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3.22
季宣和並非盲目決定,‘陳二少爺’這個稱呼,一聽就是不想在眾人麵前透露身份,不妨礙他人猜測,明麵上至少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又是在滄州,還跟他有關係的,除了安王和被救的那批被拐賣的孩子之外,季宣和想不出來還能和誰有關。至於安王和這位陳二少爺的關係,季宣和沒有多加猜測,光陳姓和滄州兩處似有若無的聯係,說二者之間毫不相關,季宣和並不怎麽相信。
被救的孩童多了,除了一開始有人謝過西林縣縣衙眾官差之外,其餘時候則是毫無瓜葛。這次會有人來送賀禮,已經出乎季宣和意料之外,好巧不巧,這人還來自安王府所在的滄州,還同樣姓陳,不讓他多想都難。
既然沒有直接表明身份,那就不用太過考慮,季宣和自認按原計劃行事並不會給他自己惹來麻煩。事實的確如此,冠禮之後,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日子還是照常過。因著邱伯處理得當,陳二少爺送禮之事就這麽無波無瀾的過去,隨行之人沒有透露具體信息,隻再次感謝季宣和救了他家二少爺,臨走之前還送上了另一份謝禮。這份禮倒不貴重,都是一些很實用,但西林縣不太容易買到的物品。
謝禮和別的不同,季宣和欣然接受。他沒派人去查陳二少爺的底細,若他真和安王有關係,那查了對季家並無好處,若無關,就算陳家位高權重,鍾鳴鼎食,季宣和沒有巴結的心思,查的再清楚,對他來說也無半點好處。這樣毫無益處的事情,季宣和吃飽了撐的才會去做。
安王府在滄州,這一帶是整個甘肅治安最好的。滄州和西林縣一樣,都靠近邊陲,安王為著自身安全著想,邊關陳兵必然不少。甘肅北方的那幾個草原部族之前損失了不少兵力,想趁機南下卻是有心無力,這給安王減小了不少壓力。腹背受敵的情況可不好受,有幾處邊疆就遭受到了這樣的前後夾擊。
邊關城池防守能力明顯要比內陸城池強,且強的不是一星半點,外族人想要攻占並不那麽容易。西林縣被人突進,那隻是意外事件,正常情況下,這種情況是決計不會發生的。
戰火一起,戰區經濟就會受到重創,一旦戰爭持續時間長,苛捐雜稅各種攤派將無可避免,直至民不聊生,哪一方後勤跟不上,哪一方就會變得非常被動。當然,這是在兩方戰力不那麽懸殊的情況下,若不然很快就能分出勝負,經濟就不那麽重要了。
隨著戰火的持續,對百姓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安王已經竭力不壓榨自己屬地的平民,後勤的重要性愈加凸顯。安王他們不是外族,不能以戰養戰,攻占城池,能擁有的隻有之後的賦稅和大量人口。有些州縣,官員臨陣脫逃,直接帶走了縣衙裏大量物資,雖然幾乎不費兵力,同樣得到的也少的可憐,兵士總不能入室搶劫平民百姓吧?
如今還好,戰爭時日還不久,沒有哪個勢力出現糧草缺口,對待百姓還能保持良好的態度。真到了兵士都缺糧的時候,想必就不會再顧忌百姓,畢竟總不能餓肚子打仗,騷擾百姓的事情必然無法避免。
戰線處,有些兵家必爭的要地,出現反複被雙方占領的事根本就不稀罕,幾次下來,這個城基本就廢了,短期內想要有所發展,難度非常大。後方如西林縣這樣尚能高枕無憂,戰火爆發處就是截然不同的情景。駐守一方的將領一旦選擇死守,那城裏百姓的生活不是太平年間可以想象的。糧食沒有藏好,很可能就被充公,那準備再多也沒用,因為這些糧食要優先供應守城兵丁,百姓自己能吃到的少得可憐。
百姓都如此了,沒有關係的富戶,那定然是最先遭殃的。這次主要是錦朝的內戰,與和外族開戰不死不休不同。對百姓而言,死守才是最糟糕的情況,不管是由誰管轄,速戰速決對百姓最為有利。人都是趨吉避凶,趨利避害的,文昌帝占著錦朝最繁華的腹地,戰線附近的富戶之類,能走的都走了,留給安王他們的多是沒有多少財力的平民百姓。其他勢力的大戶也一樣,隻是他們能選擇的地方不多,隻能轉移到各勢力的後方,那也總比在前線受戰波及響性命不保的好。
西林縣離戰線還很遠,卻也零零星星的有戰區百姓輾轉而來。戰爭的影響越來越大,季宣和自己的治下都如此,那些離戰線稍遠的州縣,估計早就擠滿了戰區攜家帶口躲避戰事的百姓。打仗的時候還無所謂,戰線推移,這些經曆過戰事的州縣官員就要為人口發愁了,沒人還怎麽發展?
州縣都是有最低人口要求的,像西林縣是中縣,可以設置知縣,降為下縣的話,知縣就可有可無了。錦朝的下縣,設了知縣的還不足半數。除此之外,人口過低,收取的賦稅太少,前程那是一片灰暗,人口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這已經直接關係到自己的為官前程,沒有哪個官員不上心的。
戰區和極為靠近戰區的州縣官員們盡力阻止百姓外流,效果卻並不大。與性命相比,官員的威懾已經不足以讓百姓震懾,有點家產的都千方百計脫離前線,還留在原地的隻剩那些本就掙紮求生的窮苦百姓。人離故土賤,打仗了,百姓都一窩蜂往外跑,戰事一停,多數人還是會返回故地。人是走了,田產可帶不走,沒有農戶辛勤勞作,糧食收成可想而知,減產是必然,運氣差些的,顆粒無收都沒準。
可能的話,沒誰願意離開故土去謀生。錦朝戶籍管理很嚴格,他們原本的產業換不成錢糧,要在其他州縣落戶,還要交一筆契稅,還得重新買房置地,大部分百姓都沒有這麽多餘錢。流落他鄉的百姓能在當地安家的不多,更大可能是成為流民,居無定所,給當地治安帶來麻煩。要是官員無法將此事處理好,這些人就將成為各州縣的負擔。
不遠千裏來到西林縣的百姓,不是口袋有足夠餘錢的中等以上人家,就是真正家無恒產的百姓,不上不下的家庭,很少能舍下幾輩子人辛苦積攢的財富,選擇投奔的地方在不受戰火波及的情況下,自是離故土越近越好。
到西林縣定居的人並不多,更多的人都分散在沿途一些州縣。大部分都是投親靠友,隻有極少一部分是舉目無親,給西林縣帶來的壓力不大,卻也加大了求生競爭的力度。
戰火一起,西林縣需要臨工的人家大為減少,僅有的一些短工位置自然很是搶手。現在不比以前,酬勞是糧食等實用物資的短工競爭相當大,沒點關係的輕易接觸不到,給錢的次之。無論是給糧食還是給錢,工錢都比以往要低,就算這樣,也有的是人想爭。
外地人來了之後,這種競爭就更強了。那些有餘錢的外地人,不一定會在西林縣落戶,其他人是想落戶都難,這些人妥妥就是流民的後備,不把這少部分人安置妥當,估計西林縣城很快又要出現乞丐了。
雖然人數不多,季宣和卻也有些頭疼。之前安置乞丐之類,那是有西山莊子和季家工坊頂著,現在可沒有第二個西山莊子,季家工坊也不可能在此時再次擴大。
荒地是不少,季宣和並不打算再弄一個,西林縣又不是季宣和的封地,這麽弄下去,估計他頭上的官帽就得摘一摘了。季宣和對官位沒有錦朝本土人那麽在乎,無故丟官卻也不是他想要的結果。錦朝如今戰線綿延,當官是好是壞,季宣和自己也分不清楚,不過他知道,至少眼下是對他有利的。管理西林縣的權力掌握在他手中,總比受製於人要好。
縣衙和巡檢是兩套係統,官職上來說,知縣比巡檢高上兩級,權力也是知縣大,但要像西林縣這樣,知縣話語聲完全蓋過巡檢的,倒也真不多見。西林縣的巡檢也是個妙人,權力被分薄了也沒見他有什麽動靜,安安生生地帶著底下人過自己的小日子,不跟季宣和起衝突,也不奉承巴結,隻要不動他的官位,他就一點脾氣也沒有。
季宣和同巡檢之間瓜葛很少,他到現在也沒徹底弄清楚設立巡檢的目的。抓捕犯人有捕快,巡檢處人不多,稍微厲害些的山匪路霸,他們就對付不了,最後還是要附近的衛所出力。季宣和來西林縣三年多,巡檢幾乎沒有出力的時候,跟白養著也差不多了。這樣的巡檢所,真是可有可無,也難怪沒有多少百姓對他們有印象。
其實這並不怪巡檢如此寂寂無名,是季宣和自己培養了大量皂隸,縣衙武力都超過了巡檢所,他自然是想不起來巡檢所。正常情況下,縣衙是需要同巡檢所合作的。有時候捕快力有不逮,衛所是正規軍,小事調動不了他們,這個時候就是巡檢所發揮作用的時候。誰想季宣和將不是捕快的眾多差役都給訓練出來,捕快不夠,差役補足,巡檢所哪裏還有插手的餘地?
一開始,季宣和並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還是後來才明悟的。他明白過來時,已經形成了當前的局麵,既然這樣都相安無事,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季宣和決定維持現狀。巡檢年紀不小,比起年輕時候野心要小許多,對於晉職的欲~望不高,這樣才能和季宣和相安無事。不然,無所事事,就代表著沒有功績用來升官,相當於被人擋了道,他不沒事找事才怪。
這次是湊巧,雙方剛好是你情我願,各得所需,下次就沒那麽好運了,指不定會整出什麽事端,這種無意間壞人前程的事,季宣和覺得還是少幹為妙。甄老夫子為官十餘年,其中的奧妙自是清楚非常,他原本想著讓季宣和在這上麵栽一個跟頭,也好讓他吸取教訓,誰想事情就那麽湊巧,兩方並沒有起摩擦。
時間一長,他的徒弟自己悟了,連給他費口舌的時間都沒有。甄老夫子縷著胡子,笑意舒展,臉上的褶子都平坦了幾分。聰明人總比愚笨不堪要好,季宣和非常有主見,卻也不是聽不進他人言的剛愎自用之人,加之有邵雲辰一起商量,甄老夫子在旁坐鎮,知縣這個位置還真難不倒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