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郭子儀的感動

我家蔡將軍欲有意向相國投誠,請相國給予收錄。”必敬地給李清跪下行了個禮,隨即從懷裏取出一封信舉過頭頂,在一旁看押他的親兵接過,遞給了李清。

蔡將軍就是蔡希德,他因負責防守安西軍進攻的西段城牆而損失慘重,眼看兵力損耗過半,而安慶緒非但沒有援助之意,反而趁機派心腹來督軍,企圖奪走他的部屬,眼看唐軍破城在即,叛軍大勢已去,蔡希德便下定決心投降李清。

李清卻沒有急著打開信,而是冷冷地問黑衣人道:“下午唐軍攻城時遭到你家蔡將軍激烈抵抗,本相絲毫看不出他有投降之心,現在相隔不到三個時辰,他便說要投降,讓人如何相信他的誠心?”

黑衣人呆了一下,他立刻急聲道:“相國大人有所不知,蔡將軍之子被安慶緒扣為人質,他不得不從命,但今天戰事稍一平息,安慶緒便派左相張通儒前來督軍,指責我家將軍作戰不力,又私下接見其部將,勸他們力反蔡將軍,我家將軍走投無路才決定投降相國,決非有假。”

李清點了點頭,“走投無路,這倒是實話!”他隨即拆開了蔡希德的信,蔡希德在信中極盡諂媚之語,且信誓旦旦效忠李清,卻絲毫不提朝廷,看來這些叛軍也很清楚長安局勢。

李清沉思了片刻,曆史上藩鎮割據的根子便出在大唐平定安史之亂時,對投降的叛軍大將未能徹底清肅。反而準予他們保留軍隊並委以重用,當然,這也是當時朝廷無力徹底平定叛將。又擔心史思明之亂重演而采取地妥協辦法,但最終卻釀成了大禍。

現在他李清自然不會再走這一步,但一味殺伐在政治上也是愚蠢的,必須有所取舍,審時度勢才是上上之選。想到此,他便對蔡希德的特使道:“蔡將軍欲棄暗投明。本帥當然歡迎,事情宜早不宜遲,為顯誠意,我也會派一人跟你回去協助蔡將軍。”

所謂協助,說白了便是監視蔡希德,防止他使詐或是出爾反爾。李清當即將手下帳前衙將辛京叫來囑咐了幾句,最後寫了一封信遞給他道:“除了監視蔡希德,你再替我做一件事,將這封信交給他們地相國嚴莊

深秋是多霧的季節。夜色深沉。霧也漸漸起來,將巍峨高聳的洛陽城蒙上一層灰暗的輕紗,李清從唐營遠眺城頭。霧氣濃重,已經看不見城上的地火光,他關心的並不是蔡希德會如何?而是嚴莊,這涉及到他地一個計劃能否順利完成。

“相國可是擔心蔡希德有詐?”

李清急回頭。隻見郭子儀笑咪咪走了過來。雖然李清在一個時辰前剛剛殺了仆固懷恩。並奪走了他的部眾,但郭子儀卻仿佛什麽事也沒發生。依然笑容可掬。這就是他的圓滑之處,他也知道李清殺仆固懷恩的目的不過是想敲打河東軍,在河東軍中樹威,另一個目的就是想奪走仆固懷恩手中五千精騎。事實上他郭子儀雖為朔方、河東使,但時日尚短,一些依附於他地大將他也控製不住,比如李抱玉、衛伯玉還有就是仆固懷恩,所以李清殺死了仆固懷恩,對他也並無太大影響,他的直屬部隊,約六萬餘士兵都留在了河東,由大將李國臣率領,並未跟他南下。

李清淡淡笑了笑道:“蔡希德真投降也好,假投降也罷,這又有何妨?不過這次攻打洛陽事關重大,我自然應謹慎些。”

停了停,卻不見郭子儀的回答,李清微微詫異,他抬頭看了看郭子儀,見他目光憂慮,欲言卻又止,似乎有話要對自己說,便指了指身旁的兩塊大石笑道:“郭老將軍不妨坐下來聊一聊。”

“聽說相國地家人回長安了?”

郭子儀坐了下來,對李清笑道:“聽說進長安之時有千名騎兵左右護衛,引起長安轟動,連我地家人都寫信告訴於我。”

“那也沒法子,李清做事鹵莽得罪了不少人,護衛當然要嚴密一點。”

郭子儀似乎在和他聊著家常,神態平靜而從容,但李清知道,他是在一步一步走上正題,果然,隻說了幾句,郭子儀的話鋒一轉,便切入正題。

他沉吟片刻道:“雖然人說交淺言深是大忌,而且我身份低微,與相國並肩而坐已是不易,怎敢再多言其他,但老夫今年六十有餘,從軍近四十年,不敢說是大將軍的前輩,但老兵總歸算得上,有些話我壓在心中很久,卻一直沒有機會,現在難得與大將軍獨處,這些話便如鯁在喉、不吐不快,若有失禮之處,請大將軍多多包涵。”

李清見他已經漸漸將對自己地稱呼改成了大將軍,知道他要說什麽,隻微微一笑道:“老將軍但講無妨。”

郭子儀輕輕咳嗽一聲道:“相國能料敵在先,大破崔乾佑精騎,力挽我大唐於危急,僅這一件事就足以讓子儀佩服,但如果相國能再退一步,那子儀就不僅僅是佩服,而且還敬仰相國的品格。”

“依老將軍之意.

“以大將軍之智,這還需要我點破嗎?”道:“大將軍難道不知道自己走地這條路很危險嗎?其實很多事情大將軍做得可以圓滑一點,可以再忍讓一些,比如那些募兵用地土地,大將軍完全可以找一些大商賈來開刀,又何必去動宗室,讓皇上難堪,將來這會給大將軍帶來殺身之禍的啊!”

“圓滑?”李清冷笑了一聲,“我從天寶三年入仕以來。做事一直就講求圓滑與讓步,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可有些事情僅靠圓滑與讓步是做不到地。就說土地兼並,太上皇下過多少次限田令,然後一次次讓步,最後不了了之,可結果呢?土地兼並之風愈演愈烈,天下良田十之八九被權貴所占。這其中宗室又占了六成以上,他們就象蝗蟲,永無止境地貪婪,大唐千千萬萬的百姓已無立錐之地,天佑我大唐,最後竟是安祿山造反,給了我們一次機會,若是陳勝吳廣振臂一呼,你我還能在此促膝談心嗎?”

說到這裏。李清停了一下。控製住略略有些激動的情緒,他仰天長長地吐了口悶氣,繼續道:“我地恩師章仇相國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土地兼並再持續下來,將威脅到大唐帝國的百年根基,他明知這其中艱險。依然義無反顧地去做了。我還記得他曾按著我肩膀說。如果他失敗了,希望我能接著他遺誌做下去。他真的失敗了,而且是痛苦地死去,臨死都未能瞑目,從那時起我就知道,要想解決土地問題,靠溫和的一紙限田令根本就行不通,沒有人會心甘情願放棄既得利益,必須要用強硬的手段來改變,在這一點上,忍讓是換不來土地,原則更不能向圓滑讓步!”

說到這裏。他輕輕拍了拍郭子儀地手背道:“老將軍明白了嗎?李清所作所為決非僅僅是為了一己之私,而是為了大唐能千百年地強盛下去,現在有人說我獨攬大權、欺淩宗室、營黨結私,甚至有人將我比作漢之薰卓,這些我不想辯解、也懶得去理會,可是我希望老將軍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

郭子儀沉默不語,半天他才道:“但皇上也是年輕有為,胸中抱負遠大,大將軍為何不給他機會,非要鬧得天下皆知君臣不和,皆指著大將軍脊梁說這是唐之董卓,而其實這是個天大的誤會呢?”

李清搖了搖頭,“當今皇上是我擁立上位,我當然知道他是個明君,否則我為何不擁立那種昏庸無能、整天隻知在宮中享樂的宗室呢?那樣豈不是更方便於我?”

他望著郭子儀異常誠懇地道:“太上皇也是一個有為的君主,但從開元盛世到安祿山造反僅僅隻隔了十幾年,這是為什麽?老將軍想過嗎?”

郭子儀悚然動容,這個問題他也想過,可他找不到答案,最後隻能歸結李隆基用人不察,而安祿山狼子野心,今天李清忽然說出這個問題,著實讓他的心中為之震動。

“請大將軍直言!”

李清背著手慢慢走進一圈夜霧裏,凝視著黑黝黝的城牆,忽然回頭淡淡一笑道“其實老將軍也能想得到,府兵製的衰敗從高宗時便開始了,百姓無地,何以為兵?隻是開元盛世的光環太過於眩目,掩蓋這個嚴重地問題,待到開元末年,光環漸淡,無兵打仗地問題便凸現出來,以太上皇英明神武尚解決不了這個難題,而當今皇上年輕力薄,又如何能觸動那些宗室的利益,沒辦法,這個惡人隻能我來當,等有一天我緩解了土地矛盾,實現天下百姓耕者有其田,我自然會將大權交給皇上,讓他盡情施展自己的抱負!”

一番深談,郭子儀顯然有些被說動了,他低下頭半天不語,最後長歎一聲道:“或許大將軍說得有一點道理,郭子儀雖不能盡綿薄之力,但也決不會阻撓大將軍,今天仆固懷恩一事,就此揭過!”

李清心中鬆了一口氣,他快步走上前,握住郭子儀的手道:“深秋夜涼,請老將軍早一點休息,明日將是最關鍵的一天,李清還得倚仗老將軍的配合,拿下洛陽城!”

郭子儀點了點,“大將軍也早點休息吧!”

兩人拱了拱手,各自回了營帳。

且說李清地特使辛雲和蔡希德地親信一起來到了西城牆,等候在此地人用籃子將他們拉上上城牆,辛雲當即見到了蔡希德,表示李相國接受他的投誠,時間不宜遲,就定在明日上午,蔡希德大喜,連夜召集心腹會商明日投誠地安排。

而辛雲卻悄悄地隱身在了濃濃的夜霧之中,辛雲是現任羽林軍中郎將辛雲京的從弟,身高力大。武藝高強,是一員少有猛將,在安西軍中。隻有他才堪和李嗣業匹敵,但和他地外表相反,辛雲思維慎密,又能言會道,所以李清便提升他做了自己帳前衙將,也就是兩千親兵的將軍。今夜李清派他進洛陽城真正目的,是要他完成自己地一個計劃。

嚴莊和高尚長得頗為相似,麵色焦黃,瘦

龐上留了一撮山羊胡,身材又高又瘦,活象一隻大蝦和高尚精於謀略不同是。他更擅長內政。在河北時,正因為有了他廣收錢糧,安祿山才能逐年募兵,慢慢地壯大起來,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後立刻封他為中書令右相。將所有地政務都交給了他。

此刻這位大燕國地相國卻坐在書房裏怔怔地發呆,目光中充滿了憂慮,當初他曾向安祿山提出過緩稱帝、分田地地政治主張,但安祿山並沒有采納,攻下洛陽沒多久便倉促稱了帝。結果喪失了士族階層地支持。隻是當時軍事上節節勝利。嚴莊也沒有多勸。但就在崔乾佑全軍覆沒、潼關得而複失後。嚴莊便看到了危機。他又力勸安祿山放棄洛陽,要麽回河北重新經營。要麽去升州(即今天的南京)建都。奪取東南地半壁江山。

可安祿山卻一直遲疑不定,就在他最後下決心回河北時,卻發生了安慶緒地弑父纂位之事,安祿山死了,嚴莊也失去了安慶緒地信任。安慶緒的心腹張通儒被封為左相、知政事。逐漸取代了嚴莊。

外有唐軍的大舉攻城。而燕軍卻發生內訌,甚至包括安慶緒在內。這些領軍大將各自為陣,互相謀算、互相拆台,本來兵力就比唐軍少,這下如何保得住洛陽?大勢已去啊!

嚴莊長歎一聲,將寫到一半的奏折扔到一旁,寫了又有何用,安慶緒會聽嗎?

這時門外傳來管家低低地聲音,“老爺,府外有人求見?他不肯明說身份。”

“什麽人都要見我。”見!”

過了半晌沒有聽見管家離去地腳步聲,嚴莊眉頭一皺,極不高興地道:“難道還要我說第二遍嗎?”

“老爺,他還說老爺若不見他,將來、將來.音顫抖,說不下去了。

“將來如何?說!”

管家終於鼓足勇氣道:“他說老爺若不見他,將來會死無葬身之地!”

“胡說!”嚴莊重重一拍桌子,他剛要說將此人用棍子趕走,忽然,他醒悟過來,難道此人是.

“快!快請他進來!”管家剛要走,嚴莊卻又補充一句,“不要走正門,派人帶他從後門進來。”

嚴莊手忙腳亂地將桌麵收拾幹淨,心情忐忑而緊張地等待著,他已經隱隱猜到,來人很可能是從唐營來地。

過了一會兒,管家帶來一個極其雄壯地男子,約三十歲,他沒有說什麽,直接將一張名貼遞給了嚴莊,嚴莊隻瞥了上麵有幾個字‘中書令右相’,心中惶然,立刻將管家趕了出去,親自把門窗都關上了。

辛雲這才躬身行禮道:“在下是李相國帳前衙將辛雲,奉李相國之命特來求見嚴先生。”

“相國大人找我.現在彼此還站在敵對立場,怎好隨意低聲下氣,他調整了一下心態繼續問道:“李相國有何事找我?”

辛雲笑而不答,他從懷裏取出李清地信遞了過去,“這是我家相國親筆手書,嚴先生看了便知!”

嚴莊的手有些顫抖,他幹咽一口唾沫,哆嗦著打開信,慢慢地、細細地看了起來,仔細推敲每一個字地含義,

實際上信地內容很簡單,讓他寫一封回信給遠在長安的門下侍郎張倚,先在信中暗示他以前給安祿山寫過投誠信,而這次是命他施反間計,將李清騙回長安,如果他能將此事辦好,李清將來最少會保證他嚴莊一條生路,甚至封他為官。

嚴莊心中極為矛盾,李清的這封信寫得很自信,顯然已經看透安慶緒手下文武官員都有了自保之心,而嚴莊被排擠,心中的失落使他更應該容易被打動。

確實,安祿山既死,安慶緒又是個量窄地莽夫,跟著他早晚是死路一條,現在有李清的保證,嚴莊如何不動心,更關鍵是要他所做之事,對他來說是易如反掌,他手上就有張倚當年科舉事件後寫給安祿山的信,當然是請安祿山給李隆基說情,雖然當時寫這種信是很正常,可是安祿山一旦被定為叛逆,寫這種信就有了協從地嫌疑。

嚴莊想了好一會兒,才終於提起筆給張倚寫了一封信,命他在皇帝麵前進言,挑撥皇帝與李清地關係,將李清調回長安,寫罷,他又從一隻盒子裏找出十幾封大臣私下向安祿山效忠地信,一並給了辛雲。

最後,嚴莊又寫了一封回信交給辛雲道:“請將軍轉交李相國,並告訴他,嚴莊願為他盡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