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裏加急,是明朝僅次於八百裏的急報。
這一路上,需要各路驛站使用千裏馬不斷接替,每隔一段時間都要換人換馬,進行不間隔的傳送。
從燕地送到應天的信件,最慢也不會超過十天的時間就能到達。
十天後。
朱元璋剛一退朝回到寢宮。
這幾日朝廷裏發生了不少事,他已經一連幾天沒有睡好。
還沒等他休息片刻,貼身太監便匆匆趕了進來。
在他耳畔低聲耳語了幾句。
“什麽?”
“老十二找到了?”
原本還有些慵懶的他眼中精光一閃,身體猛然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聲音都不自覺的抬高了幾分。
老太監被他這一舉動嚇得都有些哆嗦。
伺候朱元璋這麽多年,朱元璋很少有如此失態的時候。
“回稟陛下,消息千真萬確,這是燕地知府張彥磊的親筆信。”
老太監不敢怠慢,連忙將張彥磊的奏折呈遞到了朱元璋的麵前。
“好,找到了就好,找到了就好。”
“他現在在哪裏,過得怎麽樣了?”
朱元璋強行壓製住自己的內心的激動,手臂有些顫抖的接過了信件。
他這個兒子走失了已經六個多月,六個多月以來,他幾乎將錦衣衛派到了全國各地。
卻沒有一個地方能有關於這個兒子的消息。
這段時間,雖然他內心不願意承認,但其實也明白,朱柏恐怕真的已經是凶多吉少了。
這幾天,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就會響起當初朱柏在自己麵前立下軍令狀的樣子。
每當這時候,他的內心就忍不住一陣懊惱。
早知道朱柏出去會是這樣一番下場,那自己說什麽也不會讓他離開應天。
“陛下不用擔心,根據張彥磊的匯報,湘王殿下不但身體健康,據說還都已經在燕地發展起了自己的勢力。”
“不過,具體情況奏折裏也沒有明說,想必給您的親筆信裏會有詳細的解釋。”
老太監悄悄擦了擦自己額頭上的冷汗,低聲向朱元璋解釋了幾句。
張彥磊身為一地知府,朱元璋手下靠的住的封疆大吏,自然知道湘王在燕地的發展一旦公開,會引發朝廷的怎樣震動。
因此,通過了這種信件的方式將情況匯報給皇帝,以免被別有用心之人加以利用。
“好,朕知道了。”
“你先下去吧,通知所有的侍女,一個時辰之內,我這裏不允許有任何人打擾。”
朱元璋也很快就認識到了事情的重要性,他揮了揮手,讓周圍伺候的人全都暫且退下。
自己則迫不及待的打開了信件。
張彥磊的信件並不算長,隻有三四頁紙。
然而開頭第一句話,就直接讓老朱的臉色狂變,後麵整個人都張大了嘴巴。
張彥磊言簡意賅,隻是把朱柏消失後的這幾個月在燕地做的事情,以及城鎮的發展規模一五一十的匯報給了朱元璋。
雖然老朱也算的上是見過大世麵的人,但看到張彥磊的描述,一時間仍然感到難以置信。
“半年的時間,沒花一分錢,完全自力更生的在荒地裏拉出了一隻兩三千人訓練有素的軍隊?”
朱元璋下意識的砸了咂嘴。
自己當年年輕的時候,也不敢說會有這般的成就。
而且,據張彥磊所說,朱柏不僅重視軍隊發展,對於城鎮建設更加上心。
如今城鎮已經發展成了兩萬人的規模,而且還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條,半年時間,城中從沒有因為治安和衛生等難題發愁。
以至於到了最後,張彥磊足足用了半頁紙的時間在誇讚朱柏的英明能幹。
這位向來眼高於頂的張知府,平日裏對朱棣都從來沒有過這般評價。
一時間,老朱看著信件,整個嘴角都咧開了,根本控製不住自己內心的欣喜
杳無音信的老十二並沒有死,這已經讓他足夠高興了。
就算是現在灰溜溜的返回應天,朱元璋也不會因為軍令狀就要了他的小命。
況且這小子還真的做出了一番事業,有了這樣一座堪稱戰略要地的城池。
大明在北方邊境仿佛憑空多出了一道屏障,有了據點和資源補給,大明收複山海關可能隻是時間的關係。
“好,好,好。”
老朱連說三個好字,一屁股便坐在了椅子上。
要不是顧及帝王儀態,他現在恨不得都想要跳起來慶賀一番。
“不愧是咱朱元璋的兒子,不愧是老朱家的種!”
“本來這兩天我還正在為這件事發愁,沒想到這小子還真的給了我一份驚喜!”
回想起朝堂上朱柏那副信誓旦旦的模樣,朱元璋在這一刻才徹底相信了朱柏並非真的平庸。
他和朱棣朱標這幾個兒子一樣,擁有著非同一般的天賦和能力。
能把一個兩萬流民組成的城市管理的井井有條,想必治國理政也定然是一把好手。
有他在,不管自己百年以後誰坐皇位,朱家的江山都不會落到外姓之人手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