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 構建新型國家安全體係

製定出一個好政策,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關鍵還在於落實政策。要把總體國家安全觀轉化為維護國家安全的實踐,必須正確把握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居安思危、審時度勢,構建新型國家安全體係。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為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明確了五個努力方向:

第一,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對內求發展、求變革、求穩定、建設平安中國,對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贏、建設和諧世界。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則是事物變化的根據。維護國家安全,內外兼顧,以內為主。但是,在全球化條件下,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大國,中國應當深化對國家主權與政府治權的理解,強化主權,豐富治權,內斂主權,外擴治權。中國應通過不斷強化治權,在合作與共贏中實現我們的合理利益與管理目標。

第二,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實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憲法規定,我國的國體為人民民主專政,不僅繼承傳統的“民為邦本”之思想,更有最先進的“人民當家作主”的理念。在中國的大地上,每一個居民,都應有充分的生存權與適當的發展權,其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應得到保障,這是由基本人權決定的,也是國家安全的基本要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主權國家內,全心全意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確保人民作為國家的真正主人,這是人民主權決定的,也是中國國家安全的本質要求。

第三,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係。在舊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影響下,政治對抗、軍事對峙等傳統安全形態不僅不會消失,而且在一定的時間、特定的地緣可能會更加激烈。與此同時,經濟、社會、文化、科技、信息、生態等非傳統安全因素日益凸顯,或與傳統安全形態交織,或在一定時間獨立成為國家安全的主導形態。因此,構建一個集各類安全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係,全天候有效應對各類危機事件,成為中國國家安全戰略的必然選擇。

第四,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富國才能強兵,強兵才能衛國。安全與發展是一對矛盾,彼此製約而又相輔相成:促發展,就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從而會帶來相應風險;增安全,需要投入資源提高門檻,當然會影響發展速度與質量。然而,隻有經濟社會發展了,才更有實力保障國家安全;國家安全維護有力,可以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謂“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一心一意謀發展”而忽視安全,或者為了“絕對的安全”而無視發展,都是削足適履,得不償失。

◇ 國家安全委員會

第五,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打造命運共同體,推動各方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一起前行。長期以來,國際社會零和博弈占據主導地位。一些大國強國為增加自身安全,往往以鄰為壑,忽視、排斥他國的生存權與發展權,由此往往令一些小國弱國陷入安全困境。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國的相互依賴不斷加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趨勢有增無減。全球化增進了獲利機會,同時放大了風險,給大小強弱不等的國家都帶來了程度不同的新安全困境。世界各國隻有更新安全觀念,拋棄利益共同體,打造命運共同體,增進平等合作互利共贏理念,才能營造出共同安全的新生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