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晚年風波 第三十回 海瑞躊躇滿誌不負眾望徐 階息事寧人危機四伏(1)
徐階覺得葉鱸江之言極其中肯,便命仆人換大杯來,斟了滿滿一杯,一飲而盡說:“阿哥所言極是!請喝了這杯,暢懷盡言。”
“還有一事,奴才們駕舟出行,常與他人爭。一次,竟衝撞了蘇州知府。”葉鱸江夾了塊雞肉塞進嘴裏,邊嚼邊說,“那蘇州知府蔡國熙船至鬆江,正與徐成之舟相遇,兩不相讓,徐成口吐髒言,竟被對船捉將過去,載往蘇州,三外甥竟然聚眾駕舟追了上去,當眾奪回。”徐階大吃一驚:“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後來那知府氣不打一處來,回到蘇州,移文鬆江,請鬆江知府提拿三侄和徐成歸案。後經鬆江府斡旋,才大事化小。嗣後知府囑告大外甥,管好紀綱。”一語提醒夢中人,自己十歲時去廣富林,知也僧贈的偈語不就有“廟堂高處須防紀綱”麽?本以為“紀綱”乃朝廷王法,竟忘了還可解作家仆總管,莫非應在徐成、徐遠身上?送走葉鱸江,徐階召來三個兒子,狠狠斥責,命徐瑛反省,令老二、老三對仆人嚴加管教,自己則閉門謝客,深思整肅的辦法。
一天中午,徐階躺在躺椅上漫卷詩書,家丁送來了一封書信。徐階放下書卷接過一看,原來是海瑞所寄。
見到海瑞的名字,徐階的腦海裏立即浮現出海瑞那中等個子枯瘦的形象。此人的正直清廉不容置疑,刻板和偏激也超越常人。要不是他那贏得身前身後名卻又不合時宜的《治安疏》,先帝也許沒這麽快駕崩。自己與先帝磨合多年,說的話先帝已多能采納,肅貪展開,言官不殺,賣官製止,隻是齋醮依舊,但已影響不了國家的治理了。這海瑞,嚴嵩父子倒行逆施,氣焰衝天之時,彈劾者前仆後繼,他不上書,偏偏在國家政策改弦更張,走上正道之時,來了個《治安疏》,把先帝氣得甚至撂擔子,打擊之大,隻有自己能體會得到。如無此事,先帝龍體健康,聖壽延續,自己的才能也得以施展。
不過海瑞這書呆子也知道感激,想到這裏徐階不禁笑了笑。記得海瑞從獄中釋放被授任大理寺正以後,去江西興國將老母接到京師,途中興奮不已,曾給自己一信,說:“今獲團聚,天高地厚,愚母子感激可勝言耶?”同時又對自己擬的遺詔、登極詔大加讚揚,把自己比作輔商滅夏的伊尹、輔漢的霍光。
今次來信又為何事呢?拆信方知,海瑞的一妻一妾相繼去世,有些沮喪;又聽到自己致仕的消息,更感到意外,信中說:“今天下較前四五年有天壤之別,全都依仗您呀。”
好漢不提當年勇,這都是過去的事了,提他做甚?想著想著,手中的書信掉落,他瞌睡了。
海瑞,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出生海南望族,高祖海遜之,隨朱元璋南征北戰,任廣州衛指揮。曾祖海答兒,祖父海寬,舉人出身,任鬆溪知縣。伯父海澄,進士,任四川道監察禦史。海瑞之父海瀚,是個秀才。四歲時,父親去世,海瑞由母親謝氏撫養長大。幼年的貧苦生活,養成了海瑞淡泊名利、處事刻板、行為不免偏激的性格和憐貧惜苦的情腸。首任妻子許氏被休,狀告他侵吞嫁妝,海瑞加倍賠償;上司責罵,他挺立受訓,毫不動怒;總督胡宗憲之子,敢抓;嚴黨鄢懋卿巡察,敢頂。海瑞主張利民禁奢,改善民生。這些性格特征,陪伴了他一生。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海瑞中舉,時年三十四歲,後經兩次會試落第,便以舉人資格,出任南平縣教諭,四十五歲時,授任淳安(今屬浙江)知縣,走上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