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即將到來的“大孫子”,朱柏還是頗有些好感的。
畢竟明宣宗嘛,多多少少的,衝著他曆史上那番作為,也得給點牌麵才是。
更何況,他真心希望大明能發展得好一點。
其實從內心深處來講,他也不相信一國皇帝會把親情、情誼這類東西看得比皇位還有國家還重。
那不僅不現實,還反人性!
想想都知道,假如你在某個行業做到頂尖了。
可偏偏有一個你沒怎麽見過麵的堂弟、堂哥之類的親戚,跟你是同行不說,生意做的似乎比你還大。
那你會不會擔心將來你這家親戚搶你生意?
或者幹脆先下手為強,先把他家生意搶了?
畢竟,誰不想當老大,或者說,誰不想當最耀眼的那個呢?
因此,哪怕朱棣再信任自家那位老十二,該提防的還是得提防。
這不,明明要來大華的求學的乃是朱瞻基。
可到了三天後,登上海船前往的時候,船上已經有了三個年紀差不多的少年了。
不過,比起朱瞻基這早早就確定了皇太孫身份的,他們就得差一點了。
分別是朱瞻基的二叔,漢王朱高煦的兒子朱瞻圻以及他三叔趙王朱高燧的兒子朱瞻塙。
三個堂兄弟原本在家裏舒舒服服的當著太孫、世子來著,沒曾想朱棣大手一揮,就成了出國求學的小可憐了。
三兄弟也明白,在自家皇爺爺麵前,說啥都沒用。
這不,明明還惦記著家裏的各種好處呢,但也得老老實實登船。
其實,朱棣這番安排,完全是衝著朱柏而去的。
在他心中,其他兩個大孫子固然不錯,但是比起他最疼愛的朱瞻基那就差遠了。
他之所以把原本的朱瞻基一人求學之旅變成了三人,為的就是讓朱柏摸不清心思。
三個目標都在,都是皇子龍孫,你總不能全部針對,隻能針對一個吧。
到時候豈不是就能看出來了?
而且如果真有那情況出現,他必然就得提前做準備了。
而這,就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城府。
不過,僅僅是這樣還不夠,朱棣順手就把自己身旁藏了多年的心腹鄭和給派了過來了。
在朱棣看來,這一招虛虛實實、雲遮霧繞不說,更別說還有鄭和這麽一張暗牌在。
鄭和別看是他的心腹,可在外邊名氣可一點都不大,朱柏必不可能知道。
那麽有這麽一番安排在,他就不信還能鬧出什麽幺蛾子出來。
其實說起來,此時此刻的鄭和,還真就是默默無名。
原本曆史上,這會兒鄭和已然開啟了自己大明航海第一人的第一次海上探索旅程了。
可如今呢。
嗬嗬,整個大海九成九都是大華的地盤!
大華沒有先開口,哪個蟲兒敢吱聲?
而大明緊隨著大華的腳步,對於大海的見識也早就不是以前那麽的淺薄了。
哪裏還需要鄭和去搞那些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不過,或許是曆史的修正力吧。
最終鄭和還是機緣巧合的走向了大海!
隻是,在眼下這個時空,他隻是一名藏在暗處、深受朱棣信任的內侍罷了。
甚至在宮中一般人都不知道他,隻有那些在朱棣身邊多年的人,才知道這位看似不起眼的鄭和公公在朱棣那裏是多麽的受器重。
這次,他們是從津門港口啟程的,順流而下直奔上京城。
可若是按照曆史上的行程來看的話,這個時候的鄭和都已經發現白令海峽了。
其實若是鄭和膽子再大一點,基礎知識學得牢固一點的話,說不定早就發現北冰洋和美洲了。
但是,那都是得加上“如果”兩個字的臆想而已。
如今朱柏坐擁四海,早就把原本的曆史進程改了個麵目全非了。
至於說鄭和,如今終於看到真正的大海了,也見識到正兒八經的航海是什麽模樣了。
那他是不是還會重新走上這條路。
或者說,將來會走出怎樣一番精彩來?
這就不在朱柏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至少,眼下的鄭和,唯一的任務就是護送三個皇孫而已。
在津門大沽口海港,朱棣、朱高熾父子二人一臉沉默的看著三個皇孫站在船頭跟他們辭行。
然後又眼見著那艘承載著他們希望、寄托和擔憂的海船逐漸楊帆而去,心中感慨萬千。
朱高熾有心跟自家父皇說點什麽。
可看到朱棣那沉默的模樣,卻始終不敢開口。
這次出行,由於朱瞻基、朱瞻圻、朱瞻塙三兄弟的皇孫身份,因此路程都是由朱棣和朱柏商量好的。
這種事情,隻能擺在明麵上。
朱柏那邊倒是沒耍什麽壞心思,直接堂而皇之的安排好了行程。
自大沽口海港出發以後,過渤海南下入東海,之後再一路南下。
路上除了大明的水師護衛以外,還會有大華的海軍艦隊迎接。
到時候,先到瓊州府休息片刻到處看看,然後再順著洋流而下,伴隨著各路軍艦、商船直達上京城。
這條線路,乘坐起來不累不說,中途還能休息。
一路上更是由大明、大華兩國的水師、海軍交叉護航。
可謂是把安全性和舒適性都考慮到極點了。
這道行程,之前就由朱柏親筆寫下附在書信之中送到朱棣手上了。
而朱棣在考慮片刻以後,也同意了。
其實他心裏清楚,這全是朱柏給他這個四哥麵子。
否則的話,大明自個兒的那點水師碰上大華,估計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不僅僅是技術、船隻這方麵的差別。
更多的還是大華對於遠洋探索、海戰、遠洋航行方麵的經驗太豐富了。
正所謂上行下效,作為大華皇帝,朱柏一聲令下說要發展海貿和海軍,誰還能攔著他?
更何況海貿的利益太大了,雖然有風險,但看在朱柏支持和利潤的份上,誰不瘋狂。
所以,大華的遠洋貿易、遠洋航行爆火。
迅速增加的工作機會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實習、培訓和成長的機遇。
反過頭來,這些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經驗,每年又會源源不斷的送回海事學校,作為下一批學員的養分。
良性循環之下,如今的大華,單說航海這一塊,已經把其他人遠遠拉開一個層次了。
這一點,朱棣心中非常清楚。
一個月後,一路順風順水的眾人到達了瓊州府。
朱瞻基、朱瞻圻、朱瞻塙看到遠處繁忙而充實的海港,頓時驚喜的叫出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