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晚年風波 第三十二回 排除異己高拱恩將仇報 命懸一線徐階牆倒眾推(6)
幾天之後,巡城禦史王元賓向朝廷奏報孫伍之案。稱孫伍乃徐階同鄉漢陽知府孫克弘家人,受孫克弘驅使,攜銀至京,行賄高官圖謀升遷;兼又阻擋鬆江府來京狀告前首輔徐階之小民顧紹、沈元亨,許以銀各兩千兩,擬將顧、沈狀紙奪回,正交易時,被巡城官員擒獲。查得孫克弘,本是官生(連舉人身份也無的秀才),授任知府已屬不當,竟遣家人孫伍為之鑽營升官,恬不知恥。孫克弘宜特賜罷斥,徐府不法事,由蘇鬆巡撫續加查勘。
王元賓奏疏上聞,首輔高拱撫掌大笑,對韓楫、宋之韓說:“這個王元賓,倒也不負所學,辦事老練。可惜了存翁(徐階),令名不保。”韓楫說:“此乃教子無方,禦仆不嚴,咎由自取。”見宋之韓略有所思,高拱問:你想什麽?”宋之韓回過神來:學生正思這存翁,嘴上儒家仁““義道德,筆下陽明致知格物,卻不想如此貪婪,縱子為惡,縱仆橫行,令天下人失笑!”高拱撚須一想,這宋之韓放在身邊,倒須小心提防!徐階不致如此,倒是老夫報仇心切,過後不知此人如何評價老夫哩。不過眼下還用得著,且不管他。
彈冠相慶之後,高拱的第三部曲開彈了。他突然起用在家休養的前蘇州知府蔡國熙,授任他為蘇鬆兵備副使;繼而修書一封,致蘇鬆巡按,囑凡徐府不法事,盡交蔡國熙偵處查究。高拱人稱辦事幹練,可謂名不虛傳。環環相連,絲絲入扣,看你徐階往哪裏逃?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說這蔡國熙,自然熟讀孔孟之書,禮義仁愛填滿一肚皮。他是河北永年縣人,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進士,徐階門生。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被徐階提任蘇州知府,在蘇州任上,躬行節儉,毀淫祠,建學校,政績斐然,誠不負老師之托,聲名鵲起。隻因駕舟赴鬆,在鬆江境內,其舟與徐府惡仆相遇,兩不相讓,頓起衝突,後經鬆江知府衷貞吉調停,事件未致惡化。後蔡國熙因與巡按有隙,便於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辭官還鄉。
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七月,蔡國熙興致勃勃,風風火火走馬上任,“窮治”徐府不法之事。蔡國熙公開揚言,凡能指證徐府糗事者,重賞。於是,鬆江一府,再次**起來,凡此前賄賂過徐階三子的,紛紛上門加倍索還,“而奸駔小人無故(沒有交往者)而脅(威脅)之亦得所欲(銀兩)而去”。徐階元輔第、次子徐琨、三子徐瑛府邸又都被圍得水泄不通,年老體衰的徐階無計可施,隻得把門窗一齊封堵,於是民風“益潰壞”,而且禍延旁郡。
鬆江知府衷貞吉對蔡國熙的所為極為反感,暗中盡力保護徐府,高拱一紙調令,將衷貞吉攆走了事。徐階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砧上之魚肉。
見徐府大勢已去,鬆江府中的衣冠之士,也有幾位跳將出來,加入倒徐的大軍。一位是曾任府同知的袁福征,乃徐階的故人子,曾被徐府惡仆所欺,見告訐徐階有賞,且又可泄憤,便向蔡國熙投告;一位是諸生(秀才)莫是龍,也是徐階故人子,其父莫如忠,官至浙江布政使,是徐階好友。莫是龍十歲能文,人稱神童,但屢應鄉試不第,覺得徐階這位世叔,毫不照拂,不免有憾,至此也挺身告發。鬆江府中衣冠之士告發徐階,使高拱分外欣慰,你們口口聲聲說狀告徐府的都是刁民,這袁福征、莫是龍可都是衣冠中人,且係徐階世侄,可見徐府不法事,確鑿有之。
歡迎您轉載分享並保留本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