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崛起下僚 第十一回 大禮議金鑾殿風起雲湧 探花郎翰林院走馬上任(4)

徐階一路上曉航夜泊,來到京師。先到吏部銷了婚假,後到翰林院上任。上任第一天,大學士楊廷和在翰林院召見了眾翰林,把徐階向眾人做了一番簡單的介紹,也引見了翰林院的同僚。這些同僚中,徐階印象最深的,有髯眉稍白的修撰舒芬,是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的狀元;有編修鄒守益,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的進士;尚書費弘之弟編修費寀;編修王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進士,都是一時文雄,而且年齡都比徐階大,徐階這才領悟“天外有天”這句話的道理。原來翰林院裏,藏龍臥虎,飽學之士竟如此之多。

徐階的感覺沒錯,翰林院自古就人才濟濟,按下唐宋元不表,單說明朝,翰林院就是朝廷中文化層次最高的衙門。殿試,進士中的前三名都進翰林院,狀元授編撰(副六品),榜眼、探花授編修(正七品)。還從進士中優選庶吉士若幹,庶吉士是實習翰林,也就是後補翰林。此後的改革家張居正,就是庶吉士出身。

翰林院不僅藏龍臥虎,而且是清貴之地。雖說是五品衙門,但皇帝詔命的起草、文冊、文翰之事,考訂各項製度、文書,都歸翰林院,它是皇帝的顧問,與皇帝的距離很近。主管是翰林學士(正五品),以下則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正六品),其職務是陪伴皇帝或太子讀書、講書。然後是編撰、編修,還有一大幫學員庶吉士。翰林如被選中入值文淵閣,那就直接參與機密重事,前途無量了。翰林的出路,往往就是六部的尚書、內閣的輔臣,直到首輔。想起唐朝大詩人李白、新樂府宗師白居易都是翰林,前代的宰相、大明朝的內閣輔臣以至首輔,也多出於翰林,徐階心中竊喜,但他臉上毫無喜色,始終保持謙恭的神態。

回到朝廷暫供的官邸,細看了一下,官邸也不大,一院一廳,兩廂,一書房,一臥室,後麵就是廚房,下人住處。下人有四,一隨從,一廚師,兩役工。細問才知,這官邸原來主人是一位給事中,言事不慎被勒令回家了。流官流官,真是流水的官,徐階不免感歎一番。天暗掌燈,書房燈下,徐階心頭不免滋生一絲惆悵。平日此時,徐階或到母親房中請安,或在書房顧問兩個兄弟的課讀,或與可久耳鬢廝磨,二十歲的年紀,離家赴任,夜晚燈下,煢煢孑立,能不惆悵?徐階於是展紙研墨,揮毫疾書,修家書一封,報了個平安。一夜無事。

第二天沒有朝會,徐階在皇城門交上腰牌。這腰牌係銅質,右起豎寫,刻有文字:“朝廷官員懸帶此牌,無牌者依律論罪,借者及得與者同罪。”左為:嘉靖二年給徐階。”驗明正身,徐階徑往翰林院,翰林“院在紫禁城外朝。大明朝的皇宮分外朝和內廷,都在由南向北一條主軸線上。外朝由南往北是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俗稱三大殿,統稱金鑾殿。皇極殿是大朝會用殿,新皇即位、頒發詔書、接受百官朝賀、祭天儀式,均在此殿。皇極殿東廂有文樓,西廂有武樓,是皇帝與親信大臣談古論今、商議政務的地方。往北依次是中極殿、建極殿。在會極門東有文華殿,是東宮太子出閣讀書之處。左近是文淵閣,皇家藏書樓。文華殿對麵緊靠紫禁城城牆有一座樓閣,是內閣首輔的辦事用房,各種政令都由此處簽發。三大殿之西,是武英殿。紫禁城建極殿之北是內廷,簡稱大內。沒有皇命,徐階不能進入。大內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向北六丈是坤寧宮,皇後寢宮。乾清、坤寧兩宮之間,是交泰殿,取意“天(皇帝)地(皇後)交泰”之義。大明皇宮一般的稱呼是“三殿(外朝三大殿)兩宮(乾清、坤寧)”。大內乾清、坤寧宮的東西兩廂,各有六宮。兩宮之北,就是禦花園。

歡迎您轉載分享並保留本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