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鎮子很小,對於剛逛過雲州府城的季宣和等人來說,實在沒什麽好逛的。況且就算很是繁華,季宣和也不會多看一眼,他多留半天是為了多休息一下,斷不會主次不分。
眾人休息了一晚上並一個上午,各個氣色都不錯,沒了趕遠路風塵仆仆之意。之後一路無事,第三天傍晚平安到家。
雲記布莊有邱伯看著,邵雲辰時不時去過過眼,沒花多少時間久重新裝修完畢。店鋪夥計是從人市上買的,帳房掌櫃還在物色中,人市上這樣的人才並不是時時都有,邱伯一直留意著,一等現就讓中人給他報信。
還是自己家裏舒服,季宣和愜意地半靠在床頭,眼睛半眯著,看起來一臉享受的樣子。錦朝已經比他記憶中的古代繁榮很多,可冬天想吃新鮮水果也不是那麽容易。百姓基本就不用想了,除了個別容易保存的水果,其他估計連影子都見不到。
就連稍微富裕一些的人家,那也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在古代,要想吃到不應季節的蔬果,隻能靠銀子堆積。富貴人家冰窖是必備的,無論是夏天用冰還是秋冬貯藏蔬果,都需要靠它。
季家底子薄,冰窖自是沒有的。不用說冰窖,連個溫室大棚都還不見蹤影,想吃上新鮮蔬菜隻能花高價買,去年就是如此。不說段媽媽他們,就連季宣和看了都有些肉疼,冬天蔬菜的價格都快趕上肉價了,非一般百姓所能承受。
去年季宣和身體還沒大好,銀錢不敢多用,多數時候吃的都是幹菜。今年就不必如此,邱伯已經開始找工匠來搭棚子,材料之類要等工匠師傅確定後才能采買。
季宣和沒準備搭多大的溫室,玻璃價格對於做窗戶來說不是很貴,但用來搭大棚就有些奢侈了,他不能將錢都花在上麵,種大棚菜賣錢隻能等以後再說。
季家在康平縣沒有人脈,想要找個合心意的夫子可沒那麽容易。現在邵雲辰又忙著雲記布莊和搭建溫室大棚的事,此事就暫且被擱置下來。季宣和也不急,夫子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那麽不可或缺,他們完全等得起。
沒過多久,邱伯就聯係到了匠人師傅,請他核算材料之後,邱伯就開始采辦各種物事。好的大棚需要采用玻璃和鋼材,玻璃還好說,隻有有錢就能買到。鋼材就不行了,那個屬於朝廷管製範疇,能奢侈到用來架構大棚的整個錦朝都屈指可數,一般人家都用其他材料代替。
季宣和根本沒考慮過使用鋼材,至於用什麽材料代替,也不用他知道,現成的例子很多,隨便采用一種都可行。季宣和夫夫聽了匠師的提議,兩人最終還是選了最為省力的木料。
季宣和家裏真是什麽都沒有,就連木料都得現買。邵雲辰將材料核算完畢,現大棚造價真是不菲,不算工錢,隻一畝地麵積光材料都得花去幾百兩銀子。錢大部分都花在玻璃上,單塊玻璃看著不貴,一畝地算下來可著實有些嚇人。難怪蔬菜能賣出肉價,有些不好種的甚至比肉還貴,就這還供不應求。
季宣和算是知道為什麽溫室大棚這麽少了,一般人家還真是有心無力。季宣和腦子稍微一轉,便決定將溫室搭建在季宅邊上,大棚四周都用高牆圍上,免得玻璃被砸或被偷。真這樣估計他就該哭了,他可沒有那麽多個幾百兩用來揮霍。
就這一點上,季家上上下下都很讚同。邵雲辰記得去雲州府路上見到的玻璃大棚也都是被圍起來的,日夜有人照看。
已經十一月了,等下雪結冰,土壤被凍結實之後,砌圍牆就有些費力。邵雲辰從楊家埠雇傭了好些個壯勞力分段砌牆。大棚選在季宅北麵,隻需要搭建三麵圍牆再加一小段就行。
人多好辦事,砌泥牆又不難,進度比大棚還快。所謂一畝地玻璃溫室,那是指實打實的溫室麵積,實際圍起來的麵積比這要大許多。特別是靠近圍牆的地麵,季宣和特意空出來,沒搭大棚,隻用來種當季蔬菜,畢竟萬一泥牆被雨淋塌了砸碎玻璃可就虧大了,這點他不得不防。
大棚還在興建中,雲記布莊終於找到了帳房和掌櫃,在鞭炮聲聲中宣布開業。鑒於兩人還小,季宣和同邵雲辰兩人都沒去觀禮,諸多事宜都由邱伯出麵打理。
自從家裏請了沈清和齊山兩個護院之後,邱伯就有時間去周邊縣城進貨,進價和其他店鋪所差無幾,收益就看各家經營水平。口碑好銷量就大,進項就多。季家寧可少賺點,也絕不以次充好,回頭客還是挺多的,生意不差。之前隻不過是進價比旁人高,收益才比同檔次店鋪低一些。
其實將康平縣城的海產賣到內6利潤也很高,這是個來錢的夥計,康平縣轄下就有不少這樣的行商,隻是長途跋涉終究太過辛苦,季家也不缺這點錢,季宣和就沒打算讓邱伯做這個買賣。
季宣和其實並沒有太大野心,能躺著過絕不站著過,隻不過古代太沒保障,鬧個災荒都能死一大片人,不然他才不會挖空心思置辦家業。季宣和看著手頭的銀子,不得不感歎銀子來得快去得也快,季老太爺給的一千兩銀子轉眼間幾百兩就沒了。
原本他還打算在康平縣城買間大宅子,現下看來是不可能了,隻能往後梛一挪。
玻璃大棚趕在第一場雪前落成。有了大棚之後,莊戶們就沒那麽清閑了。張莊頭選了兩人負責照看大棚,其他莊戶則在忙時搭把手。第一批蔬菜已經種下去,用不了一個月,小青菜就能上桌了。
大棚冬天要燒爐子,柴火得重新準備,莊戶們砍的,加上從楊家埠村民中購買的,應付一個冬天足夠了。
這一天是個值得慶賀的日子,李大夫終於宣布季宣和不用再喝養身藥了,邵雲辰給李大夫包了厚厚一封銀子作為謝銀。不用再喝苦藥汁子,季宣和由衷感到高興。這一年多受的罪,三言兩語都道不盡,常年喝中藥真不是人幹的事。讓季宣和重來一回,他都不知道還能不能忍受。
不用喝藥不代表身體就和同齡人相仿,季宣和想要同旁人一樣,還需要一個過程,等身體自動調節到最佳,才算真正痊愈。所以他還得悠著點,不能任意妄為。
這天邵雲辰多叫了幾個菜,還給段媽媽他們添了個大葷作為慶賀。可不就是如此,季宣和作為季家的頂梁柱,他好季家才能興旺。邵雲辰的身份注定他沒有季宣和那麽自由,雖說除了不能參加科舉為官之外,對出嫁男並無限製,可實際上也不過就是比出嫁女地位高一些罷了。
在有丈夫的情況下還好,想幹什麽隻要丈夫支持,旁人不會多言。沒了丈夫,一些無形的限製就會使喪夫的出嫁男難有大的作為。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換成寡夫也沒差多少。
是夜,邵雲辰飲了幾杯果酒,臉色微紅,卻怎麽也遮不住喜意。
季宣和就著燭光仔細打量坐在對麵的邵雲辰,看著與以往不同,季宣和一時卻沒找出來到底哪裏不同。直到一絲光芒劃過眼前,才現邵雲辰戴了上次買的藍水晶耳釘。
季宣和知道出嫁男在成親前都得打耳洞,成親時邵雲辰帶過一次,之後都是用茶葉梗代替,這回冷不丁戴上也難怪季宣和沒注意到。雖說出嫁男都會紮耳洞,但除了成親時戴一次之外,其他時候並不強製要求。饒是如此,正式場合上為顯得鄭重,通常作為正君都會戴上耳釘。
邵雲辰選在這個時候戴耳釘,足以見得對季宣和的重視。季宣和不是七歲小孩,知道邵雲辰的心意之後,沒有多言,隻是邵雲辰在他心中的分量更重了。
季宣和算是看出來了,男子嫁人後,世俗的約定,大環境的影響,會使他們比普通男人更加關注家人,重心也會放在自己的小家身上,雖不顯女氣,卻到底是不同的。那些成年後再嫁人的還好一些,影響不會那麽深,像邵雲辰這樣打小就嫁了人,就會更加融入進自己的身份,也更希望得到丈夫的肯定。
比方說現在,季宣和才多大?邵雲辰又是多大?剛十歲就已經知道男也要為悅己者容的道理。他不止戴上耳釘以示莊重,整個人都精心裝扮過。雖未塗脂抹粉,卻能看出來費了一番心思。髻上插著兩根簪子,外衫也不是常服,從頭到腳,從內而外,都在向季宣和示意邵雲辰對他的看重。
不管是因為嫁給他才不得不如此,還是因為真心心悅他才這麽做,對季宣和來說都無兩樣。隻要邵雲辰一直如此,季宣和定不會負他。