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肢體語言

洛杉磯時報寫道:茱莉亞說的沒錯,《新娘不是我》中表演最成功的不是她,而是魯伯特,這位叛逆的英國天才表演者完美地詮釋了喬治這一角色。他,是同姓戀,但他也是一個浪漫的人,沒有人規定同姓戀不能沒有朋友,更沒有人規定同姓戀就不懂得浪漫,聽著喬治向朱莉安深情地唱著《Isayalittleprayer》,那一刻我隻有一種感覺,他就是愛神丘比特的化身。

卡梅倫的表演同樣精彩,她在影片中擔任金米一角,她在告訴我,原來愛可以愛得這麽簡單,而簡單的愛可以愛得這麽轟轟烈烈。德蒙特在戲中扮演男主角麥克,在戲中,他很好地為我們詮釋現實世界中的愛情觀,選擇愛你的,或者選擇你愛的?兩個選擇,無所謂優劣對錯,對麥克來說他需要的是單純、安定、執著,於是不論是工作上的壓力或兩人間極大誤會,隻要卡麥蓉及時認錯,以“需要你”的眼神望著麥克,一切誤會即告消除,兩人馬上如膠似漆地等待著結婚的蜜糖。所以他收獲了一段完美的愛情。

相比之下,朱莉安這一角色則更加現實,現實中,多少人敢愛不敢言?直到要失去了,才知道自己對這份愛的執著,或許茱莉亞就要是通過這一角色告訴我們,愛,就要大聲說出來,在愛麵前,哪怕被拒絕了,也沒有所謂的丟不丟臉。當然,朱莉安可不是這麽一個簡單的角色,最後的醒悟她又把愛帶入一個更深層次的含義,愛,未必是廝守終,也未必需要身體上的接觸,愛,也可以選擇讓對方幸福。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經典的浪漫情感片,在導演保羅的執導下,深刻地為我們詮釋了現實和理想這兩種緊密結合又有強烈衝突的愛情觀。最後,不得不說,隊長又一次成功了,《黑拳》稍有不足,大家就認為他江郎才盡了,但他馬上《新娘不是我》告訴我們,這才隻是開始,好片還在後頭。

經典,梁小龍確實是一個善於打造經典的人,《驕陽似我》《永不妥協》和《新娘不是我》都是毫無疑問的經典,當然,梁小龍也會時不時地告誡自己,不能自滿自得,那隻是盜版了別人的劇本,不是自己原創的,等那一天自己創作出一部經典的影片,那才是真正的成功,才有叫囂著自己是編輯之王的資格。

“抗戰大片!”梁小龍眼中閃過一抹精光,這些曰子以來他時常想起抗戰大片為什麽不能在歐美國家引起強烈反響的原因,除了東西方文化差異之外,影片本身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大製作,如《南京!南京!》,背景太龐大了,背景一旦過於龐大,要表現的東西就過多,而導演和編輯能力不足,影片根本沒有質量可言。在美國這邊也有很好的例子——《珍珠港》,票房很高,但與製作成本相比,隻能勉強小賺一筆,口碑上更是差到幾點,就沒幾個人叫好的。反倒是《拯救大兵瑞恩》《無恥混蛋》這些背景相對簡單的戰爭片取得巨大的成功。

所以,想要拍攝抗戰大片,在自己沒那個實力之前,決不能選擇太過龐大的背景,要選擇自己能夠做出詮釋的故事題材。

當然,最主要還是東西方文化的詫異,使得西方人沒有代入感,那要怎麽消除這種隔閡感呢?首先,大製作,讓影片和《珍珠港》一樣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這就能吸引一大部分的影迷;其次,就是選材了,梁小龍很自然地瞄上那場美國人和英國人都參與了的戰爭——遠征緬甸,這場美國出錢,英國出槍,中國出人的戰爭,把中英曰美四國全攪和在一起了,不怕你美國人看不懂,不怕你美國人沒有代入感。

當然,影片一定要客觀,不要去美化什麽,也不要去醜化什麽,隻要將曆史拍出來,那就是一部偉大的影片。梁小龍在收集資料的同時,也在回憶前世看過的關於遠征軍的報導、影片、小說,可以說資料非常貧乏,但這些貧乏的資料中,卻有一部非常客觀正麵小說,他用一個炮灰團的故事成就了永恒的經典,後來被拍成連續劇,讓這群炮灰們感動了不知道多少人,但也讓無數人心酸流淚。

梁小龍清楚地記得,自己前世最少把這部連續劇看了二十遍,麵對那群炮灰們的心理活動,每一次都能有新的感悟,戰爭的無奈,抗戰的決心,對和平的渴望……還有小人物的悲哀,因為他們的命運永遠都掌握在別人手裏。

“或許,可以從這部小說入手。”一瞬間,梁小龍似乎已經有了方案,目光也變得更加堅定:“明年,《泰坦尼克號》就要上映了,傑克和露絲用愛情感動無數人,我也要用這群炮灰感動無數人。”當然,梁小龍可不敢指望在票房上打敗《泰坦尼克號》,因為那純粹是癡人說夢。

想了一些事情,梁小龍便趕往片場,6.14了,為了不影響《新娘不是》,《男人百分百》沒有做任何宣傳,秘密開機,第一場戲梁小龍選擇了咖啡屋,布景簡單,情節簡單,就看華仔和賓尼的表演能不能到位了。之所以選擇這場簡單的戲,也是有寓意的,順利地開機,預示著有個好的開始。

來到片場,瓦德梅和他的團隊正在給華仔和賓尼化妝,看到一頭短發的華仔,梁小龍便上前打趣道:“華哥,咋突然變老了?”華仔白了他一眼:“你不覺得老點更有男人味嗎?你,太嫩了。”梁小龍哼了一聲老男人的心理,又看向賓尼,歎道:“哎,多好的金發女郎啊,就要被糟蹋了。”賓尼氣道:“隊長,你嘴上積點德行不?”梁小龍笑道:“反正我得替你叫屈,要便宜那個老男人。”

布景師德漢走過來問道:“隊長,看看場地上還有什麽需要補充的?”梁小龍環顧四周,這本來就是一家租借的咖啡屋,配置很完善,德漢隻是根據拍攝需要重新調整了一下空間布置:“很完善,一走進來,就能感覺到這是一家不錯的咖啡廳。”攝影師比爾也走過來道:“按照你的要求,吧台這邊會架設兩台攝影機,分別捕捉華仔和賓尼的表情,華仔進場則由我親自艸機,同步跟進。”

梁小龍點頭道:“先把攝影機打開,我看一下光線效果。”比爾打開攝影機:“光線效果處理得很好,畫麵很柔和,很適合這這種白天的室內戲。”梁小龍點了點頭,暗道:“一流的劇組就是讓人省心。”

等瓦德梅給華仔和賓尼畫好妝,攝影機架設好,梁小龍便讓華仔就位:“華哥,記住,現在是個輕浮的老男人,把那股輕浮勁給我表現出來。”華仔做了個OK的手勢,便走到咖啡屋門口。梁小龍朝劇務點了下頭,劇務拿著牌子,喊道:“第一場,第一個鏡頭,開拍。”

華仔推門而入,看到一端著咖啡的美女,稍頓住腳步,尋思著占點便宜,梁小龍馬上喊停,讓華仔有些莫名其妙,這段表演他在之前就對著鏡子排練了十幾遍,表情非常到位,應該沒問題才對啊?正想問一下原因,梁小龍先開口道:“等等,先讓我想想,怎麽老覺得不對味呢?”

梁小龍仔細地回想著前世梅爾在《男人百分百》中的表演,非常到位,而剛才華仔的表演也很到位,可為什麽就是不對味?難道是先入為主的印象太深,想要讓華仔表演出梅爾的那種味?不,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的風格,強行模仿隻能適得其反。

可到底是那不對味?這很重要,因為直到主角尼克醒悟過來之前,華仔都要保持同一種味道的表演,如果現在不能找出那種味道,就意味著整部影片的失敗:“華哥的表情、眼神都很到位,但感覺肢體上缺乏美國人特有的自由和散漫,是文化差異給鬧的。”

梁小龍想起自己要改變的那部小說裏,炮灰團團長對中英美三國人的評價:“美國鬼死於自由和散漫,英國鬼死於古板和傲慢,而中國鬼太則死於漫不經心和聽天由命。”這句話就充分體現了三國之見的文化差異,在平時生活中,因為受幾千年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國人說話的時候一般都不會比手畫腳,而美國人則恰恰相反,不但喜歡比手畫腳,甚至整個肢體東歐在表達內心的情緒。

這點,在喜劇片中的表現尤為突出,比如前世梅爾在《男人百分百》中的表演,說話的時候,手在動,腿在動,頭在動,就很好的詮釋了尼克輕浮的形象,帶著強烈的美國味。而華仔雖然也很好的詮釋了尼克輕浮的形象,但那是中國味的輕浮了。而影片的主要市場在美國,中國影響想要在好萊塢立足,不但要保持自己的表演風格,也要根據需要相應地做出調整,在口味上達到共融共通。

梁小龍道:“華哥,再來一遍,要表現得更散漫一些,肢體語言要更充分一些,想一下美國的喜劇片,找找那種味。”

PS:第一更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