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3.22

文卓成頗為感慨,歲月無情,一眨眼,他也是知天命之年。如今文府已經分家,文卓成也不用再顧忌什麽,家裏他最大,去看自個外甥誰也阻止不了。

“父親,兒子知道了。您放心吧,您不在家的日子,兒子一定將家裏人照顧好了。”文俊浩清楚自己父親的為人,勸是勸不住的,還不如好好看家,為父親解除後顧之憂,讓他在外也能安心。他隻是有些擔心母親,作為人子,他不好妄議長輩。

實在是母親太顧外家,看不得父親對其他親戚好,想來此事又能引起母親好一陣子氣悶。父親決計如此,母親又做不不了父親的主,隻能背後生悶氣,在嫡親兒女麵前嘮叨嘮叨,再不然隻能借機找人泄憤。

父親已經警告母親多次,作為兒子的,隻期望母親能收收性子,不要再惹父親生氣。父親對母親娘家已經夠照顧了,母親仍背地裏三番四次往娘家搬東西,父親勸說無用之後,隻能卡了後宅的用度,家裏大宗銀子輕易不經母親的手。

文俊浩作為人子,實在是有心無力。他覺得父親能容忍這樣的妻子那是脾性相當好,換做是他自己都未必這麽大度。其實文卓成並非沒有想過換個妻子,隻是後來想想又作罷。

文二夫人除了有些勢利眼,特別顧娘家之外,人走的是正道,不會暗地裏放陰招,家裏有這樣的主母,後宅能少些陰私,文卓成自己也能過得省心一些。文家不缺銀子,隻要他自己把好關,文二夫人能搬到娘家的銀子有限。文府賬目上有數的擺設之類,文二夫人還不至於有那個厚臉皮,將這些東西也拿去接濟娘家。

文卓成自己也清楚,文府闔府上下,將自己大外甥放在眼裏的沒幾個,為數不多的那幾人,也因為往來不多,感情都淡淡的,包括他自己的小家也是如此。他也不強求,人與人之間還真是講究緣分。以前大外甥送給他的東西,麵上看著都是普通的貨色,他家常年走南闖北的,什麽東西沒見過,文二夫人就有些看不上眼,礙於文卓成的麵子,意思意思用來吃用之後,就束之高閣。

虧得那些東西隻是文卓成收到禮品中的其中很小一部分,他自己也清楚自家媳婦的德性,本也想著大外甥給的好東西,也讓自家人沾沾光,誰想不識貨就算了,本身看著就平凡,但再怎麽說那都是他親自收下的,連自己夫君看重誰都琢磨不透,他再沒為此費過心。

文卓成冷眼瞧著,他能為家人做的也就這些。每次季宣和送的禮,都送一小部分給後院。見到次次都是如此之後,他就沒再送,那純粹就是浪費,他看著就心疼,還不如他自己享用。女兒們他是管不到,兒子們大了之後都住在外院,他興起時,就招呼他們一塊用膳,讓他們每人都無形之中改善了體質。

文卓成心中有數,邀兒子一塊用餐的頻率不高,不會給大外甥惹來麻煩。大外甥的好,自己記得就行,不用嚷嚷的四鄰皆知,況且那樣很可能害了大外甥,不是他樂於見到的。

等了幾天,邱成終於等來了潘家人。潘宏力已經不在利源縣當縣丞,如今是餘華縣知縣,和康平縣有些距離,來回一趟怎麽也要花去好幾天。

潘明傑派人告知他季家之事,潘家和季家走的近,又有甄老夫子教導一場,寫信和準備禮物的事,潘宏力很是看重。餘華縣和應州府城,兩地相隔甚遠,他和季宣和又都是為官的,以後見麵機會渺茫,潘宏力卻不能當這份情不存在。

一番折騰下來,等一切搞定之後,時間已經過去好些天。潘家是邵雲辰的外家,兩家關係又處的好,親近幾人都寫了信,這些邱成自是貼身收好,以免不小心被遺落。

將潘明傑送走之後,邱成沒事幹,他大多數時候都待在客棧裏,文卓成提前跟他說過,他弄到路引的話,就跟著他們一起上路。在消息沒有確定之前,邱成不好行動。幾天之後,邱成就收到文卓成讓人傳給他的口信,他很快開始行動起來。

潘家和季老太爺送的禮隻占了馬車的三分之二,原本預留的三分之一馬車空間是用來安放文家的回禮,現在文卓成跟隨他們一起走,這部分就空了出來。來一趟京城不容易,邱成腦子機靈著,不將馬車箱塞滿豈不是浪費?

京城畢竟是京城,作為錦朝的都城,又不曾受戰火波及,這裏比起其他城市要繁華許多。也不用邱成做主,出發前,季宣和夫夫就考慮到這個可能,給他留了足夠的銀子,一些需要買的東西也有確切的清單,他隻需要按照單子上列的照著買就行。這些東西都采買夠了,其他零零碎碎的東西,就讓他看著辦。

能放東西的地方就那麽點,邱成辦事利落,花不了多少辰光就將物品采買齊。剩下的時間就是等,商隊一辦完事,馬上就可以啟程。

文卓成想了想,他的兒子輩都隨了他,沒有一個在仕途上能有成就,庶務倒是都各有所長。他對此並未有成見,他自己就是走了商道,沒道理埋怨兒子們不爭氣。話雖如此,他還是覺得有些遺憾。文卓成有功名在身,隻不過他自己不想走仕途罷了,不像兒子們,那是在學業上真沒這個天分。

因著種種原因,兒子們和大外甥都不親近,他有些遺憾,卻不會將他們強行拉攏到一起。

孫輩當中看著倒是有幾個在學業上能有所成,他想了想,大的那幾個已經開始在書院學習,他此行不好帶著他們,免得誤了他們的學業。稍小一些的,倒是可以考慮考慮。他將自己的意思同幾個已經成親的兒子一表露,他們一個個都默不出聲。

正當他想起身走人時,大兒子文俊浩開了口:“父親,允許兒子們回去同媳婦商量一下,這不是小事,要是媳婦和孩子都同意,那就勞煩父親從中選擇一二。”

其他幾人聽了,欣然同意,文卓成揮揮手,讓他們自便。孫子們有沒有那個福氣,就看他們自己的選擇了。別人不清楚,文卓成卻知道自己大外甥不是個尋常之輩。他有時候也不免慶幸,自己是好人有好報,外甥同樣是運氣不錯。換成個貪心的,哪裏會放著這麽好的機會不利用,將秘密死埋在心中,就連最親近的家人,文卓成也從沒有泄露一絲一毫。

想起這個,文卓成不由有些好笑,他都知道的事,大外甥還能不防備不成?能在他麵前不隱瞞,就是信任他,換成他人,他大外甥可沒這麽蠢,這麽重要的事豈是能隨隨便便告知他人的?沒看給潘家和季老太爺的禮品都沒有那麽出格,隻比市麵上流通的效用要好上一些。也許他們會懷疑這些東西的來曆,卻隻會當季宣和有特殊的渠道,不會進一步懷疑這些東西的實質效用。

“大哥,父親到底是怎麽想的?我們家和季家大表弟家十年沒來往,怎麽父親不僅打算親自去看他,還想帶個孫輩?”文三爺很是不解。在他印象中,季家大表弟,他見過的次數一個巴掌就能數過來,還是那種多年未見的情況。他知道父親對季宣和有些另眼相看,曾經母親還為此不爽過,隻是他不知道兩人間的甥舅情何時有這麽深。

“我也不是很清楚,季家大表弟在康平縣居住時,父親和他走得近,隻是礙於未分家時文府的情況,就沒有宣揚,連咱家也是如此,我也是後來開始掌事之後才知道的。”文俊浩腹誹,要不是父親沒有刻意隱瞞,估計連他也不會清楚父親和大表弟之間的往來,“你們自己看著辦,回去都和自己媳婦商量商量,父親並沒說一定要帶一個孫子走,要是樂意就把名字報到我這,不樂意,父親也不會給你們吃掛落。”

眾兄弟聽後,便一哄而散,回各自的小院商議。

聽到這一消息,文二夫人哪能同意,她壓不過自己的丈夫,在自己兒媳婦麵前還是有些威風的。當婆婆的可以隨意而為,做人兒媳婦的隻能盡量受著。一邊是母親,一邊是父親,加上路途遙遠,怕孩子們年紀小小的上路,身子骨受不住,兒媳婦們這次是傾向聽婆婆的意思,誰家的孩子誰心疼。鬧到最後,隻有文俊浩和文二爺文俊熙各選了一子。

文俊浩作為文卓成的嫡長子,老父有這個意思,他不帶頭那也太不給父親麵子。他同自家媳婦商量之後,從兒子中選了身體最棒,年紀又合適的文梓辛作陪。文二爺文俊熙是庶子,文家目前算是商家,嫡庶相較官宦人家而言,沒有那麽涇渭分明。

不過文家到底出身勳貴人家,再如何,也不能亂了嫡庶,以至於給一大家子埋下家宅不寧的隱患。文俊熙的前程自是沒有幾個嫡兄弟好,以後他能分到的家產不多,最終還是要靠他自己。前景不明,父親心中究竟是何打算,他也不清楚,文俊熙隻是想著碰碰運氣,孩子還小,也不用他做什麽,隻是交代了幾句,讓他好好聽祖父的話。

同文俊熙一樣想法的不止他一個,隻是基於各種原因,最後隻有文俊浩和文俊熙兩家各出了一人。

文俊浩和文俊熙挑選的孩子不是最出色的,唯有一點,那就是不會拿鼻孔看人。文卓成看了之後,索性決定兩個都帶上,總共就隻有兩個人選,挑了哪一個都不好給另一個兒子交代,索性就都帶上,帶一個是帶,帶兩個也費不了多少事。

商隊將貨物處理完,又進了一批新貨。很快就到了啟程的日子,文家人送到城門口,才依依不舍地回家,特別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在城門口再三交代仆婦要照顧好兩個孩子。

季宣和其實想過在季氏一族裏過繼兩個孩子,後來想想還是算了。他是地方官員,不能隨意走動,又有分宗的打算,由邵雲辰出麵也沒這個必要。兩人最終決定就在應州府尋覓一二,無論是從哪個村裏去抱養兩個孤兒,還是直接在城裏人市善堂領養都行。

現在剛安生下來,孤兒比比皆是。應州府作為戰事後方,從其他地方前來應州府謀生的人很多,加之幾年前應州府曾經曆過戰事,戰爭年間賦稅又高,一家子人一旦頂門立戶之人有個三長兩短,這個家基本就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