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處心積慮

大業十二年十一月十五,太仆卿楊義臣在江都辭世,楊廣悲痛欲絕;收攝心神之後,他又不免想起楊義臣的臨終遺言。↖頂↖diǎn↖小↖說,..o

實際上楊義臣並未把最後一路大軍說出來,但楊廣也非笨蛋,隻細細一想便猜知這第五路大軍是楊善會無疑了。

在隋末剿殺亂黨的戰爭中,王世充、楊善會、羅士信這三個人都是忠誠的,並且他們的能力毋庸置疑,薛世雄也在吐穀渾之戰和三征高麗中證明過自己。

非要說有什麽短板的話,也就是東都的那一路大軍了,東都實在沒有什麽能夠拿得出手的武將。

對楊義臣一次又一次勸告自己回東都,楊廣始終都是抵觸的;但一分為二來說,楊義臣提出圍攻瓦崗的,楊廣不得不重視起來。

擦幹了眼淚之後,楊廣隨後便召集了裴蘊、虞世基、來護兒以及宇文化及幾個近臣。

相比於大業二年的“七貴”,如今真是人才凋零啊!

楊廣也沒有藏著掖著,張口便把楊義臣剛剛去世的消息說了出來,並且用不帶任何感**彩的語氣提出了楊義臣所謂回轉東都的說法。

楊廣的話音才落,裴蘊虞世基等人便麵麵相覷起來。

在座的四個臣子中,裴蘊、虞世基、來護兒都屬是南朝舊臣,從私人感情出發,他們更希望楊廣會在南方定都。

宇文化及雖以長子的身份繼承了父親的爵位,也算是楊廣的心腹,可他畢竟是混吃等死慣了的,此刻哪裏說得出個子醜寅卯?

沉默了好一陣之後,虞世基終於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如今江東政通人和,殷富一方,微臣以為一動不如一靜。”

虞世基首先跳出來說話,一來是意識到裴蘊和來護兒也是這個意思,二來也是想起了前些日子自己反對過楊義臣的話來。

都是要麵子的人,虞世基寧願將錯就錯,也斷然做不出出爾反爾、搬石頭砸腳的事來。

楊廣看著裴蘊等人都是附和著diǎn了diǎn頭,心中還偷偷鬆了口氣,畢竟他自己現在就有diǎn害怕回到東都,麵前這幾位的表現足能說明君臣一體。

楊廣掃了一眼下麵的四個人,歎了口氣道,“朕也覺得現階段還是呆在江都比較合適,但江都左近的亂賊也是不少啊,幾位愛卿有什麽要說的嗎?”

江都周邊的確不太安寧,杜伏威、李子通先後舉兵於曆陽、東海,牽製著隋師水軍於江淮,豫章之地則有林士宏舉義旗稱王。

杜伏威、李子通起兵已是一年有餘,他們分分合合,對抗著大隋的水軍,一直未分勝負。

至於林士弘,則是在半年前跟著操師乞起義的,楊廣剛到江都之後,便命治書侍禦史劉子翊率兵前往討伐。操師乞聞訊,親率部隊迎戰於城外,不幸中箭身亡。

林士弘當機立斷,挺身而出,帶領部隊繼續奮勇拒敵。

林士弘是操師乞的忠實戰友,他受任於危難之中,時刻在想如何完成義軍的未竟之業。就在幾天前,林士弘率部與劉子翊軍大戰於彭蠡湖。

林士弘的士卒大多生長在江湖沿岸,既得地理之利又熟習水性,所以開戰不久就把劉子翊的大軍打得潰不成軍。

劉子翊在戰爭中為國捐軀,他所帥的士卒則紛紛向亂軍投降,各地小股亂黨亦是紛紛來投,林士弘的部眾因此達到了十餘萬人。

楊廣現在擔心的,便是林士弘部。

所謂“君憂臣勞,君辱臣死”,來護兒聽著作為在座的唯一軍人,當即請戰道,“老臣願為陛下分憂。”

看著來護兒站起來,楊廣一陣欣慰;來護兒不僅忠心耿耿,更是擅長水戰,正是阻擊林士弘的不二人選。

“好,來將軍能夠前往,自當馬到功成。”楊廣擺了擺手讓來護兒坐下,又掃了一眼眾人,平靜地問道,“瓦崗軍現在怎麽樣了?”

裴蘊和虞世基都是一愣,楊廣用這麽平和的心態對待瓦崗軍那可是頭一回啊,莫非他有了什麽妙計不成?

盡管猜測到楊廣可能要下決心對瓦崗軍下手了,裴蘊對瓦崗軍目前的形勢還是有些羞愧的,當即吞吞吐吐道,“瓦崗軍在向東擴張的過程中遇到亂軍徐圓朗部的痛擊,止步於東平;北方有楊善會大軍對壘,雙方正在膠著......”

若是剛來的聽眾聽了裴蘊這幾句話,一定以為瓦崗軍的勢力大不如前了。

事實上,李密現在一直在向西南方向擴張,他的一支先頭部隊目前已抵達了襄陽,而南邊則占下了譙郡。瓦崗軍的前沿與江都隻隔著彭城和下邳兩郡。

楊廣皺著眉頭,沒有說話。

虞世基看著裴蘊沒法說下去了,當即站起來躬身對楊廣道,“陛下,如今張將軍、許國公和楊太仆雖是相繼辭世,可陛下對瓦崗軍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啊。”

看著楊廣diǎn頭後,虞世基又繼續說道,“微臣想推薦幾位大將,以繼承張將軍和楊太仆的遺誌。”

“你說吧,朕聽著。”

“臣推薦江都通守王世充。此人鎮壓江南亂民屢立奇功,橫掃江淮百戰百勝,堪稱是張須陀第二。”

楊廣diǎndiǎn頭,王世充善於迎奉,為官八麵玲瓏,和張須陀的耿直忠誠不能相比;但“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讓王世充去打瓦崗軍還是不錯的,這同樣也是楊義臣的選擇。

“朕準了。傳朕旨意,加封王世充為左屯衛將軍、左光祿大夫、河南道討捕大使,即刻赴中原剿匪。”楊廣當即下達了之意,又示意虞世基繼續說下去。

“臣再推薦馬邑郡丞李靖,此人能征善戰,陛下若能用之,可平河北之匪。”

“李靖?”楊廣疑惑起來,這個名字顯然不是他第一次聽到。

說到李靖,不由得楊廣不響起蘇遊來;若不是因為蘇遊,李靖上次在雁門之圍中所立的功績,便是連升三級也不止了。

楊廣正在猶豫間,裴蘊當即開口道,“陛下,臣以為李靖還是放在馬邑比較有利。臣剛剛接到河東道監察禦史的彈劾,李淵在剿滅賊帥毋端兒時,得到六萬降卒;他將這六萬降卒整頓為軍以為私用,並沒有向朝廷稟報。”

裴蘊之語,顯然暗指李淵圖謀不軌,這也是楊廣早就有所防備的。

楊廣頓時大吃一驚,若裴蘊所言不虛的話,李淵現在手中實際上已掌握了十萬之眾。

楊廣忽然想起了那句讖語,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莫非讖語指的其實是李淵?

“朕被他忠厚之相欺騙了!”楊廣恨得咬牙切齒,正尋思著怎麽將之捉拿歸案。

裴蘊卻奏道,“陛下不可捅破此事,捅破此事李淵必反!”

楊廣定了定神,沉思片刻後才說道,“朕可以封他為尚書右仆射,入閣為相,把他哄來江都;同時可密令王威高君雅,若李淵不來,可就地抓捕斬之!”

不巧的是,楊廣這話才剛說完,前線的八百裏加急軍報傳了過來,——“突厥始畢可汗帥三十萬大軍南下,陳兵定襄郡北。”

真是說什麽來什麽啊,楊廣接到這封軍報時,差diǎn氣得背過氣去。

好在定襄離江都還是挺遠的,楊廣把軍報摔出去之後,很快便恢複了冷靜,剛才討論李淵的事也就作廢了。

李淵的兵權不能剝奪,防禦突厥還得看李淵的!

此外,楊廣又在虞世基的極力推薦下,啟用了馬邑郡守王仁恭,命他與李淵共同拒突厥之兵。

做完了這些安排之後,楊廣這才把用五路大軍攻擊瓦崗的計劃拋了出來,在座的幾個對這個計劃還是頗為讚賞的,當即紛紛附和起來。

楊廣立即命虞世基擬旨,命人通知這五路大軍,約定臘八這天對瓦崗進行圍攻。

同一時刻,李世民再次向李淵進言造反,而且是聯合突厥大軍。

李淵對於兒子的膽大妄為向來是一聲斷喝的,但聽他說得多了,心中也頗不平靜起來。

忽聽敲門聲響了起來,卻是唐儉前來求見李淵。

唐儉三十五六歲的年紀,他的父親和李淵算是同僚,他與李世民素來交好。

李世民突然聽說唐儉來了,而且找的不是自己,當即便有些不舒服起來,“父親,這個唐儉誇誇其談,不堪重用。”

唐儉,字茂約,他的歲數已經是李世民的兩倍了,後者這麽指名道姓地在背後指責他,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李淵當即嗬斥道,“你知道什麽!他再誇誇其談,也比你毛頭小子也要強很多。”

李世民被父親敲打慣了,不以為意,“也不知他來找爹做什麽?”

“我怎麽知道?”李淵搖了搖頭。

李世民也不知父親說的是真是假,聽著外麵腳步聲走近,便隱到了幕後。

一時唐儉便走了進來,李淵自是與他一番寒暄,又將之拉到了榻上,溫言道,“茂約,不知你今日來此,有和貴幹?”

唐儉左右看了一眼屋子四周,壓低聲音道,“世叔,我這次前來是專程勸你起兵的。”

李淵臉色微變,厲聲低喝起來,“唐儉!你何出此言,實在大逆不道。”

李淵指名道姓,大抵已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但他的心中還是揣測著,一時也不知著是唐儉自己的意思,還是唐家的意思。

唐儉搖了搖頭,正色道,“唐國公,如今天下大亂,太原身處四戰之地,若不起兵就隻能坐以待斃了。世叔在此處甚有威望,隻要聯絡突厥廣收豪傑之士,召集十數萬人馬絕非難事。到時候趁虛入關中,以關中為根基來取天下,這可是商湯和周武王地壯舉呀。”

唐儉的說辭,與李世民剛才所說相差仿佛,李淵一時也分辨不出是不是他兩傳統好來唆使自己的。如果您覺得非常好看!那麽就請您把本站的網址!推薦給您的小夥伴一起圍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