露,依舊如往常一般和顏悅色,隨意笑笑道:“免禮。坐吧!”

對於臣下所作所為,李隆基並不就事論事,而是就人論事,隻看他的需要,大事可以變成小事,小事也可以變成大事,他並不反感臣子間的派係鬥爭,相反他還鼓勵這種權鬥,隻有朝臣中鬥爭地存在,他才能把握住權力的平衡。這是帝王的權術,不讓一派坐大。更不容許任何威脅自己的力量存在,尤其是太子。

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的罷相,史載是因替中書侍郎嚴挺之辯護而被貶,其實不然,張九齡的罷相地真實原因是他極力反對廢除太子李,他沒有領悟李隆基對太子安排的真實用意,更沒有想到李隆基壓根就不需要太子。

李林甫屁股輕輕掛在椅子邊上,臉上擠出十二萬分的誠懇,道:“皇上。臣今日前來還是為與契丹和親一事,昨日夜深。臣尚未盡言,請容臣再細細稟來。”

李隆基淡淡一笑,“你說吧!朕聽著就是。”

一早,嗣寧王李琳入宮,請求李隆基看在寧王份上取消讓平陽郡主和親的安排,說到動情處竟聲淚俱下,李隆基知道李懷節殘暴,又感念大哥的讓位之恩,他竟有些動搖起來。

“臣剛剛在皇城遇到鬆漠都督李懷節,方知李懷節對平陽郡主用情極深,臣就在想,我天朝為何要與契丹和親,無非是要讓契丹永遠向我天朝臣服,使契丹之地永遠屬於皇帝陛下,既如此,若將平陽郡主嫁去,豈不是能更深地影響李懷節,讓她將皇帝陛下的恩德沐浴到每個契丹人的身上,讓每一個契丹人都對陛下心中臣服,就如同當年文成公主西嫁,所以依老臣看,若想要契丹歸化,非平陽郡主去不可。”

李林甫一邊說,一麵偷看李隆基臉色,見他眼中猶豫,知道他尚有心結未解,又笑著替他開懷道:“嗣寧王不願讓女兒北嫁,這是人之常情,若是臣的女兒,臣也不願意,畢竟北方苦寒,但女兒哪有不出嫁的道理,李懷節也算是一方豪傑,嫁給他並不辱沒郡主,再者,郡主北嫁,一樣錦衣玉食,北方苦寒又與她何幹,皇上再施於恩典,讓郡主常回京探望父親便是。”

李隆基站起身來,來回走了兩步,“相國所言是有道理,隻是讓郡主北嫁不符合禮製,朕擔心朝中會群起反對。”

李林甫心中暗暗冷笑,“禮製?你要立媳婦為妃,難道就符合禮製嗎?你無非是覺得將宗室第一美人嫁給小小的契丹可惜罷了。”

他早有腹策,起身跪倒道:“皇上,恕臣直言,現在吐蕃又有動兵地勢態,朝廷應將精力集中在吐蕃,若北邊再出事,臣擔心會影響我吐蕃戰略,所以犧牲一個郡主,換來北邊安寧,臣以為值得。”

李林甫的最後一句話讓李隆基悚然動容,是啊!侄兒地眼淚算什麽,大哥的恩德算什麽?隻有大唐地江山社稷永保才是真。

“朕明白了,讓朕再好好想一想。”

李林甫一顆心終於落地,事情到這個地步,李驚雁北嫁已是板上釘釘,試問天下還有誰能改變李隆基維護江山社稷的決心,‘李琳啊!李琳,我讓你嚐一嚐與老夫作對的下場!’

“臣還想再和皇上商量一下上元夜花燈之事”

“若想改變李隆基的決心,那天下隻有一個人能辦得到。”

李清正坐在一家小食攤上,一邊吃著麵條,一邊飛速思量,剛才李林甫竟命令手下將自己棒打出皇城,饒是自己跑得快,身上還是挨了兩棒,“李林甫啊!李林甫,我就要讓你明白,你不殺掉我會有什麽後果,還有李懷節,那一鞭老子不會白挨,先回敬你一記悶拳。”

記得楊末說過,他們住在太平公主的舊宅,可太平公主的舊宅在哪裏,李清卻一眼摸黑,他將最後一口麵湯吱吱吸幹,拍了拍肚子,對擺麵攤的一對老夫婦笑道:“兩位老人家,我想請問太平公主的舊宅在何處?”

老漢熱心,他拉著李清手指著前方道:“太平公主地舊宅在興道坊,你往前直走,約三裏地,看見大門口隻有一個石獸的便是。”

“多謝了!”

李清掏錢付帳,才發現自己竟分文皆無,錢在進奉院,銀子見太子時被搜走未還,老漢看出他地尷尬,便笑笑道:“年輕人,你去吧!什麽時候有再送來,實在沒有,就當我請你。”

李清羞愧,衝老漢拱拱手道:“多謝老人家請我吃麵,我過幾日當來奉還。”以恩報恩,以怨還怨,做人理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