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林兒的心思之複雜,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但是劉福通此人的心思之深沉,他在紅巾軍係列的起義軍中的地位之高,也是朱元璋沒有想到的,但可惜的是,即使以兩人在紅巾軍中的地位和威望,在此刻朱元璋的絕對火力的優勢下,那也是全然無用的

從至正十五年起,朱元璋向學士朱升問計之後,他便以朱升的高築城,廣積糧,緩稱王的十二字方針為主導開始發展,而這次,他出征安豐,便是朱升在暗中支招導致的

“臣!吳國公,中書省丞相,領江南平章政事,朱元璋,參見明王!”

安豐大殿內

朱元璋一邊報著自己的各種頭銜,一邊雙膝跪倒,向坐在龍椅上的韓林兒行起了君臣大禮,而在他身後的一眾將領文臣,也皆如他一般,齊齊下拜,這一舉動,給足了韓林兒和劉福通的麵子

“吳國公遠來勤王,已疲憊至極,還請快快起身!”

不得不說,韓林兒在君臣之禮上,還是做得比較到位的,不愧是宋徽宗的九世孫,看著從龍椅上起身的韓林兒,朱元璋的目光之中,滿是尊重之意,但他身後眾將,那目光,可就是沒有那麽友善了

徐達,常遇春等人,皆是朱元璋的股肱之臣,此刻,看著自家王爺在一個毛孩子麵前,卑躬屈膝,他們的心中,早已是怒火滔天,當韓林兒走到朱元璋身邊,想要伸手攙扶之時,常遇春向前一步,一個頭便磕在了韓林兒麵前

“明王!我大軍連日血戰,擊潰陳友諒部數萬之軍,此等蓋世奇功,臣想問明王,我軍該得何封賞!”

自古以來,想軍功討要封賞者,都是君主最為厭惡之人,但可惜的是,韓林兒此刻是既不想厭惡朱元璋等人,更不敢厭惡他們,他現在,那是生怕朱元璋離開後,陳友諒又卷土重來呀!

“啟奏明王,陳友諒自稱是我紅巾軍分支,然而,他卻以下犯上,此等行徑,明王當詔令天下,領所有義軍,共伐之!”

徐達這話,算是戳到了韓林兒的痛楚了,在元末之時,紅巾軍的發起者,確實是韓山童和劉福通,但當韓山童死了之後,他的妻子楊氏,帶著韓林兒在山溝子躲了幾年,而就在這幾年的時間內,天下就已經大變了

首先,在韓山童去世的同年,徐壽輝便在天堂寨發動起義,由於他們也是頭裹紅巾,於是,世人也稱其為紅巾軍,但他們這支紅巾軍在當時,也被人們統稱為南方紅巾軍,所以說,在徐壽輝手下走出的陳友諒,明玉珍等人,雖然也算是紅巾軍,但追根溯源,他們確實南方紅巾軍,而非韓家血脈的北方紅巾軍

其次,在韓山童去世的第二年,濠州的郭子興,朱元璋等人,便因手下兵馬能戰,敢戰,在黃河流域打出了名聲,由此,北方紅巾軍,也再次展露出了頭角,其中,尤其以郭子興的女婿,朱元璋最為出色

因此,在韓林兒登基之時,北方一眾紅巾軍,皆奉韓林兒為正統,並且每年都要到韓林兒的禦駕前,行君臣大禮

可就在眾人,都以紅巾軍自居之時,江南高郵卻出了一個十八條扁擔起義的英雄,張士誠,此人鹽商出身,頗有積蓄,率領麾下的幾個兄弟,攻占高郵,後來又遷都平江,也打出了自己的一片領地

但由於此人,立場不堅定,時而投降元朝,時而又再度起義的原因,天下人對其多為不齒,韓林兒也頗為看不上此人,可是在天下的義軍當中,卻又以此人的財力,最為雄厚

在張士誠起義之後,韓林兒感受了到了元廷的威脅,他和劉福通等人,常年在淮河一帶活動,麾下兵馬與元廷接觸最多,尤其是韓林兒在麵對元廷的時候,還要麵對內部的傾軋

在韓林兒的內部,劉福通與丞相杜遵道也互相排斥,發展到最後,劉福通甚至暗中買通甲士,在杜遵道上朝的路上,將旗斬殺,隨後,他以丞相自居,頗有幾分當年魏武帝之舉

然而,就在劉福通剛剛解決了杜遵道之後,元廷的大軍,再次向韓林兒襲來,龍鳳元年十二月,元廷大將察罕帖木兒率十五萬大軍來襲,韓林兒多番考慮之下,派出大將劉福通率兵三十萬,在大康之地,迎戰察罕帖木兒

不過,可惜的是,劉福通此人,誌大才疏,雖然平時總以孫武,吳起自居,但一打起仗來,他那眼中不足的軍事實力,便迅速的展現了出來,大康一戰,劉福通慘敗於察罕帖木兒之手,麾下三十萬大軍,隻有三萬隨他撤了回來,就連根據地,也被劉福通給丟了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在劉福通領著韓林兒逃到安豐之後,因為其有著複興大宋的名義,進而得到了中原百姓的擁戴,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裏,韓林兒的麾下,便再度聚集了數十萬大軍,由此可見,韓林兒的抗擊打能力,那是有多麽的強

其實,這還不算慘,因為元廷之前的精銳部隊,已經被北方紅巾軍,輪番消耗殆盡了,韓林兒等人麵對的,不過是一些二流的元廷部隊而已,但就是這種部隊,卻也將韓林兒給打的是狼狽逃竄,由此可見,韓林兒的軍隊,那是多麽的不堪

但就算是在無能的君主,在數十萬百姓的擁戴下,那也是有著光輝的一刻的,而韓林兒的光輝時代,就是在龍鳳三年

這一年,看車韓林兒人生的高光時刻,在這一年,韓林兒下達了他登基以來,最偉大的聖旨,那就是兵分三路,進攻元廷

首先,第一路,尤陝西兵馬指揮使,兼太尉的李武與上元節度使崔德,率兵十萬,直取漢中

第二路兵馬,那更是了不得,乃是由龍鳳政權的大將軍,雲州都統製毛貴率領,向東猛攻山東一帶

第三路則是由劉福通親自上陣,率領二十萬兵馬,揮師直指汴梁,準備恢複昔日大宋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